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 猶太復國主義發源地

揭開以色列宣傳重鎮的面紗

喬百戥
(資深媒體人)


好萊塢一向是以色列的宣傳重鎮,而且自始就是「猶太復國主義者」(Zionist)的發源地。但對這些事實,少有人敢公開質疑,特別是好萊塢的電影明星--不論是多大的一咖。 土耳其公共廣播電視網(TNT)今(2024)年3月12日播出的「世界」(TNT World,676萬訂户),對此有所剖析,大要:

好萊塢受以色列影響?

以色列歷史學家古德曼(Giora Goodman)表示,以色列政府和軍方對這個全球娛樂事業中心所作的規劃,以及所投注的心力,在他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對以色列而言,好萊塢影響力的分量自不待言。但是影響好萊塢,以色列有多大分量卻是禁忌,因為提出這個問題必會招致「反猶」的指控,而各種反猶的陰謀論,使這一禁忌更難撼動。

好萊塢是猶太的宣傳大本營

古德曼在他和英國歷史學家湯尼蕭(Tony Shaw)合著的《以色列與好萊塢》(Israel and Hollywood)一書中指出,好萊塢巨頭如1950年代的巴尼‧巴拉班(Barney Balaban),1960年代的亞瑟‧克里姆(Arthur Krim),乃至21世紀的海姆‧薩班(Haim Saban),不論以色列的外交目的是戰爭還是和平,這些巨頭為促其實現皆拚命對白宮和美國決策者施加影響力。因此透過好萊塢這個大本營,猶太幫對美以關係的影響牢不可破。人數不多的猶太幫所發揮的影響力,令人難以置信。

艾美獎和金球獎得主中,猶太人比比皆是;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得主中,約40%是猶太人。

美國猶太裔一手創建好萊塢

現代電影史上,美國人最先看到的電影多出自猶太移民後裔在1920年代創立的六家片廠,這些猶太後裔背景相似,引領風騷30多年。

好萊塢就是這些猶太後裔一手打造出來的,他們大多出生在洛杉磯方圓約500哩範圍內。

他們的製片廠很快成為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一股力量,把美國的猶太族裔及「外邦人」(非猶太族裔)凝聚起來。他們的電影也營造出一種信仰。

好萊塢催生浪漫的猶太人復國

美國猶太裔製片公司透過各種組織進行募款,在英國當局默許下,協助各國猶太人大規模移民巴勒斯坦。

1930年代到1960年代掌控派拉蒙影業公司(Paramont Pictures)的巴拉班是募款要角。他也是以色列在美國國會最重要的遊說團體「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按:初成立時名為美國猶太復國主義委員會)創始人。

以色列建國傳奇的浪漫敘事至關緊要,相形之下,金錢與政商關係都屬次要。

好萊塢的第一部猶太復國主義電影,是由飽受爭議的「猶太國家基金」暗中資助拍攝。這個基金1901年成立,是猶太復國主義者的金庫。

這部電影並不賣座,但是以色列與好萊塢沒有就此罷手,繼續拍了一部又一部的類似影片,終於等到了1960年,那年他們推出的《出埃及記》(Exodus)中了大獎。(按:1960年推出Exodus是一部史詩級歷史劇,講述以色列國的建立,奥圖‧普里明格〔Otto Preminger〕製作、導演,演員有保羅‧紐曼〔Paul Newman〕、伊娃‧瑪莉‧桑特〔Eva Marie Saint〕等)。

這部電影取材自一本同名的種族主義小說,時任以色列外長(後曾任總理)的梅爾夫人(Golda Meir)曾大力推崇,稱其影響力超過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60年的宣傳。

電影的描述比同名小說更偏離事實,完全抹煞「災難日」的歷史。(「災難日」,Nakba,又稱浩劫日,為巴勒斯坦的紀念日,時間為每年的5月15日,因至少有75萬巴勒斯坦人於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獨立後,被猶太人趕出家園,流離失所。)

好萊塢大肆宣傳猶太人的遭難

史實是猶太人憑藉暴力將原住民趕走了,影片卻透過其塑造的猶太英雄發表感性講話:「懇請大家(巴勒斯坦原居民)留下來,和我們一起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國家……」,片中還說人家巴勒斯坦原住民拒絕留下……。

1960年代以後,好萊塢已完全不理會巴勒斯坦,轉而致力於將阿拉伯人和穆斯林描繪成毫無理性的暴徒與恐怖分子,刻意把他們與猶太人遭到納粹「大屠殺」(Holocaust)連結起來。

