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算師新招:再平衡的「再平衡」?

趙念渝
(上海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會副秘書長)


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釋放出微調再平衡戰略信號

自從歐巴馬新團隊構建成形以來,有關「戰略再平衡」的新聞不斷——既有圈內的,也有圈外的,贏足眼球。

1)官方消息

1月24日,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這位即將成為美國首席外交官的約翰.克裡說了一些令人遐想翩翩的莫測高深的話,第一,官話:他支持美國與中國深化關係,他認為,歐巴馬政府加強了美國在亞洲部署的軍力。此舉得到了該地區一些國家的歡迎,這些國家對中國日益增強的實力和武斷態度感到不滿,不過這麼做也刺激了北京。克裡指出:「我希望,習近平和新政府也將認識到與我們深化關係的必要性。」接著,妙話:他不確信美國有必要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克裡在聽證會上被問到,美國如何能夠在不被捲入中國與其亞洲鄰國之間的領土爭端的情況下加強在亞洲的軍力。克裡的回答耐人尋味。他說:「我不確信增強軍力是必需的。我在這個問題上希望非常謹慎地行事。」而後,反問話:在談到歐巴馬去年向澳大利亞增派海軍陸戰隊一事時,克裡說:「中國人看到這種情況會說:美國人要幹什麼?他們試圖包圍我們?怎麼回事?」

不消說,克裡的這番言論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美國總統「亞太戰略再平衡」等戰略性話語言猶在耳,克裡的話在這裡「峰迴路轉,令人遐想翩翩」。

2)非官方消息

有意思的是,正當外界對克裡在聽證會上證詞品味時,美國又傳來了非官方的消息。3月6日,以「右翼、保守、反共」著稱的《華盛頓時報》刊登了該報資深專欄記者葛茨(Bill Gertz)題為「亞洲再平衡受到威脅」的文章,葛茨在文章中透露,有五角大樓和軍方國安官員「正越來越擔心」歐巴馬新政府準備放棄「亞洲再平衡戰略」。葛茨在美國新聞圈是有一些爭議性的人物,但此時此刻他說出的這些話恐怕「有點來頭」。

3月9日,《華盛頓郵報》刊載記者兼專欄作家霍格蘭(Jim Hoagland)的「歐巴馬以亞太為樞紐的政策甚合時宜」的專論,霍格蘭在文章中指出,美國國防部承認,中共在沿海密集部署飛彈,已經改變了台海軍力平衡,如果北京當局對台動武,美軍已經擋不住了;再說中國方面對美國的「再平衡戰略」,特別是美國軍方所謂的「海空一體戰」觀念的強烈的反彈,使美國不得不考慮有必要在亞太地區「來點」新的戰略。

據此,境外媒體提出各種看法,有的認為「歐巴馬第二任內很可能對其第一任內高調提出的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進行微調」;有的認為,「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出現鬆動」;還有的認為「美國擬放棄重返亞洲戰略,與中國和解」等等,不一而足。

霧裡看花難清楚:利益權衡制約再平衡戰略的微調

歐巴馬新政府上任伊始就爆出上述動向,令人矚目。俗話說,鑼鼓聽音,聽話聽聲。上述新聞想告訴人們什麼呢?想說明美國重返亞洲政策將發生重大變化?有這樣的解讀,但認真思考的話,似乎又不像,這不但因為美國是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而且還因為美國是個分權制國家,美國當局出台的任何對外政策都一定是利益攸關方爭鬥、妥協和匯合的結果。比如,在兩岸問題上,美國官方固定的表態就是:1)三個公報,「與台灣關係法」,再加六項保證;2)維持現狀,不准單方面改變現狀;3)美國在兩岸問題上不採取立場;4)美國只關注兩岸交往的過程,這一過程必須是和平的,至於結果,美國不予置評。這四點就是美國行政當局和國會、智庫以及各大利益集團經過長期的較量和溝通後形成的基本一致的意見。

據此,在今天觀察歐巴馬新政府是否要對剛出台的「再平衡戰略」予以再平衡時,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就是必須要注意考量美國利益攸關方的意見。

