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管仲、魏正明與大連台籍醫療隊

參與救治志願軍傷員的台籍醫生

閻崑
(文史工作者)


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是新中國成立不久展開的,是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發起的第一次舉國體制行為,全國的民眾都在動員之中。為了戰爭的勝利,在大陸的廣大台灣同胞和全國人民一樣,自覺積極地投身其中,有些台籍同胞發揮自己的專長,參加了戰地醫療隊救治傷患,有的在後方醫院參與救治傷病員。他們為抗美援朝作出了奉獻,他們的故事同樣精彩。

蔡管仲:手術隊的「一把刀」

蔡管仲曾經參加抗美援朝的事蹟,在他的兩個兒子蔡世雄、蔡世襲的回憶文章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新中國成立不久朝鮮戰爭爆發,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到朝鮮,和朝鮮人民一起,抗擊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侵略者。1951年父親積極回應國家的緊急號召,志願參加了北京市第一批抗美援朝手術隊,親自帶領他的幾個學生,奔赴前線,搶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傷病員,使他們早日得到救治,轉危為安,重新投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鬥第一線。由於他工作積極,認真負責,忘我工作,做出突出成績,被中國人民志願軍榮記三等功。父親特別珍惜那段經歷,把當年參加抗美援朝的照片,珍藏在鏡框中,經常回憶起那段難忘的日日夜夜。」

蔡管仲,1910年10月1日出生在台灣嘉義縣義竹鄉北華村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祖籍福建晉江。他從小就不滿日本殖民者對台灣人的奴役和壓迫。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先後就讀於義竹公學校、嘉義水上農業學校和台中土木測量講習所,畢業後在鹽水製糖株式會社當過技術員,在義竹、鹽水當過土木測量技師。在此期間,他曾積極參加農民組合反帝反封建的各種活動。1938年,為了逃避日本人抓軍伕,他在妻子翁氏根(又名翁瓊英,著名的助產士)的支持下赴日學醫,靠勤工儉學完成了學業。

1943年,在日本東京興亞醫學館畢業後,蔡管仲毅然舉家回到祖國,先是在山西廣靈開了一家診療所,隨後又在大同晉北醫院從事醫務工作。日本投降那一天,他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平生第一次喝醉了酒。日本人撤離前,曾到家中逼迫蔡管仲以「日本技術人員」的身分撤回日本,他們軟硬兼施,但蔡管仲沒有畏懼他們的淫威,給予嚴詞拒絕。惱羞成怒的日本人竟然舉起戰刀,喪心病狂地砍下桌子的一角,還要舉刀劈向他。這時,他的妻子挺身而出,用弱小的身軀將丈夫翼庇於身後,用自己的勇敢行為和堅定的意志,震懾住了色厲內荏的日本人。

日本人走了,他們夫妻在大同開辦了向安醫院,為民眾救死扶傷,由於醫德高尚,在晉北地區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威望。解放前夕,為了更好的發展事業和使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舉家搬到了北平。解放後,在京創辦了向安醫院和北京向安高級助產學校。在夫妻兩人兢兢業業的工作和無私的奉獻下,醫院和學校的規模逐漸擴大,不但解除了許多民眾的病痛,而且培養出一大批社會急需的醫務人才,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

筆者看到了一張蔡管仲先生留下的老照片,是1951年10月28日拍攝的,照片中,蔡管仲身著志願軍軍服,充滿自信地端坐在前排,有六名女戰士簇擁在身邊,這是他從北京帶去的那支志願手術隊在長春的留影。這張照片留住了那段歷史,也給後人留下了深思和想像的空間。

從抗美援朝前線回到北京不久,蔡管仲夫婦就把自己辛苦創辦的向安高級助產學校和向安醫院無償獻給了政府接辦。這一義舉,在當時是非常開明和進步的,也是較少見的,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此後,蔡管仲一直在北京結核病醫院工作,由於工作積極負責,任勞任怨,服務患者熱情,多次受到表揚。蔡管仲是第一批加入台盟的盟員,先後擔任過台盟華北總支部委員、台盟北京市委委員、朝陽區和西城區的政協委員。1988年7月30日病逝,享年78歲。

魏正明:醫療隊唯一的華僑醫生

魏正明是著名台胞魏麗惠女士的父親。魏麗惠曾任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北京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是國內著名的婦產科專家。

2003年「非典」的時候,北京人民醫院49天的隔離,有800多名醫護人員、近300名病人和陪護家屬在隔離區中,她臨危受命,是現場的指揮者,大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巾幗英雄氣概。

