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痛中創造奇蹟

獻給廣場前的中華英雄

紀欣
(美國加州執業律師)


選舉結果出籠後,台灣數以百萬計的選民先是痛哭失聲,後是不能吃、不能睡。過去一年來,不少具有中華民族感情,自許為中國人之泛藍選民對於連宋為求勝選,一味聽信本土派及號稱熟知民進黨策略,自綠營投奔而來的競選幕僚,提出各種不顧兩岸現實,與阿扁競相比獨的發言、政見感到痛心疾首,但為終結走台獨路線的綠色執政,停止李扁執行了十餘年的「去中國化」政策,不但含淚選連宋,並且四處為連宋消毒:「只要選上,就會回頭」、「再差,也會承認九二共識,開放三通」、「有國家觀念、有理想的學者或有機會參與兩岸政策,修復兩岸關係」,選舉結果令這些人格外難以接受。尤其,連宋此次機會絕佳,陳水扁執政不利,經濟蕭條,社會亂象橫生,連民進黨的支持者皆怨聲載道;連宋合後,國親新三黨一致對外,媒體及學界因預估連宋會贏亦產生西瓜效應,在這種大好形勢下連宋卻敗選,讓這些泛藍支持者過去四年心中抱持的一線希望就此破滅,更擔心民進黨從此將長期執政,在台灣連做中國人都做不成了。

持續愈久,對台灣人民愈有利

然而,就在這挫敗、絕望聲中,台灣有史以來最大一次(有六百多萬人為後盾)的群眾運動展開了。從三二○開票當晚數萬人在北中南各地示威、抗議,到今晚(三月二十五日)已持續一百二十多小時後,仍有萬人死守總統府前,這對一向比較溫順的泛藍選民而言實屬難得,何況他們自動自發,相互打氣,一無所求,不像泛藍政治人物多半還是為著自己的政治權力或年底立委選舉放手一搏。就因為有這些人不顧一切,以肉體之軀冒著寒風大雨堅持不退,全世界才能透過國際媒體的畫面知道台灣選舉不公,槍擊事件可疑,台灣的「美式民主」是個大笑話,他們堪稱是全體中國人的英雄,我們不僅應向他們獻上最高的敬意,也應全力參與、支援他們的抗爭,直至最後一刻。

從個個不同層面觀之,群眾運動持續愈久對台灣人民愈有利。首先,陳水扁二○○○年以不到百分之四十的選票險勝,卻鴨霸了四年,不但未有一天擔任「全民總統」,更任由其妻及政府高官公然說謊,貪贓枉法;選前一年又利用公投、制憲,為自己綁樁,不惜重挫兩岸關係,造成族群撕裂;如非此次群眾運動嚴重打擊其信譽及國際形象,還真不知此次取得百分之五十選票的他,將在未來四年中如何囂張、霸道。且不論驗票、驗傷及抗爭結果如何,經由此次抗爭,陳水扁及其行政團隊不得不表現出謙虛、低調、包容之態,即令該種表態只是虛偽的、暫時的、權謀的,也讓泛藍選民體認群眾運動非民進黨之專利,只要團結、堅持,即使態度和平,仍有一定效力。尤其經此戰役,以後一旦阿扁太過分,泛藍選民可以隨時再走上街頭,予以痛擊。其次,以改善兩岸關係的角度而言,此次選舉陳水扁打的是台灣意識牌,在公投未過半後,又有群眾直接挑戰選舉無效,陳水扁當選無效,至少讓台灣內部及美日各國認識到台獨並非台灣社會的絕對主流,這將有助於遏止台獨勢力在島內外膨脹。

群眾集會究竟能持續多久,與阿扁政府的應變及分化泛藍政治人物是否成功、台灣輿論是否能持續同情泛藍抗爭、美日等國對阿扁壓力將加大或轉小、泛藍政治人物(特別是國民黨內本土派人士)的心態,及三二七大遊行是否成功有關。目前,何時全面司法或行政驗票,與是否可能重新選舉,是爭議的焦點,但槍擊事件是否為陳水扁自導自演,過程及真相為何,泛藍或任何人是否能在短期內找到有力證據,恐怕才是翻轉選舉結果的關鍵。

選戰檢討

在成千上萬泛藍支持者仍在淒風苦雨中受苦受難之際,就對此次大選進行檢討,是一件相當殘酷之事,而原本想在連宋勝選後對其兩岸政策直率建言,現在更是欲說還休。然而,如果抗爭及所有的努力都無法改變阿扁當選的現實,激情、熱情恐怕終將過去,再也不願忍受扁呂的人或到大陸定居,或移民外國,走不了的人只得忍辱偷生甚至抱憾終生,有些年輕人為免遭排斥,亦可能調整心態,隨波逐流。不論是哪一種選擇,都不是作者樂見的。因此,為記取教訓,痛定思痛,作者在等待奇跡出現的同時,仍願對連宋及國親聯盟在此次選戰中的表現做以下檢討。

(一)泛藍與泛綠競相比獨,結果害到自己

兩岸近年來政經勢力明顯消長,台灣經濟如不依賴大陸已無法生存,台商在大陸達百萬人以上,兩岸人民互訪、通婚日增,學術及各行各業交流頻繁是不爭的事實,但選戰中兩邊候選人卻完全不顧兩岸現實,支持者之本質,與阿扁競相比獨,的確令人不解。

