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自信,亂了方寸」

評美歐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

胡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去(202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產能過剩論」逐漸超越「中國經濟見頂論」,成為美西方炮製的唱衰中國經濟的流行敘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在不同場合均嚴厲指責中國巨額補貼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業,造成嚴重的產能過剩,進而人為壓低價格,大舉進軍歐美,扭曲了市場,損害了當地業者權益。今年4月下旬召開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也在聯合聲明中抨擊中國「非市場政策和做法導致產能過剩」。

去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動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今年5月,美國宣佈將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25%增至100%,鋰電池的關稅從7.5%提高到25%,光伏電池板的進口關稅也提高至50%。

面對來勢洶洶的「中國產能過剩論」,習近平主席今年5月在訪問巴黎時當著法國總統馬克宏和馮德萊恩的面嚴肅澄清,「中國新能源產業在開放競爭中練就了真本事,代表的是先進產能,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不論是從比較優勢還是全球市場需求角度看,都不存在所謂『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一、站不住腳的產能過剩論

產能過剩其實是個老問題,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部分行業產能過剩」視為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困難和挑戰之一。中央財辦相關負責人在詳解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時稱,「部分新興行業存在重複佈局和內卷式競爭,一些行業產能過剩」。事實上,美歐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批評,矛頭直指以電動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產業,經不起檢驗,無法成立。

第一、在崇尚比較優勢和推進產業分工的經濟全球化時代,供需從來都不是局限於一國內部,而是面向全球市場。如美國半導體協會發佈的報告顯示,2022年總部在美國的晶片企業銷售額達2,75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48%;中國1,805億美元半導體市場中,美國公司占53.4%。又如日本豐田汽車2023財年實現全球銷量1,030.95萬輛,其中877.96萬輛在海外銷售,占全球銷量比重高達85%。這種產能超出一國國內市場需求的情況不是「產能過剩」,而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正常現象。更何況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占產量的比重12.5%,完全談不上產能過剩。

第二、不能將高效產能與落後甚至無效產能並存現象簡單理解為產能過剩。以資訊技術產業為例,近年來全球積體電路產業在摩爾定律驅動下技術不斷更新換代,先進產能不斷上馬,落後產能大量閒置的現象普遍存在。如2023年三季度,台積電公司4-5奈米製程的先進生產線產能利用率超過80%,而美國格羅方德公司16-22奈米製程的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僅55-65%,這並不意味先進晶片的產能過剩,因為三星、台積電、英特爾等企業預計今年將分別投資數百億美元建設先進製程生產線。同樣地,2010年量產光伏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為16.5%左右,2023年第三代已達25%左右。光電轉換效率每提升1%,發電成本可下降7%。近年來,光伏生產線的平均迭代時間已降至2-3年,很多喪失競爭力的落後產能會被市場自然淘汰,但不能籠統地說光伏電池產能過剩。

第三、不能靜止地以當前市場需求評判產能是否過剩。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3年的三倍多,近中國同年產量的五倍。預計到2030年,中國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有三分之一是電動汽車,美國和歐盟有望接近五分之一。其他新能源產品的需求增長趨勢同樣如此。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3,500GWh(百萬千瓩小時),是2023年全球出貨量的四倍多,是2023年中國產量的五倍多。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需超過5,400GW,是2023年全球累計裝機量的近四倍,中國累計裝機量的約九倍。

第四、中國新能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並非主要依賴於補貼。的確,在中國新能源汽車起步時,為扶持初創型企業的發展,中國政府給予了部分稅收優惠與補貼政策。但從2016年起,中國正式對新能源汽車行業財政補助採取退坡機制;2022年12月31日,國家財政補貼正式退場。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最近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壯大,從根本上說源於中國堅定不移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的決心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規模經濟與比較優勢。即習近平說的,中國新能源產業是有真本事的,不是靠吃「補貼飯」人為壓低價格混日子的。

第五、補貼新能源產業並非中國特色。相比中國逐步退出對新能源產業的大規模補貼,如今倒是美歐正在推行強有力的補貼政策。美國政府通過《通脹削減法》,為包括電動汽車在內的清潔能源產業提供約3,690億美元稅收激勵和補貼。法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可獲得4,000歐元,低收入家庭可獲得7,000歐元補貼;德國從2016年開始就推行了補貼政策,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最高能獲得4,000歐元的補貼,免繳機動車購置稅。

二、中國新能源產業代表先進產能

新華社近期連續發表四篇評論,指出經濟全球化時代對產能問題的討論應置於全球化語境中,計利計損都應當計天下利、天下損。簡言之,造福各國百姓,有益於世界可持續發展,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就是優質產能。

