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於贛州,江西人。因為生於內陸地區,所以台灣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更多存在於電視上台灣歌手播放的歌曲、綜藝與偶像劇。2008年後,台灣向大陸開放旅遊,台灣便在親朋好友的描述中建構起來。在沒有接觸台灣歷史文化之前,我對台灣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祖國的寶島,悠然的島嶼風光和課本裡余光中的《鄉愁》……。
過去一年,我選修了台灣文學史課程,在閱讀中意識到過去我對台灣的印象太過平面,看到五光十色的現代台灣卻無法與歷史課本中的《馬關條約》、國共內戰,甚至於更曠闊的冷戰視角結合起來。無法瞭解台灣的歷史,就無法解答台灣回歸遇到的種種難題。正如面對香港九七回歸的困惑,台灣作家陳映真向劉賓雁解釋到:對於劉賓雁來說,當中國人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就好像呼吸喝水一樣不是問題。但對香港和台灣人來說,當中國人是一種必須經過鬥爭的事情。這句話讓我感到驚異。
從小接受的教育與環境讓我對自己的身分深信不疑,並以自我理解為中心,即使換位思考,我仍難以理解一些台灣同胞對身分認同的困惑,這讓我感到恐懼。理解是對話的開始,如果不真正融入台灣的生活,恐怕也難以看到台灣的歷史與未來。
9月6日晚,飛機逐漸靠近台灣,我透過島上密密麻麻的暖光鳥瞰著台灣的公路,連同著海岸線勾畫出的台灣。台灣島嶼在我眼前不斷放大,我告訴自己,這就是孕育了陳映真的台灣,是融入中國過去與現代命運的台灣……而我即將用腳步觸摸台灣的每一塊脈絡。
走在台北的街道上,傳統與現代的巧妙地交織在一起。
滿街外掛的廣告牌和璀璨的霓虹燈讓我彷彿看到了好萊塢鏡頭下的中國形象。這裡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都市,校園裡一路便能同時聽到英語、日語、韓語的對話聲,甚至於抱著孩子的台灣奶奶也能說著一口流利的日語。走在大道可以看到國際連鎖品牌。拐入小巷,還可以見到修鞋、補衣、篆刻印章的鋪子。一些在大陸被淘汰的產業在台灣仍然存在,老年人可以以他們熟悉的節奏生活,不用被快速變化的社會裹挾著,這也包含著台灣的人文關懷。
因為不熟悉台北的生活方式,我度過了極具戲劇性的一週。為了趕上台大的香港歷史與文化課,我騎上了共用單車,卻迷路在正午的台北,在小路上打圈圈。眼看時間將至。遂憤而棄車步行,在伴隨著上課鈴照著谷歌地圖跑到教室,抬頭一看多媒體,巨大的標題Canada food映入眼簾。此刻的我還在自我安慰這講的是香港的飲食文化,下一秒老師順著多媒體講起了食品概論課……。我小心翼翼打開手機再次檢查地圖,驚覺我要到的教室在隔壁。在這節課上,我坐在正中間,低著頭不敢看老師,恍恍惚惚地聽著少糖飲食、花生脂肪含量,世界各國飲食結構等知識點……。
除了走錯教室,我還經歷過圖書館儲存箱的硬幣被卡,取不出書包;不瞭解圖書館預定座位規則,無法開門而被關在自習室……。每次遇到問題,總會有人願意幫忙,或是圖書館管理員,或是同在自習室的學生,也有瞭解我是從大陸來而願意幫忙帶路的女生……。在日常生活中,我能感受到台北這座城市人與人之間的友善,這是在網路上帶著刻板印象不同的更加實體的接觸,來到台灣後,我發現不管在教育上,還是支付方式上,當熟悉兩邊的生活模式後,兩岸的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然而一些認知差異也是有的。在醫院體檢的時候,我遇到一位頭髮斑白的老爺爺,他問我是那裡的學生。
我說:「我是交換來的。」
老爺爺聽後很欣慰地說:「哦!你是交大的!」
在和老爺爺嘮了會家常後,我忽然意識到爺爺以為我是陽明交通大學的學生,而我以為爺爺知道我是交換生。
我跟爺爺說:爺爺,我是交換生!
爺爺聽後恍然大悟:啊!你是外國來的!
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我腦海裡閃出無數個念頭,頓時覺得十分心酸。我不知道要怎麼表達,不明白老爺爺是否知道我是從大陸來的,還是只是以為我是一個會說中文的外國人。然而在這樣的場合下,面對歷史遺留的問題,我不敢追問,也只能苦笑著唬弄過去。
有時候我會把陳映真1980年代後在文章描繪的台灣帶入自己當下的生活,竟然彷彿體會到他在面對台灣「文化台獨」的無力與孤獨。然而我不敢像他一樣大聲疾呼論爭。
法農在《黑皮膚,白面具》中點出「黑人不惜一切代價要向白人證明他們的思想一樣豐富、他們的智慧有一樣的價值。」黑人的「證明」要白人的認可才能成立。有時候看到台灣新聞上播報著台灣民主指數日益上升,日本與美國的領導人如何承諾保護台灣權益的報導,法農的論述總是環繞在我耳邊,讓我感覺到一部分台灣菁英似乎格外想要融入西方建立的秩序,即使美日都在不同程度、不同方式上殖民台灣,即使西方的「民主自由」讓我感受到台灣社會的種種分裂,包括兩岸、族群、性別和階級的矛盾。
近來我也有聽到一些人將台灣放置在東南亞的論述,甚至鼓吹台灣發展壯大的一個有效途徑是通過文化經濟影響甚至殖民東南亞。突然聽到這些資本主義赤裸裸侵略的觀點,不禁使我驚心膽顫。在我接受的教育中,中國是第三世界,並與所有第三世界的命運是共同的,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但是台灣的南進政策並不是一時提出的。早在上世紀1990年代李登輝執政時期,就首次提出過「南向政策」,2003年陳水扁執政時再次提出「新南向政策」,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再次提出新南向政策。這個政策本身便是延續日劇時期日本「大東亞帝國」的殖民用語,從被殖民到追隨帝國的腳步渴望向外殖民擴張,缺少反思,殖民的幽靈依然環繞在台灣的上空。
和高高在上的菁英階層不同,我能感受到民間交往的友好氛圍。坐上出租車,司機打開他的微信小視頻,裡面播放的是福建的民俗音樂,他說他還曉得全紅嬋,也去過幾次上海,他很多台商朋友生活在那裡。在台大時我碰到一個熱愛文學的叔叔,他聽到我是大陸人,硬是很興奮地要給我題字,也要我給他寫一首詩,傳統文化將兩岸人民連接在一起,共同召喚著集體記憶。
我的書包裡常背著我從贛州背來的酸棗糕,我把它作為幫助我的台灣人的謝禮。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一員,我想用這種潤物無聲的方式增進兩岸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站在台灣的潮州路上,我看著穿梭不息的車流,它比在飛機上眺望更加具體,更加貼近。我更願意以融入台灣生活的方式,求同存異,瞭解台灣人的想法,台灣人的困惑和台灣人的理想……,以心靈與心靈的接觸溝通海峽兩岸。◆
社論
「帶路」10週年
巴以戰爭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青年看兩岸
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