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吸金法力不輸川普

美國兩黨惡鬥見新局

胡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超強戲劇性必將載入史冊。先是現任總統拜登與前任總統川普早早拿下黨內初選,預告2024年大選將是四年前選舉的延長賽。再是6月27日的第一場大選辯論意外成為拜登的滑鐵盧,相比滿嘴跑火車卻顯得思維敏捷,咄咄逼人的川普,只比對手年長三歲的拜登看上去老態龍鍾,語無倫次。拜登一敗塗地的表現激發民主黨內的危機感,逼宮之聲不絕於耳。7月13日,聲勢領先的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競選集會上遇刺,滿臉鮮血的前總統在安保人員簇擁下臨危不懼,振臂高呼的經典畫面瞬間刷屏互聯網。不少評論家感歎拜登大勢已去,川普重返白宮已成定局。

7月21日,不堪重負的拜登終於宣佈退選,成為半個多世紀來首位放棄競選連任的在職總統。得到拜登力挺的副總統哈里斯中途接棒,8月5日正式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隨後,作為政壇「新秀」,迎來一波慶祝行情,據美國廣播公司(ABC)8月14日發佈的民調數據,哈里斯以46.1%的支持率領先特朗普2.7%,上升勢頭明顯。另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哈里斯在三個關鍵「搖擺州」領先特朗普4%。一時間,原本被一些人認為已進入垃圾時間的美國總統大選竟然懸念四起。那麼,哈里斯何以在民主黨內脫穎而出?哈里斯有機會擊敗川普嗎?如果哈里斯入主白宮,她會奉行怎樣的對華政策?

一、臨陣換將哈里斯

儘管此番哈里斯是臨時披掛上陣,但其實這已是她第二次問鼎白宮。身為牙買加非洲裔和印度裔移民的後代,哈里斯的職業生涯從律師行業起步。1989年,25歲的哈里斯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哈斯汀法學院取得法學博士學位。次年,哈里斯通過律師資格考試,邁入加州律師公會。1990年起,哈里斯被聘為加州阿拉米達縣的副地方檢察官。1998年,哈里斯進入三藩市地方檢察院任職,並在2004年成功當選三藩市地方檢察官,她也由此成為加州第一位非洲裔地方檢察官。2010年,哈里斯更上層樓,當選加州檢察總長,2014年連任,她由此成了加州執法部門領導層內的第一位黑人女性。2016年,哈里斯代表民主黨成功當選加州聯邦參議員,由此成為加州第一位黑人女性參議員。哈里斯從此登上全國的政治舞台。在國會山莊,作為新人的哈里斯高度關注少數族裔與移民議題,以950美元以下不罰開美國零元購之風,支持種族公正立法,力挺LGBT,支持改革員警制度,為民主黨爭取到包括白左等各色群體的支持。

2019年1月,屢屢在各個方面創造紀錄的哈里斯決定挑戰極限,宣佈參加2020年美國大選民主黨內初選。初生牛犢的哈里斯在宣佈參選後的24小時內追平了一天內競選籌款最多的歷史紀錄,被輿論認為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最強競爭者與潛在的領跑者。然而,在與拜登等黨內對手的辯論中,因曾在司法系統中任職的經歷而支持死刑的哈里斯遭遇政治立場更偏向自由派的參選人炮轟。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哈里斯的民調支持率一路走低,最終她的競選旅程在2019年12月3日戛然而止。不過,哈里斯的出身、履歷和表現成功引起了拜登團隊的注意。2020年8月11日,贏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拜登宣佈哈里斯為副總統候選人,後者無論是年齡、性別、族裔還是地域都和拜登完美互補。同年11月,拜登-哈里斯組合在大選中勝出。2021年1月,哈里斯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副總統,同時也是第一位擔任該職位的非裔和亞裔(印度裔)。

