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壞的時機 最好的選擇

評吳豐山接掌海基會

耿榮水
(資深政治評論家)


陸委會和海基會10月18日同時發佈訊息,將在11月4日海基會董事會上正式推舉前監委吳豐山出任董事長。

刀切豆腐兩面光

賴清德上任時,海基會董事長原本內定吳豐山,後接受蔡英文懇託,暫安排無新職的英系大阿哥鄭文燦出任,不料上任不及兩個月,鄭就因司法案件下台,這是先給足蔡英文面子,再推出自己屬意人選,賴刀切豆腐兩面光。

這項人事安排,筆者給予相當正面評價。吳豐山應是目前綠營中最好的海基會董事長人選,只是在兩岸關係空前低迷的惡劣大環境下,吳豐山能否有所作為?或在「人選對,時機不對」情境下,恐將是更多人關切重點。

就個人條件言,特別是對兩岸專業認知與綜合政治素養,吳豐山應是民進黨歷任海基會董事長中之佼佼者,無論扁時代的洪奇昌、張俊雄,或蔡時代的田弘茂、張小月、李大維,都難望其項背。

吳豐山長期浸淫新聞界,出身政大新聞所碩士,主持自立報系27年,開辦公視6年,養成其敏銳的政經社會洞察力,特別是見證40年來台海兩岸形勢的劇變。解嚴後,吳預期台灣大陸政策必然開放,《自立晚報》乃領先同行派出李永得和徐璐赴大陸採訪,開啟兩岸新聞交流歷史新頁。

兩岸政策三大認知

陳水扁上台後,吳受邀為跨黨派兩岸政策小組成員之一,出任「一中問題小組」召集人,提出三個認知和四個建議,初期多為扁採納。

三個主要認知是:1.兩岸現狀是歷史發展結果,硬要統一,不切實際,若一直緊張對立,則是台灣子弟的悲哀;2.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也互不代表;3.人民是國家主體,國家有責任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兩岸人民有權享有共同的利益與福祉。

四個建議中最重要的是要「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回應對岸一個中國的主張」,同時呼籲對岸「放棄武力威脅,共商和平協議,以爭取台灣人民信心,創造兩岸雙贏」。吳建議「不妨以不脫離大中華家族,在兩岸現狀之上新設一個架構,以作為如兄如弟、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的根本」。

這些建議放在今日非屬高論,但在20多年前堪稱前瞻開放,此議若真能為雙方接受,就不致有今日之僵局出現。特別是主張在兩岸現狀之上新設架構,頗有成立中華邦聯的構想,當時被視為國民黨開明派的中時報系余紀忠,也有類似主張。

吳豐山這些傾向「中華民國派」的觀點,最終不為強硬獨派所容。當時他提出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10年後竟成為蔡政府所提「四大堅持」之核心,賴政府進而延續採行堅持至今。

遵行「台南幫」行事遺風

吳豐山在戒嚴時期雖被歸類為台灣本土派,唯言論不走極端,也不與激進反對派唱和,在執政黨與在野人士間維持一定密切關係,加上他多年經營政媒關係,廣被視為藍綠都能接受之人。蘇貞昌第一次組閣時,延攬他入閣出任政務委員,此前他還是蕭萬長倚重而時相請益的智囊,馬英九上台後也提名他順利出任監察委員,比起同樣被提名卻在立法院慘遭封殺的沈富雄,可看出吳的政治能量與手腕。

吳豐山頗受「台南幫」吳三連、吳尊賢、吳修齊、高清愿等大老影響,特別是德高望重的「三老」言行身教,總能在政府與民間保持超然立場。

現在各界最關切的是:在「主張台獨的務實政治工作者」賴清德主政下,海基會還能發揮什麼功能?吳豐山接掌海基會後又能起到什麼作用?甚至在深綠執政團隊中,吳有無可能對改善兩岸關係扮演更積極角色?

最壞時刻的大環境

從大環境言,當前兩岸兵凶戰危。賴清德就任不到半年,中共已發動兩次聯合利劍系列軍演,圍台、封台兼而有之,又罕見公佈發射長程洲際戰略導彈,明顯針對台灣政府背後靠山美國。最近宣佈第三波制裁懲戒「台獨」頑固分子清單,曹興誠、沈伯洋和黑熊部隊赫然入列,兩岸形勢較蔡英文時代更為嚴峻,賴政府與北京當局死嗑到底,一路走到黑的決心,可謂「司馬昭之心」,台海兩岸關係看不出有任何轉圜契機。

如此惡劣形勢下,海基會作為政府授權處理兩岸事務機構,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吳豐山猶似「無卵頭家」,有志難伸。

