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露出微妙變動端倪
阿拉伯世界露出微妙變動端倪
當今世界的國際秩序,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下中東局勢,至少在巴以衝突、伊核問題、敘利亞重建和阿富汗撤軍四個方面,具體而現實的反映了此一變局。隱藏在這個大變局下的量變因素,到底會進一步加速歐陸一體化進程,抑或迫使歐盟再次成為美國禁臠,雖說還是一個有待觀察的發展;但以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為核心的力量,逐漸將成為該地區穩定力量的壓艙石,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美國在中東長期的主導地位,會隨其「大中東戰略計劃」的肢解、國際間去美元化趨勢,受到極大挑戰。謹以近期巴以衝突為中心,回顧並分析中東變局下的相關發展。
5月21日凌晨,在國際社會斡旋下,歷經11天的血腥戰鬥,哈馬斯和以色列終於停火。哈馬斯有數十名領袖與加薩地區數千平民犧牲,但巴勒斯坦人卻認為:在軍民齊心協力下,這不但是一場徹底粉碎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解放區第五次圍剿的勝利,也宣告了以色列極右派勢力與內塔尼亞胡的失敗。長期以來巴勒斯坦的問題,幾乎被無視的存在;但這次巴、以間的開打,則蘊含著極不尋常的意義。
美蘇共治到美國獨霸 自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東地區因位於歐、亞、非大陸塊的心臟地帶,主導控制著歐亞大陸的陸權走向,因此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競技場。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託管期結束的前一天,以色列正式宣布建國;隨後歷經五次中東戰爭,在華府支持下站穩腳跟。五次中東戰爭可以看成是美、蘇在中東勢力此長彼消的一個發展過程;不過,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前,中東地區大體上仍是美蘇共治局面。
在五次中東戰爭中,第四次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了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宣布實施石油減產、禁運、暫停出口等措施,造成油價大幅上漲,導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與全球範圍內的經濟衰退,史稱第一次石油危機。而早在1971年8月15日,美國就已單方面退出了《布雷敦森林協定》,放棄美元與黃金價格掛鉤的金本位制度。有鑑於經濟與金融上的雙重需要,華府利用阿拉伯國家再次戰敗的契機,跟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海灣國家簽下石油出口以美元為唯一結算貨幣的石油美元協議。這樣退出了《布雷敦森林協定》的美國,其美元不但沒有被邊緣化,反而成就它為國際金融交易清算的唯一貨幣,進而奠定了以美元為準的國際貨幣秩序。另方面,在冷戰的格局下,美國亦將中東納入其全球戰略的部署,作為對抗蘇聯的前線陣地。在戰術上主要有以下幾種策略:1.長期且持續的以巨額資金,支持以色列在軍備、經濟、科研與技術等方面的發展,使其成為美國插入中東的楔子;2.積極爭取中東地區石油的控制權;3.排擠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如英、法等國的影響力並取而代之;4.拉攏阿拉伯世界的國家,進而分化、打壓其境內的泛民族主義運動。
波灣戰爭(1990-1991)後的1991年底,蘇聯正式解體,美國成為世界唯一超強。在老布希政府(1989-1993)時,為藉掌控中東以維護美國霸權,提出「中東新秩序」主張;小布希政府(2001-2009)期間;進一步提出所謂「自由--前瞻戰略」的「大中東政策」。兩者就其階段性達致目標的方式或有不同,但大力支持以色列、拿下伊拉克、發動顏色革命、幹掉伊朗的整體目標,則始終如一。在石油美元綁定、蘇聯解體以及美軍強勢進駐的大背景下,絕大多數的阿拉伯國家徹底倒向了美國。
