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晉察冀的台中梧棲港人文英

閻崑
(文史工作者)


文英,原名陳定瀾,台中縣梧棲港人,1924年出生。早年間父親就去了北平謀生。1934年,父親從北平回來,說讓孩子在台灣讀書沒有出路,於是,帶著一家五口到了北平。當時,陳定瀾他們三個孩子只會說閩南話和日語,也沒有學過中國的地理歷史,父親特意僱請家庭教師教他們國語。

1936年,陳定瀾在城南梁家園小學上五年級,有這樣一篇課文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一課講的是南京的一所小學來了一個台灣插班生的故事,文章的一開頭寫道:「台灣糖,甜津津,甜在嘴裡痛在心。」老師滿懷深情地說道: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現在淪喪在日本帝國主義手裡;同學們要記住這個仇恨,要收復土地,洗雪國恥!同學們睜大了雙眼,似懂非懂又難以理解,而陳定瀾卻有著切身的體會--因為他也是從台灣來的。

1942年,陳定瀾在北平市立三中念高中二年級,老師讓同學們作好報考大學的準備。他很想為台灣掙脫日寇的統治、歸還祖國而努力,便準備報考大學的政治系。這之後,便常常去北平圖書館和第二民眾教育館,閱覽政治學概要等書籍。1943年夏,他受進步思潮影響,參加了中共北平地下黨的一個外圍組織「海燕社」,接觸了許多進步人士,讀了一些進步書籍,懂得了許多從未接觸過的道理。

1944年,他結識了何標等四位同學。何標原名張光正,那時還未改名,是台灣著名文學家張我軍之子。因台灣同鄉的關係,加上志同道合,陳定瀾把四位同學引為同道,接受了他們推薦的一些進步書籍,通過如飢似渴的閱讀,更加堅定了投身民族解放運動的決心。

1945年1月,已經在北大政治系就讀的陳定瀾決定到解放區去。本來約好與一位姓瞿的同學一起走,那天一早,他按照約好的時間到了火車站,但左等右等也沒等來那位同學。他在月台徘徊許久,火車馬上就要開了,想到自己是瞞過家人跑出來的,這時如果回家,再出來就難了。路是人走出來的,既然自己認定要走抗日這條路,還怕什麼挫折和犧牲!於是,橫下一條心,戴上口罩,上了火車。在車上,他找了個離火爐近的地方坐下,假作輕鬆地翻看著雜誌,警惕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

車到保定,按照原定的路線,他下了車,用事先準備好的一套說辭騙過軍警的盤查,出了車站,然後打聽著路,步行去江城。一個穿著學生裝的學生,走在鄉野的土路上,一路上免不了經歷種種曲折,所幸得到了中共交通員、基本群眾和民兵的幫助、指路,中間還巧遇八路軍一位團長,騎著團長的馬走了一程。就這樣,他穿過滿城縣、完縣、曲陽縣境,隻身走了四天,約計走了180多里,才抵達阜平縣西板峪店中共晉察冀分局城市工作委員會。

一路上,陳定瀾見到了許多燒毀的房屋,燒焦的房樑、倒塌的磚牆、逃難的人群……日寇的三光政策和野蠻暴行他早有耳聞,這次算是親眼目睹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竟這樣被日本人踐踏,他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同時也感受到中國共產黨動員全民抗日規模之大之深,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到了解放區,陳定瀾像大多數當時投奔革命的知識青年一樣,為自己改名文英,主要也是怕給家裡添麻煩。他參加了城工部組織的「海燕社」成員學習班,學習革命理論,聽形勢報告,學習中國革命問題,還練習射擊、投手榴彈,從此,一個叫文英的八路軍戰士,懷著滿腔抗日報國熱情融入到一個全新的環境中。

那是文英在解放區過的第一個大年。除夕晚上,他們15個人開晚會,其中有一個來自東北的女同學深情地唱起那首《松花江上》,歌沒唱完就泣不成聲,引得大家都哭開了。文英在回憶錄中寫道:「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踐踏著廣大的中國國土,廣大同胞正在被蹂躪,他們在呻吟、流血,同學們的心中充滿著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

學習班1945年2月底結束後,組織送文英到華北聯大政治班學習,大約也正是這時,他來到了人稱「第二延安」的塞外山城張家口。在學習期間,他的班裡來了另一位台胞楊太山,後來他們一起慶祝抗日戰爭的勝利。他還認識了其他幾位鄉親:蘇子蘅、甘瑩、李子秀、黃仁和、楊兆安、白風洋、劉世英、周明……。文英說:「廣大抗日戰士為爭取抗戰勝利而英勇獻身的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奮發向上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入群眾、聯繫群眾的好作風,對敵人同仇敵愾,對朋友團結、友愛、互助的優良傳統……這些都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鼓舞我繼續前進。」

全國解放後,文英一直在社科院工作,擔任圖書館館長。1998年,由全國台聯編寫的 《台灣同胞抗日50年紀實》一書出版發行,7月6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台灣廳舉行出版座談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程思遠,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出席座談會。到會的有當年在島內或大陸親身參加過抗日鬥爭的老台胞:鄭堅、周青、林雲、高仲明、陳炳基、陳弘、康大川、楊美華、何標等,文英也應邀參加,並在座談會上發言,回憶了當年的戰鬥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