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決定台灣的必將收復

中美停戰協定70週年有感

姜新立
(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7月韓戰結束70週年,早年筆者曾去板門店非軍事區一訪,特寫此文紀念。

冷戰格局下的朝鮮半島

1945年8月15日日本軍國主義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依《雅爾達密約》,原日本軍國主義佔領的朝鮮半島由美、蘇共管。為劃分勢力範圍,美、蘇以北緯38度線為界,將朝鮮半島分成南北韓兩部分。1948年,在美、蘇兩大強權政治操作下,南韓出現「大韓民國」,北韓建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歷史上的朝鮮民族在強權操控下從此一分為二,而且兩個政治實體以國家型態一直存在至今,還分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即今天政治上俗稱的南、北韓。

韓國人外號「高麗棒子」,個性強悍,實際上是朝鮮民族主義作祟,南、北韓都強調大韓民族要統合,國家要統一。40年前我忝為政大國關中心學術訪問團一員,隨張京育團長一道訪問韓國,特別到板門店38度南北韓分界線的「非軍事區」(DMZ)參訪,回到漢城(首爾)後還到韓國國家統一院座談,院長接待會上對我們來訪者一再強調大韓民國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願望。匆匆四十多年過去了,「冷戰」已經走到「後冷戰」時代,朝鮮半島分裂局勢依舊,這是朝鮮民族的悲哀,是國際強權,特別是美國霸權的操控所致。

話說二戰結束後,世界以美國為首的民主集團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集團即刻形成相互對峙的東、西冷戰格局,美國總統杜魯門甚至揚言要以西德和日本來做為抵抗蘇聯擴張的堡壘,於是美國先後在歐陸德國和亞洲朝鮮半島採取了同蘇聯對抗的戰略方針,親美反共政權的西德艾德諾政府(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南韓李承晚政府(大韓民國)由此出現。

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是造成朝鮮半島分裂,成了東亞新的戰爭策源地的主因。而二戰剛結束,美國以霸權姿態在「佔領日本」問題上刻意排斥蘇聯,加上全力扶植日本親美抗蘇,都是促使當年史達林渴望把蘇聯勢力範圍擴大到整個朝鮮半島的重要原因。說時遲,那時快,霸權的特長是「制敵機先」,於是美國集合西方勢力積極遏制、圍堵共產世界,劍指蘇聯,以圖削弱史達林在遠東的力量,此不但在西方出現「柏林危機」,在遠東也出現「朝鮮半島危機」。1950年的韓戰便是東西冷戰時期在遠東的爆發的第一次熱戰。

韓戰爆發

上節談到朝鮮民族主義在韓國人民心中的根深柢固,南韓想統一北韓,北韓也想統一南韓,但在美、蘇強權制約下,南北韓各自進行的「民族統一」行動反而化約成政治軍事對峙型態。1948年初,北韓在蘇聯幫助下成立了朝鮮人民軍,接著南韓也在美國支持下建構大韓民國國軍,本來南北韓在政治上謀求朝鮮民族的統一,最後居然以武力做為後盾出現軍事衝突,真應了黑格爾說的「歷史的狡獪」。

先是南韓派遣虎林部隊多次越過38度線挑釁北韓,接著北朝鮮金日成奔走莫斯科與北京,要求以軍事行動完成朝鮮半島統一。1950年3月,金日成去莫斯科見史達林,史口頭同意金的意見,但隨後即發一絕密電報給毛澤東:「由於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同意朝鮮人著手實現重新統一的建議。但有個附帶條件,即問題最終應該由中國同志和朝鮮同志共同決定。如果中國同志有不同意見,那麼對問題的解決就應延遲,直到進行一次新的討論。」可見史達林口頭同意朝鮮半島的民族統一軍事行動,但並不希望立即化為現實。