「阿、以」衝突與法塔赫建國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案》確定在巴勒斯坦託管地推行分治方案,支持以、巴分別成立獨立國家。聯大這個決議,使當時實際只控制巴勒斯坦6%土地,人口只占巴勒斯坦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得到巴勒斯坦地區56%約1.52萬平方公里土地;控制巴勒斯坦94%地區、人口占巴勒斯坦三分之二的阿拉伯人,僅得到43%約1.15萬平方公里土地,這自然引起了阿拉伯世界各國的不滿。隨後,新建國的以色列與埃及、敘利亞、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等國家,先後發生了五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國」始終沒有建立起來;因此,這時期的所謂「巴、以」衝突,更確切的講應是「阿、以」衝突。換句話說,是在英、美殖民國家的支持下,由以色列這個外來猶太人建立的新國家,對阿拉伯世界不同國家的戰爭。
1959年,阿拉法特在科威特組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亦即「法塔赫」組織),宗旨是欲藉武裝鬥爭解放整個巴勒斯坦,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國家。但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後,鑑於美國與以色列的強大,法塔赫遂逐漸開始採取妥協與建國的雙元策略,並接受美、以方面的經濟援助。1988年10月,阿拉法特主動宣布承認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案》,此舉無疑認可了以色列的合法存在;11月,正式建立包括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地區和加薩走廊為領土的巴勒斯坦國。1991年在美國的主導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舉行中東和平會議,開啟了第一次政治談判。1993年9月,阿拉法特組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並在「以土地換和平」原則下,簽署了《奧斯陸協議》,與以色列相互承認。
哈馬斯的崛起 1987年,巴勒斯坦人發動「第一次大起義」(1987-1993)反抗以色列侵占其土地時,謝赫艾哈邁德.亞辛創立了「伊斯蘭抵抗運動」(簡稱「哈馬斯」),這是一個成長於巴勒斯坦地區伊斯蘭教遜尼派的組織。目標是要解放以色列占領下的巴勒斯坦區,並在包含今日以色列、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等地,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哈馬斯與法塔赫本來共同對抗以色列,但當法塔赫改採「以土地換和平」政策後,雙方終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2006年1月25日,在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選舉中,哈馬斯擊敗法塔赫贏得壓倒性勝利。2007年6月,哈馬斯在與法塔赫的衝突中,奪取了加薩走廊的控制權,法塔赫則管理約旦河西岸,此後兩大派別各自為政。2017年5月1日,哈馬斯發布新的政治綱領,明確表示哈馬斯願接受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建立一個獨立「巴勒斯坦國」,聲稱其鬥爭對象是「猶太復國主義者」,不是全部猶太人,不再以消滅以色列為目標。10月12日,法塔赫與哈馬斯在埃及開羅簽署協議和解。
以色列領土的擴張 長期以來,猶太復國主義者一直嚮往在尼羅河谷到幼發拉底河流域的整個區域建立一個「大以色列」;對該區如埃及、黎巴嫩、約旦、敘利亞及伊拉克等阿拉伯人國家,則試圖以宗教派別與部落族群的分化或戰爭方式,使之衰弱變小,進而納為附庸國。利庫德黨、軍方和情報機構,是以色列境內猶太復國主義者的重要依託,也是政治光譜上極右派代表。至於在巴勒斯坦問題上,他們不但不承認「巴勒斯坦國」,更主張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都是以色列領土。因此,將巴勒斯坦人驅逐出巴勒斯坦,最終吞併約旦河西岸和加薩走廊,內塔尼亞胡就是在這個理念的基礎上多次的連任。
