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據初期之「殺戮攘逐策」研究
郭譽孚
(台灣史民間學者)
由日據初期之「殺戮攘逐策」研究
郭譽孚
(台灣史民間學者)
四、農業方面──我們常讀到主流論述歌頌日本據台史時,強調日據初期農地與農產的增加,其實,歷經本研究所示的大動亂後,至少60萬人消失了,許多有主農地成為無主荒地,正所謂「各地之田園,或因所有者已逃走,而荒廢者多,應更召農民耕作,其利不少」〔注48〕,而造成1896年日人根據清代舊額徵收田賦、並登記產權時,所收總額竟僅達清代總額之七成七〔注49〕;此情況下,只要人口增加,每年荒地自然減少而農地逐漸增加,實不奇怪;至於產量增加,因反抗者應當多是年輕力壯者,則當殺戮攘逐之後,許多農地因耕耘失時或失去最佳勞動者致日據初期生產力低落,實可想見;但農事熟稔後自然能得較高的收成,不過俗稱「台灣錢淹腳踝」之一說明而已。真正值得我們深思的,則是考察前及日據下51年的數據,日據初期的1908年的平均死亡年齡27.2歲,竟然是其中最高的一年;那是統治者在「殺戮攘逐」之後,又推行了怎樣暗昧的壓搾與剝削政策,才造成我台民生存的年歲越來越短呢……。
六、結 語
筆者是曾長期不滿國府施政,並曾強烈抗爭的民間知識份子,基本上絕不反對把國府過去的種種,根據史實做出強烈的批判;因而,對於李登輝主政所高標台灣主體性的大旗,當然不會反對;然而,李登輝路線在台灣歷史研究上竟然只遵循著前述完全否認或忽視日據殖民史實的方向發展,筆者實在懷疑那樣的主流論述對於我台灣主體性怎可能有積極的意義──在此筆者要指出,除了所謂「可以原諒,不能忘記」的觀點外,我們都知道,日本政府是個「極文明」的政府,能制訂極為「高明」的政策,其歹毒立意雖不可取,但其政策細部之綿密、有效,實在有其值得研究吸收者;且由於我們先民身在其中,研究起來資料也特別容易心領神會;更何況,對於本研究所及的這段史實,事關我先民至少60萬人在殺戮攘逐政策下消失,為什麼我們不仔細研究呢──
如今,時當馬政府檢討九五與九八高中歷史課綱之際,我們真的仍然要像我們那些留學日、美的權威一樣,盡信先進外國的學術研究,而不能發揮我們台灣的主體性,根據史實研究問題麼──筆者沉痛地以為,過去李扁路線十多年來,這種拒絕史實,拋棄主體身份而造成社會長久分裂的教訓,絕對應該更正過來;因為,在民主自由的當代,唯有建立了立基在真正史實基礎上的社會共識,有了經得起各方挑戰的共識,我們的社會才能在浪詭波譎的大環境中找出共同的方向!所以,支持發展台灣主體性的筆者要在此借本文強烈地主張,馬政府應該堅決地以「史實」深入地更正教科書中所有錯誤的論述,以建立根據史實、真能完全不懼論難和研究挑戰的社會共識──這是一停止社會繼續分裂的必要起步,請馬政府就由整頓「高中歷史課綱」開始,以「史實」更正教科書的相關論述!
〔注48〕引自《台灣抗日運動史〈二〉》,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著,王洛林總監譯;海峽學術出版社,頁265。 〔注49〕轉引自學者柯志明所著《米糖相剋》,群學出版有限公司,頁31。柯是新一代的重要學者,其書循矢內原氏日本殖民政策史學,藉稱「日本資本主義」尚未成熟之傳統,隱瞞或忽視了本研究所這種比西方「掠奪」式的「原始積累」相較更為殘酷的,以「殺戮攘逐」為其手段的「資本原始積累」方法;因而對此田賦總額減收事全不關切,竟自顧引進西方學者「准許轉作自由」之說詞,而進行該研究專題,其誤謬也頗讓人遺憾;該書也是當前關於日據台灣社會經濟史研究的主流論述之一。
【全文完】◆
社論
國際政治
六十年來家園
八八水災與達賴來台
對新內閣的期許
保衛釣魚台
馬英九與李登輝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