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質量融入發展邁向融合發展(下)

楊開煌
(銘傳大學永續發展中心主任、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為此,我們認為大陸各地的惠台措施,除了提供經濟性的政策之外,有必要大力加強「社會融入」和「身分融入」的鼓勵性條款,甚至應鼓勵在陸十年以上的台商放棄「經濟優惠」 ,鼓勵與大陸民營企業的公平競爭;鼓勵與大陸公營企業共組合作團隊,共議未來方針,共商經營策略,共擔可能的風險,共享融合的成果。讓融入的台商透過共組、共議、共商、共擔與共享的融合模式,走創新的發展模式;以「高質量融入政策」引導各地台胞、台師、台青以至台眷逐漸邁入高質量融合發展時代。

從吸引海外及在台的台胞融入民族振興事業而言,什麼是高質量融入政策?

首先「高質量融入政策」 是按地方需要的特性而制訂的政策,這是配合地方發展的特色而制定的融入政策,於是首先要求地方定位自己的發展特色,例如居交通樞紐的地方,需要高級的交通業相關的人才,是農業為主的地方,就需要農業科技相關人才,那就只對這類人才特殊優惠,其他也可以引進但不予優惠,或少優惠。當然,每個地方不可能只有單一的特色,但是到了地區特色就更加單純化,總之,應鼓勵各個地方服從自己地方的地理、地形、地貌、資源、文化、民族的特色,確立地方現代化的特色,正如地方的土特產一樣,這樣就會促使中國式現代化包容了更加多元,更加不同的地方特色的現代化,擴大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含,就能精準地、標靶式引入需要的人才。

其次「高質量融入政策」 主要是為了行業「創新」需要,不能只是為了當下發展的需求,為「當下發展的需求」是為了填補空白,常常是別人有我們也要有,不為「當下發展的需求」是立足於我們已經擁有,但為了行業的明天,為了行業的未來,為了行業的挑戰,所以與以往只為了地方保經濟成長,只為了人民的就業不同,「高質量融入政策」必須以面對當前肉眼可及的大變局為基礎的思考,必須是充滿了未來性的思考,必須充滿競爭性的思考,才能是融入政策的對象,將天女散花式的施惠式的融入,改變為靶標式施惠,有取捨的融入,是唯質不求量的融入政策。

其三「高質量融入政策」當然也必須有其相對應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是關鍵績效指標,「高質量融入政策」 同時也必須有KPI,如引進幾位高質量人才後,他們發表的論文及質量,指導的新人人數及貢獻,創新的內容進度等都可以是指標,特別引進人才時,他所立項的計畫是否按期推進,當然對人才必須給與充分信任,許多研究也不能完全以指標作唯一評量;因此,KPI評量要有一定合理的尊重與信賴。

五、「融合」的目的在創新

從社會學科的角度討論「融合」很容易偏向「同化」;特別是移民和少數民族的討論,都將「融合」的目標毫無疑義地確定為「同化」 ,而且是單向地同化,這就必然觸動移民和少數民族的價值觀部分,最終我們會發現移民和少數民族依然以聚居方式抗拒「融合」,故而最終難做到真正無芥蒂的「融合」。放在兩岸關係或是內地與港澳的「一國兩制」而言,也出現理論的困境,因為既然「融合」發展的結果是「同化」,那麼「一國兩制」的實踐,最終的歸宿只會是「一國」,「兩制」的特色就必然消失。那麼政治學上的「融合」,特別是放在中國當前粵港澳灣區一體化發展和國家追求和平統一來看,更有必要對「融合」 乙辭付於新的解釋。

第一、兩岸的「融合」 發展,可以被視為「融入合作」,即一起融入一個新的格局之中,彼此之間,依照自己原本的優勢互補合作,呈現出新的空間,新的可能和新的視野。而且粵、港、澳三方均得以保留自身原本的特色。換言之,以1+1>2的思考理念,進行融入式合作;此一模式在兩岸統一後是可以被採用的「融合發展模式」,無論是閩贛台成立「大海峽經濟區」,或是浙閩台成立「新台海峽經濟區」 ,都成為可以與長三角經濟區或珠三角經濟區鼎足而三的中國發展的增長點。這是台灣依據其地理區位、現階段經濟發展的節點,最合理也最有競爭力又長期保有自己特色的戰略設計。

第二、兩岸的」融合」 發展應該定位的目標不是「同化」,而是自我「創新」,「同化」需要兩岸同時開放才有可能,但「創新」只需要自我開放就可以有成。

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例

美國國防部2022年3月遞交「國家防衛戰略」給美國會,此一新國防戰略聚焦中國、俄羅斯的威脅,中國被定位成美國「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俄國則是「嚴重威脅」。

北約成員國在公報中首次把中國列為安全威脅,提到中國「公開的野心與過分自信的行為,對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聯盟安全相關領域構成了系統性的挑戰。」

正如今(2023)年的金磚會議中,有人問為什麼中國人可以頂住新、老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無底限打壓?從融合發展的角度思考,中國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之後未久,鄧小平在1982年9月中國共產黨「十二大」開幕詞中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到了中共「十四大」時就改命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代表了中國共產黨在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已經摸索出如何將原本根植於反思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學說,用之於資本主義不發達的東方國度;在這一部分的實踐有了具體的成果之後,習近平就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十個明確」,其第二個「明確」進一步指出「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這又進一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中華文化相融合;為此習總書記今年6月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講話時說:「歷史和實踐充分表明,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闢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

