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今(2024)年6月5日凌晨,歷時44天,超過六億選民投票的印度新一屆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終於塵埃落定。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斬獲543席中的240席,毫無懸念地繼續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由人民黨領銜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過半數的293席,再度取得組閣權。6月9日,73歲的莫迪不出意料地開啟了他第三個總理任期,從而成為自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以來第一位在大選中豪取三連勝的政治強人。
然而,相比2014年和2019年大選的高光時刻,此番莫迪和人民黨的政治光環已經開始褪色。莫迪給2024年大選定下的目標是執政聯盟拿下創紀錄的超過400個議席,其中人民黨一家就收穫370席。計票結果狠狠打了莫迪的臉,人民黨不僅沒有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反而議席數遠遠少於2014年的282席和2019年的303席,10年來第一次喪失了單一多數黨的優勢地位。那麼,如何解讀莫迪與人民黨執政10年來的得與失?相對弱勢的「莫迪3.0」會對低迷不振的中印關係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莫迪與印度人民黨的10年得失
外界普遍認為2024年印度大選是對連續執政10年的印度人民黨及莫迪總理本人的一次全民公決。最終結果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莫迪的個人魅力與人民黨的基本盤猶在,儘管今年的戰績遠不如預期,好歹涉險過關。畢竟,正如大陸一位印度問題專家所言,「能在印度這樣一個國情極端複雜、規模極其龐大、利益極為多元的超大規模經濟體取得連選連勝的成績,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憂的是這場慘勝儼然透支了莫迪10年來積累的政治資源,甚至被輿論形容為「雖勝猶敗」,從而給「莫迪3.0」的前景投下一層陰影。
首先,在經濟方面,10年來完全執政的莫迪政府大刀闊斧推進了一系列深層次經濟改革,印度經濟高歌猛進,綜合國力不斷躍升,大大增強了印度人的民族自豪感。但「高增長低就業」和貧富差距懸殊的殘酷現實,也讓不少印度選民開始質疑「莫迪經濟學」。
通過改革全國稅制、發展「印度製造」、改善基礎設施等舉措,印度國內營商環境得到大幅優化,經濟也持續向好。據統計,在莫迪前兩個任期內,印度經濟年均增速高達7%,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各國GDP數據,印度在2021年的最後三個月成功超過了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印度國家銀行預測,印度有望於2027年超過德國,2029年超過日本,在2030年之前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這也是莫迪宣示在2047年將印度建成發達國家的底氣所在。
不過,蒸蒸日上的印度經濟似乎沒有讓民眾雨露均霑。印度約有10億勞動適齡人口,但其中只有約一億人擁有正式工作,其他人只能從事臨時工作或失業。根據國際勞工組織和人類發展研究所的一份報告,青年在印度失業總人口數中占比高達83%。莫迪2014年首次上台時關於每年創造2,000萬個就業崗位的承諾已經跳票。2024年3月,法國研究機構世界不平等實驗室的一份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印度最富有的公民擁有該國40.1%的財富,為196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印度的貧富差距呈現擴大趨勢。
其次,在政治方面,莫迪和印度人民黨完全擁抱印度教民族主義,成功啟動了占印度人口達85%的印度教徒群體,為莫迪推動改革和鞏固政權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執政黨持續偏離世俗主義的傳統也激化了印度國內矛盾。
