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國會山莊有道以色列畫的風景線

評神通廣大的美國猶太遊說團體

李本京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榮譽教授)


前 言

今(2021)年5月對居住在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人是一大災難。這是一場強權以武力霸凌毫無還手之力人群的鐵證。其結局是近300人死亡(甚多為兒童),數萬人無家可歸。以色列以超強火力製造了一場驚世悲劇。5月慘案不會是最後一次,在華府大力支持下,以色列在未來會繼續侵佔巴勒斯坦人居住之地,會再度施武力霸凌,旁觀的世人多不願得罪山姆大叔,這就是現實世界之真相。

問題是為何以色列有恃無恐,襲殺毫無武裝的平民。第二個相關問題是,為何美國踐踏人權,容忍以色列任意霸凌。第三個問題是美國當前之以巴政策,是否對以色列之橫行有加分作用,而助長以色列之惡行。

這次5月慘案之起因,緣自以色列人侵入巴人素以聖堂視之的耶路撒冷阿克蘇清真寺。巴勒斯坦人當然對這些侵入者予以反擊。雙方情緒高漲,住在加薩的巴勒斯坦激進派哈馬斯集團就對著以色列住宅區發射了不少非常原始的小型火箭砲。以方即展開十天大轟炸報復。

此一大規模軍事攻擊,包括飛機轟炸,直至5月21日才停火。10天轟炸之後,毫無能力保衛鄉土的巴勒斯坦人死傷嚴重。以方不顧國際停火要求,再因美國統治菁英作梗,中國在安理會所提停火遭美國代表一票否決,換句話說,美國統治菁英目睹此一絕望情勢,仍未及時阻止以色列之暴行,為何美方統治菁英對以色列暴行視若不見,這是本文要討論之要點。

以色列遊說團之真相

外國遊說團在美國是合法的,其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神通廣大,就是「以色列遊說團」。說它就是天下第一遊說團也不為過。這個遊說團影響了美國中東政策,美國與以色列合一在中東舞台上扮演最具影響力的角色。

這個遊說團起源於1951年,聲勢及影響力日增,時至今日,小至影響以巴政策,大至華府與阿拉伯世界的政策。嚴格來說,華府在中東之政策均見到以色列身影,華府的以巴政策就是以色列的附加政策。也就是說,美國在考慮其對巴政策時,一定與以先商議,取得共識方能成立。這是國際間的怪現象。要找到此一現象成立之原因,需要查看此一組織當初是如何成立的。

1951年「全美猶太人愛國協會」主席肯南(I.L. Kenen),將此一組織擴大為一個全新組織,全名「全美猶裔愛國公眾事務委員會(AIPASC)自此刻起,此一組織就成為猶裔支持以色列之司令部。

肯南素與國會議員交往密切,在他領導下即將國會議員視為重點交往對象,與其融一體,這就是該組織成功的基礎,也就是說,由國會議員替此協會說話,會中人員「不要強出頭」,以事後諸葛亮的觀察,肯南這一重大方針對該會是最緊要的重點指示。

難得的是他在如此早的時期就看到國會議員的重要,事實上在1960年代前,國會在政府決策上並不特別重要。然而到了1960年代越戰時期,國會突然變為重要的一環。總統的職權受到壓縮,尼克森因水門案下台,逼迫他下台的就是國會。時至今日,國會重要性亦有增長。肯南的協會之重要,自不待言,聲援以色列遊說團的聲音亦大了起來。

支援以色列之理念與實踐

以色列遊說團之所以歷久不衰,聲勢驚人,係因主其事者成功地將衛護以色列之理念與愛國精神合而為一。最終將AIPAC推向保衛以色列之精神堡壘。AIPAC以本身之影響力成為議員們選舉時之有力助選員,是以雙方互相幫助成為生命共同體之一員。

1967年「六日戰爭」,成為AIPAC推動援助以色列之有利爆發點。由於以國在「六日戰爭」擊敗阿拉伯國家之英勇事蹟,讓旅居美國之猶太人深感以色列是可以擊敗任何敵人的。於是就引起了一波援以聲浪,這對AIPAC是一大助力。也使得華府更為重視猶裔之影響力,因為大選時,某一黨之勝負與猶太選民是否支持有關,這就使得政治人物不得不因為現實原因而鼎力支持以色列。

