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重大轉折後的偉大復興
歷史重大轉折後的偉大復興
進入2008年,國際媒體關於中國崛起的報導愈來愈多,原因是2008年不僅是北京舉辦奧運會,還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而海峽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原則上解凍,更是喜上加喜。
中國將改革開放當作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國際社會也通過各自視角,對30年間變化著的中國做了各種解讀。
中國崛起,成了國際社會,認同中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同義詞。用「巨變」來概括中國這三十年進步,應不會過份。法新社就有《中國崛起跡象隨處可見》專論。英國《衛報》在《超級大國》一文中,驚歎指出:「近10年中,最重要的事件是9.11,比9.11更重要的是中國崛起以及伴隨美國的衰落」。很在意中國從後頭追趕上來的美國,在最新出版的《外交》雙月刊上,竟用上「前無古人」的中國形容詞,描述中國巨大的變化。
評論家們觀察中國,再不滿足世界經濟排名榜上:中國經濟規模世界第三;出口總額世界第二;外匯儲備世界第一,這些一二三名次。而注意到,經濟發展的中國,給世界帶來了什麼?
不久前,聯合國公佈過去五年世界經濟發展報告,中國對世界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貢獻是17%,一直是老大的美國是16%。很明顯,誰能保持世界經濟增長不低於4.5%,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而是中國。持續的兩位數字經濟增長率,確保世界經濟不因美歐經濟不景氣而停滯不前。
如果不是中國掐緊手中巨額外匯儲備中占70%的美元債券,誰能擋得住美元大幅貶值,而引發世界性金融危機!
當七國集團表示無力向非洲國家提供承諾了的250億美元援助時,是中國適時宣佈,從2007到2009年,以貸款和饋贈形式向非洲提供50億美元經濟援助。
很多人都熟知這一真實故事,美國人薩拉寫了一本《離開中國製造一年》的書。起因是聖誕節來臨時,她收到35件禮物,25件是「中國製造」,引起了薩拉思考: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美國人還能否活下去?她和家人決定嘗試,一年內不買中國產品。試驗結論是:我們與中國關係密切,不論是個人還是美國經濟。已離不開中國。薩拉從一個角度點明了:白宮把美中關係定位在利益的相關者是中肯的。
事實也是如此,在經濟全球化今天,中國再不是無足輕重。從各國主婦的購物袋裡裝的,到反恐,朝核危機,全球糧食、能源危機的解決,中國都是積極參與者和各種力量爭奪中的平衡者。
七月,在日本舉行了「八國峰會」,《朝日新聞》就此發表社論指出:「僅靠日美等八國,難以找出解決世界性難題的出路,而沒有中國的參與,談世界經濟就沒有意義」。
三十年風雲際會,三十年風雨兼程,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中國歷史重大轉折的三十年。
像中國這樣國土遼闊,人口高達十三億多,且又較長期處於封閉,經濟落後的國家,應該採取什麼發展模式,才能實現百多年來中國人「國富民強」的夢想呢?
遠的不說,中共執政後,為此摸索多年,付出了重大代價,尤其是「十年浩劫」的慘痛教訓,驚醒了鄧小平這些領導人。他們力挽狂瀾與既倒,做出了改革開放戰略決策,把國家發展置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將市場經濟寫在社會主義旗幟上。鄧小平的「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和「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巿場經濟」的名言,使中國在徘徊、猶豫中,終於走上民族復興的光明征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曾被認為是共產黨領導「走資」,而成了一時笑談。鄧小平和其他領導人的智慧與膽識就在於此,它不排斥和善於利用資本主義一切可以利用的東西,並將它移植到自己土壤,不斷試驗、創新、培育,終於開出具中國特色的花,結中國特色的果。經濟特區的「特」,就「特」在這一點上。
事實證明:中國的路是一條前無古人的新路,它既不是無生命力的蘇式社會主義舊模式;又不是千瘡百孔,百病叢生的資本主義。
許多發展中國家密切注視著中國如何走出新路?委內瑞拉前議長奧斯瓦爾斯在《中國的覺醒》一文中就指出:「中國開放改革是一場真正革命,它發自深層而不可逆轉」。墨西哥的《中國競爭力秘密》一書中,探討了為什麼墨中兩國幾乎同時進行改革開放,為何同花不同果?墨西哥多年經濟增長是1%,而中國則是10%。
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馬布巴尼在他《力量向東轉移》新書中,就提出同樣是民主制度,印度成功,菲律賓失敗;同是共產黨國家,中國成功,朝鮮失敗?這是一個有趣但很嚴肅的問題。
中國不僅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而且在努力朝著小康社會前進,當這一歷史性大轉變成為現實時,意味著擁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這個東方古國,不但在改變自己,也在改變世界。中國已不單是中國的中國;而且是世界的中國。她已站到世界舞台上的重要位置了。