1950年5月13日金日成又去北京見毛澤東,說史達林已「同意」北韓南攻以求實現「國家統一」計畫。毛澤東說:「我最初的想法是,待台灣、西藏解放後再把部隊調到北方施以援助,既然你同史達林商量好了,你可以先打。」(絕密檔案文件)此處可以看到毛澤東對中國先「國家統一」的重視,也可以理解毛澤東對朝鮮半島的「民族統一」問題也甚關切。又過兩天,毛澤東再度與金日成會面,毛告訴金原來他考慮的是應當首先解放台灣,在此之後再解決朝鮮問題,那樣中國將會更充分的援助北朝鮮。但既然統一朝鮮問題已經莫斯科允許,毛當時除樂觀其成外,建議金日成「作戰計畫要有充分準備,軍事行動要迅速,包圍主要城市,但不要為佔領城市而延誤時間,要集中兵力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可見毛在戰略戰術上都對金日成做了指點。

就在史達林口頭同意金日成意圖,毛澤東以解決台灣、西藏問題為優先暫不馳援金日成之際,南韓正進行大選,此時金日成以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名義向朝鮮半島南北人民發出呼籲,要求儘快舉行全朝鮮半島政治大選,直接實現全韓民族國家和平統一。為了落實此一呼籲,金日成還要求在1950年6月15-17日於海州召開「南北協商會議」,於是6月11日金日成派了三名代表越過38度線向南韓各政黨領導人遞交《和平統一國家呼籲書》。不料南韓當局將北韓三名代表給予逮補,隨即加以處決。古云:兩軍對抗,不殺來使。南韓犯了兵家大忌,此讓北韓認為「和平統一」無望,加上南韓虎林部隊持續向北韓挑釁,朝鮮半島內部矛盾迅速質變為敵我矛盾,終至6月25日韓戰爆發。

「抗美援朝」

戰爭爆發前,朝鮮半島北、南軍事力量對比懸殊,北韓人民軍占絕對優勢。6月25日戰爭一爆發,朝鮮人民軍便越過38度線直取漢城,然後節節南進,席捲南韓,打到釜山。

然而,韓戰不是單純內戰,戰爭爆發當日,美國就向聯合國提交議案,利用蘇聯代表缺席無法使用否決權機會,通過譴責北朝鮮發動武裝進攻,呼籲聯合國各會員國援助南韓的決議,此使韓戰迅速國際化。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更進一步宣布出動美軍支援南韓,同時以「台灣地位未定論」為由,命令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止台海兩岸任何一方發動進攻,以防戰爭蔓延,此不但讓原定1951年春季中共進行解放台灣的作戰計畫被迫中止,而且也讓毛澤東意識到美國的軍事干預將帶來對朝鮮人民軍軍事行動受挫的可能性,也會造成韓戰嚴重的複雜性和對新中國國家安全帶來的可能威脅,從而打心裡產生「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的想法,因為「如果美帝得勝,就會得意,就會威脅我們」,從而強調「對朝鮮不能不幫,必須幫」的念頭。當時周恩來甚至說「朝鮮戰爭如要取得徹底勝利,「一定要加上中國因素」。

關於「我們不能不有所準備」這句話,後來毛澤東回憶說,他當時講這樣的話意涵著:「美帝國主義的事,我做不了主,我們不是他們的參謀長,不能知道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不過準備一下總是必要的。我們打算在鴨綠江邊擺上三個軍,帝國主義如果不干涉,沒有妨礙;帝國主義如果干涉,不過三八線,我們也不管;如果過了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可見毛澤東洞敵機先,知道美帝國主義本性上會干涉他國內政,一定會介入韓戰,問題在於干涉、介入、侵略的幅度與深度罷了。

既然毛澤東說「要有所準備」,中共中央軍委即刻通過《關於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抽調解放軍第13兵團及其所轄第38、39、40軍和在齊齊哈爾從事生產建設的第42兵團共52萬人組成「東北邊防軍」,準備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

