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人要過一段苦日子了

緊繃的美伊關係

孫若怡
(淡中國文化與高等教育交流協會理事長)


4月22日,美國政府宣布:自5月2日起將不再給予任何國家或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權。這意味著任何一國若繼續與伊朗購買石油,也必將遭受到來自美國的經濟制裁;美國欲「零封」伊朗石油出口的意圖昭然若揭。

石油出口的收入占伊朗財政來源的80%,美國自去年開始實施制裁以來,伊朗的國家收入已降低了一半,若再執行零封禁運,致使伊朗的石油一滴都運不出去,那麼,必然會對伊朗經濟造成災難性打擊。美國為何要將伊朗逼至牆角,究其目標有四:1.想藉機推翻伊朗現有政權;2.制壓伊朗,以便能對「伊核協議」開展新一輪符合美國利益的談判;3.試圖再次掌控中東局勢,並確保其石油美元的霸權;4.藉亂局重新主導歐洲。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美國還大舉調兵遣將,使波斯灣的局勢瞬間緊繃,大有戰爭一觸即發之勢。

美國的極限施壓與伊朗的反制

在過去的半年裡,美國其實已經對伊朗進行了25輪的制裁,包括約1,000位的個人與團體機構,近期以來手段與行動尤其激進。至於伊朗的回應與反制措施,也是擲地有聲。

美方的行動

4月8日,美國發表聲明,稱伊朗的革命衛隊為恐怖主義組織,該聲明並於15日起生效;這可以看成是美國欲對伊動武的法律基礎。16日,美國「國防部博客網站」指出,不論哪一個國家,只要與伊朗買石油,就是和美國作對,藉以威懾其他與伊朗有買賣的國家。25日,「海軍研究協會新聞網」表示,美國已對伊朗失去了耐心;26日,美國進一步宣布退出《武器貿易條約》,隨後更指出將不排除使用任何手段對付伊朗。

與此同時,以林肯號核動力航母、斯坦尼斯號核動力航母、薩啟杉準航母以及法國戴高樂號航母等四大航母為首,配合美國宙斯頓與麥克弗爾號驅逐艦、法國滬爾賓號驅逐艦、荷蘭尼爾斯米爾號護衛艦的戰鬥群,已分別自東地中海、印度洋西部、紅海與阿拉伯海,形成了一道對伊朗嚴密包圍的封鎖線。

這支具有兩棲攻擊力的戰鬥群中,還配備包括F-35A與 F-22等在內的150架戰機,以及9,000名左右的水兵與陸戰隊員,不但在紅海、波斯灣附近從事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除意圖使全球船隻都不得進入相關海域,還聲稱隨時可佔領灣內的重要島礁,以便對波斯灣海域進行有效控制,其針對伊朗欲進行實戰打擊的意味極其濃厚。

事實上,美方同時出動四艘航母,就是擺出了兩國交惡不惜交戰的姿態;這比當年進攻伊拉克時,出動雙航母的架式還來得大。

伊朗的反制

一、對恐怖主義之名的反制:4月10日,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宣布,美國中央司令部及其下轄之美軍為恐怖主義團體。21日,伊朗革命衛隊改由以強硬出名的薩拉米將軍出任司令官,為與美國可能發生的衝突預做準備。23日,也就是美國公佈取消進口伊朗石油制裁豁免權的隔天,伊朗國民議會以僅有四票反對的絕對多數,通過了「全體美軍皆為恐怖主義分子」的法令。以上的作為不僅代表民意的反映,也意味著在必要時刻,伊朗政府可以採取先發制人的防禦行動。

二、逮捕美國間諜:4月19日,據俄國「衛星通訊社」報導,伊朗情報與安全部長馬哈茂德.阿拉維表示,破獲了一個由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伊朗周邊地區組成的間諜網,先後逮捕了約300餘人。自9.11事件後,美國相關情報特工開始對伊朗進行滲透,致使伊朗的核設施與研究人員遭到大量的破壞與死亡;在2011、2015與2018三年間,伊朗曾先後自軍方內部,逮捕了30-40名不等的間諜,但這一次的斬獲尤為可觀。

三、霍爾木茲海峽佈雷:波斯灣是美國第五艦隊必經之路;4月24日,50艘伊朗軍艦在霍爾木茲海峽水域佈下水雷;沿波斯灣周邊部署的千枚導彈,也高高豎起。29日,外交部長札里夫表示,伊朗考慮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這暗示了伊朗可能將重新開啟核武器的研製。伊朗製造彈道導彈的技術本就優越,其中、短距離已達到無縫射擊的精確程度;最遠的射程則遠達2,000公里,可以完全覆蓋以色列的全部國土,據稱其中至少有10枚還裝有核彈頭。

4月28日,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報導,伊朗國產無人機對巡弋於波斯灣的美國航母做了近距離的偵查與拍攝;「塔斯尼通訊社」甚至還發布了編號CVN69艾森豪威爾艦隻的清晰部署圖像。

各方對取消制裁豁免權的態度

4月30日,伊朗總統魯哈尼直言,美國欲對伊朗石油採取零封的政策,是錯誤且行不通的。因為,美國若讓伊朗石油零出口,那麼,伊朗也可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而使整個中東石油出口歸零。伊朗絕對有實力與能力封鎖該海峽,不過,參謀長馬蓋里聲稱:伊朗並不想這麼做。

5月1日,據「俄國衛星網」報導,兩艘美國航母戰鬥群出動戰機,襲擊了伊朗在敘利亞境內的運油車隊,導致32輛車被炸毀;美國隨即否認了上述指控。

據估計,每天至少有170萬桶的石油,須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輸出,其中約130萬桶分別輸往中、印、韓、日、土等亞洲國家。4月20日,巴基斯坦總理伊姆拉罕出訪伊朗,兩國共同探討邊境安全與防恐問題。在國防安全會議上,達成共建快速反恐部隊的合作協議;正當伊朗陷入困境之際,巴國總理的到訪象徵了一種無言的支持。但面對美國對伊朗的經濟與軍事施壓,伊朗能繼續出口石油的底氣在哪?國際社會又是怎樣的態度呢?

