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見美國雙標與長臂管轄

從以色列與俄羅斯的迥異遭遇說起

魏艾
(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副董事長)


今(2024)年8月,在這個因氣候變遷,導致全球氣溫上升,世界處於炎熱生活中,諸多生產和消費活動受到相當的影響,但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卻在法國巴黎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世人欣賞全球運動菁英的力與美精彩表現而歡欣激動之際,卻忽視了國際政治殘酷和現實的一面。

其一、美國將巴黎奧運極度「政治化」,實施長臂管轄,採取雙重標準,對中國游泳運動選手施行高頻率的藥檢,試圖影響中國運動選手的成績表現,正引來國際社會極其負面的反應;其二、當已開發國家和條件較好或較富裕發展中國家民眾,透過各種管道欣賞與會健兒優越表現的同時,是否聯想到眾多低度發展國家民眾正陷於饑餓困境和戰火中,特別是正遭到以色列種族滅絕政策下的巴勒斯坦的無辜老弱婦孺,他們正處於生存的困境,毫無脫困的機會。

這一切一切都是美國唆使、操控和縱容,使世人生靈塗炭。因此,在巴黎奧運風光落幕之際,國際社會確實應該深思和檢討當今國際政局所存在問題,美國應擔負何種責任,才能維護和平、公正、團結的奧運精神,推進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

一、充滿地緣政治色彩的巴黎奧運

自西元前8世紀在希臘奧林匹亞(Olympia)開辦了第一次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一直延續至今,其基本精神在公元前884年希臘紀元開始,斯巴達與愛利斯協議結成「神聖休戰同盟」(又名神聖休戰),共同管理奧林匹亞的競技賽會,因此公元前776年的競技賽會正式定名為「奧林匹亞運動會」列為歷史紀錄。隨後的發展雖因國際政局的變動而起伏,但其精神則是在於卓越、尊重和友誼,是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價值觀。

奧林匹克主義是指奧林匹克運動會所遵循的哲學,其要素梗概被載入1991年6月16日生效的《奧林匹克憲章》: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林匹克主義旨在尋求一種將文化、教育和國際合作均衡結合的生活方式,其基於努力的喜悅、良好榜樣的教育價值、社會責任和對普通基本道德原則的尊重。奧林匹克主義主要是讓體育運動為人類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成維護人類尊嚴的和平社會。

巴黎奧運使巴黎成為繼倫敦後第二個三度舉行夏季奧運的城市。巴黎先後於1900年和1924年舉辦過奧運,時隔百年國際政經格局已出現明顯的變化。1924年巴黎奧運,歐洲仍是世界中心,法國則是一次大戰勝利國,這百年間,世界格局一變再變,現在又來到另一個轉折點。歐洲政經式微,中國崛起,二次大戰以來美國霸權和國際秩序面臨挑戰,大國鬥爭激烈,彷彿回到一戰前的狀態,地區衝突頻發,意識型態對立更加尖銳,社會經濟的動盪日益加劇。

儘管國際奧會一再強調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然而歷屆奧運會都無法擺脫政治的影響。在當前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國際鬥爭愈演愈烈的形勢下,此次巴黎奧運「政治化」的程度變得更加嚴重。此屆巴黎奧運在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加沙大規模傷亡仍在繼續,以及中東戰雲密佈籠罩下,巴黎奧運對參賽運動員做出「差異性」對待,構成了世界競技體育的嚴重缺憾。

由於俄烏戰爭仍在持續,西方孤立制裁俄羅斯,國際奧委會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最後以技術性的理由容許俄羅斯和白俄羅斯運動員以「個人中立運動員」身分參賽,若以此身分參賽須經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現有參賽資格制度,並且不違反奧運宣揚和平精神等條件,才可獲取相關資格,而獲得此項資格的俄羅斯運動員僅15人,白俄羅斯16人,但是另一方面,奧委會卻容許在加沙濫殺無辜民眾的以色列參賽,顯然是雙重標準。事實上,巴勒斯坦奧委會表示,加沙戰事爆發以來,約有300名巴人運動員被殺,巴勒斯坦足總更直指,以軍將加沙大型體育館改成扣留巴人處所,「明顯違反奧運憲章」,試問美國與奧委會如何自我解釋?

