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黨到建軍:為「人民服務」的政治

楊開煌
(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一、「個人主義」的國家政治

政治學做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在19世紀末出現,20世紀初才在近代的大學裡普及。政治學的研究的對象是政治,「甚麼是政治?」在東西方各有不同的演繹。在中國的政治觀中,孫中山所下的定義最為簡潔易懂,他在民權主義中說:「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情就是政治。」在西方的政治觀裡,政治一詞導源於希臘文的「城邦」(polis),而古希臘人的生活形式以城邦為主。因此polis在西方語言中被譯為城邦,而城邦公民參與的統治和管理的活動就是政治。(梁文韜,何謂政治學,《科學發展》 2012年12月480期,頁7)東西雙方對「政治」定義的共通之處,在於都包括「人」和「統治」(管理)兩個要素,然而,東西方處理「政治」的重點則不完全一致,粗略地歸納一下,中國政治的重點在「統治」的責任和目標,應如何「安民」,而西方政治的重點在「人」如何約束「治者」的「權」,目標使「人」可以自由地發展。從中西的歷史來看,這是很自然的結果,中國的「大一統」格局,使得統治關心的問題,是如何使人民安居樂業,不生二心。西方的分裂、戰爭對人民的剝削,使得西方政治關心的問題,是如何限制統治者的權力。西羅馬帝國在西元476年滅亡之後,歐洲就陷於分裂的大小封建領主們,為了爭奪地盤,一直處於互相征伐中。

政治方面,各地王國林立,有些王國大,有些王國小。這些王國的內政,循著一個嚴格的制度--封建制度。在這樣的制度下,國王底下有許多土地領主;而土地領主底下可能又有更多的領主。

這些領主下設有騎士;更底層則有農夫以及工匠。在經濟方面是莊園經濟,領主自己耕種一部分土地(私有地),其餘土地由農民耕種。這些農民當中有些是完全的奴隸。在黑暗時代,東西方的貿易帶來歐洲改變的曙光,從大航海時代到工業革命催生出新興的商人集團,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才帶來巨大的改變;在他們自身利益和封建王朝統治階級發生日益矛盾的情況下,他們便聯合所有的受壓迫者反對封建王朝,1628年英國貴族階級在大憲章(1215年)的基礎上逼迫英王查理一世同意接受「權利請願書」,但查理一世不久即解散國會,繼續加強君主專制統治。引發1688年的「光榮革命」,威廉三世於1689年12月16日簽署《權利法案》,光榮革命後,標誌著世界近代政治發展的開端;1776年美國反抗英國殖民而發表「獨立宣言」,揭示了「人皆生而平等,享有造物主賦予給他們的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才在人們中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則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法國於1789年發生大革命,頒布的綱領性文件《人權和公民權宣言》: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原則。他們領導的革命,成功之後就建立了現代的「民族國家」。此種新型的群聚生活的形式,不同於以往的封建王朝的統治,是以民族認同為基礎的「國家」,成為政治的新內容,於是政治學就融合了西方的宗教教義傳承,革命思潮的衝擊,新興的經濟活動以及新科技影響的要求等等因素,形成新的統治的理論、制度和方式。

以上三大文獻的關鍵內容都是為了制約「治」為核心,英國革命剝奪了皇權「治」的權力;美國獨立,確立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所以治的權力必須源於「被治」的同意;法國革命也是從國王權力中奪回本屬於人自己的權利。由是而生的政治學的主要論述、敘事、概念、理論、思考和問題意識都是來自西方,在這種的政治學的學理中,主要討論是權力獲得的合法性,約束權力的制度規範,權力與權利的關係,權力如何保障權利完整性,毫無疑問這套學理催生了當今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運作,在18、19世紀形成新形的民主政治,正如馬克思所說,上層建築形成的初期是與基礎相吻合,從而對社會發展,產生促進的作用,此一制度的初期,是解放了人的宗教的封建的束縛,一切歸於被治者同意建立的國家,特別是資本主義附著於西方的現代國家,使得國家成為帝國主義的國家,從而使本國的人民,或多或少都能得利,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全球化的生產方式,新興生產力的革命,這種以資本主義為經濟基礎,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為意識型態的西式民主制度,在美、英、歐洲等國家內部,都出現重大的社會分裂和政府治理的缺位。因此,近兩、三年西方政治學界討論民主失能、民主改革,把國家找回來。也許民主制度,正如盧梭所指出,「多數人民是愚昧、盲目的,國家必須要由道德『賢者』來統治,絕對的民主制度,需要太多預設條件和『美德』 ,實現全民民主非常困難。」

二、以「人民」為典範的中國政治

民本思想是中國儒家政治思想的精華,正因為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深入中國政治思想中,所以「民本」可以被視為是中國傳統政治的價值觀之一,從帝王將相到地方官吏都知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箴,當然這不意謂著各朝各代的帝王百官均能作到,但是史家以此為訓,百姓以此為準,則是毫無疑問的。

