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旋風式的出訪了中南美兩個友邦,從低調過境美國,到熱情參與友邦元首就職典禮,表現得倒也中規中矩。此行對美台關係的改善,從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薄瑞光的談話中可以得到確認;友邦邦交的穩固,從元首互動的熱情中大約也可以暫時放心。馬英九第一次外交出訪可算成功。
一 政策正確,還需手段正確
整個旅程馬英九都在推銷他的「外交休兵」。他指出:第一、雖然主張「外交休兵」,但並不反對大陸與我邦交國發展經貿文化關係。實際上,邦交國要與大陸經貿往來也是擋不住的。第二、並非藉「外交休兵」搞「雙重承認」,二者完全不同,大陸若干學者的疑慮純屬誤解。大陸對此立場沒有正式反應,美國倒是十分肯定。
就在馬英九訪問途中,外交部也同時在聯合國推出了「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提案。這個動作是休兵嗎?馬英九兩項外交主張,「外交休兵」及「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本來是相當務實的,但是務實的政策如果沒有務實的做法,結果恐怕還是枉然。
台灣的外交困難來自大陸,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所以解除外交障礙,先就得做好對大陸的工作。
大陸方面,對馬英九的兩項外交主張都表達了高度的善意。在「外交休兵」上,大陸對巴拉圭的頻頻示好,故作不見,所以馬英九才能往訪這個一度風雨飄搖的友邦以及多米尼加,哥斯大黎加的斷交也才沒有發生連鎖效應。連帶的,其他各地的邦交國也都穩定了下來。對於「參與國際組織活動」,胡錦濤先生在胡蕭會與胡吳會中也都表示,願意討論此一議題,並「優先討論世界衛生組織」。
只是這樣的成果並不是經由兩岸協商所取得,純粹是由於大陸的善意配合。大陸何以有此善意?分析起來不外是因為:第一、台灣政權輪替,北京當然得送點禮,爭取台灣民心。第二、馬英九雖然口口聲聲「不統不獨不武」,但至少比陳水扁好,接受了「九二共識」。第三、雖然馬英九若干言行與用人引起北京不滿與疑慮,但是由於國共平台適時介入而獲化解。
我們要問的是:政策如果只建立在對方的善意上妥當嗎?這種邦交國「不增不減」的狀況能長久維持嗎?大陸一旦政策改變怎麼辦?我方邦交國若是執意要往大陸倒,甚至主動與我斷交又怎麼辦?對台灣究竟要以何種身份「參與國際組織活動」作好了各種方案的研究嗎?妥協點在哪裡?會被綠營牽著鼻子走嗎?馬英九及其外交團隊對這些問題有甚麼解決之道?
二 濫用對方善意有損互信
截至目前,馬英九利用的都是大陸善意。可能為了有所回應,馬英九這次採取低調過境美國與出訪。過境期間,既未與美國官員接觸,也未與僑胞相聚,對於錦衣夜行,甘之如飴。馬英九的簡樸低調值得肯定,但給人的印象,這麼做似乎修好美國的成分多於向大陸展現善意。這可以由下述事件得到印證。
就在口口聲聲「外交休兵」的訪問期間,外交部於八月十五日聲稱,已委託十七個友邦在聯合國提案,要求將「需要審查中華民國(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有意義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活動的基本權利」提案列入第六十三屆聯大臨時議程。台灣可能認為此舉完全著眼於國內政治消費,對大陸並無惡意,也非與大陸對抗。再說,胡錦濤在胡蕭會與胡吳會中都表示,願意討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議題」,並「優先討論世界衛生組織」。
實際上,台灣此舉是濫用了胡錦濤先生的善意。探究胡錦濤的原意,應該是:第一是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應由兩岸自己坐下來談;第二是個別逐一解決,不是包裹處理,涵蓋所有國際組織。台灣驟然將此案搬上聯合國平台,而且是針對聯合國所有專門組織,這種做法很難不讓大陸氣惱。大陸是否會覺得對馬英九已經全力配合,釋盡善意,還是避免不了在聯合國總務委員會裡兵戎相見,有損剛有起色的兩岸和解氣氛,相當不值呢?會否因此緊縮對台灣的善意呢?其實,大陸對台政策,至少在外交這一塊,內部尚有不同聲音,學者如陳孔立、余克禮都對此持保留態度,則我們採取任何涉陸外交行動前,是否應更加謹慎小心呢?
