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世界經濟運行面臨的隱憂和問題

兼論蔡政府荒腔走板的政治防疫措施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自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蔓延全球後,各國均採取封關、封城、禁止民間社交活動的嚴厲防疫措施,以控制疫情的發展。近來隨著疫情的控制和疫苗的接種,歐美國家紛紛解封,以期能逐步恢復經濟正常運行。然而,由於過去一年多來,為緩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和人民生活的壓力,歐美國家均採取貨幣量化寬鬆政策和財政支持,一方面增添了各國政府財政負擔和債務風險,另一方面貨幣過度發行,產業鏈緊繃,將帶來通貨膨脹和生產成本高漲的危機,以致各國都必須採取因應對策,以期能維持經濟的穩定增長。

在國際社會對此一發展均有所期待之時,今(2021)年春天以來,在亞太地區卻爆發新一波疫情,變種病毒正快速擴散各國,使原本預期可能走向逐步復甦的世界經濟增添新的變數。一年多以來,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台灣政府,在此波疫情之中,防疫措施失靈,疫情失控,使台灣民眾生活於恐懼之中。究其根源,蔡政府操作意識型態的政治防疫措施是關鍵所在,勢必將為此付出鉅大代價。

量化寬鬆政策的成效和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的起因和影響雖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不同,但為緩解經濟衝擊,各主要國家均採取寬鬆性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支持,也拜這些政策所賜,世界經濟才沒有陷於深淵。

以美國為例,由於經濟衰退,造成數千萬人失業,美國國會去年通過40,000億美元援助措施,今年拜登上任後又推出年內19,000億美元額外援助方案,其中包括發給大部分國民每人1,400美元,同時美國參議院也將通過10,000億美元的基建計劃。這些短期措施將產生的經濟效應,是通貨膨脹、高公共債務和低利率。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伴隨著主要國家推出大規模的財政支持措施,西方先進國家的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大幅攀升至120.1%,遠超過國際金融危機期間。

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支持固然支撐了世界經濟,但另一個被忽視的嚴肅課題是在這些刺激效應退潮之後,經濟復甦的力度是否仍然堅挺,而國際資金的流向會對各個經濟體造成何種影響?

今年1月世界銀行的公佈「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新冠肺炎廣泛部署和投資是維持全球經濟復甦的兩大關鍵因素。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將達4%,並指出,除非政策制定者採取果斷行動遏制新冠疫情,並實施促進投資的改革,否則經濟復甦可能受到抑制。報告同時強調,儘管全球經濟似乎進入溫和復甦狀態,政策制定者仍然面臨著公共衛生、債務管理、預算政策、中央銀行和結構性改革的挑戰。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於4月初發佈題為《管理著分歧的復甦》「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全球經濟增長率去年為負3.3%,今年的將達6.0%,明年可望成長4.4%。同時指出,儘管疫情大流行仍具高度不確定性,但擺脫健康與經濟風險的道路,逐漸明朗,這要歸功於科學、疫苗接種,給了許多國家今年經濟復甦所需的動能。但報告也強調,未來挑戰依然艱鉅,疫情仍未被擊敗,許多國家確診病例仍在增加,復甦範圍不論是國家間或是一國境內都具不確定性。

6月17日美國聯準會(Fed)公佈美國最新的貨幣政策,利率與購債維持現狀,但大幅調高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預期。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由先前預估值6.5%調高到7%;通貨膨脹率從2.4%調升至3.4%,今年年底前失業率預估維持在4.5%。儘管聯準會強調通貨膨脹是暫時的,但縮減量化寬鬆政策是可預期的。

發展中國家必須因應的重大課題

當前影響世界經濟正常運行的。有疫情的不確定性,有各地疫苗接種進度和程度的不等,有全球資產價格居高,以及全球債務規模龐大等金融潛在風險。美國由於施打新冠肺炎疫苗的進展,疫情受到有效控制,在貨幣和財政政策支撐下,經濟活動與就業指標已見增長,以致釋出縮減量化寬鬆和可能提前升息的信息。

從經濟理論而言,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決策的考量,是試圖在物價平穩與充分就業間取得經濟目標間的平衡。聯準會認為物價上漲是暫時現象,因此試圖在美國逐步開放之際,仍然利用相對寬鬆貨幣政策,加速經濟復甦和充分就業,惟近年來寬鬆政策的經濟後果,必須面對並進行政策調整。根據聯準會的決定,聯邦基金利率維持在0-0.25%區間,每月並繼續購買1,200億美元資產,一般預測將在2023年升息兩次,甚至在2022年便開始實施,聯準會無預警釋出提早升息訊息,投資人如驚弓之鳥,致使美國道瓊指數6月18日大跌533.37點。

但更重要的是,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在國際金融領域具主導力量,其貨幣政策動向將造成國際資金的快速流動,這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以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為例,美國數度實施量化寬鬆政策,至2013年5月22日,當時聯準會主席柏南克釋出可能降低購債規模訊息後,引發市場恐慌情緒,導致該年5-8月大量資金撤出新興市場,國際金融市場,股、匯、債劇烈動盪,其中巴西、印度、印尼、南非和土耳其等五國因經濟增長放緩,物價攀升,財政赤字及經常帳逆差惡化,造成貨幣劇貶現象。

