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對華政策難以為繼

從「脫鉤」到「去風險」說起

花俊雄
(旅美評論家)


近來,「脫鉤」和「去風險」成為討論如何與不斷崛起而且日益自信的中國交往的流行新政治術語。從「脫鉤」轉向「去風險」表明美歐對華政策既試圖掙脫中國對全球供應鏈的掌控,同時又不想跟中國完全斷絕關係。

「供應鏈」需華府「認可」?

「去風險」與中國的關聯始於今(2023)年3月30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一次講話,當時她解釋了自己為什麼與法國總統馬克宏一同出訪北京,為什麼歐洲沒有響應自美國總統川普時期便開始的「脫鉤」呼籲。

馮德萊恩說:「我認為與中國脫鉤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我們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的應對也不應該這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專注於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此後,德國和法國外交官在國際場合強調了「去風險」這個詞。亞洲國家也開始對美國說,「脫鉤」太過分了,會動搖幾十年來成功的經濟一體化。

新加坡網絡安全專員許智賢在一次採訪中說,應該以安全為目的,在某些領域要分離,某些領域要合作。「我認為當系統可交互使用時,我們能得到大量經濟、社會和安全價值。」「我希望我的飛機能從新加坡起飛,在北京安全降落。」他接著說,全球化經濟擔心的是「分叉」,一邊是中國市場和製造,另一邊是得到美國認可的供應鏈。

這些論點似乎有利於讓「去風險」一詞流行起來。4月27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布魯金斯學會就「重振美國的經濟領導地位」發表講話時說,「我們追求去風險,而不是脫鉤」,「去風險從根本上意味著有彈性、有實效的供應鏈,確保我們不會被任何一個國家所脅迫。」

5月20日,G7廣島峰會宣言表明:「我們的政策方針不是為了傷害中國,也不是為了阻撓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發展。一個按國際規則行事的增長中的中國將符合全球利益。我們不是在脫鉤或向內轉。同時,我們認識到,經濟復原力需要去風險化和多樣化。我們將單獨和集體採取措施,投資於我們自己的經濟。我們將減少我們在關鍵供應鏈中的過度依賴性。」

美國對華政策並未奏效

1月26日,美國前財政部長保爾森在《外交事務》雜誌網站發表《美國對華政策並未奏效--廣泛脫鉤存在多重風險》,回顧了美中兩國近15年來的關係,指出美國當前「圍追堵截」式的對華政策對其自身的消極作用,並對這種策略將如何影響世界局勢作出了中肯的評價。

保爾森指出,世界顯然已經改變。如今的中國領導層更堅定自信。2008年以來,中國的經濟規模增長了兩倍多。儘管中國經濟對外部競爭開放的程度,不及許多西方國家的預期,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急劇轉向負面。但一個不變的事實是:如果沒有穩定的美中關係來保證兩國在共同利益上的合作,世界將變得危險和不那麼繁榮。

保爾森說,作為財政部長,他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與中國領導人合作,防止危機蔓延,減緩危機帶來的最壞影響,回復宏觀經濟穩定。如今,這樣的合作變得不可思議。與2008年不同的是,2023年的美中關係在幾乎所有方面都出現變化。雙方都從國家安全的角度看待雙邊關係,甚至對過去被視為積極的雙邊事務也是如此,例如創造就業的投資或突破性技術的協同創新。中方將美國旨在保護美國技術的出口管制視為對中國未來發展的威脅;而美方認為,任何提升中國科技能力的舉措,都將使中國作為一個戰略競爭對手得以崛起,並幫助中國強化軍事建設。

美國正試圖和自己擁有相近價值的國家結盟,特別是亞洲和歐洲的「民主國家」,以此來制衡中國和向其施壓。但保爾森認為,這種策略並未奏效,它傷害了美國和中國,而且從長遠來看,對美國人的傷害可能更甚。與中國在某些領域進行合作,並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保持有利的經濟關係,顯然也符合華府的利益。目前沒有一個國家效仿美國的劇本來解決它們對中國的各種擔憂。即使是美國最親密的戰略夥伴也不準備像美國那樣,採取大規模性質的對抗、遏制舉措。

全方位「脫鉤」毫無意義

許多國家並沒有尋求在經濟上和中國脫鉤,而是繼續深化與中國的貿易往來。華盛頓「削弱中國」的做法在「南方」國家的顯得更糟。2021年,中非貿易額達歷史新高,比2020年增長35%。美國大力推動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退出支柱型電信架構的行動,在沙特阿拉伯和印尼都遭到挫折。隨著疫情後中國重新開放,美國的這些努力更不可能成功。針對華府「削弱中國」戰略,中國也有自己,的「更多的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戰略。中國已經調整其新冠防疫政策,重新開放邊境,吸引外國資本和投資,以重啟經濟。隨著中國開啟新一年的外交佈局,圍繞投資、基建和貿易做出新的承諾,美國終究會發現,受挫的原來是自己。

