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1日《台灣》雜誌第三年第九號刊登了一篇《動盪不安時代的臺灣》(日文標題為《動搖時代の臺灣》),是有台灣孫文之稱的蔣渭水(1890-1931)在新台灣聯盟發會席上的重要主張。蔣氏認為動盪不安時代的台灣,將是台灣進步的契機。此篇文章具有以下三點意義:
第一、蔣氏重視當時國際社會間民族主義的發展。
蔣氏認為,「正是因為今日的動盪不安,才能夠促進明日的進步。例如東亞在戰後的狀態,比戰前更加動盪不安。資本的帝國主義為了自己的野心,而無視歷史與民族的原則,從內部不安延伸出動盪,進而造成世界大戰。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失去許多土地。英國利用土耳其的失敗,將其部分領土分割給希臘。更是動盪中的動盪。而有凱末爾站在弱者的立場奮起。印度的甘地亦然。英國最後則有所改變。也就是說動盪不安的時代也帶來掠奪帝國主義的崩解,帶來弱者的解放。但是強國仍然會擁護自己的利益。因此,例如我們若要為了向和平的道路邁進,必須要有所覺悟,和冥頑的不公的帝國主義抗爭。」蔣氏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本的帝國主義將受到民族主義的挑戰。
第二、蔣氏主張台灣邁向共生社會的先決條件在於制度的平等。
蔣氏認為儘管1920年代,台灣總督從武官改派由文官擔任,對台灣當時的現狀改變有限。他表示:「從武官總督改變成為文官總督,不管是內地延長主義或是本土延長主義,廳制改成州制,仍徒留奇特的自治制、共學制」。蔣氏呼籲民眾應當有所覺醒,力陳建設台灣共生社會的重要性。
第三、蔣氏致力於政治結社的研究,向世界和平的理想目標邁進。
1922年蔣渭水與連溫卿等組成新台灣聯盟,此為政治運動研究的團體。當時《台灣》雜誌漢文編輯員王敏川也表示新台灣聯盟的目的蓋在於欲建設理想的新台灣,以貢獻世界平和人類共存者。
綜合上述可知,蔣氏為了台灣的地域振興,從共生的視野替全台民眾爭取利益。蔣氏呼籲民眾覺醒,堅信民眾的自立自強,將能開闢「新時代的台灣」,以回饋「世界的新時代」。◆
社論
後川普時代
國際視窗
中國與世界
海峽兩岸
台灣事情
海峽短評
新聞剪輯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