1950年7月底朝鮮人民軍已經進抵洛東江,作戰態勢順利,整個南韓軍隊敗陣只剩幾萬人。8月初朝鮮人民軍前線挺進距離美韓軍隊最後控制地點釜山港已近在咫尺。9月15日美國糾集15國家的軍隊近二萬人,打著「聯合國軍」旗號,由麥克阿瑟指揮從南韓仁川突襲登陸與人民軍作戰,並切斷人民軍與平壤的聯繫。美軍迅速插到朝鮮半島中部37度線附近,加上在釜山的有效抵抗,及對北韓的轟炸,使在南韓作戰的朝鮮人民軍主力第一、二集團軍受到全軍覆滅的威脅,朝鮮戰局迅速逆轉。美軍很快突破38度線後,不顧中國政府一再警告,把戰火引向中國邊境,以優勢空軍轟炸中國安東(今丹東)等地,嚴重威脅中國邊境安全。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軍抗美救國戰爭,保衛剛剛誕生的新中國,中國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定。

正在史達林意識到這場戰爭打不下去時候,金日成覺得平壤陷落只是時間問題,毛澤東認為中國不出兵不行了,但在美軍裝備足、火力強又擁有制空權的優勢下,外加國共內戰後新中國剛剛建立,人民亟需休養生息,社會經濟正待恢復之際,此時發兵進入朝鮮半島對美作戰,除了要冒極大物資消耗及生命損失外,還要考慮到美國對新中國宣戰的可能性及嚴重後果。但是,毛澤東如果消極坐等美國將朝鮮半島整個拿去,而且事到臨頭仍不有所作為,美國會以為新中國並無實力,則會一不做二不休渡過鴨綠江,打入東北。因此,在客觀條件不利於中國的形勢下,毛澤東化被動為主動,毅然於10月8日正式發布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命令,19日晚,在彭德懷指揮下,志願軍渡過鴨綠江,向南推進,進行一場有史以來中美的第一場戰爭。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出兵朝鮮後,戰場情況迅速向有利於中朝一方轉化,先是志願軍一個戰役就把已經前進到鴨綠江邊的美韓軍隊擋回到平壤一線,隨後又一個戰役志願軍把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重新趕回38度線附近。兩次戰役,聯合國軍敗退三百公里,僅美軍就損失近兩萬人,美第八集團軍司令華克(W. H. Walker)在撤退途中車毀人亡。

兩次中國志願軍與美軍交手得勝後,將韓戰戰線重新推回最初起點,自此朝鮮戰爭進入關鍵時刻:戰爭是要繼續打下去,還是乘勢把戰爭停下來?毛澤東的經驗結論是:「美國軍隊比起蔣介石的某些能戰的軍隊其戰鬥力還要差些。」有此認知,毛決定只要再給敵人一兩次較大的打擊,中方就能夠由防禦轉入進攻。由此可知,「抗美援朝」不會就此輕易停下。

杜魯門見戰局不利,透過聯合國成立「朝鮮停火三人委員會」,致電北京表示願意就38度線為界與中國談判停戰問題。毛電告彭德懷,「不予考慮,堅持志願軍必須越過38度線,否則將在政治上給中國帶來很大不利」。史達林也肯定毛澤東的看法,強調現在越過38度線在政治上更為有利。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與實踐,毛、史都是戰略家也是政治家,不如此堅持,不會有最後美國提出的「停戰和談」。

既然如此這般,12月31日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一直打到1951年1月8日。中朝軍隊不僅再度佔領美軍的補給基地仁川港和南韓首都漢城,而且把戰線向南推進一百公里,幾乎打到37度線,這一局面再度讓聯合國興起「停戰」呼聲,就連美國政府領導人也開始對繼續戰爭發生動搖,其實此一「動搖」早在12月29日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給麥克阿瑟的秘密指示中已經顯露:「一旦戰線不守,務必將部隊撤出朝鮮」。

1951年1月13日美國投票贊成,聯合國第一委員會通過《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方案》如下;1.立即實現停火;2.舉行政治協商會議安排恢復朝鮮和平所應採取措施;3.外國軍隊分階段撤出朝鮮,採取措施實現聯合國關於建立統一政府的決議;4.在實現第3.步驟前,制定管理朝鮮及確保朝鮮和平與安全的臨時性辦法;5.由美、英、蘇、中四國代表舉行會議,討論遠東問題,其中包括台灣問題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