中國的民本思想有三大內涵:君、民辯證,集體主義和政績評量。

首先是君、民辯證:討論中國傳統政治民本思想的文章著作,車載斗量,但較少提及儒家講的民本和君本是一種辯證關係,民本思想是用以規範君主,但在古代帝王被視為「天子」,這是「君權神授」的思維,既是「神意」,周人就思考自己是如何得「神意」取代商紂?「君位」是如何轉而降臨在自己頭上呢?以現代政治學來看,這個問題其實關乎周朝政權的合法性問題:「自己究竟是因為什麼,才能得到天命青睞,建立新的統治?」周公提出了著名的「敬天保民,懷保小民」。「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見」,這句話的意思是,天的威嚴與誠信,應當從民情中進行觀察。所以儒家是繼承和堅持了周公的思想,南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分田教授2005年發表於《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的「從社會普遍意識角度看民本思想與統治思想的關係」又提出了另一個觀點,君本與民本是相互存在的,他說:在中國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君民關係論」的基本思路是:君主是國家政治的核心和主宰,關係到庶民和社稷的安危存亡,但是庶民和社稷是國家的根本和基幹。民是國之本,而君是政之本。就國家存亡而言,廣大庶民比在位之君更重要;就政治盛衰而言,在位之君比廣大庶民更重要。「君為民主」與「民惟邦本」相提並論、並行不悖,這就形成一種筆者稱之為「組合命題的理論結構」。孟子一方面主張「民貴君輕」,抨擊暴君暴政,另一方面又主張「土無二王」,斥責「無父無君」。堪稱這種思想現象的典型。

換言之,民本思想不是獨立存在,討論民本思想就不能忽視其相對存在的「君本思想」,有人民才有國家,有君王政令才能推行,這才構成中國的政治。中國政治重視的是君、民的合作、互利、雙贏,而非猜疑、對抗、衝突。這樣從本質上看東、西的政治觀是不同的,他們各自有著自己的歷史傳承。如中國的史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都是君本思想的巨著。

其次是集體主義:民本思想中的「民」是集體主義的意涵。如在《論語》乙書中和「人」字的使用來相互檢視,更可發現是「人」是指具體、可數的人,常常指「士大夫以上的各階級層」的人,而「民」則多為「百姓」,指社會基層群眾、社會基本成員,是集體的群眾;用於政治之中,強調「人」必須為「民」,有兩種意識。一是服務意識,一是服從意識,主要是「服務」,孫中山在民權主義中承繼這種人為民服務的民本思想。而服務的是否真正得到民意、民心的回饋,那就要看服務者是否服從了絕大多數的民意,所以民本思想雖然不是西方的「民主」,但是在服務和服從民意方面,在實踐中可能遠勝於民主選舉,至於集體主義是否抹殺了個人的發展,儒家的核心思想「仁」也是指個人修養,強調的是個人要把自己納入集體,和集體融為一體;禮是指在與團體互動時,做事必須符合自己的身分,循規蹈矩。由此可見,儒家文化在個體層面,符合個人主義的獨特性與自身的能力。事實上,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不是完全的敵對關係,而是優先順序的排列,在中國這樣一個長期大一統的國家,集體的優先性是文化傳統,更是行為價值的一部分,但這種價值只體現在需要的時刻,所以在中國集體主義不是為了抹殺個人的價值,而是指引個人向更高的價值作努力。

第三是政績取向:西方的政治發展使得他們更重視的是權力獲取的合法性,因為他們普通厭惡政府,但又不得不生活在國家之下,所以就特別重視合法性權力的獲得,獲得之後,也必需有種種約束,以免其專政,兩方古典自由主義者認為「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而新自由主義者甚至認為「政府來幫忙」是一句諷刺政府的笑話。在中國政治之中,權力的獲得是候選人全能的競爭,候選人不能依靠煽情的演說、金錢的動員、媒體的運作等短線操作去影響民粹,而是全方位競爭之後的結果,但是有了此一過程,才是對領導人的考驗,而戰勝了其他競爭者後,真正的大考才開始,毛澤東在西柏坡「講進京趕考」,指的正是此意。中國人評價領導人是政績取向,政績才是權力合法性的來源,夏禹治水,百姓安居;唐太宗弒兄逼父而奪大位,世人依然推崇貞觀之治,應該說都是政績論的典型。所以中國政治不是不講權力的合法性,而是評價的標準偏重在政績,因為中國人認為政治人物就是服務人民的,所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就是這個道理。

這樣的中國政治是以統治為取向,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學,可以視為「人民政治學」,有別於近代西方的「國家政治學」。而在中國共產黨執政之後,也自然地承繼此一政治傳統,而且以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制度加以調整,形成了黨、軍與人民關係的「新民本主義典範」的政治學。