金融領域外,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因疫情衝擊將面臨諸多立即的社會經濟壓力。其一、原物料和航運成本高漲,導致生產成本攀高,以致面臨經營困境。其二、糧食生產不足,糧價高漲,使諸多國家貧困人口增加,進而引發社會經濟問題。其三、疫苗是經濟回復正常運行的關鍵,惟歐美大國玩弄「疫苗外交」,而低度發展國家卻嚴重缺乏疫苗,構成國際間不公不義現象。

在原物料方面,疫情爆發之初,由於國際需求減少,價格下跌,惟近來經濟逐漸恢復,以致除石油外,今年以來,鋼鐵、天然氣及玉米價格的漲幅都超過兩成以上,再加上「塞港」導致運輸成本高漲,都增添了經營的困難。

在糧食生產方面,由於糧食生產減少和糧價上漲,千百萬人陷於生活困境。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估計,過去一年糧食價格躍升三分之一,玉米價格攀高67%,糖價飆揚近60%,食用油漲一倍。整體糧價連漲11個月,達到2014年來新高,而疫情蔓延,導致民眾失業,很多家庭連基本生活費都付擔不起。世界銀行估計,去年全球多達1.24億人因疫情落到國際貧窮線之下,也就是每天生活費不到1.9美元,預料今年會增加3,900萬人,全球生活在極端貧困的總人口因此將達7.5億人。

疫苗接種是疫情下經濟得以恢復正常運行的關鍵,惟接種的普及程度也顯示國際間公共衛生體系的差距,並影響各國的經濟增長。據統計,全球疫苗接種量已接近25億劑次,中國接種總量超過10億劑次,位居第一,佔全球總量比例超過40%;美國排在第二,接種總量超過3億劑;印度排在第三,接種總量為2.5億劑;排在第四到第十位的分別是巴西、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墨西哥、土耳其。但多數非洲國家才剛起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非洲15億人口中,僅有0.4%的民眾接種疫苗。另外假疫苗的出現,也影響全球疫情的管控。

疫苗之亂重創台灣社會經濟

蔡英文上台以來,不承認蘊涵「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任何準官方的交流中斷,而民間的互動與合作也受到嚴重影響。期間蔡政府加強「去中國化」,透過掌控的90%主流媒體、1450網軍和所有側翼團體,不斷進行「大內宣」、「大外宣」,任何對政策的批評均加以「抹紅」、「抹黑」,給偏綠民眾建立脆弱的「玻璃心」。這些意識型態的政治操作不曾間斷,產生了相當的效果。然而,5月以來,自詡為防疫模範生的蔡政府卻擋不住疫情的爆發,為此採取三級警戒的防疫措施,但是在紓困方案和疫苗的採購上,呈現的是荒腔走板的政治操作。

疫情爆發後,國際主要媒體均指出台灣防疫的缺失在於「自滿心理戳破台灣除圍堵外什麼都沒有的防疫防線」(彭博)、「台灣太自滿、只靠邊境管制連醫院也放鬆警戒」(BBC)、「虛假安全感及茶室破台灣疫情防線」(《時代》雜誌)、「這一天遲早會來:台灣新冠疫情大爆發」(《紐約時報》)、「這波疫情幾乎讓台灣措手不及」(英國《衛報》),而《亞洲週刊》更明確指出台灣防疫的八宗罪:缺乏危機意識、誤判情勢、防疫雙標、大內宣讓民眾防疫鬆懈、屈從立委壓力、專業淪喪、疫苗短缺荒、防疫甩鍋,以及領導人心中沒有人民、政治先於防疫等。

在最近防疫的相關作為上更突顯蔡政府的「無能、傲慢、私慾、冷血、專權、攬功」。對於藝人捐助防疫物資,指他們是破壞團結,打擊疫情指揮中心;疫苗分配不顧疫情熱冷區,獨厚民進黨執政縣市;對企業、宗教和民間團體疫苗的捐贈百般刁難;在疫情難控和民怨高漲下准許郭台銘進口疫苗,卻拉台積電下水,以沖淡郭台銘的光彩;對中國大陸防疫作為和疫苗開發應用完全排斥;在立法院藉多數優勢,反對普發每位國民10,000元紓困現金,反對增加264.5億元預算以加速採購4,000萬劑疫苗的提案。

防疫失控和三級警戒的施行對台灣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去年台灣經濟增長2.98%,今年第一季經濟增長8.16%。6月4日主計總處預估今年全年台灣經濟增長率為5.46%,6月17日中央銀行公佈的預估經濟增長則為5.08%,5月份的通貨膨脹率為2.48%。中央銀行表示,原本預估今年台灣經濟將呈現V型復甦,但因疫情緣故,第二、第三季會受到最大影響,第四季可望有消費遞延效應,主要是看好全球經濟復甦,台灣出口與投資持續暢望,惟疫情發展仍是最大變數。

不過,在這些數字背後卻存在著無法忽視的事實,其一、政府的債務負擔更加嚴重,自去年疫情發生以來,紓困計劃已撥付2.18萬億元,最近通過防疫紓困4.0預算2,595億元,目前中央政府負債5.9598萬億元,平均每位國民負債25.4萬元,給台灣經濟帶來沈重壓力。其二、疫情爆發和警戒措施的施行,對生產和生活帶來相當的衝擊,小企業面臨經營困難,依勞動和現金收入維生的民眾,生活已陷入絕境,根本解決之道是加快疫苗施打,蔡政府卻無視人民最基本的期望,民怨已難壓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