二、中國在巴黎奧運的傑出表現

任何體育競技均會有輸贏,在巴黎舉行的第3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國有40枚金牌、27枚銀牌、24枚銅牌合共91枚獎牌;美國則收獲40枚金牌、44枚銀牌、42枚銅牌,獎牌總數為126枚。美中兩國奪牌數不相上下,位居獎牌第三名的是日本,奪得金牌20枚、銀牌12枚、銅牌13枚,總獎牌45枚。無論從金牌數還是獎牌總數看,美中兩國都把第三名遠甩在後。

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射擊選手許海峰為中國射出第一枚金牌以來,在短短40年間,中國在奧運賽場已經斬獲300餘枚金牌,而近20年來的奧運會一直是中國與美國之爭,獎牌數一直在伯仲之間。中國在體育方面實現了歷史性的飛躍,這與中國綜合國力提升相一致,同時也與體制的變革和開放的思維密切相關。

每屆奧運之後各國代表團獲得獎牌,特別是金牌奪取數的多寡,其背景都成為討論的重要議題。但是無可否認的,歷屆奧運會的獎牌榜,與參賽代表團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綜合實力基本吻合。位於獎牌榜前列的國家,綜合實力都不差;位於獎牌榜末尾的,基本上是實力較弱,或國家人口太少所致。

在國際體育競賽中,雖然有些國家代表團因個別運動員的稟賦和努力,在某些領域能奪得獎牌。巴基斯坦此次獲得標槍冠軍的運動員納迪姆(Ashad Nadeem),在貧困的環境中在自家的莊稼地裡練出來的,以92.97米的成績打破奧運紀錄並奪冠是個例證,但是一個國家整體競技水平則決定於國家的綜合實力,以及與國際社會接軌的程度,甚至還需要經濟、科技、訊息、醫療保健等支持。此次巴黎奧運中國代表團在獎牌上大放異彩外,還具有如下的特點:

其一、巴黎奧運中國乒乓球、跳水等傳統優勢項目非常穩固,更在國際主流大項如網球、游泳等實現突破,且花式游泳、藝術體操、女子拳擊、速度攀岩等項目創造歷史。

其二、中國在花式游泳,聘請了西班牙隊前主教練;在拳擊方面,古巴為中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曲棍球再次獲得銀牌也不是偶然的。這是中國擴大對世界的開放與雙向交流,才能得到的成就。

其三、從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上的「洪荒少女」傅園慧開始,個性化的運動員愈來愈進入大眾視野,收獲流量和口碑,而此次中國運動員全紅嬋的率性天真,潘展樂和王楚欽坦然、自然和大方應對,一改過往中國運動員給人刻苦但刻板的印象,這是中國社會開明進步的標誌,帶給世界更豐富的正面形象。

三、競技中美國「長臂管轄」的黑手

法國舉辦此屆巴黎奧運,期望在這個藝術時尚之都讓此項國際體育競技平台嶄新出發,為目前動盪的世界打開心扉,放下歧見和紛爭。

在巴黎奧運「奧運更開放」的口號及《奧林匹克2020議程》,此次奧運著重「更年輕、更包容、更城市化、更可持續」,法國政府強調此次奧會是「史上最綠色奧運」,將大幅減碳。為達減碳目標,大幅減少新場館建設,以環保節約辦奧運。巴黎奧運開幕是奧運史上首個不在傳統運動場,而在塞納河上舉行開幕式,激發法國浪漫想像,令巴黎奧運充滿藝術時尚色彩。

然而,在巴黎奧運舉辦前,有關塞納河水質是否適合舉行水上賽事;奧運村為環保不設冷氣,也因為熱浪來襲而惹來質疑;部分巴黎市民認為主辦奧運勞民傷財,而保安問題亦備受關注。

在這些質疑中巴黎奧運開幕後卻也引來諸多問題,主要包括:開幕禮宗教文化衝突、女子拳擊性別之爭、塞納河水質問題,到選手村高溫與劣食等,無不令人感覺浪漫花都是否退色了?但是最令人遺憾的是,美國對中國游泳選手發動炒作藥檢問題,使巴黎奧運成為中美戰略博弈的新戰場,為未來國際體育競技賽事的公正性蒙上了陰霾。

