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一甲子風雲質變論統一

林國炯★


自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以來,時空的推移使得中美台的本身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都發生了質的變化。在量變質變的過程中,三者都在尋找相應的定位以及應對的政策,企圖獲得最大的利益。然而其間政治利益的份量不盡相同,使其所採取的策略各異,形成權力均勢謀略博弈的局面。

一、六十年台灣形勢的質變

1949年中國國共內戰大勢已定,國民黨執政的國民政府退守台灣,繼續動員戡亂的政策,以其1948年通過的「一中憲法」,將台灣為基地,企圖藉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契機反攻大陸,奪回政權。在內戰持續的框架下,兩蔣以威權維持國民黨一黨專政獨裁,旨在聯合美日武力收復大陸地區,實現其在全中國執政的地位。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係全面改善,繼而1979年中美建交。台灣的蔣經國意識到反攻大陸無望,決心「革新保台」,逐步放寬民主,振興經濟,實行本土化政策,進而開放黨禁和報禁,提升了台灣人民民主自由的權利。在八○年代的「黨外運動」中,民進黨脫穎而出,成為台灣地區的反對黨,其黨綱卻以台灣獨立為宗旨。此時,四十年兩岸分治的量變質變,使得台灣的國民政府在「一中內戰的框架下」逐漸安於現實,將國家的安全政策集中於保衛台灣地區,極力鞏固現狀的維持。蔣經國時代「革新保台」政策的質變,也決定了台灣經濟發展的質變,使得台灣在八○年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地位,建立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奇跡。九○年代初李登輝執政時期,意圖改變一中內戰框架下兩岸分治的局面,進一步走向兩岸分裂的現實表述。先以《國統綱領》為平台,通過兩岸兩會達成所謂「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政治原則。繼而於1999年推動兩岸特殊關係的「兩國論」,其台獨的意圖表露無疑。台灣在李登輝運籌帷幄挺扁的策略運作下,民進黨於2000年大選中勝選。在陳水扁的八年執政中,充分利用「外省人」和「台灣人」之間的「族群情結」和矛盾,於2002年先提出「一邊一國論」,再極力推動「去中國化」、「公投制憲」、「公投入聯」、「獨立時間表」等等措施,意圖實現法理台獨,造成兩岸對峙的緊張局勢,從內戰分治到獨立分裂的質變。

就政黨政治的生態方面而言,六十年來台灣從兩蔣一黨專政的威權時代質變為西方民主普選制的兩黨政治。1996年開始實行普選,選民的選票決定政黨執政的去留,人民當家作主,政黨的政策以民意為依歸。繼而「公投入憲」後,公投決定了台灣前途的方向,所以台灣人民的意識型態逐漸成為決定台灣命運的主要因素。再者,經過六十年的兩岸分治,時空的流逝造成人民意識型態的質變。西方民主普世價值觀和數十年反共意識的灌輸,塑造成台灣人民普遍對兩岸關係的思路,那就是「你是你,我是我」,「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隔閡意識。此外,當初隨著國民政府到台灣的所謂「外省人」,六十年來已逐漸地在歲月的流逝中凋零,第二代的「外省人」也大都移民海外。第三代者都是在台灣出生,對國共內戰的歷史和一個中國的民族概念漠不關心,從而順應於現實環境的氛圍。再者,政黨性質和社會結構更發生了質的變化,當前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已經從過去「外省人」的國民黨質變為「台灣人」的國民黨。後起新秀早已順應現狀,更何談當年兩蔣時代「反攻大陸」奪回政權的雄心。很自然地將目前維持現狀的兩岸分治視為正道。2009年12月5日舉行的台灣縣市三合一地方選舉結果顯示,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得票率僅相差百分之三,可謂勢均力敵,直接影響2010年五個直轄市選舉的選情以及2012年總統大選的政權更替。看來當前台灣人民的選票是以政黨的政策與候選人的政績和形象為依歸,已經不是過去的省籍和族群情結因素所能左右的了。

