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的台灣究竟是什麼鳥?

夏桐


台北《聯合報》1月15日報導,民主進步黨現任主席蘇貞昌於14日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主題是該黨「對中政策」。這種事在沒幾年前,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為:1.中央電台是國民黨的重點黨營事業;2.蘇貞昌是深綠要人。但是如今把蘇搬上中央電台侃侃而談,透露出怎樣的訊息?

眾所周知,今年底是所謂「7合1」選舉之期,由於這場選戰被視為2016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因此國、民兩黨都抱持有「輸不起」的亢奮與焦慮。台灣北中南才剛進入民國103年,選戰噪音便此起彼伏,這是刻意的把台灣住民圍困在「台灣民主」的拜拜祭典熱鬧劇場之中,使他們陷入被動的興奮與迷失,被藍、綠的演出牽著鼻子去完成投票,「合法化」台灣的政黨輪替、兩黨政制。

中央電台一向承擔代表國民黨「對大陸同胞說話」的任務,「黨轉民」之後,今天在選戰思維下,邀來民進黨主席作專訪,一方面是暗示「民主台灣」已經不存在體制內的不同政黨間的敵我對立,而是共同建構「台灣民主」的主要器官;另方面則是運用與通過自己的頻道,告訴「大陸同胞」台灣的綠色觀點,讓它發揮「有台灣特色」的說服力,偷渡「和平演變」的影響。

在這裡,人們似乎可以察覺,台灣存在有一個更高於藍、綠的「編劇」,它在「雲端」指導與監控「台灣民主劇院」的演出戲碼與演員上下。

那麼蘇貞昌究竟說了什麼「重要論點」?

非常有趣卻了無新意,蘇貞昌引用《列子》古典上一則「寓言」,將現階段兩岸關係比喻為同在海灘上的「人與鷗鳥」。他說,人如善意的親近與欣賞鷗鳥在海灘上的走動,鷗鳥往往會走到人的身旁,但人若想抓捕鷗鳥,它們就一定高飛遠去。

蘇貞昌把他的台灣定義成鷗鳥,中國是「beach boy」,描繪出的圖像,反映出某種非惡意的天真期望,確實是對多數「大陸同胞」有「注射效果」的高明「撇步」。但是兩岸關係問題能這樣輕鬆浪漫的用卡通電影式的理解與辦法面對嗎?一個律師出身的有「皇民台灣人」色彩的「台獨政客」,用騙取同情的語言展現柔軟身段,不會沒有目的。

台灣這只「海灘鷗鳥」對「大陸同胞」說,你們想抓住我,我反就會飛離。但它沒有說的是,這只鷗鳥本來是美霸與日寇控制下的鸕茲鳥,鳥頸被鐵環箍住,必須聽命執行下水捕魚任務,為主人效命換取生存賞賜,是只悲哀無奈毫無自己前途的「呆鳥」,離它假裝或幻想成的可以自由翱翔的「海灘鷗鳥」,恐怕差得十萬八千里。

而中國這個「海灘少年」,也未必不是想要解放這只鸕茲,因為他喜歡每一隻鳥,都像鷗鳥般的自由幸福。

我們不清楚,在蘇貞昌眼裡台灣究竟是只什麼鳥,有沒有切實的看法,以及基於這樣的看法而有的誠實政見,但是,用童話寓言來談現實政治問題,應該先確認,是說給兒童聽,還是說給成年人聽,更不要說是說給今天習李當家的中共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