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箭雨對待東亞鄰國

李中邦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總編輯)


基於安倍晉三的出身及其過去的言論、作為,在日本安倍內閣上台之前,普遍預測它會是個右派型政府,當政至今五個多月,果真活躍,特別是最近的一連串動作,好像是一支支利箭射向鄰國。

閣員、議員齊拜靖國神社

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等三位內閣閣員4月20、21日先參拜了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也以「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獻上供品,這已經引起中國大陸與韓國政府的不快和抗議。而4月23日,日本跨黨派議員組成的「大家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會」共168名國會議員浩浩蕩蕩一起參拜靖國神社,是1989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執政的自民黨政調會長高市早苗參拜後大言不慚地說「參拜靖國神社是日本國內的問題,……,不會影響外交」。可是,靖國神社裡供奉著14位二戰甲級戰犯和成千上萬殺戮從中、韓到美國、東南亞各國軍民的日本皇軍官兵,這難道不會傷害到受害國家的感情?

搶島嶼突辦「恢復主權」典禮

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日本脫離盟(美)軍七年的佔領、統治,恢復主權、獨立,至今數十年,中間日本政府只有該年5月3日辦過和約生效的慶祝儀式,之外,沒有舉辦過什麼特別的活動,卻在61年後的今年4月28日,安倍政府突然舉行「恢復主權、回歸國際社會紀念典禮」,天皇、皇后、參眾兩院議長、最高法院審判長、國會議員等約四百人出席。

在日本,琉球(沖繩縣)、奄美、小笠原等群島因那時美國並未在1952年4月28日日本恢復獨立的當天「歸還」日本,繼續由美軍統治,使得這些島嶼等於正好從那天與日本分離,後來美國才將奄美(1953年12月25日)、小笠原(1968年6月26日)和有爭議的琉球(1972年5月15日)陸續「歸還」日本。一部分居住在這些島嶼的日本民眾覺得是屈辱(琉球有本土原住的琉球人,備受日本社會歧視和壓抑,此處指的是日本併吞、侵佔、統治琉球後,遷移至琉球的日本人),反對舉行此儀式,像琉球宜野灣市的在野黨就舉辦「屈辱日」向日本中央政府抗議的活動,縣議會議長喜納昌春在此約一萬人的集會說 「(當天)是沖繩被日本割捨的『屈辱日』,刻劃出沖繩所受到的差別(待遇)」。奄美大島也有163人參加抗議集會。安倍曾說明「不先恢復獨立,就不能和美國談判」,典禮也「降低慶祝的色彩」。不過,「沖繩縣」知事仲景真弘多沒參加典禮,由副知事高良倉吉代表。地方官的心境是很複雜的。自民黨去年眾議院選舉的政權公約,寫著「建國紀念日(2月11日)」、「竹島日(2月22日)」、「恢復主權日」由政府辦典禮,但今年真有執行的是這「恢復主權日」。

儘管安倍政府為避開「復古主義」、「右傾」的批評,盡量朝「面向未來」表演,但因主要保守媒體猛講日本恢復主權,加入聯合國、達成高度成長,構建了今天豐裕、和平的社會。然而,「沖繩縣(琉球)」的「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海域中國海監船「侵入領海」;韓國「非法」佔據竹島(韓國稱獨島);俄國在「北方領土(俄國稱南千島群島)」進行「俄羅斯化」等「領土、領海」問題,造成現今日本的「主權動搖」。看得出來,安倍政府舉行這個「紀念典禮」,背後的目的是在為搶奪釣魚台列嶼、獨島、南千島群島的主權,集結、推升「民意」,替修憲、增加武力、軍事行動、演習炮製理由。

歷史言論刺傷鄰國

安倍首相4月22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沒道理完全繼承(承認殖民統治和二戰侵略對亞洲各國造成莫大傷害的)「村山談話」,在迎接(戰後)70年的階段,政府希望對亞洲有面向未來的談話。接著,4月23日安倍又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關於1995年村山首相的談話,說「侵略的定義,學術界、國際間都沒有定論」。此一發言,不僅惹來中國、韓國,連美國也出現批判聲音,4月27日《華盛頓郵報》社論批評日本「(安倍)首相沒有正視歷史」。日本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5月1日隨即投書該報說,「日本政府已對二次大戰所有的犧牲者由衷表達哀悼之意。並認為謙虛正面面對歷史是很重要的」。

