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一場「及時」的種族滅絕

現階段琉球問題淺議

范敏
(世界華人保釣聯盟理事)


不久前,沖繩宜野灣市出身的金武美加代等人先後在東京首相官邸及沖繩縣政府前進行絕食抗議,要求日本政府不要將可能含有二戰死難者遺骸的砂土,用於在名護市邊野古新基地建設的填海造地;他們還通過視頻和SNS對外宣傳,希望縣外的人知道這個問題並要求他們給予支持。

何為二戰死難者遺骸?

琉球歷史上曾是一個擁有36個島嶼的獨立王國。明清時期,琉球王國向中國稱臣納貢,成為藩屬國,其時間長達500餘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琉球被日本強佔置縣。

二戰末期,美軍發起沖繩戰役,日軍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在大難當頭,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決定把琉球人滅種。他們讓老弱婦孺充當人體盾牌,將其趕到前線,從背後用機槍掃射,致數萬人死亡。此外,日本兵更強迫琉球民眾跳崖自殺,逐村逐島逐戶清理,滅門滅族,不留活口,銷毀證據。

到底死了多少人,誰也說不清楚,1995年日本政府在沖繩設立了一個和平紀念碑,上面刻有9.4萬戰死者姓名,希望借此安撫當地民眾。沒想到,2002年紀念碑上就銘刻了24萬人的姓名。這便是金武美加代等人所說的二戰死難者遺骸了。

這次的抗議活動,規模小,參與人數不多,而且並未涉及日本政府敏感的「獨立」問題,這也反應出琉球問題近年來的變化和現狀。

二戰後,琉球成為美日利益交換的犧牲品,其管轄權被私相授受給日本。幾十年來,琉球「獨立」的呼聲雖時有傳出,但並不強烈,而且日益弱化。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在於:

一、日本對琉球吞併「及時」,及大量原住民的罹難,讓大量琉球現住民缺乏故土意識和「祖國」意識,「琉球民族主義」勢力弱小;即使在少數本土菁英知識分子中萌芽了「琉球意識」,也缺乏成長的土壤。

二、不管是一戰前,還是二戰後,日本對琉球的統治和管轄,都沒有模仿套用西方的殖民統治形式(設置殖民總督),而是與本土管理一樣設縣治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政策上的歧視色彩,給琉球現住民造成了一定的錯覺,為日本對琉球的管轄提供了「合理性」,使得琉球此後主張民族解放或獨立建國的願望有所削弱。

三、日本在對內對外宣傳時,故意將1971年美日簽訂的《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稱為《返還沖繩協定》或《歸還沖繩協定》,通過這種與原文本意嚴重不合和誤導的方式,給當地居民和其他人造成琉球原本就屬於日本的心理暗示。事實上,美日《協定》僅表示「放棄、移交行政管理權」,並無「返還」、「歸還」之意。

正是如此,民調顯示,目前琉球普通民眾對日本的「感情」很深。雖然許多沖繩知識分子已開始反思自己熱情參與過的「復歸日本運動」,不再幻想「回到祖國的懷抱」,甚至放棄了沖繩需要擁有「祖國」的想法。但他們也不再渴望「獨立」,一種所謂的「自立」,似已成為沖繩知識界的主流思想。

「琉奴思維」與實質掠奪

琉球並非日本固有領土。1879年被日本侵佔後,日本就對琉球人民展開了長時期的殘酷剝削和壓榨。其中,對「琉奴」的大量徵用和肆意殺戮,更是讓琉球人民痛恨不已。

二戰後,按《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之規定,日本的主權範圍並不包括琉球群島。雖然後來日美通過私相授受,將琉球重新佔有,但「復歸」後的琉球,在日本的政策待遇中,仍與日本本島有著相當的差距。

也因此,自1972年「復歸」至今,日本給琉球帶來的是虛假繁榮和實質掠奪。如今充斥沖繩的觀光、貿易、生產機構,基本來自日本本土大公司,他們的盈利沒有造福「沖繩人」,利潤源源不斷流出了沖繩。

而沖繩在二戰後成為美軍基地,一方面是日本禍水南引,避免狂妄的美國大頭兵騷擾本土居民;另一方面,使沖繩喪失了自己的漁業和其他基礎產業,只能依靠「基地經濟」和日本政府的補償金維持社會發展。

總而言之,琉球被日本佔領和統治的200多年裡,不是日本的棋子就是棄子,琉球人民也沒有真正獲得日本國民相同的待遇。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琉球是被日本在一戰前非法侵佔。二戰後,按《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之規定,琉球群島不屬於日本領土,應予歸還。

由於日本侵佔前,琉球是中國的藩屬國。斯大林和羅斯福都同意將琉球歸還中國,蔣介石由於當時內戰原因,表示希望中美共管。但不管如何,琉球都不應歸於日本的統治和管轄。

其次,琉球的未來最好由琉球人民自己決定。當然,前提是真正的琉球原住民。琉球也只有脫離日本的管轄和統治,琉球人民才能真正擺脫「琉奴」陰影和二等公民的命運。實際上,自1947年開始,琉球人民的回歸中國或獨立運動就一直存在。

第三、琉球應儘量恢復自己的文化。文化不滅,精神長存。琉球原住民大多來自台灣高山族、中國沿海,少部分來自朝鮮,他們曾有自己的語言,中國元素目前在沖繩也隨處可見:沖繩最著名的旅遊景點——首里城,是滿滿的漢風,尚清王時代建造的守禮門,掛著寫有「守禮之邦」的排匾。

第四、恢復琉球「萬國津梁」的商業地位。歷史上,琉球做為中國的海外列島和通往太平洋門戶,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一度成為東亞、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乃至和歐洲的貿易中轉站,經濟高度發達,被譽為「萬國津梁」。琉球如果不能擺脫目前日本的經濟壓榨和對日本的經濟依賴,所謂的未來就只是空談和夢想。

總而言之,琉球的未來還需琉球人民自己決定。前提是他們要堅守自己的獨特文化,擁有獨立的經濟實力,還要有擺脫「琉奴」陰影的想法和抗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