保爾森指出,華府面臨與經濟引力背道而馳的風險。美國已經成功控制了最敏感的技術,包括先進的半導體。但如果美國的戰略是基於促使與中國在技術領域更廣泛的分離,反而不易成功,因為大多數國家都沒有追隨美國,並且最終可能找到調整的方法。這些將中國拒之門外的努力會傷害中國,但也會傷害美國,傷害那些依賴中國供應商的「美國就業創造者」企業,包括普通的美國企業。這些企業幾乎沒有變通辦法,在高通膨和高額能源賬單的重壓下,很容易被壓垮。美國企業被置於巨大的競爭劣勢,最終買單的還是美國消費者。

保爾森認為,某種程度的「脫鉤」是不可避免的。在高科技領域,一些有針對性的「脫鉤」是絕對有必要的。但全方位「脫鉤」毫無意義。美國人受益於融入世界,中國仍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人可以參與其中,也可以將其讓給美國的競爭對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製造國和最大的貿易國。未來幾十年,中國將是全球金融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不該宿命地接受經濟鐵幕落下,而應積極與中國談判,為美國人在中國市場上贏得機會。美國官員應該與中國領導層認真討論,如何以一種互惠貿易的方式處理脫鉤問題。目前,兩國主要是相互指控,而沒有採取任何措施看待經濟互惠互利的機會。

保爾森最後說,美國國內政治風向強勁。「以美國自身利益為代價懲罰中國」的政治意願正在美國國會推波助瀾。拜登政府需要拿出勇氣,「明智且果敢」地應對。他呼籲,美中兩國決策者更頻繁會面、更坦誠地溝通。

「去風險」替代「脫鉤」論

美國從對華「脫鉤」論調改口為「去風險」,有迫於現實壓力。當下美國經濟金融形勢不穩,美聯儲為通脹持續上調利率,美國銀行相繼陷入危機,金融動盪加劇經濟衰退風險。對美國企業而言,與中國這一全球最具潛力與活力的第一大市場脫離,其不利之處是難以承受的。對於美國普通消費者來說,離開了中國製造價廉物美的貨品,通脹壓力更加嚴峻。以全方位「脫鉤」毫無意義,話術的背後是美國既希望從中國取利拯救美國經濟,同時又不願放棄冷戰思維繼續遏制中國發展的自私霸道心態。

用「去風險」替代「脫鉤論」還因對華「脫鉤」無異於自殘。中美貿易戰以來,中美經貿關係交融的現實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所增進。按美方的統計,2022年美中貨物貿易額達6,90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美國《政客》新聞網刊文指出,美國「脫鉤」政策如果「走得太遠」,將拖累美國經濟、趕走盟友、阻礙全球應對危機的努力。美國《國會山報》撰文指出,「脫鉤」一詞使美國機械化看待中美關係,誤以為能夠孤立甚至操縱中國並可能因此做出誤判。

美國以所謂「去風險」替代「脫鉤」論,也是為了拉攏盟友構建反華陣線尋找共同話語。實際上,對華「脫鉤斷鏈」代價巨大行不通,成為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共識,美國脅迫盟友對華「脫鉤」已招致多國不滿。奧地利一份研究報告估算,如果對華「脫鉤」,德國一年GDP將下降2%,相當於損失600億歐元。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歐中雙方應共同努力,不掉入「脫鉤斷鏈」陷阱。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柏林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會見記者時表示,談論「去風險」首先要思考什麼是風險,風險在哪裡。中國不輸出自己的制度,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奉行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堅守和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反對霸權霸道霸凌行徑,絕不會幹類似破壞「北溪」管道的事。

秦剛說,我們對德方、歐方不搞對華脫鉤的表態表示讚賞,但也對歐方聲稱的「去風險」表示關切。如果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那就是在去機遇、去合作、去穩定、去發展。中德、中歐雙方都應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和契約精神,保持相互開放,不要把正常的經貿投資合作政治化,不要人為干預市場。

秦剛說,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國家正在發動「新冷戰」,破壞國際規則,煽動意識型態對立,搞陣營對抗,「脫鉤斷鏈」,濫用本國貨幣的壟斷地位對別國實施長臂管轄、單邊制裁,還對外輸出本國的通脹、財政危機,造成嚴重的外溢效應。這些才是需要重視的、真正的風險!一旦這場「新冷戰」打起來,損害的不僅是中國利益,也會犧牲歐洲的利益。……我們必須堅決反對「脫鉤斷鏈」,對「新冷戰」高度警惕,攜起手來,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中國是全球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

《歐洲時報》稱,2022年,中國與歐盟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意味著中歐平均每分鐘貿易往來超過160萬美元。歐洲研究機構坦言,如果與中國「脫鉤」,歐洲每年至少損失1,300億歐元。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美中之間的商品貿易總額增至6,906億美元,超過2018年的紀錄,創歷史新高。同時,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擴大8%,達到3,829億美元。僅次於2018年的最高紀錄4,194億美元。這再次表明,市場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雖極力渲染「脫鉤斷鏈」,但顯然企業和消費者對此並不買賬。

一些人鼓譟對華「脫鉤」為何總是事與願違?從中美經貿關係來看,兩國經貿合作是基於比較優勢和市場選擇形成的結構高度互補、利益深度交融的互利關係。中歐經貿關係亦復如是。中美、中歐經貿關係都已經大到無法「脫鉤」。

顯然在時代劇變之際,奉行「和平與合作」、「互利共贏」的中國已是全球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