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的春天已經到來了嗎?

評連宋大陸行的影響

張麟徵
(台大兼任教授)


一 突然延燒的大陸熱

開春以後,突然延燒起的這股大陸熱,來得急,熱度高,似乎沛然莫之能御。在兩岸關係跌落谷底之時,突然有此轉機,莫非真應了中國人說的否極泰來?

分析起來,這股大陸熱是幾個力量所逼出,一是《反分裂國家法》出台,使台灣各個政黨不得不正視兩岸衝突的危險性;二是美國心急,幕後撮合扁宋會,希望搭起兩岸對話之橋;三是泛藍整合破局,國民黨在無奈之餘,需要走自己的路,號召群眾;四是賣台恐懼症逐漸退燒,紅帽的功效已漸失靈。

最近這幾周,媒體聚焦於連宋二人大陸行。和平之旅後,又接著搭橋之旅。在這股大陸熱中,很多人可能迷失在一片假相中。在大陸,那就是以為國共已然和解,形勢一片大好,兩岸和平,統一不遠。在台灣,那就是獨派惶惶不可終日,既批阿扁,又打連宋,害怕連宋二人可能勾結中共並台。其實,這都只是假相,不是事實。事實只是連宋二人終於走出紅帽陰影,在以對抗取向的兩岸關係上,提供給台灣人民另一個選擇:和則雙贏。兩岸關係可能朝向健康方向發展,但是前路仍然崎嶇,因為畢竟連宋並未執政,一切與胡錦濤達成的共識都還得陳水扁配合。

二 不必要的連宋較勁

在兩岸關係上,連宋原本看法一致,都想在這個議題上有番作為,拉台政黨與個人支持度。如果國親合,連宋可以攜手共進,情勢單純得多。但現實是國親分,扁宋合,連宋之間競爭難免更加激烈。回顧宋楚瑜及親民黨人在連戰訪陸拔得頭籌之後,所說的酸言醋語,冷諷熱嘲,實在令人搖頭。

大陸如何看待連宋的大陸行,二人大陸行的成就如何?

大陸表面上對兩人一視同仁,因為二者皆可為其所用,而且也不希望差別待遇深化了泛藍之間的嫌隙,反不利泛藍可能的整合,有損大陸利益。但事實上,胡錦濤當然較看重連。畢竟無論是講歷史淵源、政黨實力、人品作為,連都勝宋一籌。

至於連宋二人大陸行之成就,顯然先行者較佔優勢。連戰和平之旅,相對單純,賓主都很自然。雙方因為互信較高,立場相當一致,彼此心領神會,所以一切問題都點到為止,不需過份鋪陳。在達成的連胡五點新聞公報中,幾乎所有兩岸重要問題,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復談;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全面經濟交流,建立經濟合作機制;參與國際活動空間等都含括了。兩黨還同意建立政黨定期溝通平台。

連戰因為卸任在即,不需要為自己打算,目的只在爭取兩岸和平,劃定政黨路線,所以大陸之行相當放得開,表現超乎尋常的好。

相形之下,宋楚瑜的搭橋之旅則複雜多了。首先,他的身份就是問題,雖然賓主雙方都聲稱宋是以親民黨主席身份訪問,但陳水扁偏偏說他請宋楚瑜帶口信,行前又給宋劃下紅線。宋因此在兩岸都遭到懷疑,必須不時表態。而分寸拿捏不易,過猶不及,引起許多風波揣測,使一向揮灑自如的他,有時拘謹到出乎想像。

宋楚瑜大陸行要想超越連戰是不可能的,政治不僅講求實力,也講求誠信。宋的複雜身份使大陸當局不得不提高警覺,談判更要字斟句酌。宋也因為擔負了為扁傳話搭橋的使命,加上兩人政策又不一致,所以有些簡單的原則問題反而越弄越複雜。宋胡協議很難超越連胡協議,因為胡錦濤可以給台灣的,早就給了連戰。檢視宋胡六點共識,其中三、四、五項不過是連胡公報的重述就可印證。

至於公報中的一、二、六等項則另有意義。第六項建立「民間菁英論壇」,是因為共親兩黨很難仿國共兩黨建立定期溝通機制,畢竟親民黨太小,又有泡沫化的現象,前途未卜。

第二項特別強調反台獨,要求扁信守「四不一沒有」,前者是宋向中共表態,後者則是中共呼應扁宋十點協議。但其中矛盾的是:宋楚瑜確實如陳水扁所指控,違反了扁宋十項協議中的第六項(即不排除兩岸之間未來發展任何關係模式,包含統獨的可能),則又有何立場要求扁遵守第二項(四不一沒有)?

