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評氣候變遷的經濟影響與中國因應策略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人類為求經濟快速增長,長期以來過度利用甚至剝削自然資源,導致全球暖化,極端氣候常態化,對全球社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制約了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人們必須承擔此一發展的惡果。最近聯合國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公佈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變暖已不可逆轉,除非立即、迅速和大規模地採取行動,減少碳排放,否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未來20年內會超過《巴黎協定》所訂的最高1.5攝氏度目標。報告更首次明確指出,絕大多數氣候變化「明確」由人類活動所引起,此一被稱為「紅色警報」為人類生存和發展再次敲響了喪鐘。事實上,因應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問題已是近年來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和議題,美國和歐盟均已列出節能減排的發展目標,歐盟更將實施碳關稅的措施,而中國更早已將節能減排置於宏觀經濟調控的主要目標,並提出達致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發展進程,同時更啟動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惟節能減排目標的推展涉及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必將面臨諸多考驗和挑戰,但是它對於中國經濟質量的提升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深切的意涵。

極端氣候常態化對世界經濟的衝擊

由於氣候變暖,包括熱浪、乾旱、風暴潮、洪災和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繁出現,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近年來由於高溫乾燥,再加上強風的助長,美國西部地區經常發生野火焚燒現象。今(2021)年美國熱浪持續肆虐,導致加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及阿拉斯加州等多個州遭到蹂躪。大火亦蔓延至蒙大拿州、愛達華州和猶他州等西北部山區。根據美國國家跨部門消防中心 (NIFC)的數據,今年以來,全美爆發104場大火,總面積近227.3萬英畝,出動逾2.5萬消防員救火。目前美國共發生超過40,000場山火,燒毀近410萬英畝土地。

在歐洲,異常乾旱和極端熱浪讓歐洲森林陷入前所未見的烈火焰之中 。2021年的火勢又比以往更加猛烈,燃燒面積也更甚以往,從土耳其、希臘、義大利,再到西班牙。巴爾幹諸國與地中海國家面臨史上最嚴峻的野火季。大火焚燒面積和發生頻率已經超越以往規模,氣候變遷讓整個歐洲的森林面臨野火威脅,包括過去不常發生大火的中歐,甚至是北歐的瑞典都傳出災情。

一般而言,人為或雷擊等自然因素固然是野火的起因之一 ,但是極端熱浪加劇大火發生的頻率,才是近年來歐美各地野火成災的真正肇因。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最新報告顯示,2021年7月創下史上最熱紀錄,是142年前開始追蹤該項數據以來最炎熱的月份,全球平均溫度為攝氏16.73度(南半球為冬季),較20世紀同期高出0.93度。

另外,令人驚訝的是,在丹麥王國框架內的獨立自治區--格陵蘭島,也是世界最大島,於今年8月14日島內最高峰首次降雨而非大雪,這是1950年開始紀錄以來首見,降雨持續數小時,14-15日當地溫度高過冰點。暖空氣助長下,極端降雨發作,70億噸雨水降在島上冰架上,也是史上之最,15日冰架流失量是平常年份的七倍。

從格陵蘭島的例證,人類引發的氣候變化讓地球變暖,冰層融解快速增加。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北極計劃辦公室」表示,過去10年包括融冰、強風事件愈來愈多,現在還碰到下雨,事態已超出正常範圍。

在亞洲,大陸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又遭逢洪澇災害;今年7月下旬以來多地發生極端天氣,造成洪澇災害,河南、江蘇、湖北遭到強降雨的侵襲,造成通信、電力中斷,災區居民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導致經濟無法正常運行。7月底以來,台灣亦歷經嚴重的豪雨災情,導致農損達6億多元。至於日本,8月中旬九州北部和廣島縣一週內累積雨量創新紀錄,部分地區達1,000毫米以上,超過年均雨量的一半,連續暴雨造成大量水浸、河川氾濫和山泥傾瀉等,導致民眾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

聯合國「紅色警報」提出的警訊

顯然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的變化,是災害頻繁的罪魁禍首。

今年8月9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 事隔八年再度發表氣候變化報告,分析1.4萬多份科學研究。報告由234名科學家撰寫,全長A4紙3,000頁,以嚴厲口吻批評工業活動極可能導致氣候變化,直言毫無疑問的人為影響引致地球大氣、海洋及陸地暖化。報告提出四大重點:

全球暖化加速:未來氣溫取決於全球削減碳排程度,但即使是最嚴厲的減排措施,也不能阻止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1.5攝氏度,估計到2040年,地球平均氣溫升幅就會達到1.5攝氏度這個分水嶺,較三年前的估計快了10年。

天氣變得極端:即使全球變暖限制在1.5攝氏度內,前所未有的極端天氣仍會愈見頻繁。50年一遇的嚴峻熱浪現在約10年就發生一次;風暴變得更強,大多數陸地出現更多降雨或降雪;嚴重乾旱的發生頻率是以往的1.7倍,火災季節會更長和猛烈。

北極或將無冰:北極是全球變暖速度最快地區,至少是全球平均速度的兩倍;北極海冰水平全年都會變化,但海冰水平的夏季平均低點自1970年代以來一直在下降,目前處於1,000年以來最低水平;就算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到2050年,北冰洋的海冰在夏季至少會完全消失一次。

