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仁與28個甲級戰犯無一認罪

紀念二戰勝利80週年看日本的戰爭責任

王羽鴻
(退休業餘撰稿人)


大抵華人社會對歷史有興趣的,尤其是對二戰歷史,特別是發生在中國戰場的事情努力瞭解及投入的人,除了是對知識追求的好奇心以外,還多多少少有一種義憤和同情心;尤其是對於日本軍隊在對中國人的殘酷暴行上到底有多少,其發生的前因後果,以及現在政府和人民的認知反省態度上面,中國政府及人民怎麼和對待至今沒有悔改的日本官方及民間團體交往,中日關係的未來又何去何從等等。

連帶著中國的和平發展、民族偉大振興能夠建築在日本對歷史不悔改、不道歉並且在全世界站在反中、抗中第一線的基礎上嗎?

那麼日本在二戰後又是怎麼詮釋這一段侵華歷史的?拿南京大屠殺事件來說吧!

它又是怎麼淡化、漂白、脫罪甚至美化的呢?

日本在1982年7月,當時的文部省審查通過某些出版社的高中歷史教科書修訂版,其中內容被指淡化侵略行為,例如把「侵略華北」和「全面侵略中國」中的「侵略」改為「進出」,把南京大屠殺改為「占領南京」就暴露了日本準備全面否認,並美化二戰侵略擴張的事實進行脫罪,這就是日本對二戰所謂認真反省的真面目。

日本首先就控訴狡辯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不詳,認為30萬人是高估甚至虛構的,即使承認南京大屠殺的部分日本學者,也認為沒有超過五萬人,而日本右翼組織更以人數有爭議便缺少正義性,矢口否認有這個事情發生。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結果便造成當今大部分日本年輕人根本不知道有這件事發生。能夠否定了反和平、反戰爭法及種族罪行,那就只算是一個普通戰爭的狀態和其他歷史上的衝突就沒有什麼不同了;另外就是徹底否認細菌戰和化學武器的事實,造成日本人沒有什麼罪惡感,而是國家在生存發展當中和鄰國發生的所謂正常衝突,在戰爭情況下有死人也是合情合理的結果。

和德國納粹的甲級戰犯至少還有幾個良心發現在法庭上公開承認自己的罪行不同,東京大審判日本28個甲級戰犯沒有一個在法庭上承認自己罪行的。對日本天皇裕仁的戰爭責任因為美國考慮對日本社會廣大的影響力,需要利用他來安定戰後的秩序以全力對抗共產勢力的擴張而被赦免。一般人民有被認為在軍國主義控制洗腦之下沒有個人的自由意志而被自然免罪,那麼整個太平洋戰場千萬人的死傷責任到底歸誰呢?

根據中國各方面研究的學者,對於東京大審判和南京審判中提供的大量人證,物證認為南京大屠殺的審判30萬人以上的判斷是可以接受的,就是在所有可能的情況下最正確評估的數字。其實這個數字日本軍人最瞭解,因為他們當時完全控制了南京城每一個角落,部隊到底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殺了多少人,他自己最清楚。當然日本人是不可能講實話的,所以這個話語權就只有讓中國人和國際友人承擔了。南京大屠殺的見證人現在只有不到100個人了,有一個就是前幾年仍健在台灣的星雲法師,他多次講到南京大屠殺的事情都是千真萬確的,真的死了多少人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的,這只是日本人百年來的對外擴張侵略所造成一連串千萬死傷的樣本而已。

從三千人到三萬人或三十萬人這個罪行的嚴重性可能有差別,但是假如在80年後這個國家的政府和大部分的人民想否定這個罪行,那麼其動機及立場所造成的罪行本身就是比大屠殺的罪行更嚴重了。所以整個的重點就在日本政府及民間對於歷史上犯下這麼大的嚴重罪行至今毫無悔意,而且變本加厲的聯合美國為首的全世界所有仇中、恨中、抗中的勢力,想利用各種各樣機會再重複歷史上失敗的行動,這是不可以接受也不可以原諒的。

吾人應該特別認識及譴責的地方而不是在斤斤計較到底有多少人死亡,因為戰爭中大量的流動人口及侵略者蓄意掩飾及破壞證據下便永遠不可能得到正確的數字,該譴責的是日本的手段、動機、及目的到現在都完全沒有善意和悔意!

看看台灣的綠營人士對待二二八偶發事件造成雙方800人到1,000人死亡所引發幾十年的仇恨,就知道在日本主導下的歷史觀、價值觀多麼的狡猾與無恥。這麼明顯的加害人行為卻想要逃避責任, 轉化自己成為原子彈的受害人去博取世人同情,這是對歷史何等的誣衊及受害人多大的侮辱啊?

吾人在紀念抗戰勝利的時候要特別留心日本的心態動機和目的才不會被他誤導。百年來在軍事戰場及文化戰線上對中國仇視最深最能夠打持久戰的其實就是日本了,這個持久戰就是以各種名義,無所不用其極地狡辯抵賴,方法變化多端,目標永不放棄。這種充滿仇恨不可理喻的程度就是所有愛好自由和平及道德勇氣的人所必須持續努力抵抗並揭發的,永垂不朽的抗戰精神也得到真正的發揚及鞏固。中國政府在整軍備戰、擴大閱兵之餘,二戰後國際秩序及法律上的維護闡述及文化戰場的軟實力話語權更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