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以「一國兩制」為借鏡

莫斯科通訊

吳福成


俄國以「一國兩制」為借鏡

中國收回香港主權後,將以「一國兩制」的模式來建構彼此的關係。這個由鄧小平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概念,最近在俄國已成為流行的政治術語。它不但成為俄國處理車臣問題的借鏡,也被運用到俄國與白俄羅斯成立聯合體的結構設計上。

5月中旬,俄國總統葉爾欽與車臣共和國總統馬斯哈多夫在莫斯科簽訂和平條約,正式為長期以來莫斯科與格洛茲尼(車臣首都)的對抗譜下句點。今後俄國將與車臣共和國和平共存,並發展經濟領域的合作。葉爾欽總統高度評價這項和平條約的簽訂,認為具有很大的歷史意義,因為長達四百年之久的俄國與車臣之間的爭執已正式結束了。馬斯哈多夫總統也表示,車臣已向全世界展現了自己的實力;他同時宣稱,將不容許暴力主義者和劫持者在車臣的土地上有立足的空間。這次的簽訂和約,俄國與車臣兩國領導人已走出最理性的一步,此舉完全符合車臣人民的期待,因為他們期待安全和安定。

近幾年來,車臣戰爭讓俄國聯邦軍隊疲於奔命,也嚴重造成車臣經濟的破壞,車臣追求獨立,俄國為維護國家主權,開戰的結果,受害的是廣大的人民。而今,俄國與車臣兩國領導人簽訂和平條約,已贏得各界的支持和肯定。據瞭解,俄國今後處理與車臣的關係,是把中國處理香港問題的「一國兩制」的模式,作為主要的參考對象。

俄國的執政黨(即「政權黨」)──「我們的家園─俄羅斯」政團執行副主席雷日科夫,稍早以前在接受「獨立報」的訪問時透露,中國處理香港問題的經驗,對俄國處理與車臣的關係是有利的。中國共產黨為了處理香港問題所創造出來的「一國兩制」模式,完全可以作為俄國「政權黨」處理與北高加索地區(包括車臣)問題的Know How(秘訣)。

另外,最近俄國與白俄羅斯簽訂成立聯合體的過程,中國與香港結合所使用的「一國兩制」的概念,也被擴大延伸使用。「俄國與白俄羅斯聯合議院大會」代理責任秘書盧米揚采夫,在接受《明日報》的訪問時曾表示,鄧小平對中國與香港關係架構所提出的「一國兩制」的模式,對於俄國與白俄羅斯聯合體來說,就意味著「兩個制度、一個聯合體」;同時,兩個制度只能在一個政治聯合的架構下並存。

由於白俄羅斯的經濟問題比俄國還要嚴重,俄國境內許多所謂的民主派和銀行資本家紛紛質疑,與白俄羅斯成立聯合體,將拖垮俄國的經濟發展。另外,為了防止「蘇聯」復活,外傳美國中央情報局已發動所有在俄國各地的代理人,包括電視、報刊媒體及親美政治團體,群起反對俄國與白俄羅斯的結合。他們的理由五花八門,但主要的論點還是說,屆時白俄羅斯將成為俄國的財政、經濟之沉重包袱。

不過,俄國不少民族主義者(即斯拉夫主義者)則認為,同種、同文的白俄羅斯兄弟們,以前也是在同一個國家(即蘇聯)內,現在俄國與她成立聯合體,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他們在各種民意調查時都表示:永久的民族利益比短暫的經濟利益更有價值。有人還舉香港即將與中國結合為例指出,活躍的資本主義香港將納入巨大的社會主義中國,但大家普遍認為,將來繁榮的香港非但不會消失,它還會成為中國頭冠上一顆閃爍的明珠。可見,經濟情況稍好的俄國,一旦與白俄羅斯結合,也未必就會對自己造成不利。所以,經濟包袱論是站不住腳的。在莫斯科發行的《中俄信息報》則引述西方國家的看法,九七以後的香港仍應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經濟實體。該報也預測,中國將會利用香港的資本來開發及佔領俄國的市場,此舉也將滿足俄國吸收香港大量資本前來投資的願望。