但中國一再強調,永不稱霸。她奉行的和平崛起路線,顯示了中國要融入而不是想推翻世界現行秩序。
幾百年來,西方列強橫掃世界,新老帝國殖民主義者,受不了新興國家噴薄欲出的耀眼光芒,聽不得「嫦娥一號」傳來的天籟之音,獨吞慣了的大餅,容不下別人分一杯羹,連「北京奧運」也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釘。
拉薩一場騷亂,立即變成一場國際反華浪潮,一個中國境內的地方性事件,升級到西方一些重要國家出面與中國對抗。三、四月以來,一連串反華辱華,破壞「北京奧運」醜劇,說穿了,是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因為經濟衰落而對中國崛起更心存畏懼。
一、畏懼這個由他們壟斷瓜分的世界變小了,一個長期主宰世界,到處掠奪殖民地(中國也是被掠奪者之一)資源,養肥自己的西方列強,不心甘情願接受他們固有利益受到挑戰。
二、畏懼中國崛起,同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無異鼓勵新興國家有樣學樣,何況南美已有過半政權敢對美國叫板。
三、畏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集團,在全球推行的霸權戰略,在硝煙與血泊中輸出的民主自由,因中國走出了一條與西方列強不同發展模式,而失去 「普世」價值,再不吃香叫座。
一句話,中國和平崛起,刺痛了西方。因為西方重要國家的崛起,走的是武力擴張,火與血殘酷屠殺之路,這是中國成了西方肉中刺和被千方百計「妖魔化」的原因之一。
德國前駐華大使康拉德.賽茲博士日前接見《德國之聲》採訪時,有如下一段很好的談話:
「很多中國歷史上取得的輝煌成就,西方對此都知之甚少,很大一個原因,是西方人太狹隘。現在在德國,看到的很多關於中國的消息,不過是一個被扭曲的中國形象。媒體很少報導中國人民生活的提高,和中國政府所做的努力,卻聚焦於政治話題,但是,並不是每個社會都適合建立西方式民主」。
究竟誰才是未來世界真正威脅,顯然不是承諾永不稱霸,講求和而不同,提倡和諧世界,尊重不同文明,追求平等互利。在處理朝核危機、伊核危機、蘇丹達爾富爾等的國際重大問題時,取平衡角色的中國,唯有不斷製造假想敵的國家,才總是活在草木皆兵的惶恐之中。
當今世界,已經再不是單純以武力論英雄時代,也不論你喜歡不喜歡,都不能不承認這個世界,到了應該去重新認識中國的時候了。
西方對中國和平崛起與和平發展戰略的質疑,只能說明西方對中國認識的膚淺及其偏見。
東方的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更有著完全不同的現實和發展路線。企圖把中國的發展和未來納入西方自詡的普世價值框架之內,成為其旗幟之下的小兄弟,顯然是強人所難,也不會達到目的。人們記憶猶新,前蘇聯後期和以後的俄羅斯前期,不是在美歐威迫利誘下,準備全盤按照西方模式發展嗎?結果淪為二流國家,此後,在普京領導下重新發展,才重現昔日雄威。
近日,布什在「八國峰會」時說了:「迴避不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是對全體中國人最大不尊重」,對中國顯示善意。而一向口硬的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在八國集團對話期間同胡錦濤見面時,表示會出席「北京奧運」開幕式。當然,不是薩爾科齊迷途知返,而是形勢比人強。
三十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成就,每個中國人都引為自豪,因為擺脫落後,追趕先進,躋身世界民族之林是中國人長期的夢想。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創舉,靠摸著石頭過河,面對的矛盾,困難多多。
今年一開始,中國就遇到特大自然災害,華南地區百年不遇雪暴,四川八級大地震,既考驗中國改革開放承受能力;也給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極大困難。
從全球經濟形勢看,由美國次貸風暴到全球通膨,糧食危機,石油危機和氣候大變化,已導致世界經濟失衡和通膨嚴重。如何使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不景氣下保持良好狀態,穩健前進,中國政府要費大力氣應對。
中華民族百年來歷經坎坷,改革開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正如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先生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所說的:「對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時候」。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歷史賦予炎黃子孫的共同責任,需要台灣同胞共同參與。相信,兩岸攜手努力,必使民族復興事業更好展開,更趨完美!◆
社論
國際視野
中華復興與08京奧
馬英九與兩岸外交休兵
歷史教科書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