可以肯定,前述方案承諾贊同撤退外國軍隊,特別是同意把「台灣問題」與「朝鮮問題」連在一起解決,顯示美國領導人對朝鮮半島戰爭形勢感到頹喪,從而做出對美國自身不利但又不能不做的決定。對毛澤東來說,此意味敵軍已無還手之力,下一步就是美軍會進行微弱地抵抗,然後撤出朝鮮半島問題,於是要求周恩來致電聯合國第一委員會主席拒絕《五步方案》。

華盛頓見北京拒絕《五步方案》,於是加強美軍陸空優勢火力,於1951年1月25日趁志願軍還在修整期間發動第四次戰役。由於美軍已熟悉志願軍「星期攻勢」(只背一週乾糧及彈藥進行作戰)及「月夜攻勢」(因裝備差利用夜戰突破美軍裝甲防禦)戰術,於是美軍在這次戰役中先炸斷朝鮮境內志願軍超長的運輸補給線,讓前線作戰志願軍彈盡糧絕,並在其作戰疲憊不堪之際大舉反擊。這場戰役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激戰猛烈,相互傷亡慘重,志願軍為保存實力,不得已放棄佔領不久的仁川及漢城,戰線被迫退後一百餘公里,重新回到38度線以北,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以來第一次受挫。

由於毛澤東與中共中央並沒有改變徹底解決「朝鮮問題」的戰略目標,於是當第四次戰役結束不久,毛澤東在「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的戰術思考下著手組織第五次戰役,決定先在38度線區域打擊美軍,然後「積小勝為大勝」,趁勢打回37度線以南。

第五次戰役(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志願軍打小殲滅戰,在志願軍還沒來得及抽調預備軍構築防線之前,美軍便大舉反攻,志願軍全線後撤40公里後在防禦中阻止了敵人的進擊。這一戰役志願軍雖兵多勢眾,但在狹窄的前線卻施展不開,有的甚至擠成一團,成為敵人空中軍機、陸上大砲轟擊目標,造成許多官兵傷亡。美軍同樣傷亡慘重,此讓美國認識到這場戰爭繼續打下去,困難會越來越大。

美國萌生「停戰」

韓戰打了一年,美國自己統計,戰爭直接花費就高達一百多億美元,傷亡近10萬人。按照第五次戰役的情況,每推進一公里,都要付出數百人傷亡,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威(M. B. Ridgway)就明確表示:「如果再向鴨綠江方向推進,除了要再損失10萬美軍外,必然要陷入到無休無止的戰爭漩渦中去,此對美國毫無意義。」

其實第五次戰役開火前二週,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已經得出結論:「單靠軍事行動,無法解決朝鮮問題」。5月17日杜魯門就批准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就此做出的決定:「爭取結束在朝鮮半島的敵對行動」。5月31日參謀首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命令給李奇威,要他在努力使中朝軍隊付出重大犧牲的情況下,爭取「締結合理的停戰協定,以終止敵對行動」。可見韓戰才打一年,因為中國志願軍渡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使美國在韓戰中的軍事霸權行動受到遏制,最後萌生停戰。

談到停戰,問題就多了,如何停戰,如何處理雙方戰俘,如何簽訂停戰協定,美韓、中朝交戰雙方四邊各有各的原則盤算。談判開始時,就連以38度線為界問題,美方都堅不應允,還向中朝提出「海空補償」問題,甚至強迫中朝軍隊先從實際軍事接觸線向後撤劃定軍事緩衝區後再談。雙方為此爭論不休,最後宣告「停戰談判」破裂。於是雙方又回到戰場較量。美國以空軍優勢連續幾個月猛烈轟炸地面中朝軍隊和軍事防禦設施,可是最終發現,徒用軍事手段向前推進所付代價太大,於是又提回到會議桌重開談判。中朝決定「以雙方實際接觸線為軍事分界線,並由此線各後退兩公里,以建立非軍事區」,美韓同意,於是雙方在1951年11月27日就軍事分界線問題原則上達成協議。