至於宋胡公報的第一項,應是最引起爭議的部分,因為它在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後,另提「兩岸一中」的說法,徒添解釋上的分歧,治絲益棼。民進黨又認為「兩岸一中」比「一中各表」還嚴格,認為所搭的橋是「奈何橋」。

如果宋楚瑜僅僅只是以親民黨主席身份簽下這樣的公報,頂多被認為比連戰更「統」、更「紅」,深藍的選民一定更支持親民黨。事實不然,他遊走藍綠、紅綠之間,「中人」的身份甩不掉,藍色選民就不會支持他,這次國大選舉親民黨慘敗就是明證。

三 陳水扁進退維谷

連宋競相登陸引起綠營嚴重恐慌。雖然陳水扁本人在扁宋會後,已有透過宋楚瑜,嘗試打開兩岸僵局,或至少是以敷衍來釋放壓力,回應美國與大陸的盤算,但是這步棋需要時間部署,先得做好綠營內部工作,減少反彈。可是反分裂法的如期出台,連戰的搶先出牌,打亂了扁宋原先的棋局。來自兩個完全相反方向的壓力,使陳水扁亂了方寸。因此,陳水扁對連戰與宋楚瑜的大陸行,反應就顯得反反覆覆,由批判變祝福,再由傳話變批判。對李登輝的攻擊也由反唇相譏,變為敬老尊賢。對於宋楚瑜自認為費盡心力抱回來的「兩岸一中」談判結果,更視如敝屣。

陳水扁最後選擇了回歸綠營懷抱,這是完全可以理解,也完全不出預料的。做為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陳水扁資訊充分,站在兩岸關係的制高點上,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經過這麼多波折後,他當然瞭然於胸。但是他如果無法重洗綠營支持者的腦,而又需要他們的選票時,他的政策轉圜空間就十分有限。

陳水扁的政策反覆引起民進黨內同志,以及友黨台聯的大力抨擊,看似陳水扁獨斷獨行,怠於溝通,其實是因為他深知,溝通恐怕也是枉然。因為泛綠的意識型態根深柢固,短期內很難撼動,改變這些人制憲建國的想法,是另外一項艱難的政治工程。而陳雖沒有連任壓力,但黨內同志有意接棒者,在綠色民意束縛下,也不會聽任陳水扁鬆動立場。

因此,就陳水扁而言,不管是「九二共識」,或「兩岸一中」,關鍵不在大陸默認「分治」,對台灣已經較友善,關鍵實在「一中」。在目前綠營的氣候中,陳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一中。從扁宋會、扁宋十點協議、扁祝福連宋大陸行以來,綠營對扁的壓力就排山倒海。民進黨大老陳繼盛擔心,如果連綠營的人也罵,要發動罷免總統,問題就大了;立委王幸男要求陳水扁退出民進黨,以免影響民進黨支持度;李登輝則諷刺陳水扁騙票,又未堅持制憲,這種沒有誠信的做法在日本或美國,早就被彈劾。由此可以預言,如果陳水扁真的堅持走中間路線,接受「九二共識」,或「兩岸一中」,則陳水扁可能將面臨彈劾、罷免、退黨的命運。對扁而言,這種對權力的威脅絕對比追求政績、歷史定位更為重要。

陳水扁當前脫困之道,還是只能對各方敷衍,主軸只能維持現狀。面對大陸友善的經濟示好,只能視若無睹,對來自民間的相關壓力也只好硬挺。由於在兩岸關係上變不出新花樣,所以陳水扁已表明五二○時不會針對此一議題發言。

