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戰爭何時了?

張光華
(資深媒體人)


猶太人的利益才是美國「核心」利益

以色列總理納塔雅虎3月3日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上意氣飛揚地發表演說,這個創舉的行動最少創下兩項紀錄;一是他這次純粹由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的波勒 (John Boehner)邀請,不但沒有經過白宮的認同,甚至連事前照會都沒有;以一個盟邦領袖的身分,居然在美國國會殿堂先捧後貶美國總統,對美國正在進行中的 對伊朗禁核談判說三道四,隱喻歐巴馬的無能,稱其團隊會被伊朗耍的團團轉。這種狂傲的言詞在參眾議員的面前發表,受到議員們起立叫好達數十次,充分顯示美 國的政客早已被以色列和猶太遊說團體綁架,碰到以巴議題,只能一面倒向以色列,甚至違反「美國利益」也在所不惜。

其實這次演說,連大選中納塔雅虎的主要對手伊薩克.赫茲格(Isaac Herzog)都認為會對美以關係傷害很大,將擴大和美國的嫌隙。

除了美國國會演講,納塔雅虎還在大選最後階段公然宣稱只要他當選,在他的任期間就不可能允許巴勒斯坦的建國,否定了美國主張了10年的兩 國(以色列的猶太國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國)政策。本來要以巴雙方能夠有理性坐下來合議、建立兩國的細節已經很困難,再經過納塔雅虎的折騰,將這唯一可能 達成以巴永久和平的契機扼殺無遺,造成歐巴馬外交的重大挫敗。

納塔雅虎的種種「脫軌」行為和言談惹毛了歐巴馬政府,因此不顧外交慣例,直接反擊納塔雅虎個人和其政策,這在一向袒護以色列的美國政府,大有豁出去了的意味。這當然和歐巴馬不再尋求連任,而且美國親「以色列」的龐大猶太勢力也為此事件分裂有關。

猶太人在美國的勢力膨脹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猶太人在歐洲被滅族數百萬,贏得美國和西方上下的同情,產生一種補償心態。所以英、法 協助歐洲倖存的猶太人返回中東,強迫「巴勒斯坦人」遷離已居住兩千年的「猶太故土」,建立「以色列國」。這種殖民主義的強權行為,不但罔顧人權,造成百萬 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也害了猶太人,令他們陷於難以解脫的困境。

美國因宗教傳統和猶太人在美國政經界的龐大勢力,全面接手英國的中東政策,填補了大英帝國殖民地大撤退的空隙。中東從此陷入的動亂泥淖。

中東北非有1.6億穆斯林

猶太人在美國的人數不過三百萬,但這些「天選」菁英,占據華爾街財務和保險業主管、醫學界高層、知名大學的主任或教授、政界的重要幕僚等職位。更有甚者, 猶太人社區和組織積極參與所有美國重要選舉。出錢出力,所有華府的政治運作,可說是幕後最大最有勢力的「遊說團」。數十年來美國許多政客被綁架,一味袒護 猶太人的國內外利益,甚至違反美國利益也在所不惜。這從華府經常標榜美國利益優先的基本立場來看,簡直不可思議。

可是美國面對中東的問題一大堆,伊拉克和阿富汗雖號稱撤兵,其實兩國情勢仍然混亂,美國10多年來花費三兆以上的美元,結果不但沒有殲滅基地組織,連伊、阿國內基本穩定都不可得。

2011年所謂的「阿拉伯之春」爆發,大家期待的阿拉伯的改革開放沒有發生,反而帶來北非和中東各國動盪不已,而且逐漸走向極端主義, 「伊斯蘭國」能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北部建國,即是明證。阿拉伯地區不但和以色列生死纏鬥,他們彼此間(特別是遜尼和什葉兩派) 的仇恨和殺戮恐怕沒有數十年的慘痛過程也不會稍為收斂。美國想要以世界警察的身分,擺平以、巴或中東問題根本是癡人說夢,完全不可行。尤其想依靠飛機大砲 解決問題,更是短視和無知。伊斯蘭教信徒在中東和北非有1.6億,全世界的總數更高達10億人,任何想以過去殖民式的武力征服回教徒是不可能的,即使仍居 心要征服他們,也唯有經過長時間的文化、教育方式。

美國應該覺悟到現行的所有中東政策,包括偏袒以色列,武力征服等思維和行動,必須全面檢討,改弦更張,制定以文化、經濟為主導的百年計畫,誠心誠意的丟棄宗教歧視,自傲狂妄的作風,才能真正求得中東和平,這才是整個人類之福。

