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恐 越反越恐

基地組織與中東地區
孫若怡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副校長)


「蓋達」(al-Qaeda)組織是伊斯蘭教的一個軍事組織,坊間也有以「凱達」組織之名稱呼者,阿拉伯語的蓋達意為「基地」,故又稱為基地組織。該組織成立於蘇聯攻打阿富汗期間的1989年,初期是為抵抗入侵阿富汗的蘇聯軍隊, 1991年,在蘇聯軍力撤出阿富汗後,隨著海灣戰爭爆發,其宗旨轉而為針對反西方的全球戰爭,並為要建立一個純正的伊斯蘭國家而奮鬥。

組織的行動與擴散

基地組織自成立之後,陸續籌劃了多起主要針對美國與英國的襲擊事件,因而被視為「恐怖組織」。1998年,美國駐肯亞、坦桑尼亞大使館,遭受汽車炸彈襲擊,200多人死亡;2000年10月,美國駐葉門附近的船艦遭自殺炸彈襲擊,17名美國士兵死亡;2005年7月7日,倫敦發生連環至少7起的爆炸案,造成共52人死亡、傷者逾百;而其中最嚴重的傷亡則莫若發生於美國境內的「9‧11」事件。此後,美國歷任總統自小布希、柯林頓到歐巴馬,莫不以復仇雪恥為己任。自2003年至2012年,美國先後以無人飛機、飛彈或暗殺等方式,分別於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泰國、阿富汗、伊拉克、葉門和索馬利亞等地,擊斃或逮捕基地組織各地領導人達18位之多;其間又以2011年5月2日,美國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刺殺該組織的領袖奧薩瑪.賓.拉登一事,最具震撼性。美國的反恐行動至此可謂碩果豐收,故而國務院還特別發表聲明指出:「基地組織已逐漸走向沒落」之說;不過,實際情況卻大相逕庭。

基地組織自成立以來就不斷擴散其影響力;除了在東非、阿拉伯半島、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建立直屬的分支組織例如葉門的「伊斯蘭聖戰組織」、敘利亞的「救國陣線」、巴基斯坦的「塔利班」、埃及的「伊斯蘭聖戰組織」、利比亞的「伊斯蘭戰鬥組織」、馬利的「伊斯蘭馬格裡布組織」、尼日利亞的「博科運動」以及索馬利亞的「聖戰青年運動」等,直接指揮運作之外,更與世界上其他地區的反抗運動或有伊斯蘭教信仰的團體,例如車臣的反政府武裝軍、烏茲別克伊斯蘭軍和東突厥斯坦(亦稱東土耳其斯坦或維吾爾斯坦)的獨立運動,保持密切的聯繫或互相支援。

「基地」堪稱為一個有信仰且組織嚴密的集體,目前的領袖是艾曼‧扎瓦希里;該組織企圖在以部落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上,執行嚴格的教法統治,以恢復伊斯蘭的榮光。在現實生活上,他們善於利用阿拉伯世界巨大的貧富差距、教派衝突、年輕人的茫然與受西方屈辱的仇恨情緒,進而為落後地方或戰區提供飲用水、食物或教師等服務,藉以招募想襲擊西方目標的年輕成員。在宗教信仰上,由於8月是真主把《古蘭經》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的時間,因此,該月對「基地」組織而言,特別具有象徵意義。多次的襲擊事件均安排在該月份,以彰顯在齋戒月的最後幾天,人們將迎來「吉慶夜」的寓意。資料顯示,在阿富汗的大本營,該組織擁有十餘個專門訓練武器製作改裝、通訊設備使用及組織動員的基地,其中已經接受訓練過的人員已逾三萬,核心幹部約有5,000名左右;而這些還不包括各分支地區本身的動能。在領袖多人橫遭擊斃或被逮捕後化整為零,中樞的組織活動如今有逐漸弱化趨勢,但以各地分支機構為中心反而形成多個更分散又獨立的自主個體,其散播力與戰鬥力益形廣泛且具機動性。一方面,藉著網際網路的宣傳不但持續吸收新進人員,甚至還培養了出生於美國與西歐本土的新生代成員;另一方面則因勢利導,直接介入或影響不同地方如伊拉克、埃及、敘利亞及非洲的政治角力。

