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與因應中共十九大後對台作為?

趙國材
(政治大學外交學兼任教授)


習近平比其前任獲得更大的權力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18日召開。過去五年,包括經濟、反腐與軍事改革上,習近平推動一些議題,確實大有進展。展望中共十九大,中國的首要任務應是推動法治及獨立的司法制度,而這有助於中國共產黨更好的治理。

習近平這五年致力於海外保僑護民,拓展國家威望與利益;為了應對下滑的經濟,提出「一帶一路」;為了舒解人口老化壓力,結束一胎化政策;為了貫徹落實「一國兩制」,對香港未來做研討。

老虎和蒼蠅一起打,習近平發動了非常嚴厲的反腐運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打擊貪污腐化,壓制盛筵酒席、豪車豪宅和小三情婦,讓我們看到五年來的震撼,結果是一系列黨政軍的高官落馬。從他們的別墅豪宅查抄出一卡車一卡車現鈔、黃金、玉器和古董,僅僅八項規定就沉重打擊了高檔酒店、餐館。

王岐山也針對反腐提出一個三步走政策,即逐步從不敢腐敗到不能腐敗,再從不能腐敗到不想腐敗。當然要達到不想腐敗,可能還需假以時日,可是,針對不敢腐敗到不能腐敗,國內已建立了巡視制度,並正在建立一個統一的監察系統。

王岐山之領導能力及其反腐成就,世界公認,有目共睹。據悉,至少有幾十萬幹部受到雙規處置,而受到懲罰的中級和地方幹部更在百萬以上。在國際上,王岐山推動天網行動,列入海外追捕名單的100名「紅通」貪官,已有40多人歸案。

根據中國政壇的標凖,這樣的成就無疑是驚天動地的,貫徹十九大主題,要為人民打造清廉黨員、官吏,與人民共享財富,創造強國和幸福的明天。這令習近平在群眾中獲得極高威望,比其前任獲得了更大的權力。

時間證明,台灣長期的不統、不獨、不武,徒然滋生分離意識,無助兩岸的和平統一。令美國中國通擔憂的是,中共十九大後是否會將兩岸的統一問題列入時間表?

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0月13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詢及政府如何評估與因應中共十九大後對台作為。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表示,陸委會認為,中共十九大後仍將堅持既定原則與主張,同時保持對台強硬施壓、統戰拉攏兩手,不會改變。陸委會對中共十九大評估不做簡單預測,但會做好應有準備;有關中共十九大會議可能提出對台政策與對兩岸情勢影響,政府都密切關注,並呼籲中國大陸在發展對台政策過程中,必須認清區域及雙方內外情勢動態變化。

他說,兩岸關係是相互影響過程,和平合作才是雙方共同責任,呼籲對岸,唯有保持智慧、耐心優先透過實質對話解決難題,才有利雙方創造雙贏未來。

蔡政府要北京展現智慧與耐心

對於總統蔡英文的國慶談話,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10月10日回應時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反對台獨」,並指唯有如此,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發展。

對此,邱垂正說,蔡總統國慶時再次闡明自2016年5月20日以來,兩岸政策立場,展現最大善意與彈性,彰顯政府堅定維持台海和平現狀,一貫主張沒有改變。

他表示,陸委會將持續關注中共對台論述與可能作為,呼籲中國大陸應展現智慧與耐心,務實理解與面對政府善意、台灣民心所向,以及中華民國存在的客觀事實。

邱垂正呼籲陸方與台灣相向而行,共同面對新的情勢發展,在既有基礎上透過溝通對話化解紛歧,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創造兩岸人民更大福祉。

蔡政府國防部8月底送交立法院的「2017年中共軍力報告書」透露,在「整體評估共軍犯台可能時機」的部分,列出七個可能情況,包括:1.台灣宣佈獨立;2.台灣明確朝向獨立;3.台灣內部動盪不安;4.台灣獲得核子武器;5.海峽兩岸和平統一對話延遲;6.外國勢力介入台灣島內事務;7.外國兵力進駐台灣。

美國2049項目研究所研究員、解放軍問題專家易思安(Ian Easton)在新書《中國的入侵威脅》中披露,中國軍方已爲2020年奪取台灣擬定祕密作戰計劃,這個對台灣的武力攻擊,可能引爆美中衝突。

易思安說的「聯合奪島行動」作戰計劃,其中描述解放軍攻台行動三個階段:封鎖與轟炸、兩棲登陸,以及地面作戰。

解放軍上岸前將以一波波導彈、火箭、炸彈、槍彈的猛烈攻擊,對台灣海岸線防衛發動攻擊,並以電子干擾設備,破壞通訊系統。

奪島行動從海上及空中封鎖開始,對台灣1,000個目標發射大量導彈,接着是由軍艦從海上對14個灘頭發動攻擊,以高達40萬人的部隊進行搶灘登陸。

易思安為美國軍火商營造輿論?

