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喬治亞的命運看台灣

紀欣 譯
(律師.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


譯者按:2008年8月7日,喬治亞軍隊採取無預警的大規模軍事行動,攻佔南奧塞梯地區。隔日,俄羅斯軍隊越過國際邊界,進入南奧塞梯與喬治亞軍隊激戰,迫使喬治亞軍隊全面撤退。聯合國安理會、北約組織、歐盟要求雙方停火,法國、美國和德國先後出面調停,美國並揚言將懲罰俄羅斯,但戰事至今(2008/8/20)尚未落幕,結局亦未見明朗。台灣媒體對該戰爭作了即時報導,基本論調不外乎「俄國入侵喬治亞,引起舉世譴責」。譯者在眾多西方報導評論中,選擇了二則美國媒體在俄喬開戰之初,做出的立即分析及評論,以及俄國前總統戈巴契夫的文章。相信三文對台灣讀者不但有參考價值,並能產生殷鑒之效。

俄羅斯從來不要戰爭

因喬治亞軍隊攻擊南奧塞梯首都所造成危機的最尖銳時刻已經過去了。但人們怎能忘記一個安靜小城,在夜晚被火箭攻擊,整個城市的磚塊被摧毀,在地下室死亡的人、古跡與先人墳墓被摧毀的可怕景象?

俄羅斯不想要這個危機。俄羅斯領導人在國內的地位穩定,它無須贏得一場小小戰爭的勝利。俄羅斯是被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的魯莽,拖進這一場緊張關係。但他如果未得到外界的支持,不至於大膽地作此攻擊。他曾說,俄羅斯不能不做回應。

俄羅斯總統麥維德夫結束敵意的決定,是一位負責任領袖所為之正確舉動。俄羅斯總統表現出冷靜、自信及堅定。任何人期待莫斯科陷入困惑,都感到失望了。

這場戰役的謀畫者顯然希望,不管結果如何,俄羅斯都會被責怪它使情況惡化。西方已準備好了一場宣傳大戰對付俄羅斯,而美國的新聞界已開始帶路了。

新聞報導不公平也不平衡,特別是在危機剛開始那幾天。早在俄羅斯軍隊抵達前,南奧塞梯首都就已陷入戰火中,數千人逃亡。而俄羅斯已被指責進行攻擊,新聞報導不斷重複喬治亞領導人騙人的聲明。

截至目前為止,依然不很清楚西方是否事先知道薩卡希維利計畫攻擊南奧塞梯,以及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件。可確定的是,西方訓練喬治亞的軍隊,提供大量軍備,已經逼使此地區走向戰爭,而非和平。如果這一次的軍事意外事件,對喬治亞領導人的外國贊助者是一個驚奇,那就更糟了。它看起來像一個典型的「搖擺狗」(wag-the-dog)故事。

薩卡希維利沉迷於他是美國的堅定盟友,一位真正的民主派,在伊拉克提供了幫忙的稱讚中。現在美國的朋友遭到混亂,而我們--歐洲人,更重要的是,該地區的無辜的平民--必須撿起碎片。

那些急於評論在高加索地區發生的事,或想在該地區發揮影響力的人,至少應該先對該地區的複雜性有一些概念。南奧塞梯人住在俄羅斯及喬治亞。這個地區住有許多不同種族的人民。因此,所有說「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要解放我們的土地」,都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必須為在這個地區居住的人民著想。

高加索地區的問題不能用武力解決。這已經在過去二十年中試過不只一次了,但它總是回到原點。

真正需要的是簽署不使用武力的有效協議。薩卡希維利一直拒絕簽署,他的理由現在終於清楚了。

西方如果聰明,就應該幫忙達成簽署這樣的協議。如果它要責怪俄羅斯,或如美國官員建議,重新強化喬治亞的軍力,那麼新的危機將不可避免。如果那樣,就期待更糟的狀況吧。

最近幾天,美國國務卿萊斯及總統布希說,要孤立俄羅斯。有些美國政客威脅要將俄羅斯從G8(八大工業國)中驅逐,解除北約組織--俄羅斯委員會,並將俄羅斯排除在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外。

這些都是空洞的威脅。過去一段時間,俄國人一直在懷疑:如果我們的意見始終不算數,我們真需要那些組織嗎?難道我們需要坐在漂亮的餐桌旁聽課嗎?

真的,俄羅斯長久以來被告知要乖乖地接受現實。科索沃獨立了。反彈道飛彈協定廢除了,而美國決定在附近的國家安置飛彈防禦系統。北約組織無止境地擴張。所有這些舉動都明顯違背了應該結盟的甜言蜜語。為什麼有人可以忍受這種猜謎遊戲?