首先,平心而論,當初推出「再平衡」的是歐巴馬政府。但,鑒於動機和效果相悖,今天最欲微調「再平衡戰略」的仍然應該是美國行政當局。這不是說美國官方突然醒悟到「再平衡」的錯誤,開始認同中國大陸所做的一切,而是因為在「微調」背後包含著美國巨大的國家利益。就某種程度而言,中國和美國這兩個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個很難分割的經濟實體。美國或許對中國的政治體制很不滿,對中國政府的不透明低效率很不滿,對中國的人權、言論自由、宗教信仰等現狀很不滿,對中國的利益集團家族集團也很不滿。但,最令美國擔心的可能還不是「舊制度」,而是「大革命」,因為「舊制度」能保障美國的利益,而「大革命」勢必損害美國的利益,因此,在龐大的經濟利益面前,美國其實是中國最大的「維穩」力量,穩穩抓住大陸118萬裸官送到美國的「人質性」家屬及其「七大姑八大姨」利益集團的訴求,財源滾滾(美國財政部3月15日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1月,中國繼續大幅增持441億美元美債,持有總額再度突破1.2兆美元大關),美國當局又何必被中國當局詬病的「再平衡戰略」牽著鼻子走呢?所以,前有希拉蕊卸任前的「太平洋足夠大能容納美中兩個大國」的說法,後有克裡在聽證會上的證詞,以筆者之見,當不是空穴來風,只是,也不是那麼簡單。

之所以不簡單,第一是因為美國的事情並非是行政部門一家說了算;第二,即便行政部門可以說了算,也一定是「算了再說」;第三,不可否認的美國體制:一個權力結構複雜互相制約的分權制國家,而牽制行政部門最嚴重的就是由100名參議員、435名眾議員組成的美國國會以及每位議員背後的軍工企業利益集團。簡言之,30多年來,美國國會奉行的「再平衡戰略」就是:親台疏中。

今天,美國國會同樣心領神會,且不說「再平衡」的實質就是要「平衡掉一個桀驁不馴(assertive)的中國」、提升台灣、完善美國的第一島鏈和TPP,就從理念和價值觀來說,美台無疑是相通的:體制是兩黨制的,領導是民選的,政府是透明的,權力是關在籠子裡的,官員是不能「裸當的」,人民是可以反對政府的,新聞是自由的,據此,雖然美國官方在外交上不承認台灣,但台灣對美國來說就是一個意義重大的「燈塔」或「自主體」。美國國會全力支持美國政府幫助台灣的「經濟發展,擺脫威權政治,發展民主,抵抗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和爭取國際生存空間」,這是「天職」;在兩岸關係上,美國國會主張:維持現狀,外加軍售,這是「利益」;美國國會支持「與台灣關係法」,不支持單方面改變現狀,這是「現實」;據此,在美國國會出台的一系列文件中,幾乎全是親台的表述,鮮見對中國大陸示好,這是「立場」。

在「天職、利益、現實、立場」面前,要這535名議員放棄這一等同於「遏制」中國的「再平衡戰略」,想都別想!

第三,不得不考慮的美國智庫。

美國智庫號稱「人格獨立思想獨立學術獨立」,一不聽黨的話,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二不聽國家領導的話,不論是總統還是國務卿,在智庫學者看來都是公務員,公務員就是公僕服務員幹活的。所以,美國的行政部門就是Executive Branch(幹活處),而不是Head Office(領導部門);據此,美國智庫只聽自己的。

既然是只聽自己的,那麼,美國智庫的專家學者就自然有各自不同的意見。

第一,反對調整的。比如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葛來儀,此人直言不諱:美國選擇什麼人擔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不是為了給別的國家發出什麼信號,美國的戰略不會有任何根本的調整,如果中國少數學者預期那會發生的話,將是錯誤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對歐巴馬第二任顯然還是很重要的。

第二,贊成微調的。比如以馬克.E.馬琳(Mark E. Manyin)為首的美國國會研究員和學者在2012年3月向國會提交的《重返太平洋?歐巴馬政府對亞洲的「再平衡」》的研究報告,該報告認為歐巴馬政府的亞太戰略表現出另一種失衡,即在追求美國安全利益時損害了中國的安全利益,增大了中美戰略猜忌。

第三,相對於上述明確「反對」和「贊成」的,相當多的智庫學者還是持觀望態度。之所以觀望,這同美國重量級智庫學者對中國大陸社會的評估有相當大的關係,他們對中國的看法相當消極:

1)中國當前四大非正義的利益集團(壟斷國企利益集團、政府部門利益集團、官商勾結利益集團、身份血緣利益集團)正在引發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方面一系列問題。

