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華府從阿富汗「轉進」烏克蘭
評華府從阿富汗「轉進」烏克蘭
數個月來,俄羅斯大軍壓境烏克蘭,搭配著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媒體不斷播出重量軍備與地面部隊運送,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北約軍事組織往東擴張嚴厲指責,揚言只要烏克蘭加入北約,俄羅斯立刻展開軍事行動,而烏克蘭則舉國上下整軍戰備,所有的跡象都顯示一場不能避免的戰爭隨時可能爆發,為了制止戰事,歐洲主要國家領導人和外交使者已經連續數月往返克里姆林宮。美國總統拜登則不斷宣稱,如果俄羅斯開火的話,美國將採取嚴厲制裁,但白宮當局同時也表示,會盡一切外交折衝之力,以避免軍事衝突。雖然,白宮當局所「預測」的「2月16日開戰」最後並沒有發生,普京公開聲明俄羅斯開始撤軍了,不過,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領導階層仍不斷強調,俄羅斯的軍隊繼續往烏俄邊境逼近,人數已超過15萬,今天增加7,000人,明天還有10,000人……。
進軍、撤軍?逼戰、逼談?普京到底要什麼?為什麼選在這個時間點威脅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呢?西方國家是否誤判情勢?拜登政府除了經濟制裁還會如何反制呢?美國最近幾任的國家領導人,繼續將俄羅斯的國力和地位停留在上個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時的規模,閉著眼睛就是不想看到強勢回歸的「北極熊」。
普京主政22年,這位在冷戰時期擔任東德格別烏(KGB)領導的情報頭子,在俄羅斯國力削弱的時刻進入了克里姆林宮,他一心一意就是要恢復俄羅斯的國際地位。1990年6月,東德拆除柏林圍牆,為了前蘇聯附庸國和從蘇聯獨立出去國家的獨立性,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答應兩德統一的條件是德國不能加入歐洲集團,不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白宮當時是答應了戈巴契夫的要求,然而才過幾年,歐盟東擴到波蘭,換句話說,到了俄羅斯的邊境,而北約組織更早在1999年就邀請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不到10年,冷戰時期的蘇聯《華沙公約》集團已被美國各個擊破,全部收編。
2005年原東歐國家紛紛加入後,歐盟擴大為27個會員國,這些東歐國家的背後主要是美國支持,這個脈絡部分解釋了歐盟內部經常各說各話的因素,這段時期,以德、法為龍頭的歐盟成長茁壯,欣欣向榮,應可視為冷戰過後國際版圖重劃的里程碑。但這不是克里姆林宮當局所樂見,雖然已經當了多年的俄羅斯總統,但普京在國際舞台仍屬「出道不久」,與梅克爾會談後,2007年2月他邀請歐盟各會員國領袖在慕尼黑舉行會議,這是普京第一次公開抨擊美國的霸權主義,他批評美國在經濟、政治甚至人道領域都獨攬霸權,他要求一個國際權力的平衡。普京的嚴正聲明並沒有引起與會各國領導人重視,也許是國際社會對美國霸權習以為常,也許是因為俄羅斯分量不足,歐巴馬就曾經笑稱俄羅斯已不在「大國俱樂部」。
2003年,喬治亞的玫瑰革命受到美國布希政府支持(或策動的顏色革命?)而後便轉向西方陣營,數年後,北約便不斷向喬治亞和烏克蘭招手,這對普京來說,是一條西方世界不可踰越的紅線,因此,2008年8月,趁著喬治亞內部親俄勢力與政府軍發生衝突之際,莫斯科當局揮軍進入喬治亞,教訓政府軍,並藉機出兵「教訓」喬治亞當局,當時的法國總統薩科吉多次出面調停,普京才在攻擊五天後休兵,但也帶給歐洲極大震撼,喬治亞在經濟上非常倚賴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再度掌控高加索地區。此後,俄羅斯上緊發條,全面警戒美歐在周邊國家的活動,由此不難想像,2013年烏克蘭街頭革命推翻親俄政權後,俄羅斯於隔年發動烏克蘭東部親俄勢力製造事端,也是在法、德的調停下簽訂了明斯克協議,暫時維持烏、俄兩國的停戰狀態。同時,在莫斯科當局的支持下,原為烏克蘭領土的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舉辦公投,脫離烏克蘭,成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之後加入俄羅斯聯邦,雖然這項公投不被美、歐認可,但俄羅斯再度掌握了克里米亞在黑海的大港賽凡堡,保障俄羅斯在地中海區域的戰略安全。
這一條條的紅線是普京對美歐的「主權宣示」--別碰我的地盤!
烏克蘭這個地盤遠比喬治亞重要多了,普京從2018年起就多次強調「俄烏一家親」,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同為俄羅斯族,同文同種,都是基輔公國的子民,烏克蘭首都基輔是俄羅斯族的搖籃,烏克蘭有著豐富的俄羅斯文化歷史,兩國之間血濃於水,烏克蘭怎麼能轉身投入美歐懷抱?