現在美國有不少人在談論要重新思考與俄羅斯的關係。有一件事絕對要重新思考:習慣地帶著優越感向俄羅斯說話,完全不在乎它的立場及利益。

我們兩個國家可以開展一項嚴肅的議程,以期建立真實的,而非名目的合作關係。很多美國人,正如俄國人,認識到這一點。但政治人物也如此想嗎?

最近在哈佛大學由哈格爾(Chuck Hagel)參議員及蓋哈特(Gary Hart)前參議員組成的跨黨派委員會,向國會及下一屆美國總統報告了美俄關係。從委員會的早期聲明可看出,委員會的會員認識到俄羅斯的重要,以及雙邊關係的重要。

但這個委員會的會員應該小心。他們得到的指示是「要給新政府一個在對俄關係上,推進美國利益的政策建議。」如果那是唯一目標,那我懷疑它會產生任何好的意向。但是,如果該委員會願意同時考慮另外一邊的利益與共同安全,它或許可以真的能幫忙重建美俄之間的信任,並讓他們開始共同作一些有用的工作。

Russia Never Wanted a War,俄國前總統戈巴契夫著,英文翻譯稿刊於《紐約時報》2008年8月20日,譯自http://www.nytimes.com/2008/08/20/opinion/20gorbachev.html?〕    

喬治亞與俄羅斯,爆炸背後的完美醞釀

過去三天,喬治亞與俄羅斯進行了相當激烈的戰鬥,這使戰役的主角都很驚訝,原本只是一場很小的邊境戰鬥,為何會這麼快就變成一場威脅到喬治亞政府,甚至整個國家的衝突。

不少美國及喬國官員說,這不像俄國在1979年進攻阿富汗,當時大批軍隊在攻擊之前,就進入了阿國。而此次,連上一周,都還看不出俄國有任何進攻喬國的跡象。他們說,一直到本週三,俄國外交官還在為喬治亞與南奧塞梯之間的矛盾努力地在協調。「看不出是預謀的」,美國資深官員說,「一直到交戰的前一晚,俄國看起來還在扮演建設性的角色。」

俄國因立即理由忽然進佔喬治亞,使喬治亞及西方外交系統驚訝,但其實喬俄之間在過去多年來,一直逐漸地,可能是安靜地,走向衝突。

有一些長期的原因,使兩者之間一直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克里姆林宮在車臣的軍事勝利,給俄國一種認知:要想維護境內安全,就必須把軍隊開出邊境,以及美國對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的強烈支持,而俄國對他,在個人層面及在政治層面,都極為不滿。尤其,美國讓喬治亞軍隊在伊拉克執行任務,顯然助長了喬治亞的氣勢,走進了這一場無法勝利的戰爭。

與喬治亞有接觸的官員及軍事官員私下說,這場戰爭對美國而言,是一場外交政策的大災難,當事實證明,美國無法協助喬國或克制克里姆林宮,美國的形象及權威在該地區必將遭到質疑。

俄國早在薩卡希維利2004年上台並成為世界上批評克里姆林宮最嚴厲的人之一之前,就佈置好了官僚及軍事基礎。在普京當總統時,俄國對南奧塞梯及亞布卡薩兩地幾乎所有的成年人發放護照。西方曾經對俄國向其他國家公民發放護照的合法性表示質疑,但美國官員2004年表示「有護照並不能使你成為俄國人」。不管法律有無正當性,克宮這次就以此作為它進攻的理由:保護俄國公民免於被外國侵略。

在過去幾年中,俄國曾對薩卡希維利提出警告,但薩氏愈來愈強硬。2004年薩氏上台時,有四個地區不在喬國控制下,但他只付出了極少代價,就於2004年收復了阿賈利亞,2006年收復了卡多里峽谷。這些勝利帶給薩卡希維利更大的氣勢,他也從此把國家重整作為其執政的重要政策。

之後,俄國開始在很多方面報復喬國。俄國切斷了兩國之間的空中補給與通郵,關閉了邊境,並拒絕接受喬治亞的外銷品。當卡多里峽谷回到喬國控制之下時,俄國也有效控制了車臣,由當地領袖拉姆贊.卡德羅夫與由克里姆林宮支持的軍隊管理該地。車臣雖然多年來被俄國軍隊控制,但由於卡德羅夫較有能力管理車臣,俄軍得以赴別處駐防,而無須太擔心車臣的情況。

同時,當俄喬競賽加劇之際,美國對薩卡希維利的強大支持,在華府的外交系統內造成緊張,並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有些外交官認為,薩卡希維利是一個有不同尋常承諾的政治家,他可以根據西方民主重整喬治亞,成為一個轉變後蘇聯國家中的象徵。薩卡希維利本人鼓勵了這種看法,他努力地把自己變成一個領導該地區民主運動的人物。其他外交官則擔心,薩卡希維利個人與他的政策將對克里姆林宮構成挑戰,而薩卡希維利也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象徵:俄國懷疑美國對於克里姆林宮有所企圖。他們擔心,薩卡希維利將使美俄之間產生爭議,這不是美國想要的。這種感覺對美國的俄國專家特別真實,他們說,不管薩卡希維利的立場有無意義,他的衝力及民族主義,有時已超過他的一般常識。當美國不只鼓勵喬國走向民主化,又同時把原本很弱的喬治亞武裝化,這種風險就更大了。