莫斯科的《中國威脅論》之辯

最近俄國許多標榜民主派的報紙,不斷地在炒作「中國威脅論」,指稱俄國不斷出售軍事武器給中國,將使之成為自己未來的軍事敵人,並威脅到俄國的國家安全。不過,俄國的軍事部門和軍火輸出公司負責人則頻頻否認有此威脅存在。

中國向俄國採購軍事武器,隨著中、俄兩國的關係改善和鞏固,不論在量和質上都有大幅的提升。據統計,在1992-1995年間,俄國軍事企業體「蘇荷」公司已出售中國48架蘇愷-27戰機,總價值30億美元。1996年,俄國轉給中國自行生產200架蘇愷-27戰機的授權,總價值25億美元。另外,據俄國親官方的《側寫》雜誌的一項獨家報導指出,今年4月下旬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俄國期間,曾赴土拉省托爾斯泰紀念館參觀訪問,在當地則秘密與俄國的軍事武器專家商談向俄國購買「現代」級驅逐艦、自動裝置超音速反敵艦的「白蛉」飛彈,以及航空母艦等計畫案。

針對中國不斷向俄國採購軍事武器,立場親美的《今日報》在一篇題為《中國軍隊用俄國武器來強化自己的力量》的文章裡指出,中國隨時準備因應三個軍事衝突區,一是對付台灣(要摧毀她的獨立自主);二是對付東南亞國協(背後有日本、美國等勢力);三是對付越南(為了南中國海的一些小島歸屬)。所以,中國積極在建立空軍攻擊群力量,並向俄國洽購「現代」級驅逐艦,甚至還向烏克蘭洽購「瓦蘭吉亞」號航空母艦。《今日報》這種報導手法,令人有中國「好戰」的錯覺。

俄國銷售量最大的週報《論證與事實》在一篇題為《軍事武器市場的戰爭》文章裡,更是居心叵測地質疑,俄國出售最新武器給中國,難道不怕中國的人口比俄國多出有九倍,中俄邊界長達四千公里,如果有一天中國突然改變現有政策,而成為俄國的敵人?該報還作出假設,或者中國方面突然發生新的革命或內戰,大量的難民擁進俄國的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都將對俄國造成威脅。

然而,針對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俄國的海軍艦隊總司令伊戈爾.卡沙特諾夫已公開澄清,「中國增強軍事力量,在遠東地區並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俄國出售戰艦和潛水艇給北京,也不會破壞太平洋作戰地區的均衡力量。」

俄國軍事企業體「蘇荷」公司的總設計師哈米爾.希莫洛夫也解釋,俄國授權中國自行生產蘇愷-27戰機已有20年之久;但中國要完全自行生產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還得必須再過10-15年;而在這期間,俄國已能建造新一代的戰機,並在性能上佔有優勢。所以,現在出售蘇愷-27戰機給中國,難道有何不妥?他進一步補充,出售戰機給中國,既可強化俄國在戰機市場的地位,也可保障俄國現有150家飛機生產工廠和設計部門員工的就業機會,並使之免於瀕臨破產的命運。

俄國軍火供應公司總經理亞歷山大.科捷爾金也認為,中國目前仍能維持相當的穩定政策,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最近幾年都有10%的成長,未必有人希望冒風險、搞動亂;只有飢餓者才會有這種企圖,但中國目前並不存在這種情形。

事實上,是不是會存在著「中國威脅」的可能?俄國國防部長羅吉季奧諾夫的看法,應該可代表目前俄國的立場。羅季奧諾夫以前因受到一些錯誤訊息的誤導,曾公開指稱「中國是俄國未來潛在的軍事敵人」。不過,今年4月間他親自跑了中國一趟,修正了此一想法,並且體認到歐美國家對中國的「威脅」。因此,他已公開宣稱,「俄國嚴加反對西方國家利用台灣和西藏問題,以及中國的人權問題作為向中國施壓的工具。」一般咸信,羅季奧諾夫的立場表態,應可讓俄國媒體的「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