習說的「第二個結合」是將近西方兩百年前的馬克思理論和東方五千年的中華文化融合之後,發展出中國人自己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成功的、可糾偏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從而也為世界上其他希望發展的國家提供了「融合發展」道路的典範,這是一條由「開放」而「交流」而「轉化」而「創新」而「自信」的現代化過程,包容他人,發掘自我,面對現在的現代化過程,最終可以在融合之中,走出創新之路。

放在兩岸關係來看,當下的台灣要不要與大陸融合,就不是那麼重要,關鍵在大陸於融合發展的倡議實踐過程中,自己創新了什麼。有人會反駁台灣也跟西方世界交流、交往,並沒有封閉,但關鍵是西方世界已經無法代表未來,何況台灣與西方的歷史基因並不相容, 所以台灣單向地抄襲、移植西方的政治、經濟的制度法令和政策,無法自主創新,也不敢自主創新,這便是台灣社會不得不「弱智」,無法不「焦慮」的根源之一。

二、以刀郎的「羅剎海市」現象為例

刀郎是大陸民間歌手,初以不見容於大陸經院派音樂圈,深受排擠而隱退十餘年,今年7月19日突然發表「山歌寥哉」音樂新專輯,其中第二首《羅剎海市》,據媒體報導至7月30日18點,全球網路播放量達80億次。

從「融合」的角度看,刀郎本名羅林,取此藝名因為他在新疆聽到「刀郎木卡姆」之鄉(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的音樂充滿山野氣息,卻又時時震撼心靈,這裡的娛樂充滿著自由、奔放、歡樂與和諧,喜怒哀樂在歌舞中渾然天成,這裡的人,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裡藝術的基因深深根植於刀郎人的血脈之中。他就像找到自己嚮往已久的知音一樣,立刻以刀郎為自己的藝名,此一符號的本身已經代表了漢、維的融合。此融合的結果是維族「刀郎木卡姆」豐富了漢人的音樂創作。造就了中國民間音樂的新高峰。

刀郎這一張專輯在音樂上,是博採各地民歌的曲調,按他自己在專輯介紹中的說法又不是簡單化地移植套用,而是遵循「同源共祖、曲調沿用、用中有變、變不離宗」的創作理念,論者認為他是在「線性旋律思維秉持自身的合頭、合尾、加花、增值、減板、借字、變奏手法,在音色、節奏、律動、速度、動態、調性的共同作用之下,使中國傳統音樂在流傳、再創作中千變萬化,表現出中國音樂的特色和神韻所在」。

在序曲中刀郎以詩明志,以樂發聲,他說「九州山歌何寥哉,一呼九野聲慷慨,猶記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門暮不歸。」這裡透露出他對中國民間音樂激賞和寂寥的感慨。

從近代中國文化傳播的經歷看,應該說這是近代中國第一次的「軟實力」的世界展現,它的現象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自媒體的傳播,但是最關鍵的是它傳達的內容,是現今世界人民在現實生活中共同的感受與焦慮,每個人都可以在其生活社會中感受到「羅剎國」的存在,然而《聊齋誌異》寫就了四百年並沒有得到傳播,而以「山歌寥哉」的形式火遍全球、全網,這是「聊齋」的內容,「山歌」形式的融合,在適合的時機(疫情困擾,異常氣候肆虐,霸權威脅)下,為世人提供了宣洩之方,沒有資本的加持,沒有西方話語權的吹捧,而終能引發世人共鳴。也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了強大的信心。《羅剎海市》的文化傳播證明「中國式」的表達,同樣也是人類共同關懷的「大問題」,本土的完全可以也可能是世界的。

「山歌寥哉」的傳播是中華文化的傳播,也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一句自我安慰的空言,但如何重新挖掘其世界性意義,仍有待中國人以對自己文化理性的自信,開放地與其他民族、宗教文化對接,與時代脈動對接,以融合創意的表現,運用創新的傳播渠道,重新對話世界,對話其他民族,提供欣賞,提供思考,也提供發現,使得中華文化以「他者」需要的、想要的、方便的形式去接納,去融入,去融合。而在此過程中,中華文化也得到新的基因,又可以反饋提供中華文化新生命,創造新可能,使得世界各民族、各宗教的文化進入良性環循、生生不息的融合階段,進而徹底地避免亨廷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

總之,「融合發展」可以從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角度來思考,將「融合」視為自我發展、自我提升的途徑,作出眾所矚目的成績,讓人們發現「融合」的優勢所在,「發展」的成績所在,把「融合」變成自我發長的迫切需求。則大陸「融合發展」的政治要求就轉變成台灣民眾的社會需求,兩岸之間的「融合發展」自然水到渠成。

六、結 語

當社會學科的融合理論轉入政治學科後,我們不能因為學科內容的近似性而直接引用,特別是放在兩岸之間,其根本的立足點就不相同。社會學科的融合是族群在同一政治制度下的平等,公平,長期邁向心理認同與同化;政治融合的初期是提供誘因設法「融入」,切忌提及「同化」,否則可能未開始就結束。

在此情況下,兩岸之間,實行「一國兩制」就是一種智慧的安排,提供和平融入到融合發展的機會;然而台灣在多年反共的、反中的、西方的意識型態洗腦下,成功地成為經濟上、心理上、思考上美帝國主義的次殖民地,已經在相當程度上無法理解中國。所以融入的效果一定有所局限;對此,本文提出高質量融入,以便大陸台商從融入而融合,有了這樣的示範效果,才能讓台灣民眾感受到融合對發展的必要。

而大陸本身的發展,事實上也是得利於融合。本文以「中國式現代化」及「山歌寥裁」為例,進一步實證了善於融合才能創新,能夠創新才能發展的道理,所以習總書記的「融合發展」可以不論台灣的反應,都是有利於中國崛起與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

2023-8-16,2023-9-4修正,2023-9-1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