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暴亂,誰得利?

曾健民
(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


2014年香港爆發了一場大型的占領中環運動,年底在運動將終息時我在本刊寫了一篇《後殖民問題與顏色病毒--「占中」剖析》長文,文末我深深憂慮指出:「如果沒有痛定思痛,割骨療傷,分裂的傷口、散佈的病毒不知何時還將復發,灰燼還會復燃。」

一、反動的勇武

果不其然,不到五年後的今天又爆發更大型的「反修例」運動(推動者用惡劣的「反送中」名之),尤為甚者,原本在「占中」運動中只是「一小撮的極端右派--反中族群主義的本土派」,竟然成長為一批激進的黑衫反中親美本土派,主導了反修例運動;他們自居「行大義」有必要「邪惡」,成了一批有協調、有後勤、有裝備的暴徒。

8月13日,他們占據香港國際機場時,居然發生黑衫暴群把一位大陸記者綑綁、辱罵、圍毆甚至強行搜查私人財物,這事件昭示了從6月9日香港所謂百萬人上街頭的「反修例」運動已突破了法律、道德,甚至做人的底限。

7月1日,他們攻占立法會,撕毀基本法,塗污特區徽,把英國殖民香港時期的龍獅旗掛上了主席台,這是否定香港1997年從英國殖民地回歸祖國?妄想重做殖民奴隸嗎?

7月21日,他們衝進「中聯辦」,玷污國徽並在外牆塗上侮辱民族的「支那」字樣,8月3日扯下沙尖咀的國旗拋入海裡。在玷污國徽毀壞國旗侮辱中國民族的同時,他們在每場集會活動中都高舉美國、英國國旗甚至台獨旗,還播放美國國歌,揮舞著「美軍來了我帶路」的標語。

中國國旗代表著自鴉片戰爭以來反帝反殖反封建的自救歷史和對世界和平人類解放的象徵,而美、英旗則恰恰相反,它沾滿著被英、美帝國殖民的土地上人民的鮮血;這批香港的勇武黑衫青年竟然高舉代表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利益的旗子,這是逆歷史潮流而動。

這批反動的激進青年大多是青少年學生,也有年輕的市民參加,如教師、護士甚至於航空公司機師,都是30歲以下(最小13歲),屬於香港九七回歸後成長的世代;他們民族感情稀薄,香港人的優越意識濃厚,卻對現實充滿怨氣,容易被動員,實際上他們長久以來受香港本土、港獨思潮左右,走上了暴力路線。他們善於運用「連登」(LIHKG)和Telegram等社交媒體,建立通訊網路,形成獨特的討論平台,以此組織行動,發展出無中心(俗稱「無大台」或無領袖人物),「像水一樣」無形相的新型動員模式,使香港警察疲於奔命。

仔細觀察,它又是一個背後有組織有更高協調的暴亂,有共同的手勢暗號、齊全的裝備、源源不斷的後勤供給,這不是所謂「無中心、像水一樣」的動員模式所能夠維持的。它的攻擊對象是有分別,有事前安排的,如在7月1日攻進立法會時,他們避開了毀壞港英時期立法局主席的畫像,卻只塗污「親中議員」的座位。因為它無中心無領袖像水一樣的動員模式,行動成了無中心理念無綱領無紀律狀態,像無人駕駛的急馳車子,容易走上暴烈化;可不管從它源源不斷的後勤資源或是從暴亂中隱然作用的組織協調來看,在在顯現了顏色革命「可操控暴亂」的特徵。

二、誰得到利益?

這批勇武派連續兩個月的街頭暴亂、打砸、凌虐,真正受害的,是香港一般市民。任何事件有受害者也必定有受益者,而在以極端的暴力衝擊特區政府和一國兩制,突出反中親美本土主義意念的暴亂中,誰得到利益?得利者當然會以言辭以資金甚或沉默的謀合直接間接支持它。

外部的得利者:美國從CIA、川普、希拉蕊到國會議長、共和民主兩黨都口唸「民主自由」的咒語,背後卻大動手腳,從香港撈取反中的戰略利益;台灣的獨派和蔡政府甚至國民黨政客,有錢出錢,沒錢出嘴巴,都汲汲於在香港一國兩制的衝擊中撈取選票和政治利益。

首先,這次發動「反修例」上街頭的「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簡稱民陣),其成員包括:「公民黨」、「民主黨」、「工黨」、「香港記者協會」、「香港工盟」、「香港資源管理學會」等團體,這些團體從90年代起與CIA白手套民主基金會(NED)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也可以說,它與香港最大反對黨派,統稱「泛民」有很高的重疊性。它們信仰西方的「民主自由」,主張香港政制實現「雙普選」,有「獨港」或「本土主義」的色彩,2004年的「占中」運動(雨傘運動)中它們是發動者也是主角。雖然它們宣稱「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但對於「勇武」派的暴亂行動不但不以「和理非」予以譴責還公然表示「不割蓆」(不分彼此),還稱與「勇武」派的暴亂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相輔相成。可見得「民陣」或「泛民」隊與極端本土主義反中反特區政府的「勇武」暴亂派,不但理念相近,在政治利益上亦不分彼此,是政治的得利者。

在一個獨派的大集會上,《信報》前主筆練乙錚公開說:「這次反送中運動,最大得益者是香港商界」。換言之,香港從殖民地時期延續至今的極端資本主義中的既得利益集團,特別是以地產金融為代表的壟斷資本(譬如,香港最富有10人的資產,相當於香港GDP的35%,超過一半是地產大亨),在這次「反修例」運動以及勇武派的暴亂中是最大得益者。以街頭運動衝擊特區政府和一國兩制,宣揚「民主自由」、「本土主義」的理念,都直接或間接增強了壟斷資本對特區政府和中央討價還價的政治力,保護其在香港的既得利益;同時,把極端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不平等所必生的市民不滿和怨氣引向族群矛盾和反中反政府的激情,可以遮蔽經濟和階級的議題,避免市民對壟斷資本的反叛,大大符合全體壟斷資本的既得利益。

這是為什麼在這次的暴亂中香港財團一直保持沉默,一直到要將落幕時香港首富李嘉誠才在報紙登了一個兩面光(對中央和政治運動兩面討好)的反暴力廣告,連香港獨派也感心地說它是一個曲線球,「依然心繫香港,尚存一點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