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有罪,罪在一人

評李登輝政權的眾叛親離

社論


挾50%以上選票當選第一任台灣民選總統的李登輝,不禁意氣風發,但卻在白曉燕撕票案後,人民終於從「李登輝情結」的夢中驚醒。

李登輝一向挾台灣人的「李登輝情結」,自比摩西,侮慢民意。環保團體抗議他擁有七張高爾夫球證,建議他不要打小白球,他從不自我檢點,而反譏環保團體「講肖話」。媒體批評他,他說那都是記者亂寫,不是他說的。國民黨選舉失敗,他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他搞不切實際的「務實外交」,搞不成,是中共打壓;進不了聯合國,是國際社會對台灣2,130萬人不公平;白冰冰要他不要只顧國際外交,該看看國內治安,他說那是中共統戰;大家五一八為台灣治安而走,他卻大罵都是漁民走私包庇犯罪;大家擔心治安太壞,他說那是媒體渲染的結果。「萬方有罪,罪在萬方」!

1988年,蔣經國去世,國際間為了台灣政局穩定,從北京、東京到華盛頓,大家都支持李登輝。島內的本省人支持他——第一個台灣人總統,失去了蔣家蔭庇的外省人也支持他,因他是國民黨的台灣人;獨派支持他,因為他是長老教會教友,具有強烈的台灣意識;統派也支持他,因為他曾是50年代「白色恐怖」的同志,有情有義。後冷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蕭條,布希總統終於不能連任;但是,台灣卻逢大陸經濟開放,得以失之美國取之中國,而持續百分之六的成長率。這是布希欲求而不可得的機遇。天時、地利、人和,李登輝可謂「三千寵愛於一身」。

李登輝只須蕭規曹隨,無為而治,即國泰民安。但他卻好大喜功,不切實際,以「務實外交」挑動兩岸統獨鬥爭,以族群矛盾挑動島內的省籍鬥爭,又以流派傾軋發動黨內鬥爭。為黨內鬥爭只好求助於民進黨,為省籍鬥爭祭出了本土化,為統獨鬥爭只有收買小國銀彈外交,終於引來中共的飛彈恫嚇和外交封鎖。此外,還被美國斥為「台灣因素」。最後,為了保衛政權的勝選,只好乞靈於黑金,賄選橫行,黑道治國。議會黑道充斥,有被殺的議長和縣長,也有殺人和被掃黑的議長,都是李登輝向群眾保證的「有情有義」的國民黨同志。

鴻禧山莊、高爾夫球、三頭鮑魚,榮華富貴,窮極奢侈,還要人家「心靈改革」。李登輝頭上的光環已經漸漸褪色,失去了「李登輝情結」光環的李登輝,充其量不過是另一個宋七力。

在李登輝猶盼顧自雄不可一世之際,愛將宋楚瑜為修憲凍省而「請辭待命」;國民黨最後的一張形象牌馬英九為「五○四」而羞愧辭職;支持李登輝「台灣意識」的石滋宜為「戒急用忍」辭生產力中心總經理;林豐正為白曉燕含恨掛冠;吳敦義也聲明50歲以後要有自己的「自由」;趙守博也發出「倦勤」之聲。立法院有林志嘉、趙永清、王志雄、高育仁的「異聲」;國大有祥和會的修憲會版;鄉鎮長的「柱仔腳」在自覓出路;省議會有廢省的反彈。還有「剩下阿里山也要選到底」的吳伯雄,不知何時又將發飆。今天的內閣明明是李登輝內閣,又不是連戰內閣,憑什麼要連戰下台?連戰今天當傀儡,背黑鍋為的當是「養其身以其有所待也」,而李登輝又口口聲聲說「沒有接班人」,李登輝就那麼有把握連戰不會拂袖而去嗎?企業界也反對李登輝,連高清願、王永慶都反了。

李登輝眾叛親離,四面楚歌,環顧左右,除了一群「西瓜派」的馬屁精外,真正「國王的人馬」,恐怕不過黃昆輝、蘇志誠、黃石城三、五人而已。

李登輝已與國民黨在做時間的拔河了。李登輝先垮,還是國民黨先垮。若李登輝先垮,國民黨可以出現鄧小平模式,新的改革派崛起,挽救國民黨政權。但如果是國民黨先垮,就可能出現戈巴契夫模式,共產黨已被取締,蓋諾普在莫斯科的民調還有50%四支持蘇聯共產黨,但一切都來不及了。連戰和宋楚瑜還在鷸蚌相爭,能不戒乎?

無論李登輝先垮,還是國民黨先垮,李登輝都必須為一個中國古老的政治哲學的命題做見證,那就是《書經》所云:「萬方有罪,罪在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