奪島行動的轟炸目標包括台灣領導人在內,台北的總統府及其他政府領導層總部都是攻擊對象,解放軍將以突擊隊綁架或格殺台灣重要政治軍事領導人、武器專家及科學家,暗殺或直接襲擊的方式都有可能。

關於信息戰部分,書中提到中國計劃運用網絡及媒體對台灣發動心理戰,一方面配合法律、媒體及其他政治作戰手段,打擊台灣人的信心,削弱對解放軍的抵抗。

不過,易思安說,中國對台灣發動全面「入侵」「幾乎可以確定」會面臨失敗的命運,不過解放軍似乎一心要發動這個攻擊。

美中之間目前存在的緊張主要在於美國反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軍事作爲,以及中國對朝鮮核導彈項目的暗中支持,但在所有可能發生的事態中,雙方可能爲台灣發生戰爭是「最大和最具爆炸性」的,這個可能性「未來多年都會是五角大樓的主要擔憂」。

大陸涉台人士直言,大陸從未放棄對台動武,自然持續在為攻台做準備,兩岸軍事實力早已懸殊,對台並不適合以焦土戰形式;學者認為,美國學者是刻意製造輿論,以利美國持續對台軍售。

大陸涉台人士指出,攻台根本不需要出動那麼多人,只要31集團軍對台灣所有重要裝備設施集中打擊,十幾分鐘內一輪猛攻,就可奏效,包括總統府、衡山指揮所,同時癱瘓水電、網路等。另外針對國防部長馮世寬稱台灣可抵禦共軍兩週,他認為,8月中發生的大停電都足以讓台灣大亂,遑論水電網路全被癱瘓,「這樣還可以撐15天嗎?」

涉台人士強調,大陸的軍力是在跟美國對抗,大陸也是唯一能反航母的國家,並實現了太空、天空、海面、海下四位一體的打擊能力,殲-20正式列裝,可與美國F-22匹敵。戰爭不可能預設一個時間點,必須有造成戰爭爆發的事件,也不可能預告何時會動武。

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說,中國有各式各樣的「高人」,也有各種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包括和統、武統,但易思安提到的評估屬業餘,此時拋出這個方案,更多是為了美國對台軍售,先製造輿論。 中國領導人承認在攻台行動上目前還存在「路障」,不過他們「將持續在戰略欺敵、情報蒐集、心理戰、聯合訓練及先進武器上做大量投資」。

馮世寬與賴清德不同調

賴士葆質詢時並指出,根據民調,民眾願意為台獨打仗的比例非常低,只有20%;即便是鐵桿台獨,也只有26%願意打仗;有14%的人打算逃避。

賴士葆詢問行政院長賴清德是否贊成推動為台獨而戰的公投?對此,賴清德表示,民進黨在1996年就表示,若執政不會宣布台獨;現在沒有一個政府或政黨想要推動台獨公投,目前不管是國防部的整軍精武或是行政院推動的經濟發展,都是為了壯大台灣,捍衛台灣主權以及自由、民主、人權的生活方式,避免中國武力犯台。

賴清德說:「現在政府沒有為台獨而公投的計畫,就我了解,民進黨也沒有這樣的主張。但是為台獨而戰,如果是因為中國主動武力要併吞台灣,那國人為了捍衛台灣主權的獨立,不隸屬於中國,不被併吞,那個情況跟你的調查題目是不一樣的。」

國防部長馮世寬說,他所接觸的部隊,都是為保衛中華民國、保衛這塊土地而戰,他沒有聽說過任何人要台獨,也沒聽過要保衛台獨。

美國對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在建立多邊安全網,強化前進部署與投射能力,加強與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等軍事同盟,及與中國維持戰略博弈,既競爭又合作的交往。

華府智庫詹姆斯敦基金會舉行中國防務與安全年度研討會,美國學界除解析習近平的軍隊改革,解放軍軍力提升,對美國的挑戰也是焦點。

前五角大廈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助理部長鄧志強(Abraham Denmark)指出,美國當前在亞太的重大挑戰,某種程度來說,和中國企圖統一台灣有關。但他有信心美軍仍有能力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

鑑於中國統一台灣,對日而言,將會是巨大威脅。鄧志強提出台灣可與日本加強安全防務合作的建議。

中央社記者問,中國統一台灣的企圖對美國是否也構成威脅?另有媒體問,相較於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美國面對當前解放軍實力的進步與提升,在區域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鄧志強表示,美國當前的重大挑戰和中國企圖統一台灣有關。但美國有義務維持台灣免於遭中國大陸攻擊與壓迫的自主防衛能力,儘管那不是一種保證聲明,但卻是美國能力的聲明,他仍非常有信心,美國有能力這麼做。

至於發生類似1996年的情況,美國該決定介入嗎?鄧志強回應,相較於當時美國管控台海危機,現今的挑戰確實更為複雜,但這不是說美國就不可能介入,當前局勢更複雜與危險,要如何衡量計算,當然要由美國政治領袖決定,而他對美軍的能力仍具信心。

參與論壇的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TI)研究員安大維(David An)則說,在美台國防合作上,建議美方應推動對台軍售定期化。

繳了保護費就保證安全?

至於中國統一台灣的企圖對美國是否也構成威脅?鄧志強則表示,這其中有很多動態關聯,美國的立場是要維繫台灣有自主防衛能力。雖然台灣不像其他的締約盟邦一樣,具有法定承諾地位;但美國的對台承諾及美國如何對待台灣?關乎美國如何落實及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美國的其他締約盟國都看在眼裡。

鄧志強說,中國追求統一和地緣政治有關,而美國現行政策立場是讓兩岸民眾都有能夠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美國反對並避免衝突與壓迫,這不僅是美國的利益,也符合各方利益。 問題是即使美國和南韓簽署軍事同盟,南韓海軍的一艘排水量1,200噸的浦項級巡邏艦、天安艦於2010年3月26日晚9點45分許在西海白翎島西南方海域執行警戒任務,因不明原因被魚雷擊中,當晚10點左右在白翎島附近的黃海水域沉沒,船尾曾經發生爆炸,艦上104人中僅59人生還。南韓天安艦沉沒事件調查報告出爐,美國考慮本身利益,顧左右而言他,不了了之,可見僱用外國保全人員,收保護費是一回事,交保護費又是一回事,兩者莫須有關聯性,遇有事故,外國保全人員不見得會為雇主效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