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刻現實還是製造想像?

媒體背後兩岸青年的真實差異

劉一然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


兩岸青年形象差異的成形,離不開媒體的報導與築構。以短影音平台為代表的新型媒介技術,正成為兩岸獲取彼此資訊的核心管道。技術與輿論共同製造的迷霧裡,兩岸青年形象與實際生活狀態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差距?許多人擔心,來自媒體的塑造或許已偏離兩岸青年的真實狀態。

2024年6月19日,上海復旦大學一名台灣學生在畢業典禮上暴打教授影片,在大陸短影音平台瘋狂擴散。雖然師生矛盾在兩岸均非新鮮話題,但為眾人關注的「台生」身分,儼然成為社群媒體炒作的材料。「輿論狂歡」背後一個重要話題:兩岸青年的真實形象及其差異。

按搜尋結果統計,僅在抖音平台,涉及兩岸青年的話題已達數十萬則。探尋媒體背後兩岸青年的真實差異,似乎已為兩岸交流的重要話題之一。不同於此前研究者關注兩岸中單方的青年群體,本文嘗試以比較的方法,對兩岸青年的差異進行分析。

一、主流媒體的兩岸青年形象構築

兩岸主流媒體的報導,直接影響兩岸青年的形象構建。作為日常生活資訊的重要來源,兩岸媒體對彼此青年形象的報導,是構築彼此民眾對雙方青年瞭解的唯一管道。如果延循這一足跡,台灣青年被視為「愛拚會贏」的正面代表,大陸青年則是「木訥、呆滯、內卷、躺平」且「喪失希望」的化身。

台灣青年是大陸媒體報導的常客。在新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報導中,台灣青年被視為「愛拚能贏、敢打敢拚、努力奮鬥」的正面群體。以身處大陸的台灣青年為側寫,大陸媒體通過鮮活的人物,真實的經歷,生動的表達,全景呈現台灣青年的工作生活故事,展現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真情實感。

大陸青年亦非台灣媒體中的新鮮話題。在綠媒眼中,大陸青年代表「內卷又躺平」的世代,是「木訥、呆滯」的化身。《自由時報》指出,大陸青年是「十不」青年,以看似合理的邏輯妖魔化大陸青年。諸如此類以偏概全的報導,不僅誤導民眾對大陸青年的整體認知,伴隨而來的,還有大陸青年的反感與疏離。

新聞真實是互相瞭解的基本前提。要建立準確、平衡的兩岸青年形象,需要媒體保持客觀中立,摒棄政治化傾向,通過深入報導還原青年群體的真實狀態。只有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的相互認知,才能促進兩岸青年真正的理解和交流。除了青年形象的建構,新聞真實或許也是增進兩岸關係的關鍵所在。

二、短影音平台的兩岸青年形象差異

短影音平台是對兩岸青年形象認知的重要來源,時常與主流媒體的形象構建相銜接。研究注意到,短影音平台上的內容往往更加生動貼近實際,能更好地反映兩岸青年群體的真實狀態。但是,與主觀化、娛樂化和片面化處理的內容進行博弈並不容易,兩岸青年形象的偏差與隔閡,似乎難以逃脫「流量」背後的邏輯。

陽光、率真、善良、可愛,是台灣青年在大陸短影音平台中的典型形象。事實上,在大陸短影音平台中,台灣青年的帳號有多種。但在其中,生活、旅行類博主,廣為大陸線民所關注。此前,台灣網紅鍾明軒「一個人去中國大陸」系列,引發大陸線民廣泛好評。陽光、開朗的形象,被大陸線民廣泛認知。

「生不逢時」、「佛系躺平」,是大陸青年在台灣短影音平台中的剪影。一方面,主流媒體的導引下,短影音平台的內容生產和互動討論,多紮根對大陸青年形象的片面認知,因此不一定準確。另方面,新近的趨勢是,短影音平台的「流量競賽」成為內容變現的邏輯。為搏人眼球,各類不準確的形象,得以被製造。

兩岸青年形象的偏見,在短影音平台中被放大。以追求流量和娛樂性為導向,平台內容將兩岸青年塑造為單一形象,易被片面地刻畫為「生不逢時、佛系躺平」等形象。這種刻板印象的強化,在短影音平台的強互動體驗中得以增強。要打破這種割裂,保持客觀中立,促進真誠交流,仍山高路遠。

三、重建兩岸青年的真實影像

那麼,兩岸青年的真實形象及其差異,究竟何在?已有研究或從某個議題切入,探討兩岸青年的認知差異;或從一個宏觀的感受視角出發,理解兩岸青年的不同側寫。少有研究區分兩岸青年生活中的修煉和生長,更忽視了他們對生活體驗的考量。本文從青年交流的真實體驗出發,重建兩岸青年的真實影像。

一是兩岸青年各有所長。前青輔會主委李允傑指出,台灣年輕一代有的是創意,而大陸青年則是努力。無論是投身志願服務,還是創業求學,兩岸青年展現出的熱情與擔當都令人振奮。如,清華大學台生王仁和參與清華鄉村工作站組織的鄉村振興專案,致力於幫助提升地方的公共服務。兩岸青年攜手追求自我實現的同時,為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們以青春的力量和擔當,為兩岸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中華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是台青文化認同亟待增強。縱觀長期以來台灣青年文化,一貫是缺少厚植的土壤。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王東教授指出,日據時期的「皇民化」策略和國民政府文化重建的「國語運動」,其改變是徹底、迅速的。在無形的「摧毀—重建」過程中,台灣青年缺少自己文化的「根」。隨之而來的有“cosplay”等多元文化選擇的現象。然而,這僅僅是一條「看上去可行的路徑」,要真正增強台青文化認同,需要延續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基礎,牢固樹立文化自信和認同。這需要時間和不懈的努力,但這是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

三是兩岸青年均需努力修煉、追尋自己的夢想。「佛系」「躺平」等人造辭彙,源於大陸線民的網路閒聊,目前也被兩岸用於形容青年的狀態。作為形容大陸青年的標籤,這類辭彙一方面傳入台灣被用於形容部分島內的青年,另一方面強化了兩岸青年自身厭世的刻板印象。事實上,人生的意義和價值需要有為之奮鬥的夢想,而實現夢想的管道則需經由修煉得以途徑。無論來自哪一岸,青年都應該擁抱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共同努力創造更加充實、有意義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