在副總統任內,哈里斯主要被拜登授權處理美墨邊境非法移民問題。這一工作吃力不討好,哈里斯的支持率一度下降至28%。輿論普遍認為哈里斯在拜登政府內被邊緣化,有媒體嘲諷哈里斯「整天守在白宮的電腦面前,以防漏收郵件」,還有媒體挖苦哈里斯是「消失的副總統」。在今年6月拜登大選辯論慘敗後,輿論首先想到的替補人選是風頭正勁的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等「地方諸侯」,而不是法定的備位元首哈里斯。然而,在這一關鍵時刻,哈里斯既沒有冷眼旁觀,也沒有落井下石,而是選擇為拜登辯護,這為她贏得了許多支持者。隨著拜登連任之路走向盡頭,他開始鬆口「哈里斯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美國副總統,將來還可能成為美國總統」。由於換人時間緊迫,在黨內和國內外知名度更高,也更能團結女性和黑人選民的副總統哈里斯順理成章地成為民主黨新的不二人選。民調顯示,有79%的民主黨人明確表態,如果拜登退出競選,他們將支持哈里斯成為黨內候選人。

7月21日,走投無路的拜登宣佈棄選並支持哈里斯接棒,後者臨危受命,迅速進入狀態,並提前鎖定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在確定贏得提名後的第二天,哈里斯宣佈明尼蘇達州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為其競選搭檔。輿論認為沃爾茲能從這場倉促又開放的副手競逐中勝出,是因為他能最大程度為哈里斯加分。首先,兩人形象互補。沃爾茲具備「實幹州長」、「退伍軍人」、「中西部鄉下人」、「高中教師」、「橄欖球教練」、「白人男性」等標籤,有機會幫助哈里斯補足對白人男性、工人藍領吸引力不足的短板。其次,在墮胎自由、綠色經濟、公共教育改革、減稅等議題上,身為州長的沃爾茲的理念和政策跟拜登-哈里斯政府高度契合。再次,沃爾茲對川普的副手萬斯構成直接挑戰。萬斯固然以「鐵鏽帶鄉巴佬」自居,但沃爾茲同樣是「中西部小鎮人」。相比初出茅廬的萬斯,沃爾茲還有「經驗豐富的實幹家」形象的加持,這有利於增強民主黨在「鐵鏽帶」的競爭力,爭取更多立場溫和的中間選民。隨著哈里斯-沃爾茲組合正式成軍,一度灰心喪氣的民主黨支持者重新看到了逆風翻盤的希望。

二、哈里斯或率民主黨逆轉勝

儘管川普在公開場合對哈里斯不屑一顧,聲稱對付哈里斯比擊敗拜登更容易,哈里斯也以哀兵姿態現身,但隨著選戰的全面開打,哈里斯後來居上,甚至在寸土必爭的搖擺州也不落下風。據統計,哈里斯目前在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星領先川普4%,在喬治亞和亞利桑納與川普平分秋色。

美國瓦爾波萊索大學政治學教授林至敏和澳門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王建偉最近合作撰文,認為看似倉促上陣的哈里斯完全有可能擊敗不可一世的川普。兩位作者指出,在大選最後三個月裡,定勝負的無非是三個「M」和一個「E」,即選舉資金(money)、選舉態勢(momentum)、選舉資訊傳送(messaging)和組織落實(execution)。兩位候選人誰能在這四個方面做得更好,誰就能笑到最後。

具體來說,在選舉資金方面,哈里斯接棒拜登,重新燃起了民主黨選民和金主的捐款熱情。在民主黨換帥後的短短一週內,哈里斯便獲得小額捐款兩億多美元。金主們果斷加碼,捐了至少1.5億美元,還有近20萬人登記成為哈里斯競選的志願者。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川普和共和黨就相形見絀了,整個7月只得到了約1.4億美元的捐款。

