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能否在倒扁風潮中脫困?

紀欣
(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律師)


五月底以來,宋楚瑜以「罷扁」為名,做起了「無本生意」,也迫使馬英九不得不跟在後面亦步亦趨,最後並親自站上第一線,指揮全島「倒扁」運動。宋楚瑜在陳水扁堅不辭職下台,罷免案又無望於6月27日立院過關前夕,大動作發動倒閣。若說宋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作賭注,其實他只賺不賠,短短不到一個月,他不但在藍營中敗部復活,也可能在台北市長選舉挑戰郝龍斌。只是宋個人的「得」,對整個藍軍在2008年的勝選不一定是正數。

儘管馬英九近來民意支持度下滑,但綠營主事者比誰都清楚,要想保住江山,第一天敵非馬英九莫屬。也因此,「刺馬」、「馬英九將辭台北市長」的傳聞不斷,陳水扁及民進黨四大天王每一反制動作,均衝著馬英九而來。馬英九能至今坐穩泛藍共主,並成為島內外公認的2008年總統大選之frontrunner(領先者),應歸功於「馬英九現象」已超越傳統的泛藍版圖,成為厭惡政治鬥爭的中間選民之新希望。而其從未與李登輝或陳水扁暗通款曲,在藍營中也無人可比。且不論民進黨的四大天王能力、操守如何,對綠營選民而言,好歹也有四個人頭任君挑選。而藍營,馬英九若被擊垮,那2008年似乎就沒得玩了。

近日來幾乎所有評論家都批評,馬英九毫無警覺的跟著宋楚瑜步上了一條不歸路;馬英九沒注意到推動罷免時機不對;馬英九在罷免事件結束之後的安排不清楚。也有人說,當馬英九說出「子彈已上膛」、「陳水扁會死得很難看」時,他的溫良恭儉讓形象盡失;馬英九改變戲路,毀了中間選民的唯一希望,也傷了他自己的未來。更有人說,這場「扁馬戰爭」,不是扁下就是馬下;「罷扁」政潮後,馬英九聲望將重挫。

其實這些批評只是後見之明,馬英九怎麼可能不知道,他的最佳戰略是隱忍不發。他曾多次公開表示,應該等到弊案延燒到總統或第一夫人,民怨沸騰時,泛藍再介入。只是他阻止不了宋楚瑜的見縫插針,也遏止不了激情的泛藍選民逼宮,就連國民黨內的公職也不甘落人後,更何況當時主流媒體質疑他溫吞、缺乏領導威信。就這樣,馬英九明知時機尚未成熟,也被迫跟牌、登上火線,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平實而論,馬英九過去數周的表現堪稱在明知不可為的一場棋盤中,為所當為,並且認真、盡力而為。就連6月21日晚電視講話中,他對陳水扁及民進黨的一番道德勸說,雖不免被譏為迂腐或矯情,卻也符合其一貫之溫和形象。不過最新一期的《新新聞週刊》報導,馬英九曾因國民黨中央遲緩無為、如同「植物人」而大發雷霆,令人不禁想問馬英九:已經做了將近一年的黨主席,如果指揮不動黨中央,不該自我檢討嗎?該報導中又說,馬英九表示獲得美國情資,確知國民黨不論是發動罷免,還是進行倒閣,或是持續發動「二次罷扁」、「三次罷扁」,美國都不會反對和干預,又不禁想問馬英九:美國的態度,須要情資才能瞭解?美國的承諾,您真相信?如果美國反對,您就不幹了?美國當然不希望一手扶植的台獨政權一敗塗地,必然會在必要時要民進黨與陳水扁切割,但在必要時刻尚未到來之前,美國何必多應付一個捉摸不定的呂秀蓮!再說,假設美國握有相關重要證據,馬英九似不該僅滿足於美國的「不干預」吧!

對台灣人民而言,眼見重重弊案好不容易即將撥雲見日,卻仍走上政爭、藍綠對抗的結局,實在很無奈,但就政治人物權力鬥爭來看,這又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發展。阿扁為保自己,先透過權力釋出,穩住綠營內部,再全力策動綠軍反制,由深綠部隊祭出族群、統獨法寶,將罷免轉為兩大陣營大動員,最終巧妙的藉由藍綠對抗走出貪腐、弊案的泥淖。馬英九呼籲陳水扁與民進黨不要激化族群對立,也問「難道本土就可以貪腐嗎?」只是要想解除台灣的族群、統獨根本問題,使綠營的神主牌不再見效,馬英九需要努力的地方尚多,而且必須加緊腳步!

6月27日立院罷免案的結果幾已確定,馬英九將如何收場或繼續抗爭,已成為他出任國民黨主席以來的最大考驗。倒閣的憲法門檻遠較罷免總統低,但其所衍生的政治效應卻難以估量。不要說立委不願提早下台,更不願在重選時適用減半新制,就馬英九個人而言,一旦立委重選,他不僅要提早協調黨內的各方政治勢力,還得與親民黨及無盟折衝,並承擔選舉的成敗,這絕非他所樂見。此外,憲法並未規定多數黨組閣,泛藍倒了閣,最後恐怕仍得受制於總統的「閣揆選擇權」。更何況,一旦陳水扁不解散國會,卻以提名王金平來離間泛藍,馬英九又要如何因應?

國民黨已決定為避免予人「奪權」印象,將不提出倒閣案,並回絕泛藍組閣的可能性。馬英九也宣示,國民黨在2008年之前只作一個「忠誠的反對黨」,這雖可回應宋楚瑜的倒閣說,又可遏止王金平與民進黨組聯合政府。只是,如果罷免不成,就不了了之,人民會問:拚命「罷扁」的意義何在?馬英九丟出的「回歸中道」,是否能說服選民?馬英九說的要持續發動「二次罷扁」、「三次罷扁」,真有可能嗎?

最後,即令馬英九的兩岸立場令人困惑,馬個人及其團隊可議之處甚多,但為使台獨惡政能在2008年被終結,泛藍選民也只好期望馬英九在此次倒扁風潮中不致失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