海平面不斷上升:海平面將持續上升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即使全球氣溫上升幅度在1.5攝氏度內,海平面仍會平均上升至少約2-3米;隨著極地冰蓋融化和海水受熱膨脹,海平面上升速度將加快,科學家不排除到2300年海平面上升幅度可能超過15米。與1960年代相比,現在很多沿岸地區的水浸情況增加一倍;百年一遇的沿岸水淹,到2100年時將每年一遇。

這份被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Guterres)認為是「人類生存拉響紅色警報」的報告提出後,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普遍認為化石燃料燃燒和森林砍伐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正使地球窒息,數十億人面臨迫在眉睫的危險,而受到海平面上升立即威脅的小島嶼國聯盟(AOSIS),立即發表聲明呼籲全球「拯救我們的未來」。這個聯盟由包括古巴、牙買加、巴布亞新幾內亞及全球最低窪國家馬爾地夫等39國組成。

歐美主要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措施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肆虐已是過去20餘年來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同時努力尋求相對的緩解方案,而世界各國也紛紛做出承諾,期盼能於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的減碳目標,以能達致《巴黎協定》要求各國將地表溫度控制在增幅1.5攝氏度之內。儘管如此,全球減碳的速度仍不足以抑制地球升溫,主要在各經濟體或相關機構提出了計劃、設立了目標,卻未採取行動。另外,任何承諾均未具實質的約束力。

以美國為例,美國前總統川普上任後,基於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一意孤行,撤出《巴黎協議》。拜登上任後雖重新加入,但沒有約束力與懲罰機制,所謂國際協議,往往淪為紙上談兵,難以促進國際間的實質合作。

此外,國際間各國經濟發展階段不同,產業結構各異,以致在推進節能減排的政策措施上承受不同的壓力。西方先進國家提出「淨零碳排」的目標時,經常忽略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具體情況。

過去半個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加劇了國家間的不平等,拖緩了最貧困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以致貧富兩極國家間的差距加大,據估計,加大的因素中25%是全球變暖。熱帶非洲國家遭受的打擊最為嚴重,有些國家如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的人均GDP,因氣候變暖少增長了40%。氣候發生急劇變化,非洲國家沒有多少「貢獻」,卻受到嚴重影響,又無力應對。

再以近年新冠肺炎疫情和極端氣候推高糧價為例。咖啡大國巴西近期出現20年來最嚴重的霜害,加上乾旱,咖啡種植業受到多重打擊;中國近年洪澇頻頻,淹沒大批農田;熱浪與長期乾旱摧毀美國與—加拿大邊界的農作物;歐洲多國暴雨成災,也影響農業的生產。種種因素推高了糧食價格。據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最近公佈的資料,今年6月糧價比一年前上漲34%。糧食供應不足,糧價高漲,貧窮國家遭到沉重打擊,很可能引發社會動盪。

面對全球減碳趨勢,歐盟早在2011年決定於其七年財政預算計劃中,分配20%預算於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涵蓋能源、交通等。今年7月中旬,歐盟首開全球先例,公佈綠色經濟方案,規劃依據不同領域產品生產時的排碳量分別開徵碳稅。第一波鎖定鋼鐵、水泥、電力、製鋁、化學等高碳產品課徵,將於2023年試行。

美國拜登政府也積極研擬減少碳排的構想,將在2030年至少減排50%的溫室氣體。今年8月5日,拜登政府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到2030年,美國銷售的新車,50%要實現零碳排,這將為美國汽車產業帶來新的變化。

中國因應對策及可能面臨的問題

國際社會普遍聚焦於今年11月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會議,會中各國將議定共同財政目標,並要求與會者針對二氧化碳制定切實可行的減排行動。雖然國家可以自行決定減排程度,但要求各國將長遠減碳目標設為淨零排放的壓力日益增加。

「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習近平在2020年9月聯合國大會上向國際社會作出的承諾。去年12月16-18日中共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八項重點工作任務之一,便是要求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而各地方必須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碳消費儘早達峰。同時將其列入「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發展目標,將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體的工作項目為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四個面向,並具體要求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事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在具體發展目標上,要求在203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等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對能源碳排放、消費、效率等行業指標進行論證測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最先摸索的啟動式方案是碳市場的建立。2015年首次提出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到2017年宣佈啟動後,一直無大動靜,直到今年7月16日醞釀已久的全國碳排放權首筆交易問世,碳交易終於正式運行,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TS)市場。

在產業調整上,中國強調堅持節約能源和降低排放兩大方向,嚴控煤電項目及煤碳消費,加快發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非化石能源,不斷擴大綠色低碳能源供給,大力壓減高耗能、高碳排能源消費,確保「十四五」時期實現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5%目標。

但也必須指出,中國距離碳達峰還有不到10年時間,而目前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仍以化石能源消費為主,占比高達85%左右,而經濟發展仍處於人均收入需進一步提高的發展中國家,面臨不到40年的時間,要將目前化石能源系統變成淨零碳排放能源系統,確實存在巨大的挑戰。◆