與此同時,著名好來塢藝人利用電影、戲劇、文學作品等描繪納粹屠殺猶太人之悲慘鏡頭。換起人們對以色列之同情心。可以說自1970年開始,這些藝文作品對援以之政策有推推波助瀾的功勞。人們因之傾全力來支持援以政策。由此可見援以行動是有組織的。

新保守主義者與援以政策

一般而言,猶太人因為在二戰期間為納粹屠殺甚眾。彼等遠渡重洋,來到「希望之地」,與談人道、言自由的民主黨連成一氣,然而隨著時日更迭,觀念生變,待至1970年代後,保守派亦有支持援以政策,時至今日,援以政策支持者是民主、共和兩黨均有。

可以這麼說,美國的自由派及保守派均支持援以政策。他們在金融、經濟政策看法歧異,然而在對以色列外交政策上則是毫無矛盾。保守思想的外交政策就如同是美國外交政策「銳實力」的表現。如當今拜登與川普的對華政策,就是相同遠大於相異。

提到保守派,就必須一提9.11事件後聲名大噪的新保守主義者。他們具有專業知識,重視團結,聲音大、動作大。曾經大為影響美國對外政策。他們均是支持援以政策者。在小布希當政時期(2001-2009)而達極致。美國2003年派軍入侵伊拉克,這一引起爭議的海外出兵,有新保守派大咖們主持,最終留下傷疤,也毀掉了新保守派之堡壘。然而這一批愛打仗的保守派份子均是支持援以政策的。這些喜愛玩刀弄槍的極端保守派讚美「霸權政治」,甚至肯定「當代帝國主義」,目前已銷聲匿跡,退出「華府政治圈」。然而他們確曾在歷史上留有紀錄。這些全身帶刺的保守主義者是援以大將,反共,也反中,當然也反對阿拉伯世界。

現舉幾位大咖以為參考:錢尼,伍弗韋茲,波頓等,意見領袖則有克里斯托(Bill Kristol)、克勞塔曼(Charles Krauthamann);智庫有「傳統基金會」、「哈德遜研究所」、「美國企業研究院」等。

上述個人及機構均為援以政策重要支柱。他們矢志反對共產主義,從1950年韓戰至今,均是如此。因此支持猶裔愛國運動者也都是反共急先鋒,當年之川普就是一個反共的保守者,而其援以之動作更是清晰可見。

福音教會與援以政策

擁護政府,支持以色列是右派基督徒的政治標的。其中則以「福音教派」最為顥著,他們在川普四年任期與川合作無間。聲勢當然亦有所增長,時至今日,已是基督教中最樂意援助以色列之派別。一般社會人士稱他們為「右派福音教徒」。其中以年青人居多,他們活力充沛,能迅速提升教徒們與以色列之關係。

教會與援以政策同格,猶太人得到上帝眷顧,這就是教會中倡言之「上帝眷顧」說。知名的牧師們大力提倡此說,使得教義與援以政策合而為一,這就是天意,而天意就是要讓以色列人取得「河西」及耶路撒冷之使用權。他們成功地將以色列擴張國土野心與宗教合而為一,將其融合成一套國家政策。

這思維成功地將信上帝與愛以色列合併成一個範疇,一個規律。而相信援助以色列就是在實踐上帝的旨意。「右派基督徒」就自然地成為實踐此理念之工程師。

福音教派在2016年發揮決定性助力,使得川普得以當選。如今川普雖無官職,卻仍有右派基督徒們的擁戴。他們也成功地將人權、自由與援以政策掛鉤,人們於是就堅信援以色列政策就是倡議人權、自由之表現。

小 結

以色列遊說團成功地推行了援以政策,此一方向自50年代迄今未稍有變。而AIPAC更形增長,其影響力日有所增,成為最成功外國遊說團。其基本因素為:1.以國會為支柱,地位崇高,2.建立愛國與愛猶同等重要地位,也就是說援以政策就是愛國表現。3.將人道主義與援以政策等同,4.將支持以色列就是接受「上帝眷顧」之回饋,也就是說,援以政策是宗教信仰之結晶。

援以政策之成功是主持人及工作人們的努力所致,在大而恢宏的布置下,這一遊說團當繼續前進,為援以而努力。然而轉一個方向,目光轉向巴勒斯坦人,則看到一群沒有人同情,沒有人搭理的無國籍的阿拉伯人。他們沒有強權保護,世界儘多不公平。在「河西走廊」與「加薩走廊」當可看到這群仍在強權欺壓下的無助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