2008年台灣大選,得利於陳水扁執政期間的經濟蕭條和政治亂象,馬英九勝選,國民黨奪回政權。順應正道,馬英九提出了「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順應民意,維持現狀。同時,為改善兩岸關係,強調「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提出兩岸互不否認,主張「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更宣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其意圖在於簽訂和平協議,結束敵對狀態,長期維持現狀,永遠兩岸分治。六十年來對於台灣的政治定位,在兩蔣時代,一中憲法之下「中華民國就是中國」,大陸的共產黨鑒於國共兩次合作,為了和平統一曾寄希望於蔣氏父子。李登輝時代的定位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大陸也曾寄希望於台灣當局。然而,台獨分子強調台灣地位未定論,陳水扁近來也狂言「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馬英九執政後認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維持永遠的現狀,如此大陸方面只能寄希望於台灣人民了。由此觀察,六十年來台灣政治生態的質變是巨大的。

二、中國大陸一甲子的質變

1949年由中國共產黨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大陸建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繼續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美蘇兩大集團冷戰的框架下,兩岸處於內戰繼續的敵對狀態,共產黨決心武力解放台灣,國民黨要反攻大陸,此種戰爭狀態卻被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所阻擋。美國駐軍台灣,第七艦隊防守台灣海峽,美國總統杜魯門並宣稱「台灣地位未定論」,干涉中國的內戰。朝鮮戰爭結束後中國準備武力解放台灣,而美國和台灣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決心保衛台灣。美國有意促使台灣獨立,蔣介石無意放棄反攻大陸。毛澤東要突破美國的企圖,發動1959年的「八二三炮戰」,維繫中國內戰的局勢,如此局面延續至1979年中美建交。1978年大陸方面決定採取改革開放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1979年元旦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將以和平方式統一台灣,為爾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奠定基礎。針對台灣問題,中美簽訂了「三個聯合公報」。美國也同時制定了《與台灣關係法》的國內法,並承諾對台「六項保證」以制衡大陸,繼續和台灣接觸,提供援助和軍售。大陸方面為了聯美抗蘇的戰略考慮以及推行改革開放,將積極武力解放台灣變為緩和的和平統一,暫時兩岸維持現狀。

大陸三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成果,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每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以百分之十左右增長,各方面建設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外匯儲備超過兩萬億美元,名列世界第一。與此同時,大陸經濟體系的結構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國營與私營企業並存,股份證券交易建立,推行市場經濟,形成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或者稱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在如此快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政治經濟領域逐漸形成若干特殊或既得利益集團,發揮了指導或影響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的作用,並且逐步加強擴大。此外,大陸的社會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質變。若干改革開放政策執行的結果,造成了當前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衡,形成嚴重的貧富差距和兩極分化,投資和發展的不同力度明顯體現在城鄉差距,環保和發展失調,以及東部和西部地域發展不平衡等等問題。

就台灣問題方面,改革開放經濟掛帥的大浪潮早已沖淡了人們對祖國統一的政治意識。一般百姓只關心自己的生活改善,知識分子努力於事業前途或出國深造,莫管國事,社會菁英和販夫走卒皆下海全民經商,地方領導致力政績工程,攀登仕途,若干權貴更陷於貪贓枉法,在「利」的大前提之下八方牛鬼蛇神,各顯神通。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於是推出「經濟統一論」、「水到渠成論」、甚至「棄台論」、以及「中國強大以後台灣問題自然解決」、「台灣問題在中華民族復興的框架內解決」、「台灣問題已經不如中國在世界地位的問題重要」、「台灣即使獨立中國將來強大後再拿回來」等等論調。其核心思想就是經濟利益掛帥,懼怕任何統一的行動,尤其一旦使用武力,會阻礙經濟發展,影響建設的成果,特別是對於那些經濟既得利益集團的現實利益。所以,在面臨台獨勢力猖獗進行的時刻,經濟統一論者仍然高舉維持現狀的旗幟,期望有朝一日經濟壓倒政治,實現和平統一,水到渠成,或者是永遠維持現狀。即使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獨勢力衝擊兩岸關係最嚴峻的時刻,也只是在2005年通過了消極的《反分裂國家法》,僅僅旨在維持「法理一中」的現狀,並未制訂積極的統一法令推翻目前兩岸分治的實際現狀。

