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Taiwan而成的「Chiwan」一字,韓國報紙『朝鮮日報』炒熱,在台灣也引起藍綠媒體爭議,而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山本勳在該報「東亞春秋」一欄也寫了一篇〈Chiwan的衝擊〉加入戰局,從日方來看,「Chiwan」豈止是衝擊,簡直是刺眼、討厭。
日本不願見兩岸「合」,而現在兩岸未「合」,卻出現「Chiwan」這個復合字,本來是指大陸市場、資金和台灣高科技產業競爭力結合,形成兩岸企業的「共同戰線」,希望引領21世紀全球競爭的戰略。十幾年前是「台灣品牌、大陸製造」的狀態,如今更流行「中國品牌、台灣製造」,結合兩岸概念的「Chiwan」產品風潮正興起。所以「Chiwan」是個商品經濟上的用詞。可是,敏感的日本旋即聯想到政治層面──透過經濟統合,也會加強政治統合的基礎。
山本勳一文學台灣獨派貼的標籤,說台灣的「統派」報紙『聯合報』、『中國時報』肯定此字,是結合大陸巨大的市場、資金和台灣高科技技術、生產商品的know-how,必可使兩岸中華民族雙贏,振興台灣經濟;「本土、獨派」報紙『自由時報』則否定此字,謂中國給台灣各種優待不過是統一台灣一時的便宜行事,吸收台灣的資金、技術會讓台灣像香港那樣空洞化。雖然他佯作中立認為,這兩種說法各自有其說服力。可是他又補一句強調,這是中國統一台灣目標的「微笑攻勢」,是冷峻的戰略、戰術。
最後,山本勳呼籲,與台灣關係密切的美日高科技產業必須「關注」此一發展。他表面上在講經濟衝擊,實則恐怕對「政治衝擊」神經繃得更緊。◆
社論
「六四」20週年
兩岸關係
平反王敏川
美國霸權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