筆者在做老台胞口述歷史的時候曾經採訪過她,面對面聽她講述過自己和家族的故事,其中講到她的父母,有兩件事給我的印象深刻:其一、日本投降後,他的父親魏正明和母親王碧雲曾經冒著人身和政治風險為滯留在日本的華工群體爭取權益,陪同護送他們一起回國。筆者有感於此,曾撰寫《帶七百華工從東洋回國的「無名氏」》一文,講述了這段歷史。其二、就是她的父親曾經赴朝,參加醫療救護。

據魏麗惠回憶:舉家從日本回到大陸後,「我父母到了北平,開了一家醫院和助產學校,我父親叫魏正明,所以就以『正明』命名,位址就在現在的首都劇場旁邊。我們住在三樓,下面就是醫院。我們在北平沒有親友,從小就沒有親戚的概念,好多老台胞經常到我們家來做客,逢年過節就過來一起聚聚,老的年輕的都有,這些台胞就跟親人一樣,我印象很深。抗美援朝的時候,我父親參加了抗美援朝志願手術醫療隊,一走就是五、六個月。那時候我父母愛國熱情很高,沒要國家一分錢。因為我家的經濟來源是靠父母開醫院看病掙錢,我母親支持我父親去醫療隊,一個人把醫院工作支撐下來,還要照顧我。當時我才六、七歲,還是個不甚懂事的孩子,只知道爸爸去前線了,前線有人受了傷要做手術。後來我才知道,我父親當時是醫療隊裡唯一的日本華僑。」

魏正明,生於1912年,彰化縣員林鎮永靖鄉人,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家庭,在家中他最小,上面有兩個哥哥都是醫生。中學畢業後,魏正明赴日,在九州大學習醫。學習期間與同為台灣人的王碧雲相識。王碧雲也出生在醫生世家,她的父親和叔叔均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算是台灣最早的西醫,母親則是一名助產士。王碧雲在東京的東邦大學學醫。他們結婚後,把家安在了九州,一邊繼續讀研究生,一邊開了一家醫院行醫,日子過得還算可以。但是,他們一直有個心願,要擺脫日本人的統治,回祖國大陸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了,他們躲在家中舉杯慶祝,並加快尋找回國途徑,做各種準備。就在這時,一個偶然的機會,讓他們發現並認識了一群來自祖國大陸的勞工,他們大多是戰場上被日軍俘虜的抗日戰士,或是從農村抓來的底層農民,被押到日本大型企業做苦工。魏正明和王碧雲親自到這群勞工居住的工寮探望,詳細瞭解他們非人的經歷,目前的困境和強烈願望。出於同情,他們出面與日方企業主和美國佔領軍官方多次交涉,為勞工爭取回家的權益,甚至願意以隨行醫生作保證,不讓哪怕一個傷病員留下來。他們不但為每一位勞工爭取到一份不菲的經濟補償,還出面聯繫到一艘外國輪船,就這樣,終於帶著700名華工兄弟回到了祖國。

魏正明夫婦就是這樣有著人道主義情懷的樸實正直的台灣人,他們愛國愛同胞,所以能夠在抗美援朝的重大關口,不顧個人危險,毅然參加赴朝醫療隊,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公私合營後,魏正明先生曾任北京市第五醫院副院長等職,1959年擔任北京市中醫研究所代所長。他熱愛中醫事業,幾十年致力於中醫和中西醫結合工作,為北京市中醫研究所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貢獻,曾多次出訪日本講學,為中日醫學交流做了大量工作。1982年因病去世,享年70歲。 大連的台籍醫療團隊 遼寧省緊鄰朝鮮,是抗美援朝前線的大後方,而大連離戰場最近,且醫療條件又遠高於內地城市,所以救治重傷患成了當時醫院的主要任務。 大連有一個台灣醫生的群體。自1907年第一位台灣醫生謝秋涫來到大連,至1945年日本投降,先後有近百位台灣醫生曾在大連工作、開業,他們醫術高明,關心貧苦,服務社會,為大連的醫療衛生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享有良好口碑。特別是在光復後的回鄉浪潮中,有近20位台胞醫生毅然選擇留在大連,捐獻自己的醫院和房產,參加戰地醫療隊、救治解放軍傷患,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貢獻。還有的台灣醫生從白色恐怖的台灣來到大連,投身革命建設事業。 抗美援朝期間,大連的台籍醫生回應政府號召,積極投身救治傷患,用一己醫術之所長,挽救了大量志願軍傷患的生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其中,見諸史料的有--黃啟章,彰化人;簡仁南,台南人;杜慶鍾,新竹人;蔡行鑄,台中人;陳素梅夫婦,彰化人。他們都曾為救治志願軍傷病員做出過貢獻,立過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