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隨著疫情的常態化管理,兩岸陸續恢復交往,福建師範大學組建了赴台學習交流團,組織學生到台灣師範大學交流學習,我很榮幸作為其中一員參加。我的研究方向是台灣文學研究,長期以來我對台灣的人文歷史地理都心生嚮往,我渴望身臨其境,欣賞內地教科書上的日月潭,阿里山。
9月6日赴台之旅與超強颱風「蘇拉」恰巧碰撞在一起,車輛在暴雨中堵了數個小時,進退不得,後面在機場又經歷了停飛、延誤、飛鳥撞機、返航等意外,但這卻始終沒有冷卻交流團赴台的熱忱,停止交流團赴台的腳步。歷經層層「關卡」,交流團順利地抵達桃園機場,來到了美麗的寶島台灣。
一、熟悉的閩台文化
台灣給我的感覺很是熟悉,到處都可以看到「福建」的影子,彷彿我仍停留在福建,沒有離開。帶隊老師解釋說,台灣居民中大多是中國大陸移民,主要以閩南族群為主,在文化方面,閩、台兩地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都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在台灣,可以看到很多媽祖廟,大部分都源自福建,台灣媽祖廟的許多廟宇楹聯甚至直接寫有「溯源湄洲」的字樣。據記載,當時大陸居民移民台灣渡海的時候,為了保佑平安,會在船上供奉一個媽祖的神像,抵達台灣之後,移居後的大陸居民為了感謝媽祖的保佑,會在台灣的土地上建立媽祖廟。福建的媽祖廟文化就是這樣被帶去了台灣。另外,福建的閩南話與台灣的方言甚是相近,交流團中有幾位來自泉州的同學都可以直接用家鄉話與台灣的長輩交流。
我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曾經瞭解過,在清乾隆年間,為促進閩台兩地人民的經濟往來,官府先後開放晉江縣的鉗江與台灣的鹿港等地通商,吸引了大批福建泉州人到台灣鹿港定居。
來台後不久,我便前往台中彰化,到「鹿港小鎮」去一探究竟。鹿港與泉州有很多同名寺廟,如龍山寺、天后宮、城隍廟等。之後我在鹿港圖書館閱讀了《鹿港縣志》,瞭解到這幾所寺廟確實源起福建泉州。鹿港龍山寺的「龍山」便是源自泉州安海龍山寺。泉州沿海一帶的漁民在出海的時候,會祈求安海龍山寺觀音菩薩保佑,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明末清初,泉州渡海來台的先民也將他們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一同帶到了台灣。鹿港「龍山寺」便是這麼來的。
在鹿港,另外一座香火很旺盛的寺廟是鹿港天后宮。據說,鹿港天后宮是台灣最早奉祀湄洲天后宮天上聖母的廟宇,該寺廟所祭祀的天上聖母神尊也是世界上僅存唯一的天上聖母。鹿港城隍廟位於「鹿港不見天街」,也與泉州有關。這座城隍廟所供奉的城隍,是由福建石獅城隍廟(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鄉)分靈而來。
二、我們自己的道路
在與台灣的老師和同學們的接觸過程中,我深切地體會到兩岸人民在思想、文化、生活習俗上的同根同源,迫切意識到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為青年一代,我們需要站在兩岸對話、理解和融合的視野中去摸索我們自己的道路,我們需要在國家統一、民族富強的基礎上實現我們這一代青年獨特的發展。
在沒有接觸台灣左翼文學之前,我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中國近代歷史認識的缺失,我總是照本宣科地閱讀課本中所講述中國近代的歷史轉型,沒有將自己放入中國近代歷史革命中的一員去理解去感受。在接觸了台灣左翼文學之後,我才意識到台灣問題對於當下中國新時代發展的重要性,意識到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需要為兩岸關係的融合而努力,參與到整個中國近百年的發展轉型中的最後一環,從而發揮我們青年一代自己的力量。
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我認為,我們青年一代正在登上歷史的舞台,正在為成為社會中堅實的中間力量而做準備。面對兩岸關係走向的問題,我們青年一代需要突破上一代帶給我們的知識禁錮,需要通過建立兩岸青年互相溝通的媒介平台,通過互相分享新的興趣點來瞭解彼此,如分享美食、集體出行旅遊、交換學習等方式,從而實現兩岸青年在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和思想觀念上的切實融合。
相信通過體驗兩岸「同中有異」的文化環境,兩岸青年能夠互相增進瞭解,共同意識到我們這一代人需要為中國近百年來的發展轉型承擔新的責任。
一些「去中國化」的歷史教育阻隔了台灣青年想要瞭解大陸的渴望,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信息矇蔽了許多台灣青年求真的想法,使得他們無法瞭解真實的大陸。
已故的王曉波教授說過,台灣人民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我們也可以這麼說,台灣青年同樣有著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我們要積極擔起肩上的使命和責任,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虛心求學、開拓視野,積極挖掘和繼承海峽兩岸文學以中華民族復興為己任的優秀傳統,在溝通中增進彼此理解,凝聚兩岸青年的情感共識,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社論
「帶路」10週年
巴以戰爭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青年看兩岸
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