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與「第三勢力」

狄鯤


1月29日《壹週刊》一篇專訪李登輝的報導,以「放棄獨立」、「接受中資」和「想訪問大陸」為標題,震撼海內外。為平息「不台獨」所造成之風暴,李登輝隨後再三解釋,他未講放棄台獨,而是講台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無須回頭追求獨立;目前最重要的是國家正常化問題,要透過正名制憲讓台灣成為名實相符的國家,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他也批評國民兩黨利用台獨假議題,製造統獨對立;而「台灣與中國問題,是特殊國與國關係,對於中資引進問題,只要有規範投資產業項目、比例多少,就不必怕。」

李登輝「大轉向」的另一重點,是預告台聯要走中間偏左路線。歷經白色恐怖與戒嚴體制,朝野一致向右、親美親日,島內的左翼力量始終無法成熟壯大。李登輝本人或身邊有人從選票考量,想利用這塊空白,讓台聯能在今年底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戰中,取得過5%的政黨票,避免立即泡沫化的命運。只是台聯公職幾乎全是黑金代表性人物,他們不但不具左派理念,而且長期與資本家為伍,素行又不良,要這樣體質的政黨往左轉,豈不緣木求魚?就連台聯內部也對此轉向,大歎莫名奇妙、難以配合。倒是一向相信「窮則變、變則通」的李登輝,絕不會放棄他想做的。也因此,從去年8月以來,李登輝不僅多次會見謝長廷,也始終與包括王金平在內的國民黨本土派、不滿陳水扁的綠營新生代(例如去年發表《七一五聲明》、推動修憲之「世代論壇」,以及剛成立之「公民前線」的部份成員),以及倒扁運動的施明德,保持友好關係。2月15日李又密會國民黨馬系立委賴士葆,以及與呂秀蓮、王金平友好的政論名嘴楊憲宏、黎建南、胡忠信等人,為他在農曆年後將積極開展的「第三條路」作準備。

「公民前線」已於2月13日正式成立,其成員包括去年參與《七一五聲明》的學者,如范雲、黃長玲、李丁贊、簡錫□、徐斯儉等人,其他學者錢永祥、馮建三、郭力昕、管中祥,「世代論壇」執行長周奕成與社運人士朱增宏、彭渰雯等人。發起人簡錫□說,「公民前線」將推動公民運動,深化民主,壯大台灣公民社會;希望能讓台灣成為「東方北歐」,因為北歐國家不僅公民意識蓬勃發展,公民社會成熟,社會發展融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走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路線,國家競爭力高,台灣同樣是小國,應該倣傚北歐小國的發展型態。「公民前線」未來將串連社運界成立「優秀立委推薦連線」,在各黨初選前,提出公民團體的推薦名單,影響國會素質。

「公民前線」成員不乏真心想要超越藍綠,壯大台灣公民社會的優秀學者,但從其發起人簡錫□的背景、成立時間,以及成立宗旨完全呼應李登輝的第三勢力、中間偏左主張看來,很難不讓人聯想,政壇的第三勢力已隱然有了串連之勢,「公民前線」與李登輝及台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簡錫□曾任民進黨兩任不分區立委,在離開公職後,出任立場反中的「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他於2003年成立「泛紫聯盟」,標榜將成為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三年後卻主動解散該盟。去年倒扁運動,簡曾是後期之實際操盤者,卻因不滿發動罷工不成,以及10月10日「天下圍攻」後群眾立即散去,退出倒扁總部,並公開批鬥施明德。

本文無意探討倒扁運動起末的幕後真相,但光看這一場曾被形容為「台灣人民革命」、「社會價值重建」的運動,可以在一夕之間歸於沉靜,就知道台灣選民是不會輕易被有心人利用的。倒是學者、社運人,不無可能因對藍綠對立深惡痛絕,又為實現壯大公民社會之夢,甘於被人所用,或被人所用而不自知。兩岸關係當然是台灣的最關鍵問題,統獨爭議當然存在也亟須化解,若有人以為只要西方式的民主被深化、公民意識蓬勃發展,就可以解決台灣政治對立、社會矛盾、經濟蕭條、人民沒有前景等問題,那不就太過天真了嗎?

當然,李登輝能不能玩下去,第三勢力在台灣可不可行,大概不決之於李的決心財力,也不決之於其背後策士的能力學養,而決之於有多少爭取不到提名者(立委及總統候選人,不分藍綠)會投奔至李登輝營下。立委席次減半,馬上就將有大批失意政客,只是2008藍綠競爭激烈、勝負接近,任何自以為所屬政黨可能獲勝,而他又可在其政黨執政後撈到一官半職者,或許不至於輕舉妄動。而王金平的動向,始終是第三勢力能否形成、壯大的關鍵,如他不能順利取得國民黨內總統或副手的提名權,那李登輝再次左右台灣政壇、裂解藍營的機會即將到來。真有其時,那台灣必將陷入更慘烈的混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