藉民主化中東為名,美國對被視為邪惡軸心的國家伊拉克與利比亞先後出兵,固然推翻了所謂獨裁者海珊與格達費的政權;中東、北非各地先後也出現了美其名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革命。然而,不論是在戰爭抑或革命改革的過程裡,都為基地組織提供了快速發展的契機。2011年,當利比亞內戰方殷之際,格達費就曾指責基地組織是利比亞危機的幕後策劃者,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個純粹的伊斯蘭國家。一個眾所周知且深具反諷的事實卻是:美國非要置格達費於死地,而他最終也確實死於美國及其支持者之手;但獨裁者雖死了,卻也因而釋放出成百上千個分裂割據的部落,成為基地組織發展的養分。該組織成立之初僅在阿富汗一帶出沒,如今在北非、西非、中東各地,嚴然已成一股無法阻擋的力量,勢力所及甚至到東南亞。1月6日,德國《時代》週報網站即以《基地組織全線擴張》為題深入報導,實在值得審慎關注。

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局勢

自美軍入侵伊拉克後,暴力襲擊事件就層出不窮,隨美軍撤離,這種情況更形惡化。據聯合國統計,僅2013年就有8,868人因此死亡,另有超過1.8萬人受傷;許多恐怖襲擊據稱是「基地」份子所為。

伊拉克的「基地」組織,是由一個原本盤踞在安巴爾省的地方遜尼派叛亂組織,趁勢發展轉變而成。在美軍全數撤離伊拉克,尤其2011年敘利亞局勢惡化後,「基地」乃吸收並接收了該組織成員,欲成立一個包括伊拉克與敘利亞在內的「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以對抗由美國人支持的什葉派政府。

2012年7月21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組織劫持了巴格達西部阿布格萊布和北部塔季兩地方的監獄,使包括基地組織重要幹部在內的500餘名「聖戰士」得以安全逃離;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員,咸信進入了敘利亞境內。

2013年12月30日,安巴爾省首府拉馬迪附近出現遜尼派的示威活動,伊拉克政府派出安全部隊對示威部落進行清理,雙方隨即發生衝突,之後並蔓延到其它地區。為緩和緊張局勢,總理馬利基(Nouri al-Maliki)宣佈從該省的一些城市撤軍。今年1月1日,部落武裝力量開始接管安巴爾省拉馬迪和費盧傑等城市之際,基地組織趁勢快速擴張勢力。3日,「基地」組織的分支「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宣稱:他們已佔領了伊拉克首都附近的重鎮費盧傑,並成立「依斯蘭酋長國」。4日,伊拉克警方也承認,政府的安全部隊已經失去對費盧傑的控制權,目前該市已沒有政府軍部隊。據報導,基地組織成員的紀律和作戰經驗,遠遠勝過伊拉克政府軍和部族的武裝力量。

安巴爾省與敘利亞和約旦接壤,是伊拉克境內沙漠面積最大的地區,居民幾乎全都是遜尼派;而伊拉克的局勢對敘利亞危機,也起到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基地」領袖扎瓦希里指定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救國陣線」,為其在敘利亞的分支。這個成立於2012年1月並在12月加入「基地」的組織,經常對政府軍與官方標的,進行軍事襲擊或自殺炸彈攻擊,造成大量人員與平民的傷亡。基地組織目前已經穩穩控制伊拉克與敘利亞邊境的沙漠地帶,能夠很容易從敘利亞獲得人員和物資的補充。於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激進力量進入敘利亞戰場。據2013年8月《紐約時報》報導:「自2011年起,從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各地,先後進入敘利亞的戰士超過600名,約占經由中東和北非進入敘利亞的外國籍戰士的十分之一;使敘利亞已成為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聖戰』戰場。」

敘利亞危機本屬該國內政,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執意支持反對派並要迫使巴夏爾下台,如今反而導致事態不斷惡化。促使敘利亞亂局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該地區乃至世界上嚴重的隱患之一。美國國務卿克裡最近也指出:「與基地組織結盟的戰士,已經成了整個地區最危險的角色。」