2)中國對美國正構成一個重大的政策挑戰。雖然中國經濟在崛起,國際影響力在上升。但,兩個其他的情形被忽視了:國內革命和外部戰爭。中國內部問題嚴重,可能觸發一個重大危機。

3)美國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與其說中國在崛起(rise),不如說中國在擴散(spread),中國已經是一個全球角色,但還不是全面的全球大國,充其量可稱為「不完全大國」(The Partial Power),就像是一個「只有半杯水的杯子」。沈大偉的建議是,一不要對中國抱有過高的期待,因為中國並沒有達到美國期待的「全球夥伴」;二要正視美中關係中競爭性成為一種新的常態。

4)美國前駐華大使、現任威爾遜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所長的芮效儉(Stapleton Roy)贊同沈大偉的總體結論。他說,現在中國確實只有半杯水,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會成為滿杯水、成為成熟的全球大國?中國能給全球治理貢獻多少?

5)美國軍事戰略和歷史學家、智庫學者、《中國崛起與戰略邏輯》一書的作者愛德華.魯特瓦克認為,中國在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與中共在國際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相配;目前從整體上看,「中共缺乏宏觀戰略」。

一言以蔽之,美國智庫人物的態度非常明顯:等著瞧!

結論:美國精算師的試探、等待、待價而沽

那麼,為什麼在緊鑼密鼓推行重返亞太的「戰略再平衡」當口,美國官方和非官方「突然」釋放出「微調」聲音呢?這就是本文標題稱呼的「美國精算師」。所謂「美國精算師」就是:運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及社會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在世界政治和經濟的領域中,分析、評估「不確定的崛起的經濟體」對美國主導世界的影響,幫助對方理解美國決策將會帶來的影響。

這就是正宗的美國精算師,所謂「幫助對方理解美國決策將會帶來的影響」就是要對方接受並落實美國的決策以維護美國的利益。只是美國並不著急,它可以緊鑼密鼓地推行其「再平衡戰略」,當然也可以放風對「再平衡戰略」予以「再平衡」,更可以利用體制的多元性以增加彈性:「世界警察」可以出來,也可以回去,更可以在一邊冷眼旁觀,綜合利益攸關方意見,待成決策後,「該出手時再出手」。

因此,美國精算師的上述所為的一個主要用意就是釋放出試探性的氣球,台灣學者對此的點評是:面對中國大陸的持續的經濟增長,美國不得不對北京有更大的顧慮,與此同時,美國目前確實受到財政的影響(雖然只是次要因素),美國實力是否衰退見人見智;放棄「亞洲再平衡」政策可能只是試探性汽球,其深層含義可能是美國希望亞洲盟國能出油出錢,共同維護區域安全。據此,說美國放棄「再平衡」,太早,比較確切的說法就是「一個試探性的氣球」。

其次,美國在等待。等待什麼?3月4日出台的美國國會報告《中國經濟崛起:歷史、趨勢、挑戰以及對美國的啟示》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這一問題。該報告在肯定中國過去34年改革開放以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後,指出,西方眾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在今後若干年裡仍可保持經濟健康增長,但他們同時非常謹慎地認為「保持經濟健康增長」的唯一條件就是中國必須持續地進行重大的經濟改革,如果拒絕改革,中國經濟未來的增長必將處於如下危機:1)「不完整的」的轉型;2)之所以「不完整」,關鍵是:中國國有企業質量極差;3)「不平衡的」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對出口和固定資產的投資的過度依賴,因片面追求經濟總量的增長而造成的極其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收入分配的不公和貧富差距的增大而造成的日益嚴重的社會動盪」,外加有法不依或執法不公或腐敗內鬥等等,最終的結果就是「政策不出中南海」,雖然全中國各地的行政部門都發誓「同黨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

面對這一系列複雜的挑戰,美國自問:到底是準備通過靜悄悄的外交行動還是大張旗鼓的對抗來迫使中國「行為規範舉止文明」?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到底是華盛頓對中國的影響力削弱了,還是北京對華盛頓的影響力增強了?今年3月新上任的中國領導人對未來中國經濟的走勢能有多少影響力?中國新領導到底是準備推動更大規模更深層次的經濟改革和貿易自由化呢,還是準備加大對中國經濟的操控力度、增強對利益集團的保護性支持?因此,美國須「長考」,「長考」者,等待也!

於是,美國官方和非官方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相繼釋放出再平衡「再平衡」的信息,其根本要害:一是試探,二是等待,三就是待價而沽——只要價格合適,一切都可以「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