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代表台灣泛藍政治勢力與支援群眾,在322獲得壓倒性勝利,取得08年520之後的總統大位,但由於過去李登輝與陳水扁的連續主政長達20年,台灣事實上已屬「實質台獨化」,此一「現狀」且儼然已經被華盛頓與北京雙方各以一種積極的與消極的態度予以「確認」,而交由馬英九以所謂「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主義,引為執政後的行政原則依據,一舉二得交換到華盛頓與北京的放心支援,誠可謂馬氏參與本屆總統競選以來,最具關鍵性的致勝「撇步」。
在這裡,不論是藍、綠陣營的觀察家或理論家,似乎應該提升自己的立足點與眼界,務實的看到,美國和中國大陸對台灣的現實問題與民主選舉的過程,在理解與介入影響的操作上,確有其高明與犀利之處。可以認為,這兩項因素(factor),將成為爾後「台灣民主」的發展或演變的主因素(max factors)。
因此,馬英九或國民黨此次的大勝,清楚的向「台灣民主」的主體──台灣人民展現一個真相,即台灣必須或只能通過自己的民主程序,選舉出確能心領神會太平洋兩岸的兩大強權,在台灣問題上所達成的與將要追求的妥協的「新政府」執政當局。馬氏的當選與國民黨的「再輪替」,宣佈了這個時代的來臨。也就是說,台北當局馬上要進入一個必須兼顧華盛頓與北京的全新階段,這當然是國民黨幾乎完全不曾有過的經驗,它的困難和埋伏的凶險不言可喻。試問馬、蕭身手如何?
4月18日,馬英九與來訪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麥斯金(Eric Maskin)在台北市有一對談。由媒體報導(4月19日《中國時報》),麥氏向馬指出,以他親自參加剛召開過的「博鰲論壇」的瞭解,亞洲各國都樂見兩岸在博鰲會議後的發展。麥斯金也提出建議,「(兩岸關係)機制的設計可以讓兩岸和平有建設性的發展,締造雙贏。」但由馬英九的回應,他認為兩岸和平協定的落實,受到大陸在國際上挖「台灣的邦交國」,使台灣沒有尊嚴的妨礙。馬主張兩岸不能「相互承認」,也不必「相互否認」,而希望「相互不否認」,故馬也表示,「大陸繼續擠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台灣會覺得這很過時。」
在「博鰲論壇」會後不久,馬英九利用與諾貝爾獎得主的對談,把因胡蕭會面後兩岸關係升高的溫度予以調降,固然是一種政治姿態,有他個人的考量,不過他透露的語意,卻間接但清楚的表示了一種新的兩岸「相互不否認」的「一個中國」概念,而且以之是合乎時宜的。只是人們恐怕不免聯想也不易理解的是,美國早在上世紀40年代後期專為分裂兩岸而創造的「兩個中國」歹計,是否就不會過時呢?◆
社論
馬英九當選的意義
台灣大選後的國際反應
向馬英九建言
西藏暴亂與奧會
連 載
海峽短評
讀者來函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