俄羅斯 伊朗是俄羅斯在西亞的重要友邦,雙方屬於「準盟友」的關係。一旦美國對伊朗發動政變,建立一個親美政權,那麼,俄國不但在能源與外交上會被美國堵死,更會進一步危及其在中東與中亞諸國,如敘利亞、亞美尼亞、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與阿富汗的影響力。

4月23日,俄羅斯將其最新的研發成果--09852型別爾哥羅德號魚雷核潛艇亮相,這艘可搭載核魚雷,號稱具有當今世界最強反制威力的潛艇,對美國航母構成重大威脅;同日,俄羅斯對伊朗派兵增援5,000人。29日,據「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導,伊朗海軍司令翰札迪表示,俄、伊兩國將在波斯灣附近舉行大型的海上「聯合軍演」。5月3日,俄羅斯瓦良格號巡洋艦、太平洋艦隊與伊朗艦艇舉行軍事演習;俄方更進一步表示,其所屬之艦隊與船隻於演習完後,將在伊朗南部港口駐節數月。

上述軍備與武力的調動,展現出俄羅斯以行動對伊朗的支持。面對伊朗因受制裁而導致對原油需求所產生的恐慌。4月25-27日,在「『一帶一路』第二屆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議期間,普京更在北京公開宣稱,俄羅斯已然準備好了,美日產量150萬桶,足以滿足各國對原油的需求。

美國叫停制裁豁免權的次日,國際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3.31%,來到每桶74.14美元,創下近期的新高;這對靠能源出口為主要經濟來源的俄羅斯,可是天大的利多。

眾所周知,由於俄羅斯與美國貿易往來極少,因此美國雖然對其制裁多年,但始終對之無甚大礙。另一方面,美國要封鎖伊朗的石油出口,俄國卻可以完全無視美國的制裁,在取得了伊朗石油出口的轉賣權後,轉手做起買賣,賺得豐厚差價。

中國 中方始終反對美國的單方制裁與長臂管轄政策,並堅持在國際法的框架下,中伊雙方的合作既合法也合理;至於中國向伊朗購買石油,為何需要美國的同意?2018年,中、伊兩國的雙邊貿易達351.3億美元;其中自伊朗進口27噸原油,價值就佔了150億美元,同比增加了21.8%。此外,中國每日自伊朗進口60萬桶左右的石油,也遠遠超過了美國給中國豁免標準的36萬桶;因此,中國始終沒有放棄自伊朗進口石油的打算。中國企業更在工業、基礎設施與交通建設等領域積極布局,簽訂修建開發合同高達67.5億美元。

印土與歐洲 印度是世界第三大石油進口國,伊朗石油的第二大買家,美國叫停制裁豁免權後,國內出現油荒窘境,造成油價大漲。未雨綢繆,近日印度著手希望與中國共組「能源工作組」,以因應石油的來源問題;至於土耳其則已表示:將堅定地站在伊朗這一邊。此外,在與伊朗石油交易的過程中,印度、土耳其與歐洲諸國,逐漸都採取非美元貨幣的計價方式,藉以緩解或避開美國制裁的壓力;《日經亞洲評論》更明確的指出,亞洲石油的交易應該逐漸向人民幣過渡,以取代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歐盟近期更發表聲明稱,英、法、德三國作為初始股東,俗稱「支持貿易往來工具」(INSTEXSAS)的機制已然建立,藉此可以促進歐洲經濟體或企業,繞開美國的掣肘,擺脫美元的結算限制,而能與伊朗進行合法的貿易往來。此項政策的推動,無疑是對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與單邊制裁,所進行的反擊行動。

至於個別國家例如德國,更是將伊朗存於德意志聯邦銀行的三億歐元存款,專程空運給伊朗,做為日後雙方貿易的儲備款項。在石油交易貨幣與來源渠道多樣化下,石油交易可以繞開美元而進行之,如此一來,美元霸權與美國制裁的力道,都將受到嚴厲的挑戰。

5月3日的《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為迫使伊朗停止生產低濃縮鈾,擴建其唯一的核電站以及發展彈道導彈計畫,宣稱在與美國配合的前提下,願意再給予中、俄兩國90天的制裁豁免權。

另外,美國亦將以美元計價的通貨方式,隨著伊朗外匯儲備的逐漸枯竭,進一步加大對伊朗的制裁力度。消息一出,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里亞布柯夫立即表明,俄國不會停止與伊朗合法的往來,更不會停止在核能領域的合作。歐盟安全與外交高級代表莫蓋里尼更與英、法、德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指出:取消相關制裁有助於民眾生活的改善。

除了手上有可以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研發核子武器兩張王牌之外,伊朗國內還有一支忠貞、驍勇、善戰約12.5萬人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配備有大批重型火箭砲和射程遠達2,000公里的戰略性導彈。

走出國門,葉門胡賽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與伊拉克境內的「聖城旅」部隊及其所屬民兵組織,其人數由數十萬到百萬不等,不但都是伊朗的兄弟,更是地面戰與游擊戰的老手。伊朗畢竟與伊拉克不同,因此,美國應該不至於對他發起如對伊拉克般的入侵。不過,伊朗人得過一段苦日子,地區性的衝突也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