具體來說,首先相較於西方汽車業受制於認知和戰略轉變困難、石化利益集團掣肘等阻力,中國是最早確定發展新能源汽車國家戰略的國家,抓住了汽車動力技術的變軌機遇。中國車企在政策引導和支持下,瞄準純電、混動和氫燃料等多元技術路線,「死磕」智能化、電池、電控等核心技術,加大研發投入,形成了領先的技術優勢。同樣依靠堅定佈局和技術創新,中國在新能源發電產業跑出「加速度」,鋰電池產業鏈不斷完善。與此同時,中國還向特斯拉等外資廠商敞開市場,各類企業在配置、價格、服務等方面展開立體化競爭,資金、技術、資源等各類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優化,帶動全產業鏈加快突破發展,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創造新優勢。

其次,作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場和設備製造國,中國持續供給優質新能源產品,有力促進全球綠色低碳轉型。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千瓦,中國貢獻超過一半;中國風電、光伏產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降低了全球清潔能源使用成本,提高了新能源應用意願,促進了綠色能源全球普及效率。近年來,全球經濟陷入增長乏力和通脹高企困境,高質量、高效能、高性價比的中國產品,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豐富了全球供給,降低了生產生活成本,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

再次,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茁壯成長,是資源、政策、戰略規劃等諸多發展要素優化配置的成功案例,是中國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新發展理念的必然結果,是中國經濟從「快不快」到「好不好」、實現「質」「量」並重的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綠色轉型是當今世界的發展潮流,不少國家都通過推動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創新,努力實現氣候行動目標,積極搶佔低碳、零碳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型態的發展,是中國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解決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的關鍵之策。如今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近一半在中國,全球新能源汽車一半以上行駛在中國,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化面積來自中國。中國在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生活等領域形成規模龐大的發展增量,孕育的投資和消費市場據測算每年將達到10萬億元級。

最後,在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過程中,中國始終堅持開放合作,與他國分享發展機遇。2018年,中國取消了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特斯拉、大眾、寶馬、豐田等車企紛紛在華投資佈局電動車生產。2023年外資車企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上的份額合計占14.2%,其中美國特斯拉公司一家就占了7.9%。除新能源整車外,中國還從國外大量進口高端電動汽車的燈具、煞車系統、輪胎、減震器等零部件。中國的出口也包含大量外資企業產品,2023年特斯拉一家企業占了中國新能源電動車出口的28.6%。

三、美歐為何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

美歐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論」,是藉機築起貿易保護主義的高牆,阻擋中國電動汽車等競爭優勢明顯的先進產能。2023年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合計出口首次突破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29.9%,高於整個出口增速29.3%,被譽為中國製造的「新三樣」。反觀美歐,無論是在可再生能源還是電動汽車領域,都沒能像中國一樣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無力大幅提升本土產能。

有論者指出,歐美製造業的成本高企且不可控,再加上電價高等原因,其廠商根本無法與中國企業競爭。如果中國產能都「過剩」了,那麼在歐美新建過剩甚至落後產能將毫無意義。在西歐地區,企業建廠生產的成本比國內要高一至兩倍。這些高價保護的企業,在公平開放的市場中是沒有競爭力的,養出來的巨嬰最終還是沒法生存。

美國同樣如此。1954年,世界上第一塊矽光伏電池誕生於美國的貝爾實驗室;1982年,美國建造全球第一座大型光伏電站。然而,美國光伏產業起步雖早,卻一直無法得到金融市場的青睞,從而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機。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持續「脫實向虛」,製造業大量外遷。儘管近年來歷屆美國政府不斷呼籲製造業回流,甚至試圖通過補貼扶持相關產業,但產業鏈的打造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一直躺在補貼「溫床」上的企業也難以發展出真正的市場競爭力。今年5月美國政府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後,阿聯酋《國家報》就研判此舉只會導致美國消費者不得不購買更昂貴、更耗油、更落後的車型,拖累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美國應對氣候變化和碳減排的進程成本因此會更高,效率更低,「美國本質上是在保護自己的低端過剩產能」。

從政治角度解讀,短期來看拜登政府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關稅戰」,主要是出於國內選舉政治需要,即在「鐵鏽帶」搖擺州選民關心的經濟問題上對華展現出強硬姿態,爭取支持。長期來看,則是擔心中國發展腳步太快、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強。美國一些政客不能接受這一現狀及趨勢,於是一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企圖不斷強化其壟斷優勢,阻礙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進步。

對此,只能引用中國外長王毅最近對美國的批評,「美方不擇手段打壓中國,並不能證明美國的強大,反而暴露出美方已喪失自信,亂了方寸;並不能解決美國自身存在的問題,反而會對國際產供鏈的正常運轉造成進一步破壞;並不能因此阻止中國的發展振興,反而會激發14億中國人民更加奮發圖強。」

2024年5月20日初稿於滬上「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