在巴黎奧運會召開之前的4月22日,美國主流媒體便開始炒作,23名中國游泳運動員在2021年東京奧會前幾個月藥檢呈陽性,但仍獲准參加奧運會。中方表示,檢測陽性由食品污染所造成。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調查後採納了這一結論,並批評相關報導具有誤導性和誹謗性。然而,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首席執行官泰格仍毫無根據地指責WADA偏袒中國,不公開不透明。

為平息爭議,WADA邀請瑞士獨立檢查官埃里克‧科迪爾對此次事件進行調查。7月10日,科迪爾提交報告顯示,WADA的處理「無偏頗」。WADA主席班卡表示,如果這次事件不是發生在中國,根本不會引起如此關注。

美國的惡意炒作和「長臂管轄」造成惡劣影響,使中國游泳運動員承擔了不必要的壓力和干擾。世界泳聯7月公佈的數據顯示,參加巴黎奧運會的31名中國游泳運動員今年人均被檢測次數高達13次,若算上其他反興奮劑機構的檢測,這一數字更達到驚人的21次。而美國游泳運動員人均被檢測次數僅有6次,英法等國為4次。此次巴黎奧運中國游泳隊在抵達巴黎後的短短10天裡,竟遭遇200多次的藥物檢查,平均每天達20次,每位運動員要接受5到7次的檢查。

很諷刺的是,USADA在監督別國反禁藥工作時非常嚴苛,卻掩蓋、縱容本國運動員的禁藥違規行為,至少在三宗嚴重禁藥違規事件未禁止運動員出賽,且沒有通知WADA,該做法被WADA認為違規。

四、中國的包容與調和角色

由於中國政經崛起及對國際政局的影響力日增,美國已把中國當做「遏制對象」,在任何可能的領域,毫不手軟地打擊中國的國際形象與公信力。

在巴黎奧運期間,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認為中美也許會最終一戰的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8月9日在「國家利益」網站以《中國vs.美國:地緣政治奧運會》為題撰文,指本屆奧運正如當今世界很多競賽,只有兩個超級強權,就是中國與美國;中國從奧運場上一個無名小卒,正冒起成為美國主要競爭對手。

艾利森在文章中指出,「中美間有五個核心競爭領域,包括經濟、技術、軍事、外交和意識型態」,「本世紀初美國在後視鏡都看不見的國家,如今與美國並駕齊驅,某些時候甚至跑在前面」。艾利森指出,「問問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就知道,中國必須被視為一個全方位都具有實力的競爭者」。

艾利森強調,「在地緣政治上對立日深、壁壘分明之際,運動仍然是最全球化、最開放且相對最公平的國際競賽」,「大體而言它仍是全球最多國家參與的盛事,各地選手雲集,按遊戲規則公平競賽。奧運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獨杯葛另一個國家,也不能以『聯盟』方式對抗另一個『聯盟』」。艾利森認為,「中美兩國需要找到一個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這是未來幾十年雙方面臨的重要考驗。中美缺少了對方的合作,任何一方都無法獲勝,中美在疫情、防核擴散、氣候變化等領域,可以擁有協調合作的空間」。

從國際政治的現實來看,過去冷戰的思維已無法適用當今的政局,正如奧林匹克精神也不侷限於「競爭」兩個字。2021年,國際奧委會將保持了108年之久的奧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加上了「更團結」,強調了奧運在溝通世界、連接情誼方面的作用。

國際奧委會於1993年的會議上提出,聯合國成員國在每屆奧運的開幕前七天至閉幕後七天遵守奧運間休戰傳統,這可追溯至公元前8世紀,奧運期間休戰傳統--古希臘的「握手言和」。

今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時,便共同倡議奧運會期間停火止戰。儘管國際政局的複雜性,世界的和平並非短期間所能實現,但在美國統治菁英為自身利益挑起俄烏戰爭,全力支持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在加沙的種族滅絕,美西方的國際公信力式微;在這樣的形勢下,今年7月在中國斡旋和協助下,巴勒斯坦14個派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達成「北京宣言」,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成為中國努力的目標,並將扮演積極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