在選舉態勢方面,隨著拜登退選,民主黨最受詬病的候選人年齡及健康問題不復存在,川普非但失去一個有效攻擊點,在比他年輕近20歲的哈里斯面前,年齡反而成了他的問題。民主黨人迅速團結到哈里斯周圍,她在黨內的支持率最高達到93%,超過了鼎盛時期的拜登。這讓民主黨上下重新看到逆轉勝的希望。因此,在選舉勢頭這一關鍵變數上,哈里斯雖然是替補登場,但擁有後發優勢。大難不死的川普是否必有後福,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在資訊傳遞的技巧方面,拜登是在華盛頓浸淫了幾十年的老派政客,嚴謹有餘而激情不足,在川普這樣的天生媒體寵兒面前自然失色不少。哈里斯的從政經驗雖然遠不如拜登,但她的檢察官經歷,在國會擔任參議員的歷練,再加上她比較豪爽的個性,使她的講話邏輯性更強,鼓動性也更大,可以一掃拜登沉悶無趣的媒體形象。在資訊傳遞的內容方面,哈里斯三管齊下,以攻為守。第一是將川普路線定義為「復辟」,強調民主黨「絕不開歷史倒車」;二是旗幟鮮明地捍衛女性墮胎權、有色群體的選舉權,激發相關群體的選舉熱情,進而把2024年大選界定為捍衛基本權利之戰;三是打造「檢察官vs.罪犯」的敘事框架,從而激勵民主黨基本盤的鬥志。

最後是組織落實,鹿死誰手關鍵看哪一方能夠動員儘可能多的選民出來為自己投票。在這方面,民主黨歷來佔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原先對拜登感到絕望的民主黨選民,雖然不至於跳船到川普陣營,但很可能會待在家裡不去投票。隨著哈里斯閃亮登場,或許會讓他們改變主意,在最後時刻沖高民主黨支持者的投票率。

除了民調上揚和學者看好,最近連網路賭盤都開始押注哈里斯。據中央社8月8日援引美國雜誌「富比世」(Forbes)報導,可使用加密貨幣下注的去中心化預測平台Polymarket投注者預測,哈里斯的勝選機率為49%,領先川普1%。僅僅兩週前,川普的勝選機率還高達64%,哈里斯則是29%。紐西蘭預測網站PredictIt針對哈里斯開出的勝率更高,當選機率相當於57%。

三、反中是美國政客的政治正確

相較以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副總統等身分縱橫外交舞台數十載的拜登,哈里斯可說是不折不扣的外交新手。即使曾以副總統身分多次出訪,但哈里斯給人的印象只是替總統照本宣科。在對華關係方面,哈里斯從未有訪華紀錄,只是在2022年11月於泰國曼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過簡短的禮節性交談。

華盛頓大學教授、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認為,哈里斯對華看法和做法仍有許多不明朗的地方。沈大偉認為一個不確定因素是,如果哈里斯當選總統,身邊可能出現哪些官員。她會保留拜登政府的亞洲和中國團隊成員嗎?在沈大偉看來,與歷屆總統競選一樣,採取「對華強硬」立場往往是贏得選民支持的策略,無論哪位候選人在11月獲勝,美國的對華政策與過去兩屆政府相比都不太可能有太大變化。

隨著沃爾茲出線成為哈里斯的副手,這位與中國緣分匪淺的明尼蘇達州州長會如何影響哈里斯的對華立場,也成為輿論感興趣的話題。上世紀90年代至2003年,沃爾茲在內布拉斯加和明尼蘇達州擔任高中教師期間,每年都會和妻子格溫帶學生前往中國,向他們介紹中國歷史和文化。截止2016年,他和妻子到過中國至少30次,包括度蜜月。由此,沃爾茲也成為自老布希以來首位曾在中國工作和生活過的副總統提名人。有人認為,沃爾茲的「中國經歷」在短期內是一種選舉負擔,任何親近中國的觀點和經歷都有可能被共和黨視為對華示弱的標籤,川普的競選團隊已在社交平臺上抨擊「偉大的中國沃爾茲」。因此哈里斯-沃爾茲團隊目前基本上採取迴避沃爾茲和中國聯繫的策略。但是從長期來看,沃爾茲的「中國經歷」是一種政治資產。特別是在中美關係長期的動盪趨勢中,如果還能有一位像沃爾茲這樣的傳統中間派政客擔任要職,可能會在持續的競爭中帶來一些穩定和理性。

當然,沃爾茲對中國歷史文化感興趣並不代表他就是親中派。在對華人權議題上,沃爾茲就曾是美國國會議員中的「強硬派」。在國防議題上,沃爾茲也以中國在南海行動為由反對削減軍費開支。因此,對可能的哈里斯-沃爾茲政府的對華政策也不用抱不切實際的期待。

2024年8月18日初稿於滬上「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