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一人黨?台灣第三勢力?

評析台灣民眾黨之成立及其後續

耿榮水
(資深政治評論家)


由台北市長柯文哲主導的台灣民眾黨(簡稱民眾黨),8月6日正式宣布成立,除有111位創黨黨員外,並吸引上千名支持者申請入黨,柯文哲也當選為首任黨主席,今後他又多了一個主席的頭銜,台灣政壇從此也多了一個具有一定民意基礎的政黨,說是台灣一顆最新升起的耀眼新星並不為過,只是她究竟是流星還是恆星,甚至會成為小太陽,各界都十分關注。

柯文哲在民眾黨成立大會中表示,組黨是要扛起改變政治文化的責任,他要進行一場「改變政治文化的社會運動」,希望在藍綠之外,讓台灣人民有另一個選擇機會,故而組黨是要超越藍綠,不是要消滅藍綠,大家可以共存共榮,都有機會實踐各自的理想,而他所定義的台灣價值則是「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云云。

柯文哲早已非昔日吳下阿蒙

實則各界關注的焦點應該不是那些各大政黨都能朗朗上口的所謂「台灣價值」,民眾黨若只想憑這些口號發展,注定失敗,以柯文哲自詡超過157的智商,也必然有其他憑恃才會在藍綠兩大政治勢力之外組黨。在柯首度當選台北市長時,或能稱為政治「素人」,但歷經一任市長的淬練,他早已非當年的吳下阿蒙,反而凡事謀定而後動,動必有功,他已成為台灣政界後起的政治精算師,功力大有長進,各界若還以五年前的眼光看他,必然看走眼。

以此次成立「台灣民眾黨」而言,黨名竟與92年前由同為醫師出身的蔣渭水成立的台灣第一個政黨同名,這就大有玄機。蔣渭水的歷史定位早列為台灣先賢,北宜高速公路還被馬英九政府冠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不論藍綠都在爭取蔣渭水形象的認同,柯文哲以「上醫醫國」自期,當然不會放過,故而早在兩年多前,就有民進黨市議員爆料,柯文哲將成立「台灣民眾黨」,以示追隨並實現蔣渭水政治理想之初衷,如今事實證明,柯文哲早有此意,亦顯示其城府之深,遠非一般政客可比。

此事令筆者聯想,1993年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後,在時任警察大學教授的馬傳鎮引領下,到苗栗縣通霄鎮楓樹里的馬家莊認親,且在每年農曆大年初二都到馬家莊祭祖,此固為慎終追遠、緬懷先祖之舉,但畢竟湖南馬與台灣馬相去甚遠,兩家不只是五百年前一家人,應有其政治遠圖,亦即馬意圖以認祖台灣馬家莊,強化其本土性,藉以消弭外省子弟選舉的不利因素,觀乎後來馬終於兩度參選並高票當選總統,可見馬之高瞻遠矚,亦非一般政客可比。

「台灣歷史中的孫中山」

諷刺的是,蔣渭水早年曾加入同盟會,早懷有濃厚反抗異族統治的民族意識,辛亥革命爆發,蔣渭水就認為「要救台灣,非先從救祖國著手不可」,甚至還發動台灣民眾捐款,支持中國的革命,而他一生也以孫中山為其政治偶像,台灣民眾黨初創時的黨旗也仿國民黨黨旗,上藍下紅,中為12道光芒。他在世時,被視為是台灣抗日組織的左派,1931年臨終前立下遺囑:「台灣革命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的勝利迫在眉睫,凡我青年同志須極力奮鬥」,如此政治信念恰與孫中山晚年的聯俄、容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前後呼應,故而蔣渭水被黃煌雄譽為「台灣歷史中的孫中山」,這樣的胸襟情懷,若拿來與墨綠出身、傾向台獨的柯文哲相提並論,豈不荒謬?甚且是對蔣渭水的人格污辱?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在台灣民眾黨成立後聲明表示,「台灣民眾黨」是全民歷史資產,非誰專屬,且名稱相同易造成混淆,籲柯「再加斟酌,以示對歷史及對渭水先生的尊重」,蔣渭水的後代也抨擊柯是在欺世盜名,「吃阿祖的豆腐」、「目的要選總統」。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痛批柯文哲此舉是「違背道德,剽竊人家的黨名」。可能柯也有自知之明,在創黨大會上,柯隻字不提「蔣渭水」,只是意圖藉此黨名與台灣先賢相連結,獲取其政治利益而已。

客觀而言,柯文哲自比現代蔣渭水,當然是比擬不倫,就如同著名的台南詩人謝星樓諷刺的「辜顯榮比顏智(甘地),蕃薯簽比魚翅,破尿壺比玉器」,但卻也因此而引起世人對這位台灣先賢的重視與討論,重新認識這位抗日志士的言行典範,若再將之與目前在台上的綠營台獨人士相互對照,更突顯後者胸襟之狹隘與目光之短淺,就像同樣是宜蘭人出身的林毅夫,若與當今同屬宜蘭籍的林義雄、陳菊等人相互對照,其器識與志業實不可以道里計。據此而論,則吾人實不必對柯文哲之組黨期許太高,將之視為現代職業政客為自身利益而謀之舉即可。