四 胡錦濤氣定神閒收漁利

在這股大陸熱中,胡錦濤的表現真是氣定神閒,舉重若輕。對連宋的接待隆重周到,可以讓的部分,讓得很爽快,但是原則方面,則守得滴水不漏。

對胡錦濤而言,《反分裂國家法》可能引起的國際壓力,早在預期之中,只是力道有一點超出想像。胡錦濤本來沒有想到連宋這麼快就搶著登陸,而比預期早到的連宋大陸行,卻適時的為胡釋放了《反分裂國家法》帶來的國際壓力。

國際社會都興味盎然的看著台灣在野黨領袖的先後登陸,訝異於連宋二人在大陸所得到的大幅度報導,高規格的接待,尤其是民間發自內心自然的熱情關注,這顯然不是任何外國領袖能在大陸享受得到的。只有美國顯得焦慮,就像國務院官員坦白說的:兩岸關係發展快速,已經超出美國所能掌控。所以在稱許連宋大陸行,啟動兩岸對話之後,美國頻頻向大陸施壓,希望大陸也能與陳水扁展開對話。

胡錦濤當然知道,台海問題要真解決,一定得跟台灣當局打交道,其實大陸在一定條件下,也願意與台灣當局對話,所以從今年初以來,胡錦濤賈慶林等就一再重複:不管是什麼人,以前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只要回到「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上來,大陸都可以和其展開對話。這就是在向陳水扁招手。陳水扁既然始終不肯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大陸也只好迂迴推進,先從在野黨著手,以帶動台灣社會民意轉向。

胡錦濤上台以來,對台策略確實較為靈活,軟硬兼施。《反分裂國家法》硬中帶軟,在立下對台三道紅線的底線以外,也展示了對台的高度善意。與連宋所簽的兩個公報,不脫此一立場。不過仔細分析,硬的立場清晰明確,軟的讓步雖然極軟,也還是建立在硬的基礎上,那就是不能悖離一中原則。

五 大陸熱與台灣國會改革牽動大陸政策走向

雖然目前兩岸執政當局都有突破僵局的意願,追求和平發展,回應國際社會期待,但卡在國家認同上,糾結不容易解開。大陸方面,政府與民間在一中原則上態度一致,又有其他的分離運動需考慮,所以立場很難鬆動。再說,大陸現在經濟實力雄厚,有本錢可以拖。

台灣方面,立場十分分歧,朝野政黨以及藍綠支持者在認同問題上態度南轅北轍。不過雖然民進黨政府執意攔阻兩岸正常交流,拒絕直航,並積極推動台獨,但隨著兩岸與國際氣氛的轉變,連宋登陸對內部民意的影響,人民對陳水扁善變與濫用權力的反感,台灣政權再度輪替,與政策轉變是可以高度期待的。尤其是民意的轉向,最值得觀察。

緊接著連宋訪問大陸回台,台灣在五一四舉行了任務型國代的選舉,結果頗令人意外,泛綠兩黨得票居然首度超過泛藍。有人以這個選舉結果來評斷,認為連宋大陸行並未為國親兩黨拉台選情,大陸熱並不足以改變台灣民意。其實這個評斷有偏差。

這次選舉是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次選黨不選人;修憲內容人民完全不懂,選前宣導太少;選舉日天候太差;原本立場相反的政黨,反而在修憲立場上一致,讓民眾莫知所以;投票率創有史以來新低,只有百分之二十三;去投票的都是深綠深藍民眾,深綠又比深藍積極等等,這些都有影響。其實這次選舉中,國民黨與民進黨支持度都有成長,分別增加百分之六及百分之七左右。台聯增加百分之一,只有親民黨的支持度由百分之十三跌到百分之六,跌幅超過一半。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宋楚瑜搖擺於藍綠之間,誠信破產,與大陸政策無關。