一部又一部述說「大屠殺」受害者故事的影片,深深烙印在美國民眾的心坎。

好萊塢1978年推出一部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主演的迷你電視影集,吸引了一億美國觀眾。這部九小時半的四集電視片,描繪歐洲猶太人被納粹屠殺的種種情節,最後一幕是失去親人的倖存猶太孤兒給成功偷渡到巴勒斯坦。

對猶太人的支持出現變化

轉捩點在1982年,那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屠殺上萬平民,猶太人長久以來獲得的同情和支持出現鬆動。美國民意對以色列政府的看法出現變化,特別是年輕世代。

1980年代的第一次黎巴嫩戰爭和第一次巴勒斯坦人起義(Intifata),好萊塢年輕自由派人士開始質疑是以色列政府指使或操控屠殺巴勒斯坦平民,不過年長一輩如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仍堅定支持以色列。

根據「美國猶太委員會」2004年的一份報告,當時還年輕的內塔尼亞胡曾在2001年質問好萊塢大佬們,對一些不利以色列的風向轉變為何不想想辦法扭轉。

內塔尼亞胡與好萊塢大佬們的關係良好,其中名製片人艾農‧米爾臣(Arnon Milchan)更是他的親密夥伴。許多極為成功的賣座大片,幕後都有米爾臣的身影,如《麻雀變鳳凰》(Pretty Woman)、《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自由之心》(12 Years a Slave)、《她們》(Little Women)等。

米爾臣做過以色列政府的間諜,是個軍火掮客。他曾利用好萊塢極盡美化南非的白人種族隔離政權之能事,換取南非賣鈾給以色列。

不過好萊塢最重要的任務終究離不開宣揚猶太人遭納粹「大屠殺」的故事,同時將之與以色列的建國串在一起,另外還要完全抹除巴勒斯坦人的歷史,讓世人看不到巴勒斯坦人在自己家園遭到種族清洗的悲劇。

無數電影和電視影集,各色各樣的演員都在扮演猶太和以色列的英雄人物,這些英雄多白膚淡髮,與美國的主要族群無異。

以色列人和美國人被描繪為緊密團結、愛好和平與民主的「猶太-基督教民」。

世上其他地方的人是這樣看的嗎?

好萊塢的影片和明星仍有那樣的影響力嗎?

美國校園反種族滅絕風潮

1.目前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及一些西歐國家街頭)風起雲湧的聲援加沙走廊巴勒斯坦人,譴責以色列種族滅絕屠殺的運動,被以色列政府和美國政客抹黑為「反猶」。

2.共和黨籍眾院議長麥克‧強生(Mike Johnson)誣指目前校園學運是反猶運動,拜登總統也稱學運是擾亂社會安寧的行為,是對猶太裔學生的威脅。包括許多民主黨籍在內的州長、市長使用警察暴力鎮壓,動用(或威脅要動用)國民兵,而受制於政客和猶太資本的校方,大都站在學生的對立面。

3.參加學運的學生中很多猶太裔;社會上譴責以色列在加沙進行種族滅絕,指斥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政府是幫兇的人,其中許多是正統猶太教人士和「大屠殺」倖存者。

4.學生的訴求多遭忽視或刻意淡化。他們要政府、企業和校方停止資助以色列政府,停止投資以色列,不要和那些與以色列進行商業交易的企業往來。

5.受猶太資本掌控的主流媒體和主要社交媒體平台,全面封殺或淡化不利以色列的資訊,同時極力放大去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突襲,宣揚以色列全面反擊,全面對巴勒斯坦人「集體懲罰」的正當性。

《紐約時報》在對相關議題進行政治正確的自我新聞審查;英國BBC和LBC有當家女主播遭冷凍(或可能被革職),因為她們就加沙及巴勒斯坦人遭屠殺提出「不當」問題,致使受訪者(以色列官員或親以色列人士)辭窮或手足無措。看來好萊塢的改變,短期內難以樂觀。

6.西方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則不全然買西方的帳。不久前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在接待德國總理朔爾茨後的共同記者上,針對西方記者刻意提出是否應譴責哈馬斯突襲以色列「殘酷殺害」以色列人的問題,安華嚴正表示雖不贊成暴力,但哈馬斯和巴勒斯坦的問題,不能抽離巴勒斯坦人被種族清洗出固有家園之事實。

新加坡内政部長和外交部長不久前對以色列駐星大使館網站所載有關巴勒斯坦問題的宣傳,也嚴正表示新加坡對主權國家以色列的宣傳沒有意見,但若宣傳內容危害到新加坡內部的宗教和族群和諧,則不能接受。

(出處:https://youtube.com/watch?v=a_uR7oJwKz4&si=PN3Blh9SnWSl4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