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格局與世界脫軌

獨派團體阻止馬政府加入亞投行受挫之分析
王繼舜
(政治大學外交系博士生)


4月1日,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以下簡稱黑島青)、民主鬥陣、台左維新等號稱公民團體,欲炮製去年太陽花學運模式,以抗議馬政府申請加入 亞投行為由,於凱達格蘭大道集體「靜坐」,表達抗議。在警方驅離之下,部分抗議群眾以激烈手段抵抗,造成維安人員受傷。事發後數天,媒體對其報導並不多 見。

抗議者之主張

根據抗議團體4月1日的聲明,反對「台灣」政府加入亞投行的理由如下:(一)反對台灣盲目追隨經濟強權的金融資本主義競賽;(二)中國藉由亞投行的資金來 增加權力;(三)對環境、勞工人權的堅持;(四)黑箱過程、一人決策、賠上全國;(五)意向同意書未照應有程序、矮化主權。由上述聲明中,吾人可看出抗議 團體的疑慮與反對觀點,與去年學運所提出的中心思想如出一轍;其原因容下再述。先依五點主張提出回應。

抗議者第一點之主張,乃是認為亞投行乃是亞洲版的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幣基金,將是另一場先進資本主義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制約、剝削與干 涉內政。這話充其量只對了一半:亞投行或許是亞洲版的世界銀行,卻是針對世銀或國際貨幣基金功能不彰之處與制度缺陷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其次,世界銀行與國 際貨幣基金或許有引人非議之處,如以紓困資金為交換條件,使被紓困國開放國內政治或經濟制度;然而世銀與國際貨幣基金仍做出不少貢獻,且當國際社會成員面 臨金融危機時,兩者仍是紓困的不二人選。再者,中共是否能被視為「先進資本主義國家」,與歐美國家做等量類比,仍有待商榷。即令中共方面自身之說法,目前 也僅是「小康社會」狀態;而就經濟型態言,中共乃採取「具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自不可與資本主義國家相提並論。

第二點主張,認為中共藉亞投行的各國資金來增加權力。若說中共成立亞投行完全沒有權力考量,當然是不可能之事;然而亞投行成立的動機,有 更大的考量為彌補現行機構之不足。美歐主要國家掌握了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其投票制度又為比重投票制(Weighted Voting),對第三世界國家極為不利。亞投行的目的乃是投資興建亞洲基礎建設,是以亞洲區域為主的經濟組織。若說亞投行的成立將會形成對發展中國家形 成另一種剝削,則失之偏頗。

第三點主張,為抗議團體對勞工人權的堅持。渠等認為中共對於環境與人權的漠視,將會使得其成員國人權倒退。這點訴求可謂不知所云。中共自 1950年代逐漸進入國際社會以來,始終將「不干涉他國主權」奉為圭臬;即使國力持續崛起,要以其影響力來限制他國人權標準,亦非容易之事。

至於第四點與第五點主張,則回到「黑箱作業」與「矮化主權」等問題。行政部門與立法院長期以來無法協調已成多年沉痾,並非只有去年的服貿 協議或此次遞交亞投行意向書為獨立事件。馬政府上任六年多來,無法與民意溝通已是全民公認之事實;然若再以黑箱作業之罪名扣上馬政府,其實恰恰突顯太陽花 學運後所通過《兩岸監督條例》之無力與學運後續影響的微乎其微。至於矮化主權方面,日前中共方面已發表聲明,台灣入會的名稱正在「磋商中」,姑不作評論; 然而可以想見的是,我國之選擇頂多止於奧會模式(即「中華台北」),要以任何國家之名稱入會,無異緣木求魚。

抗議團體勢力之消散

由4月1日抗議事件的後續發展來看,媒體與民間的關注度皆不明顯,遑論與去年此時之聲勢相比。從3月18日太陽花一周年晚會至4月1日總統府前抗爭事件, 可看出黑島青等獨派團體已失去話題性和正當性。其原因筆者歸納如下:(一)馬政府自八八風災以來高漲不下的民怨,已在去年九合一大選得到宣洩;國民黨在縣 市首長選舉的慘敗,是人民對於執政黨的失能給予重重的教訓。抗議團體想效仿去年一呼眾諾景象,已不可得。

(二)抗議團體成員主體為年輕學子,某些主張的確反映了社會中貧富不均加劇、一般收入過低等困境;然而正如同渠等批評馬政府與民意脫軌, 抗議團體自身的問題在於太過「本土」,眼中只有台灣與「中國」,忽略了國際局勢的巨變、忽略了南韓已將我國遠遠拋諸腦後,也忽略了東南亞各國正在急起直 追。這樣本土的格局,也與世界脫軌。

(三)抗議團體領袖自身無法昇華。誠如某些媒體與政客的辯護之言,不要將個人私德與從事之活動相提並論;但若想成為影響全國群眾的團體, 其領袖必然要有更高的道德號召,尤其標榜「公平正義」此神聖口號之際。領袖若無法以感動、激勵與寬容為骨幹,而是持續煽動、破壞與撕裂,久而久之,民眾心 中自有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