安倍一連串有關歷史的講話,在海內外掀起波瀾,不單中、韓加強對日本閣員參拜靖國的批判,美國也有點「擔心」了。韓國總統樸槿惠訪美,5月7日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會談,對北韓,展現了雙方的合作,不過,關於與日本的關係,樸槿惠非常冷淡。在共同記者會上,歐巴馬關於對北韓政策說,「持續跟韓國、日本密切調整」,可是,樸槿惠的回應重頭到尾沒有提到「日本」一次,而且美韓領導人會談時,她很坦率地表示「日本應該正確地認識歷史」。樸槿惠正在調整對北韓政策的架構,推動「韓中美」三國「戰略對話」,讓人看到韓方認為中國比日本重要的一面。

不過,美國不會持「排除日本」的「美中韓」架構,而較偏向「美日韓」。美國對韓、日,「就歷史問題,改善兩國關係,應該對北韓威脅等采共通的回應」。北韓開發飛彈、核武,日本不僅與美國,跟中國、韓國的合作也很重要。而且,美國國會調查局的報告認為,安倍首相「具有否認侵略歷史修正主義的歷史觀」。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瞭解,歷史認知問題爭辯得越熱,美國的批評會越強,甚至會「取政權的性命,一旦安靜不下來會很麻煩」。因此,他先在記者會上說,內閣「完全繼承村山首相談話」,隨後他也向安倍首相進言,「改口」為上策。

5月15日安倍順勢改口說,沒有講過沒有侵略,繼承「村山談話」。日本政界對與中國對立較不在意,可是在意和韓國關係惡化,因為韓國也是美國的盟國,日韓關係差,美國會不高興,美方媒體報導,注意到這件事,有來自美國的壓力。所以,並不是安倍反省,改變想法,而是迫於外在形勢。二戰前日本的侵略也曾攻佔菲律賓、越南,挑歷史問題本來也會惹來東南亞國家的不快,安倍內閣挑此時動作,是利用南海問題,菲、越對抗中國,需要日本奧援,對日本扭曲歷史不敢多言之際,在歷史問題上耍花招。日本企圖拉攏韓國對付中國的策略,因自己惹起的歷史問題破功了。

「核武裝論」暗潮洶湧

5月初,來自日本的消息謂,「日本原燃公司」在青森縣六所村興建的核燃料再生處理工廠,預定10月開始營運。該廠每年可生產九噸的鈽,而這種量足供製造2,000枚核彈。雖然「日本原燃公司」強調,其鈽燃料是用於核電廠發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會密切監督六所村廠的運作,日本也會接受檢查,以證明確實用於和平的目地。然而,日本為什麼核電廠大都用鈽當燃料?又為何要建六所村工廠?

在日本,政界高唱「核武裝論」的,可不僅只是日本維新會共同代表(前東京都知事、前自民黨眾議員)石原慎太郎、前財務相中川昭一之類鷹派人物,許多當過首相的人也講過「核武裝論」,從早期的岸信介、池田勇人、佐籐榮作到較近的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都曾正式、非正式地倡議過「核武裝論」。4月下旬,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防止核武擴散條約(NPT)會議,4月24日該會議通過一份共同聲明,其中強調「無論在任何情況,都不使用核武,才是守護人類生存之道」,74個會員國全都簽署了這項聲明,偏偏只有日本這個世界上唯一遭受過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沒有簽字,難道日本想保有核武攻擊權?

日本一天到晚抨擊北韓研發核武,但事實上,日本遠比北韓更有可能在東亞激起核武競賽、核武風暴!

