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教育可以休矣

深化兩岸青年人文交流刻不容緩

段心儀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


唐代詩人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膾炙人口,「潤物細無聲」更是對文化強大而無形力量最好的詮釋。面對兩岸關係混沌,敵意螺旋上升的現況,兩岸青年人文交流刻不容緩。

壹、30年來青年思維轉變過程

青年就是未來,但台灣青年卻成為台灣未來最大的變數。30年來文史教材全面淪陷,是40以下年輕人思維質變的主要因素。

事實上,孩子國家意識的建立本就來自於國民教育,那絕對是主流論述。成年後倘若國家體制、社會環境、文化衝擊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意識型態也就此定型。如果一個家庭的意識型態與主流論述不一樣,孩子會因兩者的分歧而認知混沌。混沌初期,家長若未及時發現進行有效溝通,孩子又無法自行梳理清楚表達,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同儕排擠,只有人云亦云。久而久之,約定俗成,積非成是,就形成一代人的共識。

我們且就歷史、國文、公民三課綱分述,識者可以類推,理解台灣青年的思維邏輯。

一、歷史課綱--建構台灣主體性

1990年,李登輝提出一綱多本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遂著手訂定台灣高中課綱,1999年開始實施,稱為88課綱,台灣史首次成為獨立單元,附屬於中國史中。2004年陳水扁連任,提出同心圓史觀(台灣、中國、亞洲與世界)的杜正勝擔任教育部長,公佈了「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台灣史首次獨立成冊,脫離中國史範圍教授,並委託台灣歷史學會以《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畫》為名對教科書不當用詞進行檢核。

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國文、歷史課綱則進行調整,台灣與中國史合併稱為本國史,於2013年實施,又組成檢核小組,進行針對高中國文與社會科課綱的微調,於2014年2月10日正式公佈。但因中國意識濃厚,引發特定團體反彈,發生高中生包圍教育部事件,最後教育部決定新舊課綱版本並陳。

2016年5月21日,蔡英文政府執政首日,教育部宣佈廢止微調的《103》課綱,著手修訂馬英九時代已完成並準備實施的《107課綱》,完成2019年正式上路的《108課綱》。除了國中階段還有兩單元的中國史之外,小學沒有中國史,高中併入東亞史,實質上中國史已虛無化。

因此,這20多年來學生接受的歷史教育告訴他們,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為長濱文化,這是在東海岸所挖掘出來的考古遺跡;台南市左鎮區一帶,則挖掘出原始人類骨骸,史稱左鎮人;台北盆地則有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和植物園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至於中國的北京人、山頂洞人、彩陶文化、黑陶文化……於其何有哉?至於台灣的政治史則是一部外來政權統治史:1.荷治1624-1662;2.西治1626-1642;3.明鄭時期1661-1683;4.清治時期1683-1895;5.日治時期1895-1945;6.戰後時期1945-2024。在這種歷史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他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二、國文課綱--建構台灣文化圖像

自從2004年《95暫綱》引發台灣高中老師搶救國文運動以來,國文課綱的爭議一直聚焦兩件事:1.減少古文篇目;2.去《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為什麼民進黨一直執著在這兩件事呢? 2014年2月10日親綠國文教師在「反課綱微調聲明稿」中說得非常清楚:「沒有以台灣為核心的國文課綱,無法吸收土地的養分。沒有以台灣史觀為脈絡的文學教育,無法樹立典範與榮耀、反省與自信。」

依此標準,四書老莊、經典古文都非我族類,當然該刪。所以文白比例只是個假議題,國族圖像的建構才是真核心。中國史既然已從高中課本中刪除,台灣文化正名始於長濱、圓山、卑南……國文課本中徜徉於長江黃河邊的哲人身影豈非太過突兀?既然故國已是他國,這種情懷當然政治不正確。於是高中國文課本的古文篇數只剩下15篇,《岳陽樓記》、《醉翁亭記》、《黃州快哉亭記》、《六國論》……都沒有容身之地,學生哪來的故國之思?