俄羅斯重返大國的態勢在阿拉伯之春動盪的年代已然可見,敘利亞內戰至今超過10年,若非俄羅斯派遣華格納集團傭兵並提供戰機武器加入戰役,敘利亞的阿薩德政權早就被美國陣營所支持的反叛軍推翻了,雖然美國與其「盟邦」數度轟炸政府軍基地,但龐大的俄羅斯傭兵團不僅收復美方陣營支持的叛軍所佔領區域,同時也分化了各支激進伊斯蘭組織,雖然敘利亞政府軍至今未能完全「收復失土」,但已經讓美方勢力全然潰敗,此時的美方陣營只能以經濟制裁還擊俄羅斯。
不僅如此,俄羅斯的傭兵集團也於2016年進入利比亞,加入由哈夫塔元帥領導的東利比亞政權,自格達費政權垮台後,利比亞歷經兩次內戰,至今仍東西分治,莫斯科軍事支持的東利比亞政權雖不受國際承認,但擁有廣大領土和石油礦產,如果說,烏克蘭是大國博弈的一顆棋子,那麼敘利亞內戰則是博弈局裡的「一翻兩瞪眼」,輸贏立見,一手伸進利比亞就是一腳踏進非洲。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怎麼樣也料不到當年他眼裡的「小咖」竟然是身影龐大的「北極熊」。
俄羅斯插旗非洲,越過撒哈拉沙漠在中非共和國建立了灘頭堡,同樣由普京的好友主導的華格納集團招聘國際傭兵進駐,以鞏固政府軍勢力,中非當局則以稀土和鑽石的採礦權作為彼此互惠條件,當然,莫斯科當局希望能給當地人留下好印象,以一系列可愛「北極熊」動畫吸引兒童,一改西方陣營從冷戰以來所描繪的凶狠「北極熊」印象。
當然,普京也走大國聯盟路線,2014年,西伯利亞電力公司以4,000億美元金額和中國簽訂合約,計畫在30年間輸往中國380億立方米天然氣,俄羅斯從西伯利亞建築了長達3,000公里的天然氣管路,這項天然氣協議只不過是中俄雙方合作的項目之一,事實上自2001年起,中俄雙方已簽訂上海協議,到了2015年,這個協議發展為歐亞經濟共同體模式,隨著一帶一路深入歐亞地區,中國在中亞各國的布局不能說沒有俄羅斯的默契。普京在冬奧期間訪問北京,顯示了中、俄兩國多年未見的外交友誼,映射出東升西降的遠景,然而中、俄兩國關係歷來微妙複雜,兩國領導人都走務實外交,目前最大的交集是都遭美國這個獨霸極限壓制。
普京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和拜登談判了,因此2021年6月,他與拜登在日內瓦會面時,開門見山就提出了維持「國際和平」的兩個條件,首先不准烏克蘭和喬治亞加入北約組織,其次,北約的軍力必須退出所有前華沙公約組織的會員國。北約不東擴,也是當年美國國務卿貝克對戈巴契夫的承諾。
79歲的「山姆大叔」拜登揣著明白裝糊塗,好像不太理解「北極熊」的心願,認定烏克蘭和喬治亞都是獨立自主的國家,他們可以自由選擇加不加入北約,至於北約軍力不能留在東歐國家,貝克當時怎可能預知拜登會入主白宮,先行面告是以國務卿身分對戈巴契夫的承諾!美國畢竟在大西洋彼岸,在地緣政治上,戰火即使燒到德、法,也燒不到大西洋對岸的美洲。兩個歐盟龍頭國家不贊成讓烏、喬兩國加入北約,也認為在歐洲安全前提下,北約在各會員國的駐軍戰略可以談,然而北約軍隊以美軍為主,德、法的態度僅供參考,白宮當局有自己的算盤。拜登政府的國際戰略視野中,當務之急還有印太地區,雖中、俄背靠背,似也沒看在拜登眼裡,山姆大叔好像同時可以在歐亞大陸東西兩端開闢戰線。結果是德、法與美國同樣著急,但著急的方向相反,德、法成了消防員,美國成了點火人。
只是,普京堅持對拜登提出的維持「國際和平」兩條件,先就美利堅暗裡鼓動烏克蘭加入北約採取行動,歲末年初揮軍逼近烏克蘭,測試烏克蘭當局究竟與拜登政府配合到什麼程度,鐵了心不容北約進一步東擴。
俄羅斯從俄、烏邊境撤軍之際,普京口口聲聲說大家可以對話,但是他說的力道最強,最震人耳膜的話是:「西方正在『屠殺』俄羅斯語系,最可恨,最危險的就是俄羅斯民族被西洋化。」
當「北極熊」強勢重返又與中國背靠背時,當今獨霸的美利堅領導的北約,尤其給拜登政府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波羅的海三國和東歐國家,夾在西歐與俄羅斯中間,很可能處於進退維谷境地,有類在拜登慫恿下給民進黨治下「台灣」正名的立陶宛,成了照鏡子的豬八戒,弄得德、法兩歐盟大國有苦說不出。◆
社論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連載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