自建國到現在,以色列不斷在巴勒斯坦地區擴張領土;從1967年後,更是持續地向東耶路撒冷、約旦河西岸各地設置定居點,迄今已蠶食侵占了「巴勒斯坦國」70%以上的土地。因此,在許多巴勒斯坦人與哈馬斯的眼裡,所謂「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豈不是就在為「大以色列」的中東計畫做鋪墊嗎?在如今零星散落仍由法塔赫治理,還屬於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國領土上,以色列直接控制了海關、稅收以及其他重要機構;如果那裡的巴勒斯坦人敢有任何的反抗,該地的公務員就領不到薪水。約旦河西岸雖然名義上是巴勒斯坦國土地,但早就形同是以色列屬下的一個行政機構了。
和西岸法塔赫組織不同,哈馬斯管理的加薩地區,雖然在僅有365平方公里的狹窄土地上擠著300餘萬人口,卻始終和以色列進行著殊死對抗,獲得以色列占領地區民眾很高的信任。加薩堪稱巴勒斯坦人的最後陣地,也是真正意義上巴勒斯坦政府所在地。不過,在近30年來的巴、以衝突中,巴勒斯坦人拿著石頭或汽油彈,以色列人則手持衝鋒槍;即使如此,在霸道報復心態的壓制下,當以色列每死一人,哈馬斯成員與貧民就要付出十幾個、幾十個甚至成百人傷亡的代價。以色列在靠近這塊陸地一側修了高達10米的圍牆,凡靠近牆300米以內之人就會遭到射擊,活生生把加薩圍成一個露天大監獄。在地面上以色列更設置了五個檢查站,每天定時開放一些巴勒斯坦人往來以色列。由於戰鬥造成的死傷慘重,導致加薩地區絕大部分都是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該地70%以上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在美國一面倒的支持下,以色列不但恣意欺凌巴勒斯坦人,儼然成為中東地區霸主。面對不斷流失的土地、悲涼又艱辛的生活,巴勒斯坦人根本沒有地方可以說理,也找不到人可以替他們主持公道。
5月7-9日,由於以色列政府要在東耶路撒冷的謝赫杰拉社區修建新的定居點,強迫遷移當地巴勒斯坦住民,導致居民與警察在「阿克蘇」清真寺發生嚴重衝突。10日,以色列政府禁止民眾於齋戒月當日進入清真寺祈禱,雙方再次發生衝突,造成150餘巴勒斯坦人傷亡。當晚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1,000多枚火箭彈;11日,以色列向加薩城區發起所謂報復性大規模襲擊,引發連續10多日的戰鬥,房屋設施毀損不計,造成2,000人左右的死傷,包括58名兒童和34名婦女。戰爭期間,伊斯蘭世界一反過去的視若無睹,同聲譴責以色列的暴行;內塔尼亞胡信誓旦旦的要派遣地面部隊清剿加薩地區,最後則不了了之。而隱忍了許久的哈馬斯,又為何選在此時向以色列開戰?國際秩序中的新變量可從兩方面來看,而美國在中東霸權的衰落,正是這一切行進事態中的襯底。
伊朗的悄然崛起 美蘇共治中東時,埃及曾是阿拉伯世界領袖,為巴勒斯坦人出頭的大哥。後蘇聯時代,特別當石油美元貨幣建立後,在經濟與軍事上OPEC中阿拉伯各國都與美國緊緊綑綁,就再也沒哪個國家肯為巴勒斯坦人伸張正義了。
1979年初,霍梅尼領導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勒維王朝,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同年底發生美國駐伊使館人質事件,自此美國就與伊朗斷交,終止一切經濟往來,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凍結其美元資產。爾後,伊拉克在華府支持下與伊朗進行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1980-1988);1996年,美國政府進一步通過制裁法案,限制美國(和非美國公司)對伊朗的投資和貿易,遏止伊朗的發展。戰爭與制裁固然造成經濟上的鉅額損失,小布希總統時更將其定性為「邪惡軸心」國家,讓伊朗在國際上備受孤立。不過,由於以下兩項優勢,也為伊朗埋下了崛起契機:
一、石油資產上的基底 伊朗是一個面積寬廣、歷史悠久的國家,擁有全球10%的石油儲藏與全球第二大的天然氣資源。海灣戰爭爆發後,世界原油價格從每桶21美元上漲到46美元;伊拉克戰爭期間,原油一度達到破紀錄的每桶147美元,為伊朗積累了鉅額外匯儲備。
二、文化宗教上的聯繫 蘇聯解體後,信仰什葉派的亞塞拜然與古代波斯人後裔的塔吉克先後獨立。基於文化宗教與血源地緣關係,伊朗與他們保持了極為密切的交流,無形中提高了自身在伊斯蘭世界的地位。