雖然如此,柯文哲組黨後,政界仍關切未來發展是純屬他個人的「一人黨」,還是有可能發展成為台灣政壇的第三勢力,亦即與現有的國民黨、民進黨形成鼎足而三的第三大黨?之所以有這樣不同的評估,主要源於柯文哲個人的人格特質,以及當前詭譎多變的政局。

民眾黨的兩種可能發展

柯文哲五年前以非典型政治人物之姿,大勝國民黨提名的連勝文,去年底又在藍綠兩大黨夾殺下,僥倖以3,000多票當選連任,奠定了他在台灣政壇的一席之地,尤其難得的是,在歷次民調中,他總得到20-25%左右的支持度,且維持至今,儼然成為台灣選民在藍綠之外的第三項選擇,殊屬不易,這應該也是促成他走向組黨之路的最大誘因。

盱衡目前台灣政局各項主客觀因素,民眾黨未來發展,不外兩種可能:

一是與郭台銘、王金平三者密切結合,共推一人參選2020總統大選,不論當選與否,都可能形成台灣政壇第三勢力。

二是柯文哲獨力發展,不與其他政治勢力結盟,形成以柯文哲個人為中心的第三勢力。

關於第一種可能性,在民眾黨創黨之日,郭台銘與王金平均致贈花籃,且別具巧思,以藏頭詩寓意結盟之用心,引起外界無限暇思。郭送的花籃寫下「台灣,安定繁榮是共識;銘記,找回良心的初衷」,王送的花籃寫下「台灣團結成金,民心齊建太平」,而台灣民眾黨最初被媒體簡稱之為「台民黨」,與郭台銘之名字「台銘」發音類似,被解釋為有拉攏迎合郭之意,柯後來在幾次對外談話時,均流露極盡討好與巴結郭的意圖,柯的司馬昭之心,可謂路人皆知。

目前政界的普遍認知是:柯文哲成立民眾黨主要目的在爭取政黨票,若以得票25%計,估計能贏得不分區立委席次8-10席以上,以貫徹柯的個人意志,並蓄積政治能量,最終目標放在下一次2024總統大選,而為了壯大聲勢,2020勢必推出一人選總統,在母雞帶小雞下,即使沒有贏得總統大選,至少可衝高政黨票,民眾黨可以分得較多的不分區立委席次,柯未來四年在政壇的影響力也必然大增。

這個如意算盤最具體呈現是:柯自己不選2020,郭、王與柯正式結盟形成第三勢力,然後由郭掛帥,柯、王則宣佈全力支持,在郭出錢、王出力(地方派系)、柯有民眾黨做後盾的情況下,最好的結果是創造三贏,否則也可鼓動風潮,在藍綠兩大黨之外,正式宣告第三勢力形成,台灣將進入多黨政治新時代,這樣的結果,相信是柯文哲所最樂見的,也最符合柯的利益,更是民眾黨最好的發展模式。

只是要想美夢成真,卻是困難重重,最大的障礙是三人利益不同,互信也嚴重不足。迄今為止,三人應已有初步接觸,並談及合作模式,卻連最基本的誰配誰?誰主誰副都沒有共識。據柯日前受訪表示,郭曾提及「郭柯配」,並由柯兼行政院長,柯坦言與其擔任副手,不如續任台北市長,而兼任行政院長則為憲法所不容,大法官已做過釋憲,顯示郭的方案不為柯所接受。王最是莫名其妙,不只一次強調他不願擔任副手,只能「王郭配」或「王柯配」,可謂不知自己究有多少斤兩。

獅、虎、狐如何共謀共處?

依目前柯的最新談話,仍稱郭須對他在海外產業,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產業有所處理和交代,否則必敗無疑,更直言不諱比喻郭是老虎,自己是獅子,王則是狐狸,如此獅、虎、狐三者如何共謀共處,外人已可想像一二,三人之結盟,應該已宣告破局無虞,柯文哲欲藉郭、王之力壯大民眾黨和個人的政治圖謀,應該是功敗垂成了。

筆者推估,柯文哲最後還是最可能走第二條路,他必須獨力親自參選,不可能假手郭或王,且以郭、王之老謀深算,他們也不可能為柯所利用。只是郭雖不至於脫黨參選,但他也絕不甘於因此次初選失利就退出政治圈,他仍會運用各種方式,掌握各種機會,達到他參與台灣政治,發揮政治影響力的初衷與目標,若柯文哲能不計較合作方式,尋求與郭、王合作的最大公約數(如三人共同協商提名不分區立委),如此民眾黨自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也可避免「一人黨」之譏。

最新的動態是,郭、王同時應邀出席台北市舉辦的「八二三炮戰」61週年紀念活動,屆時三人有可能同框,媒體又將熱炒一陣,只是新聞熱潮抵不過政治現實,三人畢竟各有盤算,各有政治利害,想要捐棄成見,無私無我融合在一起,應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