薩卡希維利得到權力並向華府靠攏的過程中,他堅定地執行美國就阿富汗及伊拉克所交付的任務。一開始,他毫無實力,喬國的軍事十分弱,領導無方,軍備不良。但薩卡希維利的崛起,剛好是美國需要在伊拉克問題上,尋求政治支持與外國士兵之際。薩卡希維利提供軍隊的提議,與五角大廈想把喬治亞軍力從下到上,大大整頓一翻的意圖不謀而合。

在高層方面,美國幫助喬國重寫軍事綱領,並訓練其將領及官員。在基層,美國海軍陸戰隊及士兵,在最基本的戰鬥上訓練喬國士兵。喬國也開始引進以色列及美國的軍備,無人駕駛之偵察機,通訊設備,以及車輛與儲備武器的護航艦。公開的目的,是為提升喬國的軍力到達北約組織的標準,喬治亞官員私下則表示,他們歡迎美國軍事指導並願意參與伊拉克重建,是為了能讓喬治亞軍力加強,把南奧塞梯與亞布卡薩重新納入喬國統治。

所有這些政策在上周相撞了。美國一位負責喬國事務的官員匿名說,所有的事都走錯了。薩卡希維利表現的太急躁,他給了俄國進攻的理由,他說。俄喬之戰實力懸殊並且極為殘酷,應該受到嚴厲譴責。但眼前的問題是,俄國將走多遠,讓喬治亞回到它認為喬治亞應該站的位置。克里姆林宮至今尚未同意協商。「喬治亞幾乎失去所有」,這位官員說,「我們總是警告他們,不要這樣做,因為俄國的目標是沒有限度的。」

In Georgia and Russia, a Perfect Brew for a Blowup, C. J. Chivers, 《紐約時報》2008年8月11日 譯自http://www.nytimes.com/2008/08/11/world/europe/11ticktock.html

玩 火

有些擁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者主張,如果西方聯盟在去年春天給予喬治亞入會資格,這次俄喬之間的戰爭很快就會平復。事實上,北約組織如給予喬治亞支援,只會使雙方衝突更大。結盟可以使局勢變得安定,也可使局勢變得更不安定。

當冷戰結束後,很多人期待美國對全球的安定承諾會做出大幅度的調整。蘇聯及華沙公約解體,北約組織看起來已無存在的必要,至少美國無須再領導與主控北約組織。沒有蘇聯及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支持北朝鮮,美國似乎無須再防衛南韓。西太平洋沒有了蘇聯與中國的紅軍,美國亦無須再防衛日本了。

然而,美國不但未解除或縮小冷戰時期的結盟架構,還擴大了它對防衛的承諾。以前的華沙公約及蘇聯共和國,現在被納入了北約組織。持續對日本及韓國做出安全保證。小布希執政早期說的很清楚,直至之後被其幕僚約束,美國承諾要防衛台灣。伊拉克加入以色列,列入五角大廈在中東地區防衛的名單。防衛國家的數字,在馬侃或歐巴馬當選總統後,看起來只會有增無減。

在全世界擴大美國軍事同盟的主要論點為,不管美國實際的安全利益,威懾可帶來安定。如果波蘭、愛沙尼亞、喬治亞及其他東歐國家成為北約的會員國,理論上說,俄國將不敢攻擊他們。華府或許聲稱擴大聯盟與俄國無關,但俄國人不笨,那些尋求會員的國家,正是典型的反蘇聯聯盟的國家,也不笨。這個同樣的主張,也用在把美國支持台灣的非正式承諾變成正式承諾:告訴中國大陸,美國會介入台海爭議,這將使北京沒有選擇,只能收手。

奇怪的是,擁護這種戰略的人,從來就無法把它帶往合乎邏輯的結論。如果這個主張是正確的,那美國就應該與每一個國家結盟,對於任何一個被威脅或可能被威脅的國家提出安全保證,使世界每一個國家確保將得到世界超強的保衛。那麼結果應該是世界大同,獅子與羊得以共處,各國人民可以牽手歌唱。

不幸的是,結盟可以帶來和平,也可以帶來戰爭。或許最好的例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與軸心國,相互競爭的同盟成了戰爭的引信。

將北約組織擴充到俄國邊境,會產生同樣的危險。北約組織原始的目的很清楚:保護西歐不受蘇聯攻擊,以免歐亞大宗土地被有敵意的力量控制。蘇聯解體及華沙公約解散,那個威脅消失了。美國沒有必要再對西歐國家提出安全保證,也沒有理由擴大其防衛承諾到俄國邊境。