在過去的六十年,大陸的對台政策經過了幾個階段的質變。毛澤東時代決心以武力解放台灣,鄧小平時代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絕不放棄武力。江澤民時代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與軍事威懾並進,胡錦濤時代推行「和平發展」為主軸,強調兩岸目前維持現狀共同發展,從而促進和平統一的遠景。如此,從昔日積極的武力統一到如今消極的和平發展,大陸對台政策可謂巨大的質變。

三、美國對中國和台海兩岸問題六十年來的質變

冷戰時期的五、六○年代,中美關係相互敵對甚至在朝鮮交戰。美國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採取政治上圍堵經濟上制裁的政策。直至中蘇決裂,中國軍事實力日益強大尤其擁有核武器之後,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恢復中國席位之際,1972年尼克松訪華結束了敵對狀態,中美關係全面改善,共同應對蘇聯。1979年中美正式恢復建交,和台灣斷交,從台灣海峽撤軍。美國同時通過《與台灣關係法》繼續和台灣進行非官方的關係,包括軍售防禦性武器。《與台灣關係法》是美國維護台海地區戰略利益的法律基礎,以國內法的形式繼續和台灣保持戰略性的關係,維護台灣的存在對抗大陸,阻礙中國的全面統一,實際上是強烈的干涉中國內政,因此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中美建交後的三十年間,台灣一直都是中美關係的核心問題。中美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在執行方面實際上是名存實亡,美國繼續對台灣軍售高科技防禦性武器,意圖維持台海軍事平衡。1996年中國針對李登輝台獨勢力進行軍事威懾,美國派遣兩個航母戰鬥群到台灣海峽對中國進行威懾,干涉中國內政。自此以後至今,不論民主黨或共和黨執政,美國對台灣問題的基本政策不變,就是「反對海峽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旨在「以台制中」,長期維持台海兩岸分治的現狀,阻擋中國統一的進程。就此促使兩岸人民的意識和關係經由時空的質變從而和平分裂。

四、「維持現狀」成為中美台關係最大公約數的利與害

六十年中美台關係的演變,如今以台灣「維持現狀」為最大公約數,成為三方相互關係共識的政策。綜觀「維持現狀」政策的利與害,我認為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其次受益者是台灣方面,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大陸方面。

目前台海的現狀是兩岸分治的現狀,台灣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重要戰略夥伴的地位,更是圍堵和遏制中國大陸崛起和軍事活動的棋子。隨著中國在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日益強大,國際地位的增進,美國的世界霸權面臨挑戰。為了維護其霸權地位,美國將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內不遺餘力地遏制和阻礙中國的崛起,這是國際強權政治鬥爭的自然法則,台灣可以是制約中國和擾亂中國國家安全的重要力量。為此目的,美國對台海兩岸「維持現狀」的一貫政策,就是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也就是維持兩岸的長期分裂分治,分而治之。在1996年台海危機後,美國提出了兩岸簽訂所謂五十年「中程協議」的方案,其中包括一個模糊的中國概念,兩岸「不統、不獨、不戰」的內容,實質就是製造兩岸長期維持分裂分治策略的陰謀,獲取最大的戰略利益。2009年11月奧巴馬訪華,雖然高喊不尋求圍堵和遏制中國,但是美國對兩岸維持現狀的政策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