拉印度堵中國

5月4日日本副首相兼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在印度演說時,基於正值中、印在克什米爾地區有邊界小型摩擦、對峙(後來已解決、緩和了),毫不掩飾地說「印度與中國陸地接壤,日本與中國海上相連,可是,過去1,500多年,我們跟中國的關係從來就不平順」。日本欲拉攏印度共同對付中國、撩撥中印關係昭然若揭。不過,中國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9-22日上任後首次出訪就選擇印度(其後續訪巴基斯坦、瑞士、德國),與印度總理辛格會談,會見印度總統慕克吉。中國大陸是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對手國之一,印度如要追求經濟成長,中國這個貿易夥伴不可或缺。中、印雙方共同發表了聯合聲明,簽署了雙邊經貿、農業、文化、環保、地方交往等領域的合作文件。李克強訪印,輕輕地以經貿撕開日、美、澳欲布建的「包圍中國網」。

日本的挑撥是不會善罷干休的,5月27日印度辛格將赴日訪問,據瞭解,今年內也會出訪美國,美、日鐵定會繼續在印度耳邊講閒話。

修96條意在去「和平憲法」

日本右派政府和右翼人士,對現在的憲法屢有怨言。因為,這部憲法是照著戰後盟軍總部的草案制定的,當時日本還沒獨立、恢復主權,如安倍所說,「不是用日本人自己的手製作的憲法」,是一部極難修改的硬性憲法。

當前掌政的安倍早早就透露要「修改憲法第96條」—— 憲法第96條規定,修改憲法「需要參眾兩院議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能向國會提案」,之後要經公民投票過半數贊成,才算正式通過修憲,門檻極高。美國、德國等修憲也規定要國會三分之二以上贊成,但還需公民投票的是韓國、西班牙等國家。自民黨等保守政黨認為,妨礙了他們的修憲大業。所以,首先想將之下降為二分之一的過半數,之後修憲就較容易了。右派即可照他們的構想修憲,變更國家大法。於是,拚命嚷叫日本的現狀「國會裡不管參、眾哪一院,只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議員反對,就不能提案,造成憲法此一最高法規無法反映國民的意向」。由於戰後,參眾兩院都不曾出現占三分之二勢力的政黨,所以,根本修不動、沒修過。現在是不管在朝、在野,幾個席位眾多的保守派政黨大集合,最有希望扳開高門檻,以遂行右派意志,大肆修憲的機會來了,右派國會議員躍躍欲試,從安倍當選黨魁、自民黨奪回政權至今,修改憲法第96條的議論在跨黨國會議員間益發熱議,到5月上旬似乎達到高潮,沆瀣一氣的政黨合縱連橫,好不熱鬧。就是否修第96條,日本各政黨的立場,贊成的是自民黨(理由:修憲門檻過高)、維新會(應尊重國民的判斷)、大家的黨(簡化修憲手續),慎重的是民主黨(希望黨內討論更深入些)、公明黨(研討憲法本身的內容),反對的是共產黨(修第96條的目的在修第9條)、生活黨(應維持現狀),政黨差異鮮明。

然而,經媒體報導及輿論調查,日本民間贊成修改第96條的反倒只是少數,同時,同為執政的公明黨,所持「慎重」的立場並未鬆動。5月中旬以後,熱度驟降,修改憲法第96條,安倍政府轉趨「不急」,改成先花多點時間,釀製輿論。

如果修改了第96條,保守派接下去就會「修剪」數十年博得「和平憲法」美名的放棄戰爭「第9條」。還有,變更「集體自衛權」解釋,讓自衛隊可主動攻擊;自衛隊改制為「國防軍」。

準備大增情報活動

前一次安倍內閣欲倣傚美國卻半途而廢的設立日本版「國家安全會議」,這一屆安倍政府重新來過,「有識之士會議(主席為安倍)」擬的相關法案雛形已出爐。未來「國家安全會議」將擔任日本政府外交、安全「司令部」的角色,由首相官邸主導,快速決定戰略決策(意味會取代外務省、防衛省的最高決策權),成立首相、官房長官、外相、防衛相兩週一次的「四大臣集會」,如要因應重大、緊急的情況可擴大成「六大臣集會」、「七大臣集會」、「九大臣集會」(加總務相、財務相、經濟產業相、國土交通相、國家公安委員長;審理防衛計畫大綱這種長期性的方針也是九大臣集會),事務局設在內閣官房(秘書處),各相關省廳有供應情報的義務,「國家安全會議」即綜合研議外務省、防衛省、內閣情報調查室、警察廳、海上保安廳、……等提供的情報。事務局長為次官級以上的位子,職員則包括自衛隊官員、民間專家,上一次安倍內閣設定為10-20人,不過,現在可能大幅擴張到100人,顯然未來日本會大幅增加情報活動。