問題惡化的初步觀察與分析

自海珊和格達費政權先後被推翻,特別是賓拉登被刺殺之後,基地組織的力量非但沒有減弱,反而有遍地開花之勢。基地組織在中東、北非、西非各地所攪動起的衝突,涉及伊斯蘭教宗派、權力、種族與意識型態的分歧與鬥爭,他既是個別國家的內部問題,也是跨國家與地區的國際問題,因而情況極為棘手與複雜。這一被視為「後賓拉登時代的國際恐怖新型態」,其所造成的混亂局面,讓美國和歐洲都有束手無策之感。本文試圖自以下幾個層面做一分析:

1.由宗派衝突到族群衝突

遜尼派與什葉派間的衝突,最早可追溯到穆罕默德去世後,因「哈里發」繼承人問題引發的黨派對立。656年,第三位哈里發奧斯曼(Osman, 644-656)被謀殺,擁戴穆罕默德堂弟兼女婿阿里(Ali, 656-661)為哈里發的一派,贏得了最後的勝利。656到661年,兩派發生了伊斯蘭史上、阿拉伯民族間的第一次內戰。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Muawiyah, 661-680)擊敗阿里之子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奧瑪亞王朝(Umaad Dynasty, 661-750);他去世後,哈里發大位就由其子繼任。反對者再次起兵反抗,但在伊朗的伊斯法罕城被奧瑪亞王朝的軍隊擊潰。此後,雙方漸由政治集團的對立,演變成更具深層意義的宗教派別的衝突。

一般而言,主張只能從先知家族的成員中選擇繼承者的人,被稱為阿里黨又稱為什葉派(Shiites)。」「什葉」在阿拉伯語中是追隨者,專指擁護阿拉的人;在教義上是原本《古蘭經》的絕對擁護者,教派的最高領袖稱伊瑪目(Imam)。反對什葉派的人稱為遜尼派(Sunnites)又名奧斯曼黨,「遜尼」在阿拉伯語中義為遵循聖訓者;在教義上主張聖訓、傳記及相關註釋與可蘭經具有同等地位。

宰因.阿比丁(Zayn al-Ābidīn, 659- 712)是穆罕默德曾孫,同時擔當第四任什葉派伊瑪目;由於他的母親是波斯帝國公主,加上日後歷任的伊瑪目也都有波斯血統,遂使伊朗成為什葉派信仰的核心地區。

長期以來,什葉派的人口就遠遠少於遜尼派,其中大部分集中在伊朗與伊拉克兩地;巴夏爾雖然信仰什葉派,但敘利亞的遜尼派仍佔多數。自海珊政權垮台後,美國扶植什葉派掌權;總理馬利基對遜尼派政治人物多所打擊,激怒了占伊拉克少數的遜尼派,從而衍生出許多叛亂性地方組織。

另一方面,阿拉伯、伊朗(古稱波斯)與土耳其(古稱突厥),都是創造並鎔鑠伊斯蘭文化的重要元素;然而當文化整體與包容性面對近代西方民族與主權國家觀念和利益挑戰時,難以逃避以國族為名的對抗。沙烏地阿拉伯成為阿拉伯人、遜尼派的代言人,對抗的是以伊朗為首的波斯人與什葉派;兩國除了伊斯蘭教的正統性之爭外,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的爭奪也是重點。據報,沙、伊兩國都積極武裝和招募人員,參與敘利亞內戰;兩國的高級官員也將這種作法視為一場事關生死存亡的鬥爭。許多來自埃及、利比亞、突尼斯、沙烏地阿拉伯和其他國家的遜尼派穆斯林,加入了反伊拉克、敘利亞政府的行列,甚至和基地組織共同戰鬥。而來自巴林、黎巴嫩、葉門乃至非洲的什葉派,則加入親政府的民兵組織;他們擔心若敘利亞總統巴夏爾一但被打敗,那麼,其它各地的什葉派也會陷入危險。