這次任務行國代修憲,由於贊成修憲的民進黨與國民黨得票近八成,如無意外,修憲案通過不成問題。在單一選區兩票制,席位又減半的情況下,今後台灣政治會朝向兩黨制發展。台聯因為有其基本盤,也許還可以維持一些立委席位,至於親民黨,由於泛藍選民不滿宋楚瑜與陳水扁勾結,選票回歸正藍的國民黨,親民黨的快速泡沫化已經啟動。宋楚瑜也許還可以以目前三十位左右的現任立委為資本,繼續操弄一陣子,但是政治人物都必須跟著選票走,這些立委終將另擇高枝,宋早晚將被浪淘沙。由於連戰將退,王馬之間競爭白熱化,宋楚瑜已回不了國民黨,除非選擇急流勇退,宋只好繼續抱陳水扁的大腿,宋楚瑜及親民黨的泡沫化正是違反民意,欠缺政治智慧的結果。

今年底百里侯之戰的結果,也許較能看出台灣政治版圖的巨幅移動。經由連戰登陸啟動的大陸熱,已經鞏固了泛藍的基本盤,如果國民黨不因王馬競爭生嫌隙,連戰又還能發揮一些餘溫,泛藍的版圖應該會稍有成長,親民黨泡沫化,反而可以凝聚泛藍的團結力,減少內部摩擦。只要國民黨能堅定在大陸政策上的立場,陳水扁在內外擠壓下,不改變路線就只有死守基本盤,永續執政將成空想。

六 兩岸關係凍土中的種子終將萌芽

雖然美中台三方都想維持兩岸現狀,但樹欲靜而風不息,隨著國際與兩岸各自內部情勢的發展,各方都需要與時俱進。兩岸現狀其實是一個動態的現狀,回首五年、十年或十五年前,每個階段都不同,而且其不穩定性逐年成長。就是因為如此,必須盡早建立一個機制,確立一個停損點,《反分裂國家法》、美國促談的目的就在建立停損點。

但是如果想將這個走向衝撞的關係,扭轉為走向對話、合作、交流、甚至整合的話,就需要更積極的作為。連宋登陸正有這樣的作用,大陸也看到了這樣的可能,所以擴大宣傳、高規格接待、慷慨釋出善意,但是台灣執政當局則在抗拒。

由於兩岸今天優劣形勢易位,大陸對台灣的磁石效應無可拒擋,扁政府逆勢操作終將難以為繼,早晚還是需要調整立場,只是如此走台灣輸掉的會更多。不過,眼前陳水扁或許見不及此,或許心餘力絀,因此,他認為最好的因應之道就是什麼都不做,維持靜態的現狀,以不變應萬變,可是這顯然不切實際。

大陸方面雖然期待越早解決台灣問題越好,但是有一定的原則。其實,面對陳水扁的反覆與頑固,大陸也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拖過陳水扁這三年任期,再來處理。拖的過程中,大陸會積極推動「入島入心」的工作。對台灣人民經濟上有利的政策,如水果登陸,觀光客入台,台生平等待遇,台商保護等,自己能做的會逐步落實,需要台灣政府配合的,那就只能讓台灣民眾來向扁政府施壓。國際參與上,如世界衛生組織,也會安排照顧台灣利益的作法,但是不能害及一中原則,不能讓台灣政府藉機搞台獨。至於連宋與胡公報中所提的兩岸共同市場、自由貿易區等,在一中談不妥的情況下,無法推動。

至於美國,清楚知道,兩岸繼續僵持,不僅危機無法解除,台灣經濟長期也一定承受不住。美國對於兩岸直航、對話、在分治狀況下建構一個較穩固的台海關係,其實比扁政府還急,所以美國一直推動扁胡會。但是如果美國無法勉強陳水扁接受「九二共識」,就更無力要求胡錦濤擱置「九二共識」。如果「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糾結打不開,則一切都只是空想。

總之,連宋大陸行刮起的一陣暖風,或會讓人錯覺春天的腳步已不遠,但冰凍三尺,融冰需要更多暖度。連宋的大陸破冰,促成台灣民意的逐漸甦醒,台灣民意的甦醒會帶來更多暖風,讓兩岸關係凍土中的種子感受到悸動,最終破土萌芽。國民黨與其支持者應把握時間,蓄積能量,一舉拿回政權,迎回兩岸共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