小布希「大中東政策」的《美國--中東夥伴關係倡議》,除大力支持以色列,就是發動顏色革命,推翻不聽話政權。自伊拉克、突尼斯、埃及到利比亞,美國無不手到擒來。2011年,敘利亞發生顏色革命,反對派在美國支持下欲推翻阿薩德政權;基於地緣與戰略利益考量,俄羅斯重新投入軍力,支持敘政府軍。敘利亞對伊朗是唇亡齒寒,伊朗革命衛隊和俄羅斯聯手,終將美國的攻勢阻擋在敘利亞。阿薩德與被推翻後的伊拉克新政府,都屬於什葉派;至此,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三國形成新月形什葉派聯盟,成為中東一股新力量。
本質上,巴以的糾紛是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問題,伊朗是波斯人,宗教上屬什葉派,理論上跟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沒有直接關係;況且,也從來都沒有介入過中東戰爭。但是,以色列是他們共同的敵人,伊朗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哈馬斯的堅定支持者。
中國的橫空出世 二次世界大戰後,中東一直是美蘇戰略爭逐之地。中國既無實力也無意願介入,與地區國家往來多以互利共贏的經濟貿易或文化技術的交流為主。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中國既不介入中東地區的糾紛,採取了較為模糊的政策。但身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面對西方霸權主義的侵略行徑,中國總能適時投出否決票以維護正義;始終堅持以1967年的「兩國方案」作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基礎。正因如此,在宗教信仰與地方派系複雜紛呈的中東,中國贏得了不同政治勢力的信任。
敵退我進 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在巴以衝突上完全偏袒以色列: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將美國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隨著敘利亞戰事結束,美國急欲自中東撤軍之際,中國著眼於推進「一帶一路」,在戰略上乃主動向中東轉進。3月24-30日,王毅應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及阿曼等六國邀請前往訪問。期間有兩項重大宣示,為日後發生的巴以衝突埋下伏筆。
一、背靠背與伊朗合作 歷經兩年磋商談判,中伊兩國最終簽訂全面合作協議。這個為期25年的合作協議,顯示中國這個站在了伊朗身後,不但將成為伊朗經濟發展的活水,也為其軍備換新帶來契機,加上自身軍工研發製造的實力,伊朗必將成為未來中東的新興力量。
二、解決好巴勒斯坦問題 3月24日在利雅德接受電視台採訪時,王毅清楚闡明了中國「中東政策五原則:堅持相互尊重、要求公平正義、實現核不擴散、共建集體安全、加速發展合作」。堅持公平正義,中國認為首先要解決好巴勒斯坦問題;其中一個主要標誌是落實好1967年確定的「兩國方案」。為能循序漸進的朝目標推進,中方提出三個步驟。1.中國支持國際社會積極朝上述目標進行斡旋,支持在條件成熟時召開國際會議。2.中國駐巴勒斯坦代表郭偉對「巴勒斯坦通訊社」表示:中國將於5月利用安理會擔任輪值主席的機會,根據中東政策五原則,推動全面審議巴勒斯坦問題的議案,並對「兩國方案」的內容進行再確認。3.中國將持續邀請巴、以雙方愛好和平人士,來華開展對話,舉行談判。
中國這些宣示直接刺激了拜登政府,不得不隨即對巴以問題做如下表態:
一、4月7日,拜登與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通電話,表示美方也支持以「兩國方案」解決巴以間長期的衝突。國務卿布林肯也於同日聲稱要以一切可行方法,促進巴以的繁榮、安全和自由,並推動促成「兩國方案」的實現。此外,美國對巴勒斯坦恢復了外交關係,立即向巴勒斯坦人提供2.35億美元的人道援助。
二、拜登政府積極與伊朗進行恢復《伊核協議》談判,伊朗的制裁與封鎖一旦獲得解除,經濟發展將獲得徹底的釋放。
伊朗在中國支持下,將迅速成為制衡以色列的一股重要力量,這也就意味著國際秩序行將重構。沙烏地阿拉伯顯然也嗅出了風向轉變的苗頭,不斷向伊朗伸出橄欖枝。什葉派和遜尼派一旦和解,必然有助於巴勒斯坦的重建。
美國統治菁英在巴以問題上,早已偏離了遵守和平正義、歷史事實與公道的立場;當然,他們也喪失了作為中東仲裁者的資格。◆
社論
百年中共與中國
COVID-19與台灣
國際視窗
海峽兩岸
原鄉人的故事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