「莫迪10年」期間,印度人民黨強勢推進復建羅摩神廟、廢除憲法第370條喀什米爾特殊自治地位、出台《公民身分修正案》、通過《統一民法典》等一系列標誌性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議程,並取得突破性進展。執政黨抓住了印度教這個跨越種姓、階層、民族的「最大公約數」,不僅掌握了政權,還壟斷了政治話語權,並不斷把對莫迪的個人崇拜推向高潮。本次大選執政黨的競選口號就是「莫迪的保證」,甚至莫迪本人的吸引力已經超過了執政黨。
在2019年大選中,近三分之一投票給人民黨的選民表示,若莫迪不是總理候選人,則未必投票給人民黨。根據印度ABP新聞社和選舉研究投票意見中心(CVoter)2024年4月最新發佈的聯合調查顯示,58%的參與者支持莫迪成為下一任總理。莫迪也曾向印度民眾展示自己手拿三叉戟,模仿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毀滅之神「濕婆」的形象。
但是,莫迪和印度人民黨迎合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做法擠壓了穆斯林、基督徒等群體的政治活動空間甚至社會生存空間,引發少數族群的強烈不滿,為印度社會再次爆發血腥的教派衝突埋下隱患。另外,執政黨肆無忌憚動用行政、司法等國家機器打壓反對黨,也促進了原本一盤散沙的在野陣營的團結。而雙方意識型態的極端化甚至可能重新激起印度「政治刺殺」的傳統。
外交方面,長袖善舞的莫迪抓住國際地緣政治劇變的機遇期,積極開展首腦外交,提升了印度的大國地位。
莫迪是印度自1947年獨立以來出訪頻次最高的總理。2014-2019年,出訪他國高達91次,多次實現外交突破。如10年間莫迪六訪美國,是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唯一兩度發表演講的印度總理;實現印度總理對以色列的首訪;分別創立印度與南太平洋島國、中亞五國、北歐國家的峰會機制;藉首辦「全球南方之聲」線上峰會,邀請125個國家領導人共同參會;積極推進「鄰國優先」政策,成為時隔17年首位訪問尼泊爾、時隔28年首位訪問斯里蘭卡、時隔11年首位訪問巴基斯坦的印度總理等。
此外,莫迪還主動推出或積極參與各種發展倡議,如「印太經濟框架」、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專案、日澳印「供應鏈彈性倡議」、印度—以色列—美國—阿聯酋四國合作機制(I2U2)、「環孟加拉灣多領域經濟技術合作」機制等,並成為諸多小多邊安全對話的核心成員。莫迪還多次受邀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成為各方拉攏的政治明星。
然而,印度外交看似左右逢源,光鮮亮麗,實則左支右絀,問題重重。俄烏戰爭爆發後,雖然印度沒有加入譴責俄羅斯的行列,但莫迪卻中止了同普京的年度會晤。購買俄羅斯石油時,印度在議價上更是「落井下石」,極力壓低價格。印度和美西方國家也不是鐵板一塊,加拿大指控印情報部門在加拿大刺殺了一名錫克教人士,美英等國隨之批評了印度。在全球南方議題上,印度戰略資源匱乏,不會自掏腰包為廣大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只想藉此抬升對美西方議價能力,這只會持續損害印獨立以來積累的國際聲望。不僅如此,莫迪政府長期對周邊國家和地區實行霸權主義,妄稱建立「大婆羅多」國家。在這一構想下推行的南亞「互聯互通」只會進一步激發周邊國家的提防心理,事實上阻礙南亞地區一體化的進程。
當然,印度外交最大的敗筆是搞砸了與最大鄰國中國的關係。「莫迪十年」間,中印關係明顯高開低走。在2020年加勒萬河谷衝突後,莫迪政府對中國的克制與善意視而不見,繼續維持邊境緊張態勢,並將滿足印度在邊界問題上的訴求作為中印關係正常化的前提。
在2022年9月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2022年11月巴厘島G20峰會,以及2023年8月南非金磚峰會上,莫迪都有機會與習近平舉行正式會晤並修復兩國關係,但莫迪都放棄了這些寶貴的機會。不僅如此,莫迪政府還在國內大批封禁中資APP、限制赴印簽證發放、加大對在印中企的勒索迫害力度等,企圖造成中印經濟脫鉤的既成事實。因此,在印度外交看似熠熠生輝的成績單上,中印關係是醒目的不及格。
二、「莫迪3.0」中印關係何去何從?