作者只能猜測連宋採信了本土派與因個人、派系恩怨自民進黨出走,投奔藍營之競選幕僚的獻策,以為陳水扁執政不利,但依仗台灣意識、「公投是深化民主」、「民主是普世價值」仍有選票,因此不如順從民意,往「一邊一國」靠攏,何況中華民國有法理依據,進可攻退可守,而外省人及支持統一的人反正是「鐵票」,只要在台灣本土意識上不輸人,選民自然將把焦點放在誰的執政能力比較強上面。這種選擇一旦形成,就一發不可收拾,到頭來連宋只好隨著阿扁起舞、加碼,一路飆公投,玩制憲,最後還大方地讓防禦性公投過關,造成阿扁得以利用該法拿公投綁大選。即令選前最後時刻,連宋依然未回頭,不接受苦口婆心、忠言逆耳的提醒、批評,依然用民進黨之思維、競選模式,打民進黨,終於造成王金平大膽提出「台獨不排除論」、「領公投票是人民的權利」,而賺足了廣告費、做足了秀的媒體寵兒更公然在公投辯論中批判正方不夠獨,公投辯論成了一場又一場沒有反方的辯論,令親痛仇快呀!

連宋可能沒有想到如果選民要支持獨派的候選人,當然會選擇李登輝、林義雄、彭明敏等獨派大老支持的正牌獨派候選人,而非不太被承認是台灣人的連戰及外省人的宋楚瑜,這正是王金平等本土派號稱全力輔選,甚至領取公投票,討好南部選民,南部七縣市仍然大敗之主因。另外,確實有少數泛藍支持者不滿連宋缺乏理想,不知為何而戰,在認定連宋穩定當選之餘,選擇不去投票(倒未聽說有人故意投廢票),這恐怕是連宋始料未及的吧!

連宋以上策略不但害了自己,更加速了獨派版圖。過去一年,選民眼見綠營指責藍營統,藍營全力撇清並指證歷歷阿扁才是中共同路人,自然以為統不應該,獨才是符合台灣人民利益的。兩邊爭相戴帽子、脫帽子的結果,終於使「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成為主流民意。即令連宋真心以為「勝選才是硬道理」,只要選贏,一切有機會改變,何況中共對阿扁深惡痛絕,一定會找個下台階,把泛藍在選舉中之一切政見、發言視為「選舉語言」,而願意與連宋攜手合作,修復兩岸關係,但連宋是否想過:要在選後扭轉藍綠共同締造的民意,談何容易;更有甚者,只要民意不改變,就算此次勝選,四年後恐怕還是得把政權拱手讓人。也正因此,若選舉結果不能翻轉,阿扁確定順利就任,泛藍想要重新取得政權可謂難之又難。

(二)連宋打的美國牌不奏效

連宋打的第二張牌是美國牌,但顯然效果不彰。連宋大概知道台灣人一向親美,唯美是從,要讓台灣人支持,必須先取得老美支持。在選戰中,連宋仗著兩人皆留美博士,英文好,的確讓國際媒體爭相採訪、報導。連戰又親自赴美,明確向美國表示軍購照單全收,「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但「主權爭議應暫時擱置」,以討好美國,保障美國對台利益。在阿扁提出防禦性公投後,連宋更主打美國牌,全力宣揚阿扁得罪了美國,破壞了美台關係,美國已決定全力支持連宋當選,也只有連宋上,台美關係才能修復。

以連宋頻頻示好,聽話之程度,美國的確有可能不排除支持連宋,但美國真正在意的是確保自己的利益,至於阿扁,即令在表面上為公投衝撞美國,暗底下可是明、密使不斷地向美國說項:一切皆為選舉語言,選後還是「四不一沒有」,甚至以公投保障美國軍售的權利。在兩者都聽話的情況下,美國大概會選擇較容易之路,縱然作票、槍擊事件疑雲重重,阿扁畢竟已經當選了,除非驗票結果大逆轉,或找到阿扁受傷自導自演的具體證據,或群眾運動愈演愈烈,美國恐怕不願介入。這或許是苦心經營美國牌的連宋難以接受的現實,但更糟的是台灣選民不買帳。

經過李登輝、陳水扁十六年來的洗腦,台灣人普遍相信美國為自身戰略利益,不希望兩岸統一,亦會全力保護台灣;美國雖表面呼籲兩岸復談,但實際上希望有支持獨立的領導人牽制中共,使「中國威脅」不至於迅速膨脹威脅到美國;相對於中共的社會主義,李登輝、陳水扁大力推動的美式民主是美國向世人宣導民主的櫥窗。在這幾種心理下,儘管連宋全力搶攻,台灣選民依然比較相信美國人會支持阿扁,縱然美國為公投問題對阿扁多次表達不滿,但最終並未反對公投到底,造成選民一方面解讀阿扁勇敢,一方面確定美國只是做態,根本不是真的反公投,更並非真的在意中共反應。不論基於以上何種理由,連宋的美國牌不但未奏效,還強化了台灣人凡事向美國看,以美國態度為依歸的苟且心理,對兩岸未來的發展有害無利。

連宋顯然未仔細評估以上兩項策略的利弊得失,加上國親聯盟過分輕敵,最後一晚應變能力不足,心存僥倖,以為槍擊事件至多只會使大贏轉為小贏,而未自知本來就只能小贏(至多二十至三十萬票)的局面,可能一夜之間轉變。另外,泛藍雖一再猜測並沙盤推演,泛綠在選前最後一天可能會有的各種激情表現,但誰也不可能料到會有槍擊事件之發生;泛藍雖預知可能會有作票問題,並已號召數萬名監票員全面監票,卻未料到民進黨可能利用百萬廢票聯盟之勢,先行準備廢票,並作嫁選民主動投廢票。

不論如何,最不幸的結果發生了,但泛藍選民能在悲痛中毅然決然地站出來,是挫敗中的一道曙光。只要群眾運動一天不結束,我們就不應該棄追求、創造奇跡的努力。廣場前的朋友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