其實,馬英九今年應該暫停在聯合國推案,因為經過公投,入聯、返聯議案三年內都不能再提,馬英九原可以乘勢解套。現在只為了顧慮綠營想法,有意忽略此案所含與大陸對抗的色彩,對大陸軟土深掘可見一斑。
三 兩岸協商是解決休兵的不二法門
其實,要外交休兵、突破台灣國際空間,兩岸一定要坐下來談。兩岸私下對此議題有無展開協商,雖非局外人所知,但鑒於大陸忙著奧運,無暇他顧,再加上大陸也認為兩岸應「先經後政」,「先易後難」,推斷可能尚未進行。因此當我們聽到馬英九自信的說,台灣明年會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的觀察員時,都有點替他覺得不踏實。從包機與陸客來台政策出台以來,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的慣例,就是由台灣片面宣佈政策,再由大陸買單。大陸雖然買了單,但是難免有被吃定的不快。
胡錦濤本有誠意解決外交休兵與台灣參與國際社會活動問題,否則就不必派外交官出身的王毅來擔任國台辦主任。七月,國台辦海研中心在杭州舉行兩岸關係會議,針對兩岸相關問題的解決,在會見台灣少數學者時,王毅私下提出了十六個字的看法,那就是:「共同努力,創造條件,相互協商,逐步解決」。弦外之音,對於馬英九未經協商,不管雙方看法差異,有無困難,直接就拋出要求的作法,似不盡然滿意。
外交休兵或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牽涉到雙方不同政治立場與利益,難度相當高,需要意見溝通,時間磨合。因此「共同努力,創造條件,相互協商,逐步解決」的主張就顯得分外理性與務實。對於王毅的說法,馬團隊似乎應該好好琢磨琢磨。
四 急事緩辦,以防欲速不達
馬英九想兩岸和解,台美修復,徹底解決我方外交困境。推出和解外交、共生外交、合理代價外交,但能否走出「活路」,還是要看馬英九的手段。
「參與聯合國專門組織活動案」的推出,其實並不聰明。雖然胡錦濤曾經表示願意討論「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的議題」,並「優先討論世界衛生組織」,但前提顯然是:一要經過兩岸協商,二先鎖定世衛組織,三不能違背一中原則,四不會成為先例。馬英九現在跳過這些前提,直接以概括包裹方式,將問題端上國際平台,當然注定失敗。
大陸一定會在聯大總務委員會封殺此案,理由很簡單。第一、如果放手讓此案列入聯大議程,就要冒大會討論時議案過關的風險。雖然聯合國專門組織各自獨立,並不附屬於聯合國,聯合國決議也並非通往各專門組織萬能鑰匙,但那關一過,大陸畢竟後患無窮。同時這也不符大陸一貫立場。第二、國際社會既然都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問題就是一國內部的家務事,不用拿到國際社會的平台上來討論。第三、即使大陸在總務委員會就動員封殺台灣友邦提案,也無關胡錦濤誠信,因為台灣要參與國際組織活動,還是可以回到一中內部來談。
台灣推動此案有何好處?全無。第一、如上推論,此案注定鎩羽而歸。第二、才見緩和的兩岸外交戰,又將在聯合國總務委員會上演。第三、大陸對馬英九口喊休兵,背後卻捅一刀的兩手做法,將如人飲水,以後會更謹慎。第四、無論外交休兵或參與國際組織活動,都靠大陸釋放善意,台灣並無籌碼,此案其實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五、綠營並不領情,已經痛批馬英九,指此案矮化了台灣。
奉勸馬英九及其外交團隊決策時:第一、不能只考慮綠營想法;第二、不能滿心都是選票;第三、不能認為可以吃定大陸而無後遺症;第四,急事要緩辦,才不會欲速則不達。◆
社論
國際視野
中華復興與08京奧
馬英九與兩岸外交休兵
歷史教科書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