接下來最複雜的是戰俘處理、遣返問題,戰場上除了雙方交戰軍隊大量傷亡外,美方俘虜朝鮮戰俘11.2萬人、俘虜中國戰俘2.08萬人,中朝方俘虜美英戰俘4,417人、南韓戰俘7,142人。雙方戰俘對比差距大,如一對一交換遣返,中朝認為對己方不利,加以拒絕,美方又提出「自願遣返原則」,但對人數加以但書限制,毛澤東難以接受,認為這樣「必然會使敵人更加自負傲慢並有損我方形象」。史達林更直接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對的,對美國必須強硬;中國同志必須瞭解,如果美國不輸掉這場戰爭,那麼中國永遠也收復不了台灣。」

由於戰俘問題陷入僵局,停戰談判被迫長期休會,直到1953年3月史達林突然逝世情況才有所改變。莫洛托夫接任蘇外長後隨即表示:「朝鮮戰爭拖延至今,給蘇聯以及中朝兩國都造成極大的負擔,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要立即停止這場戰爭的時候了。」很快地,中共表示有條件地接受美國所謂的「自願遣返」原則,經過反覆交涉,就戰俘問題雙方終於在這年6月8日達成協議,7月27日交戰雙方正式簽訂朝鮮戰爭停戰協定,至此,為期三年的韓戰告一段落,算是結束了。

結 語

韓戰結束70週年了,它對全人類乃至兩岸中國人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

韓戰瞬間轉化為「抗美援朝」戰爭,說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超強,雖然上世紀50年代出現以民主陣營對抗共產陣營的東西冷戰世界格局,美國的資本帝國主義本質不但誘引著美國自身進行戰後瓜分世界、爭奪全球資源的霸道行動,而且乘勢藉已是超強之身自己加速建構「世界霸權」,從而對第三世界民族國家恣意進行政治操控、經濟榨取和軍事干預。因為有了美國大軍仁川登陸以軍事介入韓戰,越過三八線向北朝鮮侵略,甚至派空軍飛越鴨綠江向中國東北狂轟濫炸,才誕生不久的社會主義新中國被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的難局,因此只有以「抗美援朝」之名派遣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共同抗擊美帝國主義的軍事侵略,以圖確保朝中兩國國家安全。

中國志願軍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以運動戰形式,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以50萬人傷亡代價殲敵人109萬,其中包括美軍傷亡39萬,最後將敵人趕回三八線附近,迫使美軍轉入戰略防禦。三年戰爭經驗,美國衡量得失,不得已提出停戰談判,最終簽下《停戰協定》。至此,韓戰結束,中國人民志願軍取得「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粉粹了美帝國主義企圖侵占朝鮮和威脅中國大陸的霸權計畫。

當然,這場戰爭同時提升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雄辯地說明中國一百年來遭受列強欺凌,從來不曾在對外作戰中取得勝利,竟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北朝鮮實際已經基本淪陷的困局之際,中國軍隊將世界最強大的美國軍隊打回到三八線上。此對美國的經驗認知是:只要中國被迫站在美國的「對立面」上,就會成為美國最難對付的「敵人」。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今天居然以政軍經科文五個霸權主義將中國打成「對立面」。如果美國對韓戰場上的「戰敗」慘痛經驗記憶仍在,則在中國已然崛起,外加美國國力已經衰頹的當下,中美不再是韓戰時雙方軍事硬實力不成比例的今日,還要以「中國威脅論」將中國再次推入「對立面」,則一旦中、美在台海發生戰事,美國奢求「慘勝」將是妄想,第二島鏈恐怕都保不住。

最後要強調史達林的那句話:「毛澤東同志是對的,對美國必須強硬;中國同志必須瞭解,如果美國不輸掉這場戰爭(韓戰),那麼中國永遠也收復不了台灣。」既然美國輸掉韓戰這場戰爭,有「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經驗的中國,不論有無中美第二次面對面的軍事較量,一定會收復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