這樣做只證明了使世界,至少使美國,變的更危險。之前的東歐國家不會用其軍事力量幫忙防禦美國,反倒用美國的錢進行軍事訓練、加強軍備。至於送到阿富汗及伊拉克的軍人,阿爾巴尼亞、愛沙尼亞只有幾十個人,波蘭有幾百人,喬治亞有兩千人,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更糟的是,所有這些國家將他們之間與地區性的爭吵帶進北約組織。美國的安全保證,只鼓勵了他們不負責任的行為。波蘭的前政府盡其可能得罪所有人,從北約的盟友德國開始。愛沙尼亞為了移走一個二次大戰的紀念碑,與俄國鬧的不可開交。喬治亞為了兩個不重要的地區,與莫斯科玩起了地緣政治學的「小雞遊戲」(game of chicken),終於導致戰爭。

問題不在這些政府有沒有法律上的權利,做他們所做的事。問題在他們所做的事,是不是明智之舉。生活在俄國旁邊,或許會令人不舒服,但對不少國家而言,那是一個現實。他們的常識應該告訴他們,減輕爭議,而非點燃爭議。

台灣的前一個政府表現了同樣的不負責任態度。陳水扁相信美國會防衛台灣不被中國以武力統一,因此他努力推銷台灣獨立及分離主義,盡一切努力激怒中國。他或許有道德權利這麼做,但他這樣做的確不夠明智。華府有心要控制台北,但使出的有效方法卻不多。美國官員抱怨,如果台灣挑起與中國大陸的危機,美國就不介入,但它又依據反覆無常、法律上的細節,請求在危機時防禦台灣,這使華府的國際聲譽受到損害。除此,美國就只能在陳水扁出訪過境美國時,接受何等待遇下一點功夫。從台北而言,這絕對是一個划算的交易。

喬治亞總統薩卡希維利正踩著同樣的步伐往前走。雖被北約拒絕入會,喬國依然得到北約的個別合夥計劃(IPAPs),這提供了它與盟國的合作關係,同時因受到布希政府強大的支持,喬國軍隊得到訓練及裝備,促使喬治亞加入聯盟。薩卡希維利希望藉著盟國協助,使他在遭遇俄國攻擊時能加以防備,但這也鼓勵了喬治亞去鎮壓南奧塞梯,引來莫斯科的攻擊。

很諷刺的是,喬國有希望成為北約會員國,正是促使俄國總理普京回應第比利斯(喬國首都)閃電攻佔南奧塞梯的主要原因。如果喬治亞最終進入北約,任何俄國軍事行動都會造成美國及歐洲的危機:玩弄國際「小雞遊戲」,對相關國家危害更大。不過,現在就以武力回應,可讓美國及歐洲知道,邀請喬國參加同盟的危險。北約接受一個有可能激化爭議的國家為會員國,與引進一個與大國戰爭中的國家,還是迥然不同的事。

真的,想像一下如果喬治亞是北約會員國:美國將永遠是薩卡希維利在國內的政治陰謀與外交野心的人質。他攻擊南奧塞梯十分愚笨,等於是邀請敵人來教訓他,如果還不致於推翻他。當然俄國也不容易從目前的爭議中出頭。即使軍事上勝利了,還是會屈服於外交孤立。美國需要俄國在其他方面的合作,但它會加速推動飛彈防禦系統,並用其他的軍事措施對付俄國。歐洲人將對俄國人重新產生懼怕,這可促成團結,也可能對建立一套較嚴肅的防禦系統是一個助力。

但喬治亞會輸掉一切。南奧塞梯及亞布卡薩兩地將永遠被分割。喬治亞在經濟與軍事上均受到損傷,甚至有可能被佔領,而薩卡希維利有可能遭驅逐。第比利斯的策略是瘋了,所幸喬治亞不是北約會員,西方世界才未受到損害。如果喬治亞是北約會員,或許可以阻止俄國行動,但如果俄國還是介入,北約就不得不被牽扯進來。而且成為北約會員國,將鼓勵第比利斯做出更不負責任的事來。如果喬治亞對美國戰略很重要,那將是一個更奇怪的交易。將第比利斯與西方的安全聯在一起絕對是一個災難。

這次高加索的爭議,對華府應該是一個警訊,華府應該停止漫無目的地提供安全保證,好像他們是免費的。他們不是的。聯盟不是阻止戰爭的萬靈丹。事實上,對美國而言,他們愈來愈像會引發潛在戰爭的引信,一如同意喬治亞成為北約會員國那樣。

Playing with Fire, Doug Bandow, 《國家利益網站》2008年8月11日。譯自http://www.nationalinterest.org/Article.aspx?id=19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