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國語說華語?

劉新圓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就在朝野為高中課綱的文白比例爭論不休之際,教育部發函各大學中文系,擬將「中國文學系」改隸為「華語文細學類」,理由是要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分類,適時調整台灣科系分類,但終因爭議太大而作罷。

一、國語vs.華語

到底中國文學系和華語文學系有何不同?一般人不易區分,但如果稍加瞭解各大學設立中文系和華語系的狀況,便可略知一二。

過去幾乎每所大學都設有中文系,至於華語系則多為近年新設,有的學校甚至兩系並存,例如台師大、東華和銘傳,都同時有中文系和華語系。

中文系是為了發揚並傳承中國固有文化,培養對中國語言文學、學術思想、文獻資料深厚的認識與研究能力,並加以發揚光大。

華語系則以培養國際華語師資,向海外推廣華語,並研發華語教學及測驗為宗旨。簡單地說,二者學習的對象相同,但重點不同。

華語系之所以逐漸成為熱門科系,與中國崛起、學習中文的老外迅速增加有關。既然中文教學的市場越來越大,台灣在保存中華文化方面尚有優勢,自不能落於大陸之後。所以,華語系的學生不但要具備基本的中文素養,更要能掌握中文的語音及語法特質,換句話說,必須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文,把中文當外文,教學才能得心應手。

二、把國語當外語

教育部有意將中文系改隸為華語系,難道也是打算把中文當外文嗎?

有些人不說「國語」而說「華語」,似乎確有把國語當外語的意思。這些人多半將語言的使用和國族認同連結在一起。由於他們不認同中華民國,所以舉凡與「國」有關的,都變成了禁忌,如「國樂」、「國劇」、「國歌」、「國旗」等等。曾公然對陳芳明、黃春明等本土派作家嗆聲的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的蔣為文就說過:「長期以來,所謂的『國語』(台北華語)、『國字』(繁體漢字)均被統派用來作為建構台灣人的中華民族想像的基本要素。在此情形下,語言和認同的強烈關係已先被統派連結住了;欲拆除中華民族的神話,當然也就不得不從語言、文字下手。」

三、從語言平等法到國家語言發展法

蔣為文的主張相當偏激,卻反映了不少獨派人士內心真正的想法,只是他們多所顧忌,不敢隨意說出口而已。這些人一旦掌權,便遮遮掩掩,想方設法用種種迂迴戰術,往這個終極目標邁進。典型的例子,就是《語言平等法》草案及其後來變身而成的《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

《語言平等法》草案係扁政府時期,由教育部於2003年提出,隨即悄悄廢止實施數十年的《國語推行辦法》。平等法草案將國人使用的所有語言,包括原住民語、客語、閩南語及大家通用的國語,都稱為「國家語言」,卻將閩南語稱為「Ho-lo話(台語)」,至於國語則改稱「華語」。

語言平等法草案標榜平等,骨子裡卻是大閩南沙文主義,欲打壓現行國語,獨尊閩南語。偏激如蔣為文,尚且將「台語文」定義為「以『Holo台語』、『客家台語』及台灣原住民語所寫的母語文」。草案卻大喇喇將「台語」等同於閩南語,還故意用羅馬拼音,切斷與中文的聯繫,去中國化意圖明顯。果然一推出,支持者寥寥無幾,反對聲浪卻鋪天蓋地而來,逼得行政院不得不打退堂鼓。

但是,民進黨並未死心,將法案移交文建會(文化部前身)主管,從文化資產保存的觀點立法。為了避免挑動敏感的政治神經,文建會把「平等」兩字拿掉,改稱《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草案內容也較平等法簡約了許多,尤其是明顯引起爭議的部分,例如,「國家語言」只下定義,不說明包括哪些特定語言,原本平等法的「語言」還包含文字,發展法則只處理語言。經過多次會議討論後,行政院於2007年送立法院審議,再度引發批評,並未通過。2013年,管碧玲等立委又提案,仍然不了了之。2016年總統大選,蔡英文的文化政策包含了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今年更將該草案列為優先審議法案。

四、多元的理念

平等法變身為發展法之後,「多元」成了該法宗旨。「多元」也是近年來民進黨最喜歡強調的文化理念。此概念係參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精神及案例,後者又是根據《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而制訂。

多樣性宣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11月2日第20次全體會議報告通過的決議,其時間點恰好在9.11恐怖攻擊之後近兩個月,似非偶然。早在1994年,杭亭頓發表《文明的衝突》就預言,21世紀的衝突,將以文明為座標,在所有文明族群中,最重要的衝突,將發生在最重要的三大文明之間,亦即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9.11事件發生,似乎印證了杭亭頓的理論。

然而,也有不少學者反對文明衝突論,認為這是以西方立場來解析文明,強調文明的衝突,卻淡化了更為普遍的文明交流與融合。所以他們主張應該肯定文明的差異,進而學會欣賞與保護差異。這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樣性宣言與公約產生的大致背景。

多樣性宣言,可以說是對文明衝突理論的反擊,希望能透過包容差異,來謀求世界和平。但是,民進黨卻把它當作鬥爭的工具。鬥爭的對象,就是所謂「中華民族想像的基本要素」,質言之,就是去中國化,說得更精確一點,是去國民黨化,剷除跟國民黨有關的所有元素。他們想把閩南語當國語,以建構台灣的國族認同,但缺乏正當性,所以打著「多元」的旗幟,來掩飾自己真正的企圖。

2017年夏天,文化部為語言發展法辦公聽會,有民眾特別從中南部北上,席間甚至有人力主將華語及注意符號排除在國家語言之外。

諷刺的是,「多元」的口號,不但沒有為台灣帶來族群的和諧與包容,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對立與不安。

五、閩南語變國語?

話說回來,閩南語可能變成台灣通用的官方語言嗎?2016年春天,立法院開議時,新科立委姚文智,努力表演一場全程母語質詢秀,終究被時不時冒出來的國語給破了功,如「航站大廈」、「耳邊風」、「柯文哲」、「去偶像化」、「彭淮南總裁」等,而許多用詞都是從國語硬轉過來的,如一再地「提醒」,聽起來不甚道地,就像他不得不用國語講的一樣,無法「畢其功於一役」。

目前漢語中,除了國語之外,只有廣東話跟上時代潮流,而且有密切配合的文字。台灣的閩南語及客語只有極少數人書寫,若將它們取國語而代之,可能要花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其結果是像廣東話一樣,與其他漢語隔閡。日前有立委提案,允許將原住民及歐美入籍人士身分證上的姓名完全改用羅馬拼音,被質疑有意肢解中文。世界各國人士紛紛搶著學華語,台灣的政客卻為了政治,絞盡腦汁要消滅它。

民進黨在中小學的國語文及歷史課程的去中國化,一波又一波攻城掠地,尤其在全面執政時,似乎相當得心應手。但是語言的去中國化,能進行到什麼程度,值得懷疑。文言文減少,支持者大有人在,反正學生也樂得輕鬆。但消滅國語,卻直接衝擊到全民的生活。到底有多少人願意為了意識型態,甘心給自己不方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