安倍內閣已預定5月下旬完成日本版「國家安全會議」的法案,6月上旬提案,參議院選舉後,今年秋天通過,明年春天正式上路。當然,運作之後,既可增加首相在外交、安全方面的主宰權且又有條件多一個與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對口的單位,更強化美日同盟。

經濟好轉存風險危機

最後,再看看安倍首相最得意的經濟復甦。日本內閣府5月16日公佈,1-3月消費、出口好轉,GDP年增率可望達到3.5%。媒體一片稱讚是「安倍經濟學」和安倍所任命的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大膽的量化寬鬆奏功。去年12月安倍政府上台前夕,日圓就開始急貶,僅約五個月的時間,日圓匯率由80日圓兌1美元,快速下降至逾103日圓兌1美元,貶值20%以上,隔了四年,再度貶過100日圓,由於日本經濟非常仰賴出口,日圓貶值,汽車等日本出口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擴大盈利。汽車也帶動了鋼鐵需求,頗有景氣回春之勢。日本股市的日經指數,今年以來已經大漲了超過45%,隔了五年,東京股市又彈升突破14,000點。

不過,日圓貶值的副作用也浮現。一是來自海外的批評,重貶日圓,受傷最大的是經濟同質性甚高的韓國,相當於韓國中央銀行的韓國銀行,為了因應韓圜升、日圓貶,5月9日也決定降低利率;日本以外的國家,就算4月主要20國(G20)央行總裁、財政部長會議,日本自認「為脫離緊縮而大膽的量化寬鬆誘導日圓貶值」獲得理解,5月10日的先進7國(G7)央行總裁、財政部長會議上,國家也沒有說什麼,但其實,先進、新興國家對任何對自己出口不利的日圓匯率變動都相當敏感。

另一是,進口的原料、產品價格上漲,壓迫到仰賴進口的企業利益,企業無法吸收的部分,就只好漲價。實際上,靠進口的小麥麵粉、食用油、油料、液態瓦斯等價格正接二連三攀升。火力發電所用的進口燃料也很貴,不少電力公司一個接一個調漲電價。企業、家計都頗感困擾。由於一般社會大眾的薪資、就業並沒有增加,所以,迄今雖有人覺得安倍政府不賴,但普遍尚未實際感受到經濟真正轉好。

5月23日,一路順風漲了五個多月的日本股市,一天大跌7.32%,儘管翌日有些回彈,但亦可推知,狂用「量化寬鬆」特效藥的「安倍經濟學」,隱藏著極大風險和危機 。

用箭雨對待鄰國

綜合前述,日本現今安倍政府的諸多作為,從參拜靖國神社、辦「恢復主權」典禮、歷史言論到六所村核燃料工廠、結黨印度、策畫修憲、新設最高情報組織,非但沒有一件在國際是可促進雙贏、建構和平環境的,反而或多或少都令鄰國不舒服、刺激鄰國,要不就是衝著鄰國的佈陣,連振興經濟都要用既會打擊到韓國,又存有本身風險的日圓貶值方式!日本不是自詡為「和平國家」嗎?怎麼在東亞,近日像是在用箭雨對待鄰國呢?

原本從去年到今年5月初,釣魚台爭議始終是台灣涉外事務的焦點,可是5月9日菲律賓漁政公務船,無端追擊、射殺台灣漁民,引發台、菲關係緊張之後,台灣上下全都對準了菲律賓,然而,平心而論,必須提醒的是,對兩岸、台灣本身,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