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素成眼中釘

割斷歷史的史博館

劉新圓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位於南海路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7年7月全館封閉整修,經過六年多的一再延宕,終於在今年2月21日重新開幕。然而從整修開始,爭議就不斷,重啟後更是問題重重。

一、為何全館封閉?

首先,全館封閉就十分不尋常。博物館有四大基本功能,收藏、展示、研究與教育,如果完全封館,那麼展示與教育業務就形同癱瘓,所以世界各博物館基本上都採取部分整修部分開放策略,以維持博物館的生機與正常運行。

館方解釋,因為空間太窄,為了安全起見,不得不全館封閉。然而,以今日施工技術之進步,雖然展示場遠小於故宮,要邊開放邊整修,並不困難,何況就在重新開館後不到一週,國父紀念館就於2月26日全館封閉整修,難道後者也是因為空間太小,不得不封館嗎?

二、館藏分散

封館全面整修,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安置超過五萬件的館藏。史博館與故宮雖都以收藏中華文物為主,但後者多為皇家典藏,有些來源無可考,前者館藏多移自河南博物館,除了出土文物以及接收日本歸還的古物之外,又陸續蒐集藝術品,以及台灣民俗與原住民等文物,所以史博館兼具考古與歷史價值,無論在保存中華文化或深耕台灣本土文化方面,都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然而自封館起,數萬件珍貴的文物便全部打包移出,分散到中央研究院、國家美術館與故宮南院。如此「寄人籬下」六年多,好不容易等到整修完畢,卻仍然回不了家。因為史博館的修復再利用,並沒有規劃庫房。博物館最核心的業務是收藏,沒有庫房的博物館等於沒有收藏,那還能稱為博物館嗎?

諸多珍貴千年文物流落在外,很多人質疑會不會被掉包或變賣。即便館方再三解釋,古物每道移進移出的手續都層層把關,安全無虞,也很難讓人放心。外雙溪的故宮有個大山洞,保存數十萬件古物,防震防盜極嚴密,都難免發生摔破古瓷事件。史博館館藏分散他處,豈不是風險更高?

三、史博館走進了歷史?

如今史博館不僅沒有庫房,連辦公室都遷出了。館長說,做了那麼大犧牲,就是為了擴大空間。可是騰出來的空間做什麼呢?四樓整層租出去做餐廳,原本的五樓庫房清空了,展出史博館的「遺構」,要探索史博建築之美,各層樓的走道也張貼了史博館的「歷史」,不禁令人困惑,史博館自1955年成立至今,尚未滿半個世紀,為什麼要這麼強調它本身的歷史?

從大門兩側增建的兩個玻璃盒子,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承辦修復工程的廠商解釋,因為史博館屬於中國宮廷式建築,兩側紅牆看起來相當厚重,所以設計了玻璃盒子來減輕厚重感。為此,還「打開」紅牆,方便出入。

史博館在2007年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原因之一,就是具有中國古典樣式,外觀氣勢雄偉,換句話說,宮廷建築的「厚重感」,恰恰是名列文化資產必須加以保存的特色。要保存的特色怎麼變成要消滅的特色了?這難道沒有破壞文資的嫌疑嗎?而且,紅牆不是門窗,要怎麼打開?德國的柏林圍牆是「打開」的嗎?說穿了,不過是把厚厚的紅牆鑿穿幾個大洞,就差沒把整面牆推倒了。更詭異的是,紅牆明明就有個拱門可以進出,偏偏被封住,卻在旁邊鑿洞。這豈不是假修復之名,行破壞之實?

五樓展出的「雕築史跡」與各層樓的走道張貼的史博館「歷史」,彷彿宣告史博館已走入歷史。荒唐的是,這個「歷史」並非源自時代演變的自然衰亡,而是同時期人為的蓄意破壞,一種包裹在權力裡面的暴行,在短短六年內,硬生生地把它變成「歷史」。

四、荷花池看不到

到史博館參訪的民眾,紛紛詢問:「哪裡看得到荷花池?」由於史博館緊臨植物園,面對荷花池的陽台,以前都規劃為簡易的茶藝館或咖啡廳。看完展覽後入座,邊喝飲料邊欣賞戶外荷花美景,早已成為市民一大享受,也是史博館不可取代的重要特色。可是館方卻以違建及妨礙消防安全為由,全部拆除。裝上緊閉而不透明的毛玻璃窗,唯恐外面美景被瞧見?

另一方面,又拆除一、二樓面對荷花池的牆壁,做成落地窗。池中景色雖可一覽無遺,卻為了避免過量自然光傷害展品,又用展板擋住,而且窗前通道狹窄,觀景空間並不友善。

令人不解的是,史博館身為歷史建築,並沒有建築執照,何來違章建築之說?以前陽台設置茶藝館,從來沒有消防安全的問題,怎麼一整修就說是危險的違建,必須拆除?如果這些飲料店是違建,那麼門口增建的玻璃盒子就不是違建嗎?

史博館不僅背靠荷花池,門前空地還曾委請楊英風設計龍谿園,有柳樹、涼亭、假山與小池,池中還有魚兒嬉戲,充分發揮傳統園林在有限空間裡創造無限視覺美感的意趣。可是廠商竟以不易修復為由,索性把它拆了,只留下涼亭,周圍鋪上碎石,像要模仿日本枯山水,又學得四不像。另一方面,最近史博館卻又盛大舉辦楊英風特展。既然那麼尊崇他,為什麼要毀掉人家精心設計的作品?

五、懷舊是危險的?

在這個被毀掉的園林裡,設置了一個公共藝術,利用卸下的屋瓦,圍繞著岳飛的「還我河山」碑,題為「懷舊是危險的嗎?」要在新舊間尋找永續的可能。好端端的,為什麼要說「危險」?它和新舊間的永續又有什麼關係?除了暗含挑釁與惡意之外,只看到新舊間的斷裂。「永續」二字,在此反而顯得格外諷刺。

一個既沒庫房,建築與周邊設施又被嚴重破壞的博物館,到底還有多大價值?世界各國博物館,都想方設法經營得盡善盡美,吸引訪客,史博館的經營,卻像反其道而行。耗資12.7億整修六年的結果,竟是走向毀滅一途?除了因為它的「中國」元素,被當權者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之外,實在找不出其他可以解釋的理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