就台灣方面而言,維持現狀是其目前最佳的政策選擇。兩蔣時代意圖反攻大陸不成,退而革新保台維持現狀。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台灣企圖改變現狀走向獨立,面臨中國大陸的軍事威懾和武力恫嚇,以及《反分裂國家法》的震撼,台獨勢力遭受挫折。馬英九於2008年勝選後對兩岸關係,採取了「不統、不獨、不武」的政策,對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主張「一中各表」「互不否認」的模糊立場。實際上就是美國提出的「中程協議」內容,遙相呼應。嚴格地說,台灣經過六十年時空的質變,已經很自然地接受現狀,習慣於現狀。從民調顯示,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人民主張維持現狀,兩岸分治,一邊是「中華民國」,一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鑒於中國大陸的日益強大崛起,對東亞地區的影響,從經濟利益著想,對於大陸提出的兩岸「和平發展」政策,台灣方面樂於也急於和大陸開放三通和旅遊,簽訂金融監理諒解備忘錄(MOU)和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促進經濟發展。一時之間兩岸關係走向緩和與合作,為前所未有的和平穩定。此外,大陸方面對台灣的國際空間也在「世界衛生大會」提供方便,以觀察員地位參加。至於政治核心的兩岸和平協議與軍事互信問題,馬英九卻主張「先經濟後政治」,並表示在他現任內不談政治協商,如果連任可能觸及政治議題,並表示在他的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中國統一的實現。對於大陸所關切的政治談判,台灣採取盡量迴避的立場,並提出三項前提,更極力以「政經分離」維持現狀。

對大陸方面而言,在改革開放經濟掛帥的浪潮下,兩岸維持現狀對廣大社會各階層是具有極大吸引力的,尤其針對各個經濟利益集團,所以有「經濟統一論」的擴散。殊不知兩岸的維持現狀就意味著兩岸的長期分治,隨著時空的流逝兩岸人民對一個中國的認同將日益淡薄,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必然遙遙無期,所以大陸方面成為維持現狀政策形勢的最大受害者。就實現中國統一大業而言,維持現狀政策猶如鴉片的麻醉毒害,使得人們沉醉於現狀的美好和現實利益,怕字當頭不能勇於改變現狀。而且,當大陸方面經濟越發展就越難以擺脫維持現狀的誘惑。這對美國和台灣而言,正是殷切期望的首選。2009年11月在台北舉行的「兩岸一甲(家)子研討會」,是兩岸專家學者真正對話和感性認識的開始。大陸的專家學者首次感受到台灣方面普遍拒絕「一中認同」的嚴重性,對和平統一前景的衝擊。

五、「和平發展」是「和平統一」的前奏

中國的統一大業是我輩的時代使命,切勿推卸責任留給後輩承擔。何況如今的中國已經逐步崛起強大,無論政治、經濟、軍事都在世界的前列。此次奧巴馬訪華的中美聯合聲明內容就反映了兩國合作領域的廣闊以及當前中國崇高的國際地位。和平發展是當前世界的主流,也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基礎,中國崛起強大的道路。然而,和平發展更應該是祖國和平統一的前奏,絕非是兩岸維持現狀的平台或藉口。和平發展可以是促進和平統一的過程,但不是和平統一的先決條件。美國意圖以兩岸長期維持現狀分裂中國,達到遏制中國崛起強大的目的,粉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台灣方面企圖以長期維持現狀和平分裂中國,達到獨台或台獨的目的。展望祖國統一的前途,期許大陸方面能夠勇於突破現狀,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創造統一的條件,積極啟動兩岸的政治談判,簽訂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結束敵對狀態,共同和平發展,推動祖國的早日和平統一。果如此,在大陸社會主義建設譜寫小康之日,就是中國全面統一之時。

(二○○九年十二月八日,紐約)

林國炯,政治學博士,聯合國裁軍事務首席政務官(退休),曾任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主任秘書、聯合國裁軍(審議)委員會主任秘書、聯合國托管理事會主任秘書,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1997-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