猶太人在二次大戰時,經過納粹大屠殺的慘痛,戰後盟國如果有遠見就應尋求一個最合理的方案,安頓倖存的數百萬猶太人,而不是將巴勒斯坦人 趕出他們居住了多年的地區,美其名協助猶太人回歸「故土」,重新建立「以色列國」,事實上根本是將他們安頓到「地雷」滿佈,萬劫不復的危險境界。後來猶太 人喊出:「可一不可再」,誓死保衛好不容易回收的土地,他們卻是針對被英國逐趕的可憐巴勒斯坦人,根本從開始就找錯了對象,結果是得罪了所有穆斯林,互相 殺戮,永無寧日。這幾十年雙方花費的軍費大可用於和平建設,幫助猶太人在中、南美洲,甚至美國阿利桑納州劃撥土地,設立猶太教特區(類似猶塔州摩門教的領 地)。

戰後美國接手許多英國製造的燙手山芋,其中之一就是繼續一面倒地支持「以色列」,每年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援助,特別是軍火,違反美國自己的利益,惹來大多數穆斯林的憤怒不平,成為極端派系的頭號敵人。

這種錯誤政策卻是得到幾十年多位美國總統的全力支持,多少美國各界菁英也點頭同意,直到最近10年,幾乎沒有任何的檢討,更不用談反對聲浪了。

美國出現檢討中東政策的聲音

但是這種情勢已經有逐漸改變的趨向。美國國內開始有檢討美國中東政策的聲音。幾十年來一直以堅決支持以色列武力對抗阿拉伯鄰國,誘之以高油價,攏絡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幾個保守又反動的王權國家,不但不見任何成效,而且情勢愈來愈嚴峻,其嚴重程度甚至可以拖垮美國。

種種跡象顯示,僅只中東,財政、國土安全等問題已經使得美國窮於應付,無法自拔。所以當歐巴馬政府選在2011年開始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的時候,忙不迭地設定重返亞洲政策,以為可以從此擺脫武力干預中東的噩夢,將外交和軍事重心放至西太平洋,藉以防堵中國崛起。

2006年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理查.柯翰 (Richard Cohen)頭一次提出以色列的建國是個錯誤的舉動。當時曾引起軒然大波,使得他後來不得不修正說法;「文章裡用錯誤兩字本身就是錯的」。

但是最近他又出版新書,名為:《以色列:對猶太人是好事嗎?》(Israel, Is it good for the Jews ?)。這次他不敢再用錯誤一詞形容以色列的建國,但是他起碼還算據實敘述當年猶太人離歐返「鄉」的來龍去脈。其中最主要的有建立新猶太人國過程中的幾個重 點;戰後曾有一個抽樣民調,結果發現猶太人1.8萬受訪者,只有13人願意留在歐洲,而大部分人都想回歸2000年前的「老家」:巴勒斯坦--「一個猶太 人可以自治的地方」。

這種回「老家」建國的願望,透過西方盟國在波茲坦會議的決定,由盟國執行回歸計畫,過程中無法避免地遷移百萬的巴勒斯坦人。雖然書中辯稱 猶太人並不贊成逐離巴勒斯坦人的作法,但既然要劃地建國,怎麼可能不淨空一些土地。也許就當時情況看,歐洲德國人的被迫大遷徙,南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互相 移居,所以中東的人口移轉看起來不應該那麼嚴重,這充分顯示西方帝國主義的霸道。這樣方式和環境下建立的猶太人國家激怒了所有穆斯林,表面上是協助猶太人 建立自己的領土,解決他們在歐洲無法生存的問題,實際上是讓猶太人陷入另一個萬劫不復的險境。長遠來看除了戰爭根本無法解決以巴之間的鬥爭,這怎麼會符合 猶太人的久遠利益呢?

華府面臨騎虎難下之局

美國前國務卿貝克(James Baker)不久前在CNN節目上表示,以色列總理納塔雅虎在競選時公開反對巴勒斯坦建國,這是違反美國多年來的政策,扼殺以巴永久和平的契機。以色列在 復國後又蠶食了許多阿拉伯土地,大事安頓移民,造成中東局勢的持續惡化。同時所謂「阿拉伯之春」以後,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原有政權被推翻,至今動亂不 已。現今敘利亞和葉門發生全面內戰,表面上美國已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兵,實際情勢並不穩定,極端教派ISIS乘勢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建立「伊斯蘭國」,雖然 最近伊拉克收回部分失土,但是中東各地混戰短期不會稍戢。

貝克特別表明美國不可能繼續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提供軍援和空中攻擊,千萬不能出兵地面作戰,這些觀點倒是符合歐巴馬的現行政策,而和他所屬的共和黨主張有所差異。

中東局勢將會持續惡化,或會長達數十年,甚至百年以上。「阿拉伯之春」爆發時,許多西方學者專家興奮不已,認為回教各國從此可以擺脫專制 政權,走向民主,這正反映西方人什麼都以他們的標準判斷情勢,而且是站在自我利益和偽善的立場。美國當然是為首的當事國,其陷於中東泥淖之深,恐怕不是輕 易可以脫身的,所以會嚴重影響其所謂「重返亞洲」的政策,因此所謂「再平衡」,恐怕只能說的多,做的少,虛張聲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