三、中共黨、軍與人民

從當代中共的政治理論和運作來看,在很大程度上沿襲了中國傳統的統治為核心的「人民政治學」,當然在新的生產方式上,有了許多改變,其中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中共的黨和軍,從西方流行的政治學來看,大陸現行的「一黨執政,多黨參政」的政權制度,以及「以黨領軍,政治建軍」的軍事制度是完全錯誤的,不可持續的,甚至是邪惡的制度,但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阿什民主治理與創新中心」發佈的一份長期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逐年上升,2016年更高達93.1%。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報告的結論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穩固,韌性源於民眾的廣泛支持。」

而中國共產黨推行的「一黨執政,多黨參政」以及「以黨領軍,政治建軍」的政治制度,目前之所以受到大陸民眾絕大多數的認同,其核心基礎就在於毛澤東說的「為人民服務」,習近平說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共的黨和軍都牢牢把握了「人民」這個執政的原則,重塑了黨、軍和人民的關係,豐富了中國傳統的「民本政治學」的內涵。

對中國共產黨而言,「為人民服務」就是「永遠不變的初心使命」。可以說歷代中共領導人都是以「人民」為念,鄧小平在「姓資、姓社」的爭論中說「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澤民提出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於2005年12月29日發佈第46號主席令宣告「廢止運行48年之久的《農業稅條例》,……終於讓延續了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壽終正寢。」習在2012年就職之初,在常委見面會上的講話,就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在短短千餘字的文稿中,就十數次地提到「人民」;在建黨百年時,習說:「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當然「人民」並不是那個領導人講話提醒,就可以成就為黨的「初心」,而是以不斷的政績,人民的真實感受為主,正如大陸的順口溜所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軍隊」在政治力量中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是一種最為集中,最有組織,因而也最強大的力量,在政治鬥爭中,往往具有決定作用的,在中國的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朝代政權的建立不是依靠軍事的勝利,在朝代中皇權的爭奪也是以奪得軍權或是軍隊的支持,作為鬥爭勝負的充要條件,所以誰掌握「軍」誰就是權力的勝利者,從而也養成軍人的跋扈專橫,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軍隊更是在政治鬥爭中,有地方割據,有私人武裝,造成長期的政權不穩,政局動盪,政治失序,所以中共建立的解放軍必須有政治理想,有忠誠的共產主義信仰,才能有別於軍閥的部隊。再從當時中國共產黨的處境,1927年的「四一二事件」到7月的武漢「分共事件」,讓共產黨的發展嚴重受挫,也讓共產黨徹底覺悟黨不建軍,不可能完成救國救民之心願,當年8月南昌起義,建立紅軍。所以這支紅軍是為了保衛黨的存在,並為黨實現「解放人民,振興民族」的崇高目標去掃除障礙的利器,因而從「異化理論」的角度去思考,黨指揮槍,軍隊絕對服從黨的領導,是必須的,也是邏輯,否則就有可能出現異化現象。

因此「解放軍」和中國共產黨一樣,一貫以「人民軍隊」自居,以往解放軍打「小米加步槍」的「人民戰爭」,就是軍在黨的指導下,成為一支愛民護民的軍隊,人民也以支軍擁軍回應和協助軍隊,完成任務。應該說放眼世界各國的軍隊,幾乎沒有哪一支軍隊可以像解放軍這樣,是為人民的解放而從軍,為人民的解放而戰爭,所以解放軍特別重視「軍民關係」,把軍、民比作「魚水」,喻為「血肉」。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大會上說,「人民軍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完全徹底為人民奮鬥,哪裡有敵人,哪裡有危難,哪裡就有人民子弟兵。……人民立場是我軍的根本政治立場,也是我軍區別於其他國家武裝力量的顯著標誌。我軍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來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風雲激蕩90餘載,人民軍隊與人民魚水情深、血脈相連,才從勝利走向勝利。」

他們不僅在國家和民族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投入戰鬥,保衛國家和民族生存的安全,同時更在社會和人民艱難的時刻,即時出現排難解危,救民水火,快速恢復社會和人民的生活常態。美國學者亨廷頓在其著作《軍人與國家》中寫道,軍隊只有遠離民眾,才能建立良好的軍民關系。然而,中國人民和人民子弟兵用血脈相依,水乳交融的關係,用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生動實踐,讓亨廷頓的結論完全失效。解放軍詮釋新時代「軍」的角色不僅僅是國之干城,而且是民之先鋒,「軍」的功能不僅僅是驅敵安邦,而且要服務人民。

四、結 語

中國共產黨的「思想建黨」及解放軍的「政治建軍」,應該是中共政治成功的支柱,而此一支柱,正是建立在人民的基石之上,才能源源不絕地獲得新生,獲得支持,強大了人民,也成就了自身。如果從中國傳統的政治,到中國共產黨的建黨建軍的成功之道,進行深刻的反思,應該借用西方政治學的部分概念,參考馬克思主義階級政治學的方法,以中國傳統的為政之道,建立中國人自己的政治學的新論述,讓「人民」為典範的「新民本主義政治學」,對話西方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國家政治學」的典範,為人類當前後民主時代的政治發展尋得新的突破口。

(2021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