不管是歷史的記憶或是現實的恐懼,宗派衝突是伊斯蘭信仰上一個不易解,卻又是最必須調和的關鍵問題。至於阿拉伯與伊朗兩民族間的爭霸,若能跳脫在地與區域的籓離,甩開西方外力加諸的影響,文化上異中求同,妥協的可能性其實不是沒有。

2.不同勢力較勁的場域

基地組織在伊拉克一如利比亞,其發展滋生原應屬內政問題。不過,由於西方國家基於本身經濟利益或意識型態考量,卻常借力使力,推翻自己不喜歡的政權,作為晉身該地區的敲門磚,摧毀利比亞是一個最典型例子。至於伊拉克,根據外電最近的報導,境內基地組織與遜尼派的部族間,也屢生嫌隙;一些部族接受政府的武器和其他支持,共同夾擊基地組織。因此,伊拉克實際上還存在著政府軍、武裝部族和基地組織「三方混戰」的局面。

自巴夏爾接受放棄化武之議後,原本已漸趨平靜的敘利亞政局,因基地組織的攪和而陷入了另一個危境。一方面,伊拉克的基地組織聲稱,將和敘利亞境內的「武裝救國陣線」,聯合組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卻遭到該陣線領導人阿布‧穆罕默德‧喬拉尼(Abu Mohammad Qiao Lani)拒絕;但喬拉尼仍重申效忠扎瓦希里。另一方面,美國與歐盟在多哈舉行的「敘利亞之友」會中,依然作出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的決定,同時反對派還以「巴夏爾下台」,作為雙方和談的底線。 1月22日,為解決敘利亞問題而召開的第二次日內瓦會議,巴夏爾因而並未出席。

自二次大戰後,埃及與以沙烏地阿拉伯為核心的海灣國家,一直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戰略夥伴,並成為美國在該地區利益的捍衛者。冷戰結束後,美國勢力曾權傾一時;但俄國也始終以支持伊朗、敘利亞,作為抗衡的基礎。雖然俄、美都表示同意尋求政治手段解決敘利亞危機,但兩國卻在該地區存在難以調和的利益衝突。美國希望推翻巴夏爾政權,重新建立一個親美政府,以提升在中東地區影響力並削弱伊朗勢力,進而逼迫伊朗放棄核計劃;至於歐盟,也同意為敘利亞反對派提供武器,明顯的是與美國站在同一戰線。但俄國則不會放棄在敘利亞的既得利益,並再三強調反對外部的干涉,美國的戰略構想針鋒相對。

基地組織的坐大使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三國,因宗教派系、國防安全及國際戰略等因素,而更緊密的連成一線。賓拉登在創立基地組織的時候,從未想到要將槍口對準自己的穆斯林兄弟,可是在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內,卻也悄然形成兩股較勁的勢力。

自美國執行反恐政策並先後入侵伊拉克、利比亞以來,除了犧牲數萬名士兵的生命,花費數千億美元!何以落得一個越反越恐又毫無建樹的窘境?

美國人深信武力與「以暴制暴」,對外政策常喜以主觀的價值強加於人。賓拉登去世之後美國雖積極自中東地區撤兵,但卻又不時以無人飛機在不同國家襲殺基地組織成員,甚至肆無忌憚地危及無辜的貧民與兒童,這種作法只會使仇恨深重。相對美國以最先進的武器殺人,「自殺炸彈」式的攻擊,徒顯弱者的無助與「不人道的正義」;而這一兩年恐怖案件反而有回歸美國本土之勢。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國際馬拉松賽遭遇連環炸彈襲擊,釀成3人死亡,176人受傷的慘劇;17日,美國政府截獲一枚含有蓖麻毒素,要寄給奧巴馬總統的信件。18日,德克薩斯州一家化肥廠發生血腥爆炸,至少60人喪生。20日,丹佛市發生槍擊案造成2人受傷。

如今這個號稱最自由民主的國家,卻是人身檢查最嚴格的國家。作為世界領袖的美國其實應該真正學習的是,對不同宗教與文化存在與發展的根本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