台海兩岸未來如何發展?天機難測,唯謀事在人,危機正是轉機之時,只要觀念調整或形勢移轉,或有可能藉吳豐山之新職啟動兩岸局勢之逆轉。

先從中美關係大勢來看,當前基本仍是鬥而不破之局,雙方共同利益仍是合作非衝突,台海則以致力維持和平現狀為優先,美方並以防止挑釁、保持零意外、嚴格制約台當局不搞法理台獨為底線,賴政府縱然冥頑不靈,終究也不得不克制。

筆者甚至有個另類思維,揣測賴清德刻意抬出吳豐山,欲藉其相對中道溫和形象,扮演兩岸潤滑角色,以期降低北京對賴當局的敵對意識?

果真如此,則賴之啟用吳豐山就絕不僅僅是酬庸而已,明顯是有所寄望與期待的,寄望吳能有所作為,期待兩岸關係僵局能有所緩和。

北京可接受吳豐山

以筆者理解,撇開「一中原則」的大是大非不論,北京對類似「吳豐山型」台灣本土派人士是可以接受的,至少不會嚴予排斥。此次北京拒絕陳建仁而同意林信義出席APEC領袖代表會議正是此類立場之呈現。林信義為無黨籍人士,以專業經貿企業身分效力綠政府,政治色彩較淡,2005年即獲准出席APEC 領袖會議,今年自可援例。

吳豐山如何在兼顧兩岸當局看似政策對撞,實則北京對台仍保有一線和解融合生機的關鍵時刻,做出兩岸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的重大貢獻?以下願借箸代籌,可從幾個無關意識型態的實務面切入:

第一步在對外相關談話中,吳豐山可不斷向對岸釋出善意,如可先表達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說法,甚至若能同表「兩岸都是炎黃子孫」更好,此話陸委會主委可技巧迴避,海基會董事長但說無妨,效力也可視為等同台灣當局,北京自會領略感受到其中蘊含的誠意。

猶憶蔡英文甫上台,趙春山銜命意圖以「兩岸一族」取代「兩岸一中」,試探北京接受底線,當時未獲積極回應,不得其門而入,現在形勢應有所改變。

其次海基會可積極規劃參與兩岸交流活動,包括經貿、學術、文化、體育等領域,或公開出面主辦,或幕後資助主導,都是可行之道,重在恢復兩岸接觸與重燃生機,讓對岸感受到海基會的誠意和善意,此事自然對岸海協會能予配合最好,吳豐山在新職發表後,也表達對海協會「同步堆疊善意,共同追求台海和平」的期待,顯然他深悉雙方只有透過密切合作始克有成的重要性。

憶及扁執政時期,筆者曾以民間組織機構形式和海協會合辦多項活動,包括在北京舉辦多年兩岸青年馬拉松長跑,在廈門舉辦兩岸名人釣魚比賽,以及邀請海協會幕後組織的北京中小學教師來台參訪等活動,都相當活絡了當時低迷的兩岸關係。只是畢竟在島內與當道不同掛,所需經費都獨立負擔,自行出資完成,海基會只知坐收交流成果。

近年來由於台灣當局的刻意淡化與阻撓,兩岸交流活動偏於單向,各辦各的,兩岸兩會幾無交集,台商處境也日益艱難,政府對台胞台生服務與台商權益保障流於形式,久之民心自然向北京傾斜,若真要壯大台灣,爭取更多民意支持,海基會實可扮演更積極主動角色。

未來陸委會將對海基會提高增加四成的補助,明年海基會預算也增加了兩成,補助與經費提高之餘,主事者不斷倡言將逐漸轉型,自然不能再無所作為。

與羅文嘉絕佳搭配

在此之前,賴政府已先行發佈羅文嘉出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他在沈寂多年後兩度復出,也希望能在海基會有所發揮,以其善於規劃創新個性、注重輿論宣傳效果,加上勇於任事的董事長領軍,兩人是絕佳搭配,這屆海基會新團隊的組成,理應是綠色執政以來比較可以期待的。

未來若能藉海基會平台,穩健務實達成政府交付任務,再進而廣為社會肯定,加上層峰的信賴,或能影響及兩岸政策的制訂與調整,給兩岸人民帶來共同的利益福祉,確保台海世代和平,那就更功德無量了。

吳豐山在70歲時曾以「人間逆旅」回顧他從台南將軍鄉北漂奮進的一生,頗多勵志故事,如今歷史又意外將他推向兩岸,以80高齡獨當一面,老驥伏櫪,看似位高權輕,卻是動見觀瞻,對兩岸人民和國家社會足可發揮巨大的潛在貢獻,人生或將再創一段奇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