主流的觀點認為莫迪第三任期對華政策基調不變,仍然延續競爭乃至對抗路線,但也不排除選擇性合作。悲觀派指出由於人民黨在本次大選中喪失單一多數黨身分,為了掩蓋弱勢政治的現實,應對國內政治壓力,可能會推行更激烈的對華政策以轉移矛盾,甚至不排除新的軍事冒險。樂觀派則推斷莫迪政府的反華高潮期已過,對華合作將成為印度可能的選項。 主流派的學者認為,如果莫迪連任成功,執政黨將保持政策的延續性,包括延續此前對華的強硬外交政策,在邊界問題上保持戰略克制但不讓步的心態,藉此奠定中印關係的基調。 還有學者進一步指出,無論誰當選總理,印度大概率不會改變當前的對華政策取向,這從根本上取決於印度「有聲有色的大國夢」、中印互為毗鄰大國以及邊界爭議等地緣政治現實。
在戰略上,印度認為,印度在美國「印太戰略」框架下明顯處於更為有利的國際位置,可以更便利地進行大國博弈,增強印度戰略權重,獲得更多實際好處。在經濟上,印度認為中美博弈有利於吸引美國和西方世界的產業從中國向印度轉移,幫助印度發展本土製造業、提高其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權重,並逐步降低對華的產業依賴,甚至取代中國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地位。因此,無論從戰略上,還是經濟上,印度都沒有足夠動力改變目前的中印關係格局。但另一方面,這位學者也指出這並不意味著中印關係就前景灰暗。
悲觀派的學者指出,此次印度大選,人民黨的小勝事實上等同於失敗。這意味著人民黨無法單方面無視盟友利益推動自身意志,需要為「全國民主聯盟」的其他政黨出讓更多利益,這也會導致在更大改革壓力的環境中,執政黨的改革能力反而出現了下降。
在內部難以推動改革的情況下,印度可能會訴諸製造外部矛盾來緩解內部壓力,因此中印關係的基本狀態在特定時間段有惡化的可能。莫迪政府可能會以機會主義的方式製造中印衝突,爭取民意。
莫迪政府的中印邊境政策仍遵循「強基建、重軍事、勤練兵、搞開發」的四項基本原則,大力強化對邊境地區的實際控制和長久經營。這預示著中印邊境對峙長期化、複雜化趨勢仍會持續,該地區依然隨時可能成為新一輪直接衝突的爆發地點。
還有人分析,莫迪雖然贏得了第三任期,但相對弱勢的「莫迪3.0」政府在未來五年很難完成任何一項實質性改革。隨著印度經濟大盤子變得更大、分配更加極端、環境承載能力接近極限,印度幾乎必然要喪失寶貴的戰略機遇期,這會讓莫迪政府的對華政策變得更加極端。
樂觀派的邏輯是印度在處理對外關係時,會非常細緻地切割各項議題,不會將其打包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表決。例如,對於美國的印太戰略,印度每天都在重新審視當前的國家利益,並決定是要增加、減少合作,還是保持不變。
假設與美國這兩三年運行印太戰略後,印度發現其國家利益沒有增加,他們就會重新評估。因此,印度會根據自身的國家利益,不斷對印太戰略進行微調。莫迪在前面兩個任期當中,與中國脫鉤斷鏈差不多完成了,如今莫迪進入第三任期,就會進入戰略自主的階段,不再被西方綁入抗衡中國的角色。
三、結 語
中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擁有相似的經歷,也有相同的復興願景,本應攜手前行,相互成就。然而,近來莫迪卻對華發出了自相矛盾的信號。
一方面,今年4月,莫迪在接受美國媒體訪談時罕見地提到,「印度與中國之間長期存在的邊境爭議需要迅速得到解決」,「印中兩國之間的良好關係,對於印度極為關鍵,且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似乎讓人看到了中印關係即將迎來轉圜的前景。
另一方面,6月5日印度大選結果出爐的第一時間,賴清德透過社交媒體「X」表達祝賀,並期待在莫迪的領導下,印度能夠持續擴大與台灣在經貿、科技和其他領域的合作,深化台印關係,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作出貢獻。
引人注目的是,莫迪明明知道中方反對建交國與台灣當局開展官方往來,仍然於當晚轉發了賴清德的貼文,感謝他的祝賀並表示期待雙方建立更緊密的聯繫,同時深化互惠的經貿與科技夥伴關係。於是無端增加了中印之間的一場外交糾紛。儘管中國外交部和李強總理先後對莫迪連任表達了祝賀,但習近平遲遲沒有發來賀電,這也讓莫迪感到不被尊重和矮化對待。總之,中印關係波詭雲譎,錯綜複雜,短期內很難出現實質性改善的契機。
社論
黃埔100週年
美式文攻
中外關係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青年看兩岸與連載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