三、公民課綱--建構西方價值觀

2014年台灣太陽花、2015年反高中課綱微調、2019年香港反送中,都是以青年為主體的社會運動。學者若進一步探討,將會發現港台兩地近十餘年來國文、歷史、公民教育有趨同現象,都是形成青年一代對中國歷史不熟悉、對中華文化疏離的結果。再加上公民科去傳統道德,國文去品格典範如《廉恥》《訓儉示康》……,公民課本強調的是現代國民的權利及爭取的手段如法律、經濟,卻不提醒相對應負的責任,遂造成家庭中兩代之間的陌生感,學校裡強凌弱眾暴寡的霸凌事件激增。教師管理權力被限縮,學生被賦予太多選擇權,卻缺乏選擇的能力,於是造成年輕世代的虛無感。

貳、破解兩岸敵意螺旋之道

一、交流才能破除誤解

台灣主流教育異化雖是理解台灣青年行為的重要參考資料,但也不可輕忽青年本質就是突破與創新。教育雖可禁錮或誤導他們的思想於一時,但真相終將破繭而出。因此,透過交流讓台灣青年理解中國,看清兩岸現狀,進而思考台灣的出路,這才是兩岸困局的破解之道。

馬政府時代兩岸往來熱絡,兩岸學生接觸頻密,彼此印象都不錯。年輕人互相吸引本是天性,彼此既無語言障礙,又充滿新鮮感,在善意的氛圍中,任何意識型態的圍籬一推就倒。蔡政府敏銳的感受到年輕人的轉向,上台後就處心積慮地防堵,提出國安法,更利用香港反送中事件及三年疫情阻隔兩岸交流,製造敵意。

二、強化網路話語權

網路世界無遠弗屆,民進黨更善用「語境」強大的滲透力。2007年當他們開始透過課綱進行台獨意識型態的滲透時,曾經委託台灣歷史學會戴寶村教授把國小到高中12個年級各個版本的各科教科書一一檢視,進行「不適合用詞」的檢核。那些是他們必去而後快的「不適合用詞」?舉例如下:

1.將孫文(孫中山)稱為國父,或將「日治時期」稱為「日據時期」,那是不客觀的歷史價值判斷,是刻意褒揚或貶抑的非中性詞彙。

2.「台灣地區」、「全省各地」、「兩岸」等用詞,是自我矮化為地區,主體意識不清。

3.稱「中國」為「大陸」、「中國大陸」、「中共」等,是未反應歷史事實與政治現況。

4.對中國的地名、歷史朝代、特定人物等,未加註國名,如:使用「今山西省新絳縣」未加「中國」一詞,或是「春秋戰國時代」等。

5.敘述日治時期台灣的人、事、物,卻使用大清帝國、中華民國紀年:例如:大正五年,使用民國十六年等。

6.對特定詞彙的使用不夠精確。如稱中國特有的文物、書畫、戲劇、詩詞等,卻使用「國字」、「國畫」、「國劇」、「京劇」等詞彙。泛指中國古代或是古代之人,卻用「歷史上」、「古時候」、「古代」、「上古時代」、「老祖宗」、「古人」、「先人」、「先民」等詞彙。

當年,這本「無微不至」,充斥台獨思想的報告曾被大加撻伐,認為用心偏頗險惡。但如今這些用語透過課綱及教材的廣傳,已深深浸潤年輕世代,成為日常用語,也顛覆了他們的國族概念,語境的力量大矣哉。因此,如何掌握網路話語權,以自己的用辭逐步解構殖民統治的概念,是人文交流不可輕忽之處。

參、結 語

兩岸和平是台灣之幸,也是中華民族之幸,擴大和深化兩岸人文交流合作就是最好的避戰之道。當中華民族全面復興時,所有努力過的人,必有「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