評余英時院士的「反智論與中國政治傳統」

論余先生所說的「反智論」由於誤解英文並作羅織(二)

轉載


主智論Intellectualism--人類精神(心靈)作用一向分為知情意三項。在知識論上,正統的理性論是一貫主智的,此與經驗論、感覺論相反,以一切知識皆由理性或思惟作用而來。理性論與主智論是同義的。

其次,在形而上學上,主智論與主意論相反,主張智力或理性為實在之根本原理。在心理學上,與主意論、主情論相反,主張思惟或表象(Vorstellung, Presentation, idea)為心靈作用之本質。在倫理學上,與主情的道德論相反,主張倫理的主智說,以道德的意志基於反省與深思熟慮,以知識為道德之節制力。凡此一切,也都是與理性論一致的。

反主智論(anti-intellectualism)除經驗論、感覺論外,在倫理學上又有二種。

一為主意論(Voluntarism)--在中古時代,奧古斯特以意志在記憶、智力之上。但聖多瑪則以智力在意志之上。康德在知識論上是主智論者,但在道德哲學主張「實行理性之優位」。由此有叔本華之意志哲學與尼采之「求權之意志」。Voluntarismus 一詞係騰尼斯(F. Tonnies)在1883年所提出,而由心理學家文德(Wundt)加以發揮,哲學家頗爾森(Paulsen)發展目的論的倫理學。

二為主情論--此有種種名稱,如英文之Affectiveism法文之Instinctivistes, Affectivistes德文之Emotionelle Theorie, 以及Gefuhlmoraltheorie(主情的道德論)。這有種種派別。首先是盧梭以來極端主情的浪漫主義。其次是反對主智論之過度,主張對知情意平等注重的心理學(如文德)。又其次,在價值意識上否認純知性(pure intellect)之存在,以情意結合說明意識之合目的性者,此有美國之詹姆士與杜威,德奧學派之邁農(Meinong)與恩飛爾(Ehrenfels)等。更進一步,則有利波(Ribot),現象學派之謝勒(Scheler)以感情是一般精神作用,尤其是知性更本源的或「先驗」的東西。此外,英國蘇格蘭學派,如休謨、亞丹斯密主張社會同情為道德之基礎之理論,德國人稱為「主情道德論」。

理性論與非理性論之膨脹使用與「有理化」(rationalization)--學問上的概念是容易在一般社會上膨脹使用的。19世紀科學之大進步使其權威至高無上,在一般人之觀念中,理性論與合理一詞膨脹使用,使理性的與科學的幾乎同義。然一方面,19、20世紀之間自然科學因非歐幾何學,量子論與相對論之出現而大為改觀;另一方面,精神分析學對下意識之研究知道人類精神有無理性之一面;再加上兩次世界大戰和獨裁主義之起來,種種意識型態起來,各自「有理化」--有理化者,自圓其說,並非真正有理之意。於是互相攻擊之時,常稱對方為「非理性」。此詞之意義甚為混亂,如「哲學百科全書非理性主義」條所云。大概言之,超自然主義或不正常的行為,可稱為無理性的。

原始主義(Primitivism)與唯科學論(Scientism)--開明時代盧梭主張返於自然,亦由當時歐人對原始民族有所接觸,而感覺其比當時歐人更為高尚。開明時代相信黃金時代在將來,然人類相信黃金時代在過去者,史不絕書。例如中國儒家之艷稱三代,老子之小國寡民,陶淵明之桃花源記,一般人說人心不古,常有人希望復古。又如猶太人之伊甸樂園之神話,希臘之犬儒派、與克己派(Stoic),羅馬人黃金、白銀、黑鐵三期循環說,中世之修道院。19世紀許多烏托邦社會主義者,20世紀之危機神學,藝術上的原始主義,乃至於嬉皮主義之類。另一極端,則有科學崇拜的唯科學論。這兩極端常以「無理性」互相批評。然前者不可一概而論,因為有的是托古改制,或對現代文明之不滿的,這必須看他的論據或處方。而後者如不知科學之界限,自稱理性或主智,其實是反理性反主智的,乃至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Nihilism)--許多人以布爾塞維克主義,法西主義,納粹主義是無理性的,這是錯誤的。他們之目的雖不合理,但手段是合理的,都能發展科學的。他們的特點是否定道德,而崇拜科學,乃由於科學是一種權力可以毀滅他人。這是19世紀俄國小說家屠介涅夫所描寫巴札洛夫的精神狀態。

以上所說,都是牛津韋氏字典哲學史或哲學概論,哲學詞